第三百九十一章 铜铃摇落星辰色,墨痕晕染赤子心
凌晨四点的片场,还浸在墨色里。道具组的小王打着手电筒,正踮脚往布景的门框上挂铜铃,冰凉的金属链条碰在指尖,激起一阵寒颤。“叮铃——”一声脆响,惊飞了屋檐下栖息的麻雀,扑棱棱的翅膀声在寂静里格外清晰。
“轻点!”老张的声音从黑暗里钻出来,他裹着件军大衣,手里攥着保温杯,热气从杯口袅袅升起,“这铜铃是老物件,别给我摔了!”
“知道了张组长。”小王赶紧扶稳铜铃,手电光扫过铃身的绿锈,“您说也奇了,这铃半夜听着,比白天还脆生。”
“那是自然,”老张呷了口热茶,哈出的白气模糊了眼镜片,“老物件都有灵性,知道咱们拍的是正经事,给咱提神呢。”
林羽踩着露水走进片场时,正撞见这幕。他裹紧了外套,看着布景里的北大红楼在晨雾里若隐若现,青砖墙上爬满的藤蔓沾着露水,像刚从历史里走出来的模样。“张老师早,今天拍哪场?”
“拍鲁迅写《狂人日记》那场!”老张的声音透着兴奋,拉着林羽往布景里走,“你看这书桌,我让木工按周家老宅的样式复刻的,连抽屉的木纹都对着呢。还有这油灯,特意找老匠人做的煤油灯,味正!”
书桌上摆着盏黄铜油灯,灯芯上还缠着点棉线,旁边堆着叠稿纸,纸页边缘故意做了泛黄的处理。林羽拿起张稿纸,指尖划过粗糙的纸面,竟真有几分百年前的质感。“细节做得不错。”
“那是,”老张得意地扬下巴,“为了找这种稿纸,我跑了三家造纸厂,让他们按民国的工艺抄的纸,纤维粗,吸墨,写出来的字才有劲儿。”
说话间,扮演鲁迅的演员老李来了,穿着件藏青色的长衫,头发故意留得有些凌乱,下巴上还粘了撮胡子。“张组长,林总。”他声音低沉,带着点刻意模仿的绍兴口音,“昨晚我把《呐喊》又读了一遍,总觉得‘吃人’那两个字,得用红笔写才够劲。”
“我看行!”老张一拍大腿,“就用朱砂调墨,写在稿纸最显眼的地方,镜头一扫,那冲击力!”
道具组赶紧找来朱砂,老李蘸了点,在稿纸上试写“吃人”二字。朱砂的红在泛黄的纸上洇开,像滴落在时光里的血,看得人心里一紧。
“对!就是这感觉!”老张凑近了看,连说三个“好”,“眼神再狠点,带点绝望,又有点不甘……”
晨光慢慢爬上窗棂时,拍摄开始了。老李坐在油灯旁,眉头紧锁,手里的笔悬在纸上,迟迟未落。油灯的光晕在他脸上跳动,把影子投在墙上,像个挣扎的困兽。
“开始!”
老李深吸一口气,猛地将笔尖按在纸上,朱砂混着墨汁,在稿纸上划出一道扭曲的痕迹。他写得极快,肩膀都在颤抖,嘴里念念有词:“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
写到“吃人”二字时,他猛地将笔摔在桌上,朱砂溅在长衫上,像绽开的血花。片场里静得能听见呼吸声,连晨雾都仿佛凝固了。
“卡!完美!”老张激动得直搓手,“老李,你这眼神绝了!比我想象中还到位!”
老李抹了把额头的汗,拿起桌上的凉茶灌了一口:“刚才写的时候,总觉得背后发凉,像真有双眼睛在看……”
“那是鲁迅先生在给你鼓劲呢。”苏瑶拎着个食盒走进来,里面是刚出锅的小笼包,热气腾腾的,“张奶奶们说,拍这种戏费精神,得吃点带肉的补补。”
她把小笼包分给大家,又拿出个保温桶,递给老李:“这是我外公熬的小米粥,说当年鲁迅先生就爱喝这个,养胃。”
老李接过粥,眼里泛着暖意:“替我谢谢老爷子。说真的,拍这场戏前,我总觉得先生离我们很远,拍完才明白,他那股子劲儿,其实一直都在。”
林羽看着大家围在一起吃早饭,蒸汽模糊了彼此的脸,忽然觉得这片场像个特别的磁场。老物件在这里苏醒,老故事在这里复活,连空气里都飘着股跨越时空的默契。
“林总,”资料组的小王跑过来,手里拿着张老照片,“您看这张,是当年《新青年》编辑部的合影,跟咱们布景里的摆设,几乎一模一样!”
照片里的人围坐在桌前,桌上的油灯、砚台、堆着的杂志,都和片场里的道具分毫不差。林羽看着照片里年轻的陈独秀、李大钊,再看看片场里忙碌的身影,忽然笑了——原来所谓传承,就是这样不经意的重合。
上午拍学生游行的戏,几十名群演穿着校服,举着“还我青岛”的标语,在布景的街道上行走。他们的口号声此起彼伏,震得铜铃都在摇晃。苏瑶的外公坐在轮椅上,看着这幕,忽然跟着喊起来:“外争主权,内除国贼!”声音嘶哑,却带着股惊人的力量。
群演们被感染了,喊得更起劲。老张举着扩音喇叭,眼眶通红:“对!就是这股劲!把嗓子喊哑了才对!当年的学生,就是这么喊的!”
林羽站在街角,看着涌动的人潮,听着震耳的口号,忽然觉得那铜铃的响声、砚台的墨香、朱砂的红,都在这一刻活了过来。它们不再是冰冷的道具,而是有了温度的记忆,在镜头里,在光影里,慢慢汇成一条河。
日头升到正中时,片场的炊烟又升起了。阿姨们在临时搭的灶台前忙活,张奶奶正往锅里下饺子:“今天秋分,得吃饺子,图个团圆……”李阿姨给大家分着醋碟,“蘸点醋,解腻……”
铜铃在风里轻轻摇晃,“叮铃”一声,像在应和。林羽看着饺子在锅里翻滚,忽然觉得,他们拍的不只是一部剧,更是在包一份特殊的饺子——用老故事做馅,用新时光做皮,煮在岁月的锅里,等着更多人来尝。
这味道,大概就是传承吧。
喜欢神豪秘书系统之百姨百顺请大家收藏:(m.motiedushu.com)神豪秘书系统之百姨百顺磨铁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