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开猫眼星云那对称而宁静的死亡之美,“巡天者”号仿佛从一幅定格的水彩画,闯入了一首由纯粹物理法则谱写的、永不停歇的进行曲。前方的虚空,不再是孕育恒星的温床,也非安详告别的墓园,而是一片经历过宇宙间最狂暴力量洗礼的、极端物理规律的试验场。
傅水恒老先生凝望着导航星图上那个不断闪烁、标注着极高引力和磁场警告的光点,神情肃穆。“我们即将接近pSR b1937+21,”他的声音在舱室内回荡,带着一种面对宇宙伟力时的敬畏,“一颗脉冲星,或者说,一颗高速旋转的中子星。它是大质量恒星经超新星爆发后,留下的、密度骇人听闻的残骸。”
陈智林博士迅速调取着相关数据,语气中混杂着专业性的严谨与难以抑制的兴奋:“确认目标,傅老。自转周期1.557毫秒,意味着它每秒旋转超过642圈!表面磁场强度预计为地球磁场的万亿倍以上。我们正在接收它规律的射电脉冲信号,信号极其稳定,堪比原子钟。”
傅愽文小朋友这次没有立刻发问,他似乎被爷爷和陈叔叔语气中那种特殊的郑重所感染,只是睁大了眼睛,好奇地望向舷窗外那片看似空无一物的黑暗。
“巡天者”号小心翼翼地调整航向和姿态,启动了所有针对强辐射和磁场的防护措施。随着距离的拉近,一个奇异的现象开始出现。并非通过可见光,而是通过飞船将接收到的射电波信号,实时转换成一串清晰、锐利的“嘀嗒”声,通过舱内扬声器播放出来。
嗒……嗒……嗒……嗒……
那声音短促、有力,带着一种金属般的质感,每一个脉冲之间的间隔,精确得令人难以置信,仿佛有一个无形的、永不疲倦的精密钟表,在这宇宙的深渊中,冷酷地记录着时间的流逝。
“听,”傅水恒闭目倾听着这宇宙的节拍,轻声道,“这就是它的心跳。一颗直径可能只有二十公里,质量却超过两个太阳的致密天体,在超新星爆发的炼狱中淬炼而成后,所发出的、独一无二的标识。”
傅愽文终于忍不住了,他拉了拉陈智林的衣角,小声问:“陈叔叔,是什么在响?在哪里啊?我怎么什么都看不见?”
陈智林蹲下身,指着全息星图上那个代表脉冲星位置、正随着“嘀嗒”声同步闪烁的光点,解释道:“它在那里,愽文。不过,它本身发出的可见光很微弱,而且它非常非常小,即使我们靠得很近,用肉眼也很难直接看到它。我们现在听到的声音,是它发出的另一种‘光’——无线电波,被我们的飞船‘听’到了。”
“可是,它为什么会这样一下一下地响呢?像……像爷爷的怀表!”傅愽文想到了傅水恒那枚走时精准的老怀表。
“这个比喻非常妙,愽文!”陈智林赞许地点点头,随即在全息投影上构建出一个动态的脉冲星模型。“你看,这颗中子星,可以想象成一个超级巨大的、磁化了的铁球。但它不是完美的球体,它的磁轴(可以理解为磁铁的两极连线)和它的自转轴,通常是不重合的。”
模型上,一个快速旋转的小球,旁边标注着倾斜的磁轴。从磁极附近,延伸出两道狭窄的、圆锥形的辐射束,随着星体的高速旋转,如同宇宙中两盏威力无穷的探照灯光柱,在黑暗中扫过。
“由于它自身极其强大的磁场和高速自转,”陈智林继续解释,“它会从磁极区域,持续地发射出高度集中的辐射束,包括射电波、x射线等等。这辐射束就像灯塔旋转的光束。只有当这束‘光’在旋转中恰好扫过我们地球,或者说,扫过我们的‘巡天者’号时,我们才能接收到一个短暂的脉冲信号。它转一圈,光束扫过我们一次,我们就听到一次‘嘀’声。因为它旋转得极其稳定、飞快,所以我们听到的,就是这样一连串精准无比的节拍。”
傅水恒补充道,目光始终没有离开那发出规律脉冲的源头:“这节拍,是它存在的证明,也是它那狂暴过去的回响。想象一下,一颗比太阳质量大得多的恒星,在生命尽头用一场惊天动地的超新星爆发,将自身的外壳炸得粉碎,只留下一个密度高到难以想象的核心——一勺中子星物质,其重量就相当于地球上的一座大山。在这样的极端条件下,物理规律以一种我们在地球上无法企及的、纯粹的形式展现出来。它的自转,几乎不受任何阻力,因此才能如此精准,如此持久。”
为了更深刻地感受这种极端物理环境,“巡天者”号在傅水恒的指示下,开始进行一系列谨慎的近距离探测。
陈智林报告着各项令人瞠目结舌的数据:“重力场梯度极大,时空扭曲效应明显……周围空间检测到持续的高能粒子流,辐射水平远超安全阈值……磁场强度计读数已经爆表,足以在数千公里外将一颗铁质小行星瞬间磁化并撕碎……”
飞船的传感器甚至捕捉到了由脉冲星强大引力场造成的“时间膨胀”效应——飞船上的时钟,与远离脉冲星的参考时钟之间,出现了极其微小但可测量的偏差。这印证了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的预言,在这颗死亡恒星的残骸旁,时间本身都被扭曲了。
傅愽文虽然不能完全理解这些复杂的数据,但他能感受到那种无处不在的、令人心悸的力量。那规律的“嘀嗒”声,不再仅仅是新奇,更带上了一种不容置疑的、冰冷的威严。他下意识地向爷爷靠近了一些。
“爷爷,”他小声说,“它……它好像不会累,也不会停。它要这样响到什么时候呢?”
傅水恒将手放在孙子的肩上,传递着一种安定的力量。“理论上,它会这样旋转很久很久,直到它的自转能量在辐射和粒子发射中慢慢消耗殆尽。这个过程,可能需要数百万年,甚至更久。但最终,当它的‘心跳’慢到一定程度,辐射减弱,这精准的节拍也会停止,它将变成一颗冰冷的、沉默的黑矮星,彻底融入黑暗。”
他顿了顿,看着那在探测屏幕上高速旋转、喷薄着能量的模型,语气中充满了哲理:“然而,在这漫长的‘死亡’过程中,它并非毫无意义。它的辐射在加热周围的星际介质,它的强大磁场在加速宇宙射线,它的规律脉冲,为宇宙航行提供了潜在的、极其精准的导航信标。正如我们人类利用灯塔指引航船,未来的星际旅行者,或许也会利用这些宇宙灯塔,在无尽的虚空中确定自己的方位。”
“宇宙……灯塔……”傅愽文重复着这个词,看着全息图上那扫动的辐射锥模型,眼中渐渐亮起了光芒。那冰冷的、规律的“嘀嗒”声,在他听来,似乎不再那么诡异和可怕,反而带上了一种指引和守护的意味。
陈智林也感慨道:“是的。它诞生于最剧烈的毁灭,却成为了宇宙中最稳定的节拍器之一。这种从混沌中诞生的秩序,从死亡中衍生出的功用,本身就是宇宙最深刻的奥秘之一。”
“巡天者”号完成了所有的探测任务,开始缓缓撤离这片被强大引力和磁场统治的空域。那规律的“嘀嗒”声,随着距离的拉远,逐渐减弱,但那份由极致精准所带来的震撼,却久久萦绕在舱内每一个人的心头。
傅水恒最后望了一眼那片看似空寂、实则隐藏着宇宙最强劲“心跳”的虚空,轻声道:“告别了,宇宙的计时员。感谢你,让我们聆听了这源于毁灭、却昭示着秩序的精准节拍。”
飞船逐渐加速,将那稳定如机械、冷酷如法则的脉冲节拍甩在身后。前方,是英仙座旋臂更深处的未知。而舱内,傅愽文依然竖着耳朵,似乎在努力捕捉那已近乎消失的“嘀嗒”声,小小的脸上,写满了对宇宙这种既诡异又庄严一面的新认知。这一次的探访,让他们亲身感受到了物理法则在极端条件下的威严与精确,那是一种超越生命、甚至超越死亡的水恒韵律。
喜欢遨游宇宙系列之银河系请大家收藏:(m.motiedushu.com)遨游宇宙系列之银河系磨铁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