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老的星流,如同一条流淌着百亿年时光的沉默之河,在“探索者号”后方逐渐淡去,其承载的古老与苍茫之感,却已深深烙印在三位探险者的意识深处。飞船继续向着银河系那最终极的引力深渊——位于人马座方向的银河系中心,那被命名为“人马座A”(Sagittarius A)的超大质量黑洞——坚定不移地前进。
周遭的环境开始发生微妙而持续的变化。原本深邃宁静的虚空,仿佛被注入了一种无形的、越来越浓郁的“躁动”。空间的“质感”变得粘稠,星光不再稳定,如同透过蒸腾的热浪观察景物,开始出现细微的扭曲和抖动。一种低沉的、仿佛源自宇宙基底的嗡鸣声,开始透过飞船的壳体,隐隐约约地传入舱内,那不是通过空气传播的声音,而是空间本身被剧烈扰动所产生的震颤。
陈智林博士面前的主控屏幕上,代表着引力势能的等高线图变得前所未有的密集和复杂,如同被狂风暴雨肆虐过的水面。各种能量读数的背景值都在稳步攀升,仿佛整个空间都在被某种无形的力量加热、搅拌。
“我们正在接近银心区域的强引力场和能量活跃带,”陈智林的声音带着高度的警觉,他的手指在控制面板上快速滑动,调出更多的实时监测窗口,“引力梯度急剧增大,空间曲率变化率达到危险阈值。广义相对论效应已经无法忽略,光线和信号的路径开始出现显着偏移。”
傅水恒教授凝视着舷窗外那片看似空无一物、却给人以无形压迫感的黑暗,缓缓道:“感觉到了吗?空间的‘张力’。我们仿佛正在驶向一个无形的、由引力编织而成的巨大蛛网的中心。所有的线索,所有的能量,最终都指向那里——人马座A*。”
博文小朋友不安地在座椅上动了动,小手不自觉地抓紧了扶手。他说不清那是什么感觉,只是觉得外面好像变得很“吵”,不是声音的吵,而是一种让心里发慌、头皮发麻的“乱”。他小声嘟囔着:“陈叔叔,外面……好像在转?好多好多看不见的圈圈……”
孩子的直觉再次精准地触及了本质。陈智林将长程高分辨率传感阵列对准飞船正前方,那片理论上应该是人马座A*吸积盘外围的区域。常规光学成像几乎是一片空白,只有极远处一些模糊的光斑。但当传感器切换到对高能粒子流、等离子体湍流和引力微透镜效应特别敏感的观测模式,并将数据经过超级计算机进行复杂渲染后,主控屏幕上呈现出的景象,让见多识广的陈智林和傅水恒都倒吸了一口冷气。
那绝非他们想象中的、类似土星环那样相对平顺的盘状结构。
展现在他们眼前的,是一片无法用言语形容的、极致的混沌与狂暴。
无穷无尽的能量,以等离子体、辐射、磁场和扭曲时空的形式,交织、翻滚、撕裂、碰撞。它不像流体,也不像气体,更像是一片沸腾的、由纯粹毁灭性能量构成的、光芒刺目的浓汤。巨大的涡流在其中生生灭灭,有些规模堪比恒星系统,有些则细密如微观粒子风暴。这些能量漩涡并非有序旋转,它们相互撞击、吞噬、撕裂,爆发出短暂的、比超新星爆发还要明亮的光芒,随即又被更大的涡流卷入、湮灭。
磁场线被拉伸、扭曲、断裂并重新连接,释放出相当于亿万次雷击的能量,产生出横跨数光年范围的巨大电弧和能量喷流。高能粒子被加速到接近光速,在这些混乱的磁场和电场中横冲直撞,如同亿万颗灼热的弹丸,编织成一张死亡之网。
引力在这里扮演着最残酷的导演角色。黑洞那强大无比的引力,不仅束缚着这片能量之海,使其无法逸散,更在其内部制造出极其复杂的潮汐力场。不同的区域承受着差异巨大的引力梯度,导致物质和能量被疯狂地拉扯、挤压、剪切。一个看似稳定的能量团块,可能在百分之一秒内就被潮汐力撕成碎片,卷入另一个刚刚形成的漩涡中心。
色彩?这里没有稳定的色彩。只有无数种能量形态在极高强度下混合、爆发所产生的、令人神经刺痛的、不断疯狂闪烁和变幻的诡异色块与条纹。猩红、惨绿、幽蓝、刺目的白……以无法预测的频率和模式炸开、蔓延、消退,如同一个彻底疯狂的抽象派画家,在用整个宇宙作为画布进行最歇斯底里的创作。
声音?通过传感器转换而来的声学模拟,传入三人耳中的,是无数种噪音的叠加——尖锐如同亿万玻璃同时碎裂的嘶鸣,低沉如同巨型星体崩裂的咆哮,连绵不绝如同宇宙尺度砂轮摩擦的轰鸣,间或夹杂着能量断裂时产生的、短促而剧烈的爆音……这声音并非通过介质传播,而是能量剧烈扰动的直接体现,足以让任何聆听者的理智走向崩溃的边缘。
“这……这就是吸积盘的外围?”陈智林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他努力维持着科学家的冷静,分析着屏幕上瀑布般刷新的恐怖数据,“能量密度是核球区域的千倍以上!等离子体温度超过百亿开尔文!磁场强度……无法直接测量,模型显示其涨落幅度足以在瞬间将我们飞船的原子结构彻底磁化分解!还有这些引力涡旋……时空结构在这里已经不再是平滑的连续体,而是充满了微观的褶皱和断裂!”
傅水恒的脸色也异常凝重,他沉声道:“没错。这就是通往人马座A*事件视界的,最后的天然屏障。它并非有意设置,而是物质在坠向终极引力深渊过程中,所释放出的、最极致的‘死亡哀嚎’。”
他进一步解释道,目光仿佛穿透了屏幕,直视那能量的炼狱:“任何物质,无论是气体、尘埃,甚至是恒星,一旦过于靠近黑洞,都会被其强大的潮汐力撕碎,加入到这外围的吸积盘之中。在坠落到事件视界、被黑洞永久吞噬之前,它们会在这片区域进行最后、也是最疯狂的舞蹈。引力势能转化为巨大的动能,摩擦、碰撞、磁场重联……所有这些过程,将物质最本质的能量以最狂暴的形式释放出来。这里,是宇宙中能量最集中、物理规律最极端、环境最混乱的区域之一。”
为了验证其恐怖,陈智林进行了一次极其谨慎的试探。他释放了一个小型、高度加固的无人探测器,向着那片能量漩涡的边缘缓缓飞去。
探测器传回的数据流仅仅持续了不到三秒。
第一秒,探测器报告护盾能量在多种辐射和粒子流冲击下急剧消耗。
第二秒,结构应力传感器发出超载警报,显示探测器正被不同方向的引力梯度疯狂撕扯。
第三秒,信号在一声尖锐的、被强烈干扰的噪音中彻底中断。最后的画面,是传感器捕捉到的一道随机生成、却恰好扫过探测器的微型能量喷流,其亮度瞬间吞噬了一切。
探测器,连同其内部最坚固的核心元件,在不到三秒内,被彻底汽化、电离,然后被翻滚的能量漩涡吞噬,成为了这片混乱的一部分,连一丝涟漪都未曾激起。
船舱内陷入了一片死寂。探测器的命运,无声地宣告了任何常规物质闯入其中的下场。
博文看着屏幕上那最后消失的光点,小脸吓得煞白,他下意识地往爷爷身边靠了靠,声音带着哭腔:“那个小机器人……没了……外面,外面太可怕了!比那些扎人的针(辐射带)还要可怕一万倍!”
傅水恒将孙子轻轻搂住,语气前所未有的严肃:“是的,博文,这里非常非常可怕。辐射带的攻击是直接的、锋利的,像箭矢。而这里……”他指着屏幕上那片依旧在疯狂沸腾的能量漩涡,“是混乱本身。它没有固定的攻击模式,它从所有方向、以所有可能的形式,同时向你施加毁灭性的力量。引力想要把你撕碎,能量想要把你烧毁,磁场想要把你分解,扭曲的时空想要让你迷失方向。它是一片真正的、物理规律失效的混沌之海。”
陈智林关闭了探测器残骸信号的最后显示,深吸一口气,接口道:“教授说得对。这确实是最后的屏障。它不仅考验防护的强度,更考验应对‘无序’的能力。我们的意念护盾,或许能抵挡定向的高能冲击,但面对这种全方位的、随机且极度剧烈的能量-时空湍流,就像试图用一张网去兜住一场席卷天地的沙尘暴,漏洞百出,力不从心。维持护盾稳定所需的精神力计算,将是一个天文数字,而且……充满了不可预测性。”
“探索者号”静静地悬浮在这片沸腾的能量之海边缘,仿佛一艘面对无尽风暴的小舟。前方,是吞噬一切的混沌,是物理学的禁区,是通往宇宙最终奥秘前,那扇由纯粹狂暴能量铸就的、摇摇欲坠却又坚不可摧的最后大门。
三人凝视着这片最后的屏障,心中都清晰地意识到,之前所有的冒险——恒星的狂舞、辐射的箭矢、古老的星流——都不过是这场终极考验的前奏与铺垫。能否穿越这片极致的能量漩涡,将决定他们是否能够真正触及银河系那颗暗黑心脏的秘密。
答案,似乎就维系于他们那经过一次次锤炼,却从未面对过如此终极混乱的——意识联结之上。这最后的屏障,以其无可辩驳的、展示着宇宙最底层狂暴一面的姿态,矗立在那里,等待着他们的抉择。看完这一章,任何人都将明白,称之为“最后屏障”,绝非危言耸听,它是物质坠入引力深渊前,宇宙所能展现出的、最极致、最全面、也最令人绝望的混乱与毁灭。
喜欢遨游宇宙系列之银河系请大家收藏:(m.motiedushu.com)遨游宇宙系列之银河系磨铁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