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次袭来的咳嗽声
秋天的阳光透过百叶窗,在地板上投下斑驳的光影。李来站在厨房里,仔细地将熬好的梨水倒进保温杯。这是小来感冒痊愈后上学的第三天,他总算能稍微松口气了。
“爸爸,我的小黄帽在哪里?”小来在客厅里喊道,声音清脆有力,完全不像半个月前那个病恹恹的孩子。
“在鞋柜上,昨天回来你不是自己放那儿的吗?”李来回应着,嘴角不自觉地上扬。看着孩子恢复活力,是每个父母最欣慰的时刻。
送小来去幼儿园的路上,秋风轻拂,路边的梧桐树叶已泛黄。小来蹦蹦跳跳地走在前面,不时回头催促:“爸爸快点,今天我们要排练运动会节目呢!”
“知道啦,小运动员。”李来加快脚步,心里却隐隐有一丝不安。季节交替时节,幼儿园里生病的孩子不少,他真怕小来再次被传染。
到了幼儿园门口,王老师正在迎接孩子们。她看到小来,关切地问:“完全好了吗?要不要再休息几天?”
小来立刻摇头:“我全好啦!可以参加运动会排练了!”
李来犹豫了一下,还是问道:“王老师,班里现在感冒的孩子多吗?”
王老师压低声音:“说实话,还有几个孩子在咳嗽。但我们每天都会消毒、通风,也会提醒孩子们勤洗手。”
看着小来迫不及待跑向教室的背影,李来把到嘴边的“要不我再带他回家休息几天”咽了回去。孩子这么期待返校,他实在不忍心剥夺这份快乐。
这一整天,李来工作时总有些心不在焉。下午提前了半小时就到幼儿园门口等着,成为第一个接孩子的家长。
小来冲出教室,脸蛋红扑扑的,额头上还贴着老师奖励的小红花。
“爸爸!我们今天排练了入场式,我举着向日葵花!”他兴奋地比划着,“老师说我举得最高!”
“真棒!”李来接过儿子沉甸甸的书包,“有没有多喝水?喉咙感觉怎么样?”
“喝了好多水。”小来拍拍自己的水壶,“就是...就是有点累累的。”
回家的路上,小来不像早上那样活蹦乱跳了,连说话都少了许多。李来摸了摸他的额头,温度正常,这才稍稍放心。
晚饭时,陈玲注意到儿子吃得比平时少。
“宝贝,是不是不舒服?”她关切地问。
小来摇摇头,但随即打了个喷嚏。
李来的心一下子提到了嗓子眼:“是不是着凉了?”
“没有啊,”小来揉揉鼻子,“就是鼻子有点痒。”
睡前,李来特意给小来量了体温:36.8度,完全正常。他稍微放松了些,也许自己真的太敏感了。
然而,凌晨时分,李来又被熟悉的咳嗽声惊醒了。
他冲到小来房间,只见儿子坐在床上,小脸咳得通红。
“爸爸,我喉咙好痛...”小来声音沙哑,几乎说不出话。
李来的心沉到了谷底。他拿来体温计:38.2度。
“怎么会这样...”陈玲也醒了,站在门口,满脸担忧。
“肯定是幼儿园传染的。”李来语气中带着自责,“我就知道不该这么早送他去学校。”
给儿子喂了退烧药,夫妻俩守在床边,心情比窗外的夜色还要沉重。
“这次好像比上次还严重。”陈玲摸了摸儿子滚烫的额头,忧心忡忡。
李来没说话,只是紧紧握着儿子的小手。那一刻,他做出了决定:明天绝不能让小来再去幼儿园了。
清晨,小来的体温在药物作用下暂时降了下来,但咳嗽却更加严重了,每一次咳嗽都让他的小身子剧烈颤抖。
“爸爸,今天要去幼儿园。”吃过早饭,小来就开始换校服,“老师说今天要选运动会的小旗手。”
李来在儿子面前蹲下:“宝贝,你今天不能去学校了。你在发烧,而且咳嗽很严重。”
小来的眼睛立刻红了:“不要!我要当小旗手!”
“生病了就要在家休息。”李来的语气坚决。
“我已经好了!”小来激烈地反驳,却因为话说得太急引发了一阵剧烈的咳嗽。
陈玲闻声赶来,轻轻拍着儿子的背:“你看,咳得这么厉害,怎么去学校呢?”
小来眼泪汪汪地看着妈妈:“可是...可是选小旗手只有今天...”
李来心里难受极了。他知道儿子多么期待运动会,多么想当小旗手。但健康更重要,不是吗?
“下次还有机会的。”他试图安慰。
“没有下次了!”小来哭喊着,“大班运动会只有一次!王老师说的!”
说完,他冲回自己的房间,“砰”的一声关上了门。
李来和陈玲面面相觑。
“怎么办?”李来无助地看着妻子。
陈玲叹了口气:“我知道你是为他好,但孩子的心情也很重要。”
“可他的健康不是更重要吗?”李来有些激动,“上次感冒反反复复折腾了快两周,你忘了他是怎么难受的吗?”
“我没忘。”陈玲平静地说,“但你也看到了,他多么期待这次运动会。如果我们强行把他留在家里,他整天哭闹,心情不好,反而更不利于康复。”
李来沉默了。妻子说得有道理,但他还是担心。
他轻轻推开小来的房门。儿子趴在床上,小肩膀一耸一耸地抽泣着。
“小来,”李来在床边坐下,“爸爸知道你很难过。”
小来抬起头,小脸上全是泪痕:“爸爸,求求你了...我就去上午...选完小旗手就回来...”
看着儿子乞求的眼神,李来的决心动摇了。
“这样吧,”他想了想,“爸爸先给王老师打个电话,问问今天班级里生病的孩子多不多。如果情况还好,爸爸就送你去,但选完小旗手必须马上回家休息。而且你要答应爸爸,不舒服立刻告诉老师。”
小来立刻坐起来,用力点头:“我答应!我保证!”
李来拨通了王老师的电话。
“王老师,不好意思这么早打扰您。小来今天又发烧咳嗽了,但他非常想参加今天的小旗手选拔...”
王老师听后,理解地说:“小来爸爸,我理解您的心情。今天班里确实还有几个孩子在咳嗽,但我们采取了一切可能的预防措施。如果您决定送他来,我会特别关注他的情况,一有不对劲就立即联系您。”
挂了电话,李来依然犹豫不决。
“爸爸,”小来拉着他的衣角,眼神充满期待,“我会戴好口罩,不跟咳嗽的小朋友玩,多喝水...”
最终,李来妥协了。他告诉自己,就这一次,满足孩子的心愿。
送小来到幼儿园时,李来千叮万嘱:“记住我们的约定,选完就回家。不舒服一定要告诉老师。”
小来连连点头,迫不及待地跑向教室。
回家的路上,李来坐立不安。他每隔半小时就看一次手机,生怕错过老师的电话。
十点左右,手机终于响了。李来急忙接起:“王老师,小来怎么样?”
“小来爸爸,选拔结束了。小来表现得很好,但他咳嗽确实有点严重。刚才我摸他额头,好像又有点发热。”
“我马上来接他!”
李来几乎是冲到了幼儿园。教室里,小来坐在角落的小椅子上,虽然戴着口罩,但能看出小脸通红。他手里紧紧攥着一面自制的小旗子,眼神却有些涣散。
“爸爸,”看到李来,小来虚弱地说,“我选上小旗手了...”
话音未落,又是一阵剧烈的咳嗽。
李来心疼地抱起儿子,向王老师道谢后匆匆离开。
回到家,小来的体温已经升到39度。李来赶紧给他喂了退烧药,然后安顿他躺在床上。
“爸爸,我头好晕...”小来闭着眼睛,小声嘟囔。
陈玲提前下班回家,看到儿子的状况,心疼不已:“怎么比早上严重这么多?”
李来内疚极了:“我不该心软送他去学校的。”
医生下午上门诊视,检查后表情严肃:“扁桃体化脓了,这次是细菌感染,比上次的病毒感染更严重。需要上抗生素了。”
“细菌感染?”李来愣住了。
“幼儿园孩子多,交叉感染很常见。孩子本身抵抗力还没完全恢复,就更容易中招。”医生一边开处方一边说,“这几天一定要在家好好休息,不能再折腾了。”
喂小来吃过药后,他昏昏沉沉地睡了。李来坐在床边,看着儿子因发烧而通红的小脸,内心充满了自责。
“别太责怪自己。”陈玲把手搭在丈夫肩上,“我们都是在学习中做父母的。”
“我只是不想让他失望...”李来低声说。
“我知道。”陈玲轻轻叹气,“但有时候,我们必须做孩子不喜欢的决定,因为那是对他们最好的。”
傍晚,小来醒来了一会儿,体温稍微降了些。
“爸爸,运动会的时候,我能举着这个旗子吗?”他虚弱地指着床头那面自制小旗。
“当然可以。”李来保证,“到时候爸爸陪你一起去,看你当最棒的小旗手。”
小来满足地笑了,但笑容很快又被咳嗽打断。
夜里,小来的体温再次升高。李来和妻子轮流用温毛巾为他物理降温,喂水,监测呼吸。
凌晨三点,小来的体温终于稳定下来。李来疲惫地靠在床头,看着熟睡的儿子,思绪万千。
他想起自己的童年。那时候,父母工作忙,孩子们有点小病小痛都是自己扛着,照样上学玩耍。而现在,他对小来的每一次咳嗽、每一度发烧都如此紧张。这是进步还是过度保护?
第二天,小来的情况稍有好转,但咳嗽依然严重。他乖乖地躺在床上,看着窗外的天空。
“爸爸,我能给王老师打个电话吗?”他突然问。
“当然可以。”李来把手机递给他。
小来拨通了电话:“王老师,我是小来...我生病了,不能来幼儿园...我想问问,其他小朋友还好吗?...哦,那就好...老师,小旗手的工作能不能先让李明代替?我怕我运动会那天还好不了...”
听着儿子懂事的话语,李来的眼眶湿润了。在孩子纯真的心里,即使自己生病了,还关心着其他小朋友,还惦记着班级的活动。
挂了电话,小来看向李来:“爸爸,我是不是不该昨天去学校?”
李来抚摸着儿子的头发:“你只是太想参加选拔了。但爸爸也有错,明知你生病还让你去。”
“我以后生病了就在家休息。”小来认真地说,“等完全好了再去学校。”
“好孩子。”李来欣慰地笑了。
接下来的几天,小来乖乖在家休养。李来也调整了工作安排,尽量在家办公陪伴儿子。
他们一起读书、画画、玩简单的棋盘游戏。小来咳嗽时,李来就轻轻拍他的背;小来吃药时,李来会准备一小块巧克力作为奖励。
有时,小来会望着窗外,看着去上学的孩子们,小声说:“我想同学们了。”
每当这时,李来就会安慰他:“很快就能回去了。等身体养好了,才能和朋友们玩得更开心。”
周五,小来终于完全退烧,咳嗽也明显减轻。王老师和几个小朋友特地来看望他,还带来了全班同学制作的祝福卡片。
“小来,我们都等你回来呢!”小朋友七嘴八舌地说。
“小旗手的位置还给你留着。”王老师笑着补充。
小来开心极了,小脸绽放出久违的光彩。
客人走后,小来对李来说:“爸爸,生病不好玩,但在家陪爸爸很开心。”
李来感动地把儿子搂进怀里。
周末,李来带着全家去郊外呼吸新鲜空气。秋高气爽,漫山红叶。小来在草地上奔跑,笑声清脆悦耳。
“看他跑得多欢。”陈玲靠在李来肩上,微笑着说。
“是啊,终于又恢复活力了。”李来感慨道。
周日晚,李来在准备小来第二天返校的物品时,小来走过来,手里拿着一张画。
“爸爸,送给你。”
画上是一个大人和一个孩子手拉手,旁边写着:“谢谢爸爸照顾我。”
李来小心地收好画,抱起儿子:“这是爸爸应该做的。”
睡前,小来问:“爸爸,如果我以后又生病了,你还会这样照顾我吗?”
“当然会。”李来亲了亲儿子的额头,“但爸爸希望你健健康康,少生病。”
“我也会努力不生病的。”小来认真地说,“勤洗手,多喝水,冷了添衣服。”
“好,这是我们之间的约定。”
窗外,一轮明月高悬。李来看着熟睡的儿子,心中充满平静。
这一次生病的经历,让他明白了:在养育孩子的道路上,没有完美的决定,只有不断调整的平衡。保护孩子的健康与尊重他们的心愿,往往需要智慧的权衡。
而每一次生病,不仅是孩子免疫系统的锻炼,也是父母心智的成长。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学会了更细心观察,更耐心陪伴,更懂得何时坚持,何时妥协。
周一的早晨,阳光明媚。小来背着小书包,精神抖擞地准备出门。
“记住我们的约定哦,”李来帮他整理衣领,“不舒服立刻告诉老师。”
“知道啦!”小来点头,然后凑过来小声说,“爸爸,其实在家陪你也很开心。但我也喜欢去幼儿园。”
李来笑了:“爸爸也喜欢和你在一起的每一刻。现在,快去学校吧,小旗手!”
看着儿子欢快跑向幼儿园的背影,李来知道,这场与感冒的战役终于告一段落。而他和儿子之间的关系,因为这次共同经历,变得更加亲密和理解。
秋风拂过,带来一丝凉意。李来决定,这个周末要带全家去买些增强免疫力的食材,为即将到来的冬天做好准备。毕竟,在养育孩子的路上,预见性和准备同样重要。
而此刻,他最期待的是放学时分,看到儿子满脸笑容地向他跑来,讲述这一天在幼儿园的点点滴滴。那将是这个秋天最美的画面。
喜欢饭店真实见闻录请大家收藏:(m.motiedushu.com)饭店真实见闻录磨铁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