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团的午后
七月的阳光透过窗户,在客厅地板上洒下一地碎金。星期六的早晨,李小来早早就醒了——比上学日醒得还早。她光着小脚丫,“咚咚咚”地跑进父母的卧室,一跃扑到还在睡梦中的李来身上。
“爸爸!起床!团团马上就要来了!”
李来迷迷糊糊地睁开眼,把手机摸到眼前——才七点一刻。
“宝贝,团团说好十点才来呢。”他把女儿搂进怀里,打了个哈欠,“我们再睡一会儿,好不好?”
“不好!”小来在爸爸怀里扭来扭去,“我们要准备准备呀!团团第一次来我们家玩呢!”
最终,李来还是被兴奋的女儿拽了起来。看着小来像只快乐的小麻雀一样在房间里蹦来跳去,他忍不住笑了。孩子的友谊啊,总是这么纯粹而热烈。
小来和团团是在小区游乐场认识的。那是一个月前的周末,两个小姑娘同时看上了那个红色的秋千。按理说应该有一场“争夺战”,但五岁的小来却做出了一个让旁观的李来惊讶的举动——她主动让出了秋千,还说:“你先玩吧,我可以等。”
就因为这个举动,两个小女孩立刻成了好朋友。她们一起荡秋千,一起滑滑梯,一起在沙坑里建城堡。分别时,小来鼓起勇气邀请团团来家里玩,没想到团团爽快地答应了。
“爸爸,你说团团会喜欢我们家吗?”小来一边整理自己的玩具架,一边不安地问。
“当然会啊。”李来正在拖地,“我们家有这么可爱的小主人,还有这么多好玩的玩具。”
“那团团会喜欢我吗?”小来停下手中的动作,认真地看着爸爸。
李来心里一软,蹲下身平视着女儿:“她当然喜欢你啊,不然怎么会答应来我们家玩呢?”
小来这才放心地继续整理玩具,把最心爱的几个毛绒玩具摆在最显眼的位置。
九点半,门铃响了。小来像箭一样冲向门口,但又突然刹住脚步,整理了一下自己的裙子,才踮起脚尖开门。
“团团!”
门口站着一个扎着两个羊角辫的小姑娘,穿着黄色的连衣裙,背着小书包,脸上带着腼腆的微笑。她身后站着她的妈妈,一位看起来很和善的年轻女士。
“你好,小来。”团团小声说。
“快进来!”小来拉着团团的手,把她带进客厅。
李来迎上前去:“你好,我是小来的爸爸。这位一定是团团妈妈吧?请进请进。”
“你好,我是团团的妈妈,刘梅。”团团的妈妈笑着递过一袋水果,“打扰你们了。”
“哪里哪里,小来从昨天就开始盼着了。”李来接过水果,“您放心,下午我会准时送团团回家的。”
“那太感谢了。”刘梅蹲下身,对团团说,“团团,在叔叔家要听话,下午妈妈来接你。”
团团点点头,紧紧抓着自己的小书包带子,似乎有些紧张。
刘梅离开后,客厅里一时间安静下来。两个小女孩面对面站着,都有些害羞。
李来见状,笑眯眯地说:“小来,不带团团参观一下你的房间吗?”
这句话打破了僵局。小来立刻拉起团团的手:“走,我带你去看我的房间!我还有好多玩具!”
看着两个小姑娘手拉手跑进卧室,李来笑了笑,转身走进厨房。他得开始准备午餐了——今天可是答应了小来要做一顿“特别好吃”的饭。
---
“你看,这是我最喜欢的泰迪熊,它叫布朗先生。”小来抱起一个棕色的毛绒熊,“我每天晚上都抱着它睡觉。”
团团小心翼翼地摸了摸泰迪熊的耳朵:“它真可爱。我也有一个兔子玩偶,叫雪球。”
“你看这个!”小来又拿出一个音乐盒,拧紧发条,清脆的音乐响起,一个小芭蕾舞者在盒子里旋转,“这是我生日时爸爸送我的。”
“哇!”团团睁大了眼睛,“它会转圈!”
小来慷慨地把音乐盒递给团团:“你可以拿着看。”
两个小姑娘头碰头地研究着音乐盒,之前的生疏感渐渐消失了。
“我带你看看我其他的玩具!”小来打开玩具箱,把里面的玩具一件件拿出来展示给团团看。
有拼图、积木、画册、彩色黏土,还有一套迷你厨房玩具。每拿出一件,小来都会讲解它的来历和玩法,团团则认真地听着,不时发出惊叹。
“你想玩什么?”小来大方地问。
团团犹豫了一下,指着那套迷你厨房玩具:“我们可以玩这个吗?”
“当然!”小来立刻把玩具厨房搬到房间中央,“我当妈妈,你当宝宝,好不好?”
“好。”团团点点头,脸上露出了今天的第一个笑容。
李来在厨房准备午餐,偶尔探头看看卧室里的两个小姑娘。她们已经完全沉浸在游戏中,叽叽喳喳的对话飘进他的耳朵。
“宝宝,今天妈妈给你做胡萝卜汤哦!”
“妈妈,我不想吃胡萝卜...”
“不行哦,胡萝卜对眼睛好,一定要吃!”
“那...那好吧。”
李来忍不住笑了。小来模仿她妈妈说话的语气简直惟妙惟肖。
切菜的声音、炒菜的香味、孩子们稚嫩的对话声,让这个周六的上午充满了温馨的生活气息。
---
中午十二点,李来把最后一道菜端上桌,朝卧室方向喊道:“小来,团团,洗手吃饭啦!”
两个小姑娘手拉手从房间里跑出来。
“哇!好香啊!”小来深吸一口气。
团团也小声说:“真的好香。”
今天的午餐确实很丰盛:有孩子们最爱的番茄鸡蛋、嫩滑的蒸蛋羹、色彩鲜艳的清炒时蔬,还有一道李来的拿手菜——糖醋里脊。主食是香喷喷的白米饭,饭后还有水果拼盘。
“团团,不知道你喜欢吃什么,就多做了几样。”李来给两个孩子盛好饭,“别客气,想吃什么就夹什么。”
团团看着满桌的菜,眼睛亮晶晶的:“谢谢叔叔。”
开始吃饭后,李来注意到一个细节——团团有点挑食。她小心翼翼地避开所有的青菜,只夹番茄鸡蛋和糖醋里脊。
“团团,尝尝这个青菜,可好吃了。”李来夹了一筷子青菜放到团团碗里。
团团看着碗里的青菜,小脸皱成了一团。
小来见状,立刻说:“爸爸,团团不喜欢吃青菜。”
“是吗?可是青菜很有营养啊。”李来说。
团团小声说:“青菜有点苦...”
小来突然想到什么,对团团说:“我原来也不喜欢吃青菜,后来妈妈告诉我一个秘诀!”
“什么秘诀?”团团好奇地问。
“就是把青菜和米饭一起吃!”小来示范着扒了一口饭,里面混着几根青菜,“这样就不苦了!”
团团犹豫了一下,学着小小的样子,把青菜和米饭一起扒进嘴里。咀嚼了几下后,她惊讶地睁大眼睛:“真的不苦了!”
李来欣慰地笑了。平时在家总要费一番口舌才能让小来吃青菜,今天在朋友面前,她反倒成了榜样。
“叔叔做的蒸蛋好吃吗?”李来问。
团团点点头:“好吃,比我妈妈做的还要滑。”
“那多吃点。”李来又给团团添了一勺蒸蛋。
餐桌上,两个小姑娘的对话让李来忍俊不禁。
“我爸爸做的糖醋里脊是世界第一好吃的!”小来骄傲地说。
“我妈妈也会做糖醋里脊,但是是第二好吃的。”团团认真地说。
“为什么是第二好吃?”
“因为你爸爸的是第一好吃呀!”
李来被孩子们的逻辑逗笑了:“那叔叔真是太荣幸了。”
饭后,李来端上水果拼盘,有切好的苹果、梨子,还有小来最爱的草莓。
“我们来玩个游戏吧,”小来拿起一颗草莓,“闭上眼睛,猜猜吃的是什么水果。”
两个小姑娘闭上眼睛,轮流被喂食水果,然后猜自己吃的是什么。简单的游戏,她们却玩得不亦乐乎,客厅里充满了欢声笑语。
李来看着这一切,心里暖暖的。独生女的小来平时在家总是孤单一人,能有朋友来家里玩,对她来说是如此的快乐。
---
午饭后,李来让两个孩子在客厅玩,自己收拾厨房。等他收拾完毕回到客厅,看到的景象让他会心一笑。
小来和团团正头碰头地坐在一起,翻看小来的相册。
“这张是我一岁的时候,”小来指着一张照片,“你看我那时候多胖啊!”
“好可爱!”团团笑着说。
“这张是去年生日,爸爸给我买了这么大的一个蛋糕!”小来比划着。
“我今年的生日也要到了,”团团说,“妈妈说会给我买一个公主蛋糕。”
翻到小来婴儿时期的照片时,两个小姑娘笑得前仰后合。
“你小时候怎么这么胖啊!”团团指着一张小来洗澡的照片。
“你小时候肯定也很胖!”小来不服气。
“才没有呢!妈妈说我一直都很瘦。”
李来坐在沙发上,看着两个小姑娘亲密地靠在一起,心里泛起一阵柔情。孩子的友谊就是这么简单纯粹,一次玩耍,一次分享,就能建立起牢固的纽带。
“爸爸,给我们讲个故事吧!”小来突然提议。
团团也用期待的眼神看着李来。
“好啊,想听什么故事?”
“讲一个关于友谊的故事!”小来说。
李来想了想,开始讲述:“从前,森林里住着一只小兔子和一只小松鼠。有一天,小兔子在采蘑菇的时候,遇到了小松鼠...”
他编了一个关于两只小动物如何成为好朋友,一起冒险,互相帮助的故事。两个小姑娘听得入神,眼睛一眨不眨。
故事讲完后,团团小声说:“我和小来就像小兔子和小松鼠。”
小来用力点头:“对!我们是最好最好的朋友!”
“那我们要永远都是好朋友!”小来伸出小拇指。
“永远都是好朋友!”团团也伸出小拇指,两个小姑娘郑重其事地拉了勾。
看着这个场景,李来忽然有些感动。在成人世界里,永恒的承诺是如此沉重,但在孩子们眼中,却如此简单而真诚。
---
下午的游戏时间,两个小姑娘决定一起画画。小来拿出自己的水彩笔和画纸,铺在客厅的地板上。
“我们画什么好呢?”小来问。
“画我们今天在一起玩!”团团提议。
于是两个孩子趴在地上,开始认真地创作。小来画的是午餐的场景,桌子上摆满了菜肴,旁边站着两个手拉手的小女孩。团团则画的是她们在房间玩玩具的场景。
“你看,这是我,这是你,”小来指着自己的画,“我们在吃爸爸做的糖醋里脊。”
“我画的是我们在玩厨房玩具,”团团展示自己的画,“你当妈妈,我当宝宝。”
画完画后,小来突然想起什么,跑进房间拿出一个小盒子。
“这是我做的友谊手链,”小来打开盒子,里面是两条用彩色珠子串成的手链,“一条给你,一条给我。”
团团惊喜地接过手链:“真漂亮!”
“我帮你戴上,”小来认真地为团团戴上手链,“这样别人一看就知道我们是好朋友了。”
“谢谢你,小来。”团团的声音有些哽咽,“你是我最好的朋友。”
李来在一旁看着,心里既欣慰又有些酸楚。欣慰的是女儿懂得了分享和友谊的真谛,酸楚的是孩子的世界终究会长大,这样的纯真不知能保持多久。
下午三点半,门铃响了。团团的妈妈来接她了。
“妈妈!”团团奔向门口,展示自己手腕上的手链,“你看,小来送我的友谊手链!”
“真漂亮。”刘梅笑着摸摸女儿的头,“今天玩得开心吗?”
“开心!”团团用力点头。
小来站在一旁,脸上的笑容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明显的不舍。
“团团要回家了,小来。”李来轻轻推了推女儿。
“哦...”小来低下头,声音小小的。
团团也突然安静下来,紧紧抓着自己的小书包。
“下周末我们可以一起去公园玩。”刘梅见状,赶紧提议。
“真的吗?”两个小姑娘同时抬头,眼睛一亮。
“当然,如果小来爸爸妈妈同意的话。”
“爸爸,可以吗?”小来用哀求的眼神看着李来。
“当然可以。”李来笑着答应。
这个承诺让离别变得容易了一些。小来和团团在门口拥抱告别,约定下周再见。
“我会想你的。”小来说。
“我也会想你的。”团团回应。
送走团团后,小来闷闷不乐地坐在沙发上,摆弄着自己手腕上的友谊手链。
“怎么了,宝贝?今天不是玩得很开心吗?”李来坐在女儿身边。
“开心,”小来点点头,“但是团团走了,我又是一个人了。”
李来把女儿搂进怀里:“但是你们下周还会见面啊。而且,团团现在就在我们家对面那栋楼,你想她的时候,可以给她打电话。”
小来想了想,突然问:“爸爸,你小时候也有像团团这样的好朋友吗?”
“有啊,”李来回忆道,“他叫小军,我们经常一起去河边抓小鱼,在田野里奔跑。后来他搬去了别的城市,我们就失去了联系。”
“那你会想他吗?”
“有时候会,”李来轻轻说,“但是爸爸很珍惜那些回忆。友谊的美好不在于能持续多久,而在于它曾经带给你的快乐。”
小来似懂非懂地点点头。
那天晚上,小来在日记本上画下了今天和团团一起玩的场景,还在旁边歪歪扭扭地写下了几个字:“今天很开心。团团是我最好的朋友。”
睡前,她对手腕上的友谊手链说:“晚安,团团。”
李来在门外看着这一切,心里充满了柔情。女儿的第一次正式的朋友约会圆满结束了,而他知道,这只是一个开始。在漫长的人生道路上,小来还会遇见很多人,结交很多朋友,但今天这个与团团共度的午后,将会成为她童年记忆中一颗闪亮的星。
孩子的成长就是这样,在一次次相遇和离别中,学会爱,学会珍惜,学会成长。而作为父母,能做的就是在一旁守护,见证这些珍贵的时刻。
喜欢饭店真实见闻录请大家收藏:(m.motiedushu.com)饭店真实见闻录磨铁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