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月的傍晚,天色早早地暗了下来。小区里张灯结彩,处处洋溢着春节的喜庆气氛。来来一手提着刚买的年货,一手牵着小来,母女俩的脚步轻快而雀跃。
“妈妈,我们什么时候才能放烟花呀?”小来仰着小脸,眼睛里闪烁着期待的光芒。
“等吃完晚饭,天完全黑了,烟花才好看呢。”来来捏了捏女儿温热的小手,微笑着说。
“可是我现在就想放!”小来撅起小嘴,用力摇晃着妈妈的手臂,“就放一个,一个小小的,好不好嘛?”
来来被女儿缠得没办法,只好妥协:“那只能放一个最小的,剩下的要留到晚上。”
“耶!妈妈最好啦!”小来高兴得蹦了起来。
回到家,来来把年货一样样归置好,小来则迫不及待地翻找着装烟花的塑料袋。
“妈妈,我要放这个‘小蜜蜂’!”小来举着一个细长的烟花棒,兴奋地跑到来来面前。
“好,但是一定要在妈妈的指导下放,知道吗?”来来蹲下身,严肃地叮嘱道,“烟花虽然漂亮,但是很危险,一不小心就会烫伤。”
“知道啦!”小来用力点头,眼睛却一直盯着那支烟花棒,显然已经迫不及待了。
来来看了看窗外,天色已经暗了下来,但还没完全黑透。她想了想,从抽屉里拿出打火机:“走吧,我们到楼下空地去放。”
小来像只快乐的小鸟,率先冲出了家门。来来跟在后面,手里拿着打火机和一瓶水——这是她多年来的习惯,放烟花时一定要准备好水以防万一。
小区中央的小广场上已经聚集了不少孩子和家长,五彩缤纷的烟花在暮色中绽放,伴随着孩子们的欢笑声,构成了一幅温馨的节日画卷。
“妈妈,快看!小雨在放‘转转花’!”小来指着不远处正在旋转喷花的烟花,羡慕地叫道。
“我们也来放你的‘小蜜蜂’吧。”来来拉着女儿走到一块空地上,这里远离人群和树木,比较安全。
小来小心翼翼地把烟花棒放在平整的地面上,然后退后两步,紧张又期待地看着妈妈。
“站远一点,”来来示意女儿再后退些,“妈妈来点火。”
来来蹲下身,按下打火机,蓝色的火苗在微风中摇曳。她小心地将火苗凑近烟花棒的引信,引信立刻发出“嘶嘶”的声响,迸发出细小的火花。
“点着了!快后退!”来来迅速站起身,拉着小来又退了几步。
引信很快燃尽,烟花棒突然喷出一束耀眼的金色火花,伴随着“嗡嗡”的声响,真的像一只发光的小蜜蜂在空中飞舞。火花四处飞溅,画出绚丽的光轨。
“哇!好漂亮!”小来拍着手跳了起来,小脸被烟花映得亮晶晶的。
来来站在女儿身后,微笑着看着这一幕。烟花的光芒在她眼中闪烁,勾起她童年的回忆——那时候,父亲也会在春节时带着她放烟花,那些温暖记忆如同这烟花一样,虽然短暂,却永远刻在心里。
“妈妈,它好像真的在飞!”小来指着不断旋转喷花的烟花棒,兴奋地大喊。
“是啊,所以它才叫‘小蜜蜂’嘛。”来来柔声回应。
就在母女俩全神贯注欣赏烟花时,意外发生了。旋转的烟花棒突然改变了方向,向着来来站的位置飞来。
“妈妈小心!”小来惊叫。
来来下意识地后退,但已经来不及了。飞溅的火花落在了她的裤腿上,发出“滋滋”的声响。
“妈妈!”小来的声音带着哭腔。
来来迅速拍打裤腿上的火花,好在火苗很快熄灭了。她低头检查,发现右腿裤脚处被烧出了一个焦黑的洞,边缘还冒着淡淡的青烟。
“没事没事,只是烧到了裤子。”来来赶紧安慰女儿,蹲下身让她看清楚,“你看,妈妈的腿好好的,一点也没伤到。”
小来的眼眶里已经蓄满了泪水,她伸出小手轻轻触摸那个烧焦的洞,声音颤抖:“对不起妈妈,我把你的新裤子烧坏了...”
这是来来上周刚买的一条驼色休闲裤,她特别喜欢它的剪裁和颜色。但此刻,她更在意的是女儿受惊的情绪。
“没关系的,宝贝。”来来把女儿搂进怀里,轻拍她的后背,“裤子坏了可以修,可以再买,只要小来和妈妈都没受伤,这就是最好的结果。”
小来把脸埋在妈妈怀里,小声抽泣着:“我以后再也不放烟花了...”
“那可不行,”来来笑着摸摸女儿的头,“我们不能因为一次意外就放弃美好的事物。重要的是要从中吸取教训,下次更加小心。”
这时,邻居张阿姨带着她儿子小强走了过来:“怎么了?出什么事了?”
“没事,就是放烟花时不小心把裤子烧了个洞。”来来轻描淡写地说。
“哎哟,可得小心点!”张阿姨关切地说,“去年我们小强也是,羽绒服被烧了个洞,羽毛飞得到处都是。”
小强好奇地凑过来看:“阿姨,你的裤子好像一个张开的小嘴巴。”
这个有趣的比喻把小来逗笑了,她从妈妈怀里抬起头,看着那个烧焦的洞:“真的哎,像一个在打哈欠的嘴巴。”
气氛一下子轻松了许多。来来感激地看了小强一眼,这孩子无意中化解了小来的愧疚感。
“还要继续放烟花吗?”来来问小来。
小来看了看地上已经熄灭的烟花棒,犹豫了一下,然后坚定地点点头:“要!但是我要离得远远的!”
接下来的放烟花过程,小来格外谨慎。她严格按照妈妈的指示,站在安全距离外,再也不像刚开始那样兴奋地往前凑。
放完所有的小烟花,天色已经完全黑了。深蓝色的夜空中,不时有大型烟花绽放,引来阵阵惊叹。
“妈妈,你看那个像不像一朵菊花?”小来指着空中一个绽放的烟花问。
“像,而且是一朵金色的菊花。”来来赞同道。
“那个绿色的像柳树!”小来又发现了一个。
“小来观察得真仔细。”来来赞赏地摸摸女儿的头。
回家的路上,小来又想起了裤子的事:“妈妈,那条裤子真的不能穿了吗?”
“让妈妈想想办法。”来来若有所思,“也许可以把它变成一条新裤子。”
“烧坏的裤子怎么能变成新裤子呢?”小来好奇地问。
“这是一个秘密,”来来神秘地眨眨眼,“回家后妈妈演示给你看。”
一进门,小来就迫不及待地催促:“妈妈,现在可以变魔术了吗?”
“别急,先让妈妈换下裤子。”来来走进卧室,换上了家居服,然后拿着那条右裤腿有破洞的驼色裤子走了出来。
小来亦步亦趋地跟在妈妈身后,眼睛紧紧盯着那条裤子,仿佛真的期待一场魔术表演。
来来从书房拿出剪刀和针线盒,坐在客厅的沙发上。她仔细检查着那个烧焦的洞,思考着如何处理。
“妈妈,你要用剪刀剪掉那个洞吗?”小来问。
“聪明!”来来赞许地看了女儿一眼,“妈妈打算把烧坏的部分剪掉,把长裤变成九分裤。”
“九分裤是什么?”小来爬上沙发,坐在妈妈身边。
“就是长度到脚踝上面的裤子,夏天穿很凉快。”来来一边解释,一边用粉笔在裤腿上画线。
小来睁大眼睛,看着妈妈拿起剪刀,沿着画好的线小心翼翼地剪下去。随着“咔嚓咔嚓”的声音,烧焦的部分被整齐地剪掉了。
“看,现在它变成了一条九分裤。”来来把剪好的裤子举起来展示。
小来接过裤子,仔细打量着那条被剪短的裤腿,又看了看另一条完整的裤腿,小脸上写满了疑惑:“可是妈妈,这两条腿不一样长啊!”
来来笑了:“当然,妈妈还要修剪另一条裤腿,让它们一样长。”
她让小来站起来,把裤子放在女儿腿边比了比:“你看,到这个位置好不好?”
小来认真地点点头:“好!”
来来再次拿起剪刀,沿着标记线剪下了另一条裤腿。现在,两条裤腿一样长了,但边缘参差不齐,看起来很粗糙。
“现在它还不像一条正式的裤子,对不对?”来来问。
“嗯,”小来诚实地说,“像被小狗咬过一样。”
这个形容让来来笑出了声:“别急,魔术才刚刚开始呢。”
她从针线盒里拿出针和线,穿上针后,开始仔细地卷起裤腿的边缘,一针一线地缝制起来。来来手法娴熟,针脚细密均匀,看得出是做针线活的老手。
小来趴在沙发扶手上,目不转睛地看着妈妈的手在布料间穿梭,小脸上满是钦佩。
“妈妈,你什么时候学会缝衣服的?”小来问。
“外婆教的。”来来一边缝制一边回答,“妈妈像你这么大的时候,外婆就教我缝扣子、补袜子。后来长大了,还教我做简单的衣服。”
“外婆好厉害啊!”小来惊叹道。
“是啊,”来来的眼神柔和起来,“那时候家里条件不好,衣服都是缝缝补补穿好多年。外婆总说,‘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
“什么意思呀?”
“就是说一件衣服可以穿很久,刚买来穿三年,旧了再穿三年,破了补一补还能穿三年。”来来解释道。
小来思考了一会儿,突然说:“那我们的裤子也是‘缝缝补补又三年’!”
“没错!”来来被女儿的举一反三逗乐了。
缝好一条裤腿后,来来把半成品展示给小来看:“现在是不是好看多了?”
小来摸了摸缝制整齐的裤脚,用力点头:“像店里卖的一样!”
就在来来准备缝制另一条裤腿时,门铃响了。
“这么晚了,会是谁呢?”来来放下手中的活计,走向门口。
透过猫眼,她看到了好友苏青的笑脸。
“苏青阿姨!”小来也看到了来客,兴奋地跑过去开门。
“小来宝贝!想阿姨了吗?”苏青一把抱起小来,在她脸上亲了一口。
“想了!”小来甜甜地回答。
苏青走进客厅,一眼就看到了沙发上的针线和那条改造中的裤子:“哟,这是在做什么手工呢?”
来来把晚上放烟花的经历简单说了一遍,苏青听得哈哈大笑:“所以你这是在化危机为创意啊!”
“妈妈在把坏裤子变成新裤子!”小来骄傲地宣布。
“真棒!”苏青竖起大拇指,“来来,我记得你大学时就喜欢自己改衣服,那条破洞牛仔裤被你绣上花后,成了全班最时髦的单品。”
来来不好意思地笑了:“那都是多少年前的事了。”
“但手艺还在嘛!”苏青拿起那条已经缝好一只裤腿的裤子仔细端详,“针脚真细致,完全不输专业裁缝。”
“苏青阿姨,妈妈可厉害了!”小来与有荣焉地说,“她要把长裤子变成九分裤!”
“哇!那我们的小来也有了一条独一无二的裤子了!”苏青配合地做出夸张的表情。
小来用力点头,突然想到什么:“苏青阿姨,你要不要也把裤子剪短?”
这话把两个大人都逗笑了。苏青摸摸小来的头:“阿姨的裤子可没有被烟花烧坏,舍不得剪呢。”
来来继续缝制另一条裤腿,苏青则陪小来玩起了拼图。客厅里弥漫着温馨融洽的气氛。
“说真的,”苏青一边帮小来找拼图块一边说,“你这随遇而安、化腐朽为神奇的能力,我一直很佩服。”
“这算什么能力,”来来不以为意,“只是解决问题的普通方法而已。”
“不,这是一种生活智慧。”苏青认真地说,“很多人遇到这种情况,要么埋怨孩子,要么心疼裤子,你却能把一场小意外变成亲子手工课。”
来来停下手中的针线,思考着朋友的话。她从未想过,这简单的举动在别人眼中是一种智慧。
两条裤腿都缝制完成后,来来把裤子展开来,前后检查了一遍。
“来,小来,试试妈妈的新作品。”来来把裤子递给女儿。
小来兴奋地脱下自己的裤子,换上这条改造后的九分裤。裤子在她身上显然太大了,裤腰一直滑到髋骨以下,裤腿也长出一大截。
“哈哈哈,你穿上像个小流浪汉!”苏青被小来的模样逗得前仰后合。
小来在镜子前转来转去,也笑得合不拢嘴:“妈妈,这是给你的裤子,我穿太大了!”
“妈妈知道,”来来笑着把裤子从小来身上脱下来,“妈妈只是想看看效果。”
她自己去卧室换上了这条改造后的九分裤,然后走出来展示给苏青和小来看。
“怎么样?”来来在镜子前转了转。
“完美!”苏青赞叹道,“长度刚好到脚踝,边缘处理得很精致,根本看不出是自己改的。”
小来围着妈妈转圈,小脸上满是崇拜:“妈妈,你真的把坏裤子变成新裤子了!好像魔术一样!”
“其实很多东西都可以通过改造获得新生,”来来趁机教导女儿,“不只是裤子,还有我们的生活。遇到不如意的事情,不要急着难过放弃,想想能不能换个角度,把它变成好事。”
小来似懂非懂地点点头,但眼神很认真。
苏青看了看时间,站起身:“太晚了,我该走了。今晚真是受益匪浅,不仅看到了一场裤子变形记,还上了一堂生活哲学课。”
送走苏青后,小来还沉浸在兴奋中,她拉着妈妈的手:“妈妈,你教我缝衣服好不好?”
“你还太小,用针太危险。”来来婉拒道。
“那等我长大了,你一定要教我!”小来不放弃。
“好,妈妈答应你。”来来微笑着应承。
第二天是周末,来来穿着那条改造后的九分裤带小来去公园玩。阳光明媚,微风和煦,很多家长都带着孩子出来享受冬日暖阳。
“来来,这条裤子新买的吗?很适合你。”在公园里,她们遇到了小雨和她妈妈。
小来抢着回答:“这不是新买的!是妈妈把被烟花烧坏的裤子改造成的!”
“烟花烧坏的?”小雨妈妈惊讶地打量着的裤子,“完全看不出来啊!”
来来简单解释了事情的经过,小雨妈妈听后连连赞叹:“你这手太巧了!要是我,肯定直接把裤子扔了。”
“妈妈把长裤子剪短,就变成新裤子了!”小来骄傲地补充。
小雨羡慕地看着小来:“你妈妈真厉害!我妈妈连扣子都不会缝。”
“我妈妈什么都会!”小来的小脸上写满了自豪。
来来被女儿夸得有些不好意思,但心里暖暖的。她从未想过,一次简单的裤子改造能在孩子心中树立起如此正面的形象。
在公园的长椅上,来来看着小来和小雨在草地上奔跑嬉戏,思绪飘回了自己的童年。她记得有一次,她最喜欢的娃娃被邻居家的狗咬破了,她伤心地哭了很久。母亲没有说要给她买新的,而是耐心地教她如何缝补。当娃娃被修补好,胸前多了一朵小小的刺绣花时,她惊喜地发现,这个修补后的娃娃比以前更特别、更珍贵。
“妈妈!你看我找到了四叶草!”小来的欢呼声把来来从回忆中拉回现实。
小来举着一片小小的四叶草,兴高采烈地跑过来。
“真幸运!”来来赞赏道。
“因为我有最棒的妈妈,所以我很幸运!”小来扑进来来怀里,给了她一个大大的拥抱。
来来搂着女儿,心中涌起一股暖流。她忽然明白,昨晚的意外和随后的裤子改造,不仅仅解决了一条裤子的问题,更在女儿心中播下了一颗种子——一颗关于创意、关于应变、关于在逆境中寻找希望的种子。
周一早上,来来送小来去学校。在校门口,她们遇到了班主任李老师。
“小来妈妈,今天这条裤子很好看啊。”李老师随口称赞。
“老师,这是我妈妈自己改的!”小来迫不及待地分享,“原来它是长裤子,被烟花烧了个洞,妈妈就把它剪短了!”
“真的吗?”李老师惊讶地看着来来,“完全看不出是手工改的,做工很精细。”
来来谦虚地笑了笑:“只是简单的处理而已。”
“妈妈可厉害了!”小来继续夸耀,“她还会做衣服呢!”
李老师若有所思地看着小来,然后对来说:“小来最近在班上特别乐于分享,经常给同学们讲家里的趣事。看得出来,她非常以你为荣。”
这话让来来有些意外,她从未想过自己在家的日常举动会成为女儿在班级中分享的内容。
放学后,小来兴奋地告诉来来:“妈妈,今天美术课老师让我们以‘最佩服的人’为主题画画,我画的是你!”
“画我?”来来好奇地问,“画妈妈在做什么?”
“画你在缝裤子!”小来从书包里拿出一张画,“你看!”
画面上,来来坐在沙发上,手里拿着针线,正在缝制那条裤子。虽然笔法稚嫩,但抓住了神韵,特别是面部专注的表情,描绘得相当生动。画面的右下角,小来还用拼音写着:“我的妈妈是魔术师”。
来来的眼眶湿润了。她接过画,小心翼翼地抚摸着画面:“画得真好,妈妈很喜欢。”
“老师也说画得好!”小来得意地说,“她还问我裤子的事情,我全都告诉她了。老师说,这是‘环保与创意相结合’。”
“老师说得对。”来来把画郑重地贴在冰箱上,“这是妈妈收到的最好的礼物。”
一周后,社区举办“变废为宝”手工大赛,小来极力鼓动来来参加。
“妈妈,你把那条裤子拿去比赛,一定能得奖!”小来信心满满。
来来本来觉得这只是小事一桩,不值得参赛,但拗不过女儿的热情,最终还是报了名。
比赛当天,来来带着那条改造后的裤子和小来一起来到社区活动中心。现场展示着各种各样的手工作品:用易拉罐做成的花瓶、旧衣服改造成的购物袋、废纸板制作的玩具屋...
当来来展示她的九分裤并讲述背后的故事时,引来了不少人的兴趣。
“就这么简单?”一位阿姨质疑道,“只是把长裤剪短而已,算什么创意?”
小来听到后,立刻站出来为妈妈辩护:“我妈妈不只是剪短裤子!她是把不好的事情变成了好的事情!”
稚嫩而坚定的声音让在场的人都笑了起来。评委老师摸摸小来的头:“小朋友,你说得对,这确实是一种创意,更是一种生活智慧。”
最终,来来的作品虽然没有获得大奖,但获得了一个特别的“最佳改造奖”。评委在颁奖词中说:“这件作品最打动我们的不是技艺,而是它所传递的理念——在困境中寻找契机,在缺失中创造完美。”
拿着奖状回家的路上,小来比来来还要兴奋:“妈妈,我就说你能得奖!”
“这都是小来的功劳,”来来笑着说,“如果不是你鼓励妈妈参赛,妈妈不会有这个机会。”
当晚,来来在日记本上写道:“今天明白了一个道理:生活中的不完美,往往是通往更美好事物的契机。一条被烟花烧坏的裤子,不仅让我重拾手工的乐趣,更让我在女儿心中种下了创意和韧性的种子。这比任何完美无缺的裤子都更加珍贵。”
从客厅传来小来的歌声,她正在为那条得奖的裤子编一首歌:“妈妈的裤子真神奇,坏了也能变美丽...”
来来微笑着合上日记本。她知道,这个意外的小插曲,将会成为她们母女共同记忆中的一颗明珠,永远闪闪发光。而那条经历过烟火的洗礼、剪刀的修剪和针线的缝制的裤子,也将成为她们家中最特别的存在,诉说着一个关于爱与创意的故事。
喜欢饭店真实见闻录请大家收藏:(m.motiedushu.com)饭店真实见闻录磨铁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