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的风带着温热的气息拂过小区,吹动了来来手中那张色彩鲜艳的宣传单。她低头又读了一遍上面的文字:“城东体育馆暑期免费向市民开放,游泳馆、篮球场、羽毛球馆……欢迎携子女前来体验。”
“妈妈!是体育馆!”小来像只灵敏的小鹿,从妈妈手中抢过宣传单,眼睛瞪得圆圆的,“免费的!我们可以去吗?”
来来摸摸女儿的头,看着她兴奋的小脸,心里泛起一丝柔软。小来一直对水有着特别的感情,每次路过游泳馆都会趴在玻璃窗外看很久。
“你想去游泳馆看看吗?”来来问。
小来立刻点头如捣蒜:“想!特别想!我们班小雨去年就学会游泳了,她说像小鱼一样在水里游来游去,可好玩了!”
“那好,今天下午妈妈就带你去看看。”
“耶!妈妈最好了!”小来高兴地蹦起来,紧紧攥着那张宣传单,仿佛已经握住了整个夏天的快乐。
午后的阳光斜斜地照在母女俩身上,投下长长的影子。小来一路上叽叽喳喳,问题一个接一个。
“妈妈,游泳难学吗?”
“你说我能不能很快学会?”
“游泳圈是要自己带吗?”
“会不会很冷啊?”
来来耐心地回答着每个问题,看着女儿雀跃的背影,不禁想起自己小时候第一次学游泳的情景。那时父亲带着她去郊外的河边,她战战兢兢地站在河岸上,看着波光粼粼的水面,既害怕又期待。
“妈妈,你小时候学游泳害怕吗?”小来突然回头问,仿佛读懂了妈妈的心思。
“当然害怕啊,”来来笑着承认,“第一次下水时,紧紧抓着外公的手不肯放呢。”
“那后来呢?”
“后来啊,慢慢地就不怕了。等你学会游泳就知道了,在水里的感觉特别自由。”
小来若有所思地点点头,转回身去,脚步更加轻快了。
体育馆比她们想象的要大得多。崭新的建筑在阳光下闪闪发光,门口已经排起了长队,大多是家长带着孩子。
“好多人啊!”小来惊叹道,小手紧紧拉着妈妈。
“因为是免费开放的第一天,”来来解释道,“大家都想来体验一下。”
排队的时候,小来踮着脚往前看,试图透过玻璃门窥见里面的样子。她旁边站着一个和她年纪相仿的小男孩,正在跟他妈妈撒娇。
“妈妈,我一定要学游泳嘛!”
“好好好,等会儿问问教练。”
小来听见这段对话,也拽拽来来的衣角:“妈妈,我也要学!”
“我们先看看情况,”来来安抚道,“如果条件合适,妈妈就给你报名。”
终于轮到她们进场。游泳馆内宽敞明亮,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消毒水味道。湛蓝的池水在灯光下荡漾,泛起细碎的波光。已经有几个孩子在浅水区嬉戏,欢笑声和水花声在馆内回荡。
“哇……”小来看呆了,站在池边一动不动。
一个穿着运动服的工作人员走过来,微笑着问:“是来体验游泳的吗?”
来来点点头:“我们想咨询一下游泳课程。”
“这边请,”工作人员引导她们到咨询台,“我是这里的教练,姓王。”
王教练拿出课程表,详细介绍起来:“我们这里有成人班和儿童班。儿童班按年龄分班,6-8岁一个班,9-12岁一个班……”
小来迫不及待地问:“教练,我可以报名吗?我今年7岁了!”
王教练看了看小来,温和地问:“小朋友,你以前学过游泳吗?”
小来摇摇头,但立刻补充道:“可是我很想学!我保证认真学!”
“看得出来你是个好学的孩子,”王教练笑了,然后转向来来,“按照规定,儿童学习游泳需要年满8周岁。您女儿还差一岁。”
小来的笑脸瞬间垮了下来:“为什么?我马上就8岁了!”
来来感觉到女儿抓着自己的手紧了紧,她轻轻回握,示意小来别着急。
“教练,这个规定是出于什么考虑呢?”来来问道。
“主要是安全因素,”王教练耐心解释,“8岁以下的孩子肺活量相对较小,水性掌握能力也还在发展中。而且,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注意力不容易长时间集中,在深水区会有安全隐患。”
小来着急地插话:“我会很认真的!我注意力很集中!教练你看,我现在就很认真在听你说话!”
王教练被小来的认真模样逗笑了:“小朋友,我相信你很认真。但是规定就是规定,是为了保护你们的安全。”
“那……那我可以就在浅水区玩水吗?”小来不甘心地问,眼睛里已经泛起了泪花。
“浅水区也需要家长全程陪同,”王教练说,“而且免费体验期只有两周,之后就要按规定收费了。”
来来谢过王教练,拉着小来的手走到一旁的休息区。小来低着头,一言不发,来时那股兴奋劲儿已经消失得无影无踪。
“小来,我们坐下来谈谈好吗?”来来柔声说。
小来闷闷不乐地坐在长椅上,小嘴撅得老高:“妈妈,为什么一定要8岁?我比很多8岁的孩子都高呢!”
“这不是身高的问题,宝贝。”来来把女儿搂进怀里,“这是关于你的身体是否准备好了。”
“可是我真的好想学……”小来的声音带着哭腔,“小雨去年就学了,她只比我大一岁。”
来来轻轻拍着女儿的背:“每个孩子的成长速度不一样。教练说了,这是为了你们的安全着想。”
小来抬起头,泪眼汪汪地看着妈妈:“那我要等到明年吗?整整一年?”
“是的,宝贝。有些事情是急不来的。”
就在这时,游泳池里传来一阵欢快的笑声。一个和小来差不多大的男孩在浅水区玩水,他的父亲紧紧跟在他身边。
“你看,”来来指着那个男孩,“他也没有学游泳,只是在玩水。我们要不要也去玩玩?”
小来摇摇头,把脸埋在妈妈怀里:“不要,我只想学游泳。”
回家的路上,小来异常沉默。她不再蹦蹦跳跳地走在前面,而是紧紧拉着妈妈的手,低着头看自己的脚尖。
“妈妈,”走了好一会儿,小来突然开口,“我是不是永远都学不会游泳了?”
“怎么会呢?”来来惊讶于女儿的悲观,“只是等到明年而已。一年的时间很快就过去了。”
“一年很久很久,”小来小声说,“等到明年,小雨就会游得更好,我还是什么都不会。”
来来停下脚步,蹲下身平视着女儿:“小来,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成长节奏。还记得你学走路的时候吗?你比小雨晚两个月才会走,但现在你跑得比她快多了。”
小来想了想,轻轻点头:“好像是哦。”
“学习游泳也是这样,”来来继续说,“等你身体准备好了,学起来会更快更轻松。”
“真的吗?”
“妈妈什么时候骗过你?”
小来似乎稍微释怀了一些,但眼睛里还是有一丝失落。
晚上,来来在整理小来的书包时,发现了一张画。画上是蓝色的小人儿在水里游泳,旁边用歪歪扭扭的字写着:“我想学游泳。”
来来的心揪了一下。她知道,这次的失望对女儿来说是多么沉重的打击。
睡前故事时间,小来选择了那本《小美人鱼》。这是她最近最喜欢的童话,总是反复要求妈妈讲。
“妈妈,小美人鱼为什么那么喜欢人类的世界呢?”小来问,眼睛在台灯下闪着光。
“因为她觉得陆地上的世界很新奇,很美好。”来来回答。
“就像我觉得水里的世界很新奇一样,”小来若有所悟,“可是小美人鱼为了去陆地,付出了很大的代价。”
“是的,她失去了她最美的声音。”
小来沉默了一会儿,然后轻声说:“妈妈,我愿意等。我不要像小美人鱼那样着急。”
来来亲了亲女儿的额头:“我的小来长大了。”
第二天是周六,来来特意起了个大早,做了小来最爱吃的蓝莓松饼。当松饼的香味飘满整个屋子时,小来揉着眼睛从卧室走出来。
“妈妈,好香啊!”小来的心情看起来比昨天好多了。
“快来吃早餐,”来来把松饼端上桌,“吃完妈妈带你去个地方。”
“去哪里?”小来好奇地问。
“保密。”来来神秘地笑笑。
早餐后,来来带着小来到了市图书馆。儿童阅览区的一个书架上,整齐地排列着各种关于游泳和海洋的书籍。
“哇!”小来惊喜地叫出声,“这么多关于游泳的书!”
“既然现在还不能下水学游泳,我们可以先了解游泳的知识。”来来解释道,“等明年你真的开始学的时候,就已经是个小专家了。”
小来兴奋地抽出一本《游泳入门》,翻开第一页就被里面的插图吸引住了。
“妈妈,你看!这是自由泳的姿势!”
“还有蛙泳!像小青蛙一样!”
“哇,蝶泳好漂亮,像蝴蝶在水里飞!”
来来看着女儿重新焕发神采的小脸,心里暖暖的。她帮小来选了几本适合她年龄的游泳教材,又借了几本海洋生物图鉴。
回家的路上,小来抱着书,又开始叽叽喳喳起来。
“妈妈,书上说学游泳要先学会在水里呼吸。”
“妈妈,游泳时要戴泳镜保护眼睛。”
“妈妈,海豚游泳的姿势好优美啊!”
来来微笑着听着,偶尔回应几句。她知道,这些书籍不仅能够满足女儿对游泳的好奇,也能帮她为明年的学习做好准备。
接下来的几周,小来成了一个小小的“游泳理论家”。她不仅读完了从图书馆借来的所有游泳教材,还在网上找了游泳比赛的视频来看。
一天下午,来来下班回家,看见小来在客厅里摆弄着什么。
“妈妈!快来看!”小来兴奋地招呼她。
来来走近一看,忍不住笑了。小来用蓝色的床单铺在地上当做“水池”,自己在上面练习打水动作,旁边还摆着画了各种游泳姿势的图纸。
“这是我在练习自由泳的打水,”小来认真地解释,“书上说打水要从腰部发力,不是只用小腿。”
说着,她趴在“水池”上,有模有样地演示起来。小小的身体在蓝色床单上扭动,还真有几分游泳的架势。
“很棒啊,”来来由衷地称赞,“动作很标准。”
“我还学会了怎么憋气,”小来骄傲地说,“在洗脸的时候练习的。现在我能憋气20秒了!”
“真的吗?太厉害了!”
小来从“水池”里爬起来,拍拍身上的灰尘:“妈妈,虽然现在不能真的学游泳,但是我觉得提前学习这些知识也很有趣。”
“是啊,”来来点点头,“充分的准备能让以后的学习事半功倍。”
“而且,”小来眼睛亮晶晶的,“我现在知道了很多小雨都不知道的游泳知识呢!昨天我还教她怎么在水里呼气。”
看着女儿自信的样子,来来感到无比欣慰。这次的挫折没有击垮小来,反而激发了她自主学习的热情。
七月底,来来的叔叔李大山来家里做客。他一进门就看见客厅里铺着的蓝色床单和散落各处的游泳教材。
“这是要改行当游泳教练啊?”叔叔开玩笑地问。
小来兴奋地给叔爷爷展示她的“研究成果”:“叔爷爷,你看,这是我自己画的四种游泳姿势图解。这是自由泳,这是蛙泳,这是仰泳,这是蝶泳。”
李大山惊讶地接过图纸:“画得真不错!小来这是要学游泳?”
小来的笑容淡了一些:“体育馆说要8岁才能学,我还差一岁。”
“这样啊……”李大山若有所思,“不过提前学习理论知识是好事。叔爷爷小时候学游泳,也是先在岸上练动作,才下水的。”
“真的吗?”小来感兴趣地问。
“当然是真的。而且啊,”李大山压低声音,神秘地说,“叔爷爷有个朋友在游泳队当教练,他说其实很多专业运动员都是晚学游泳的。”
“为什么啊?”小来好奇地睁大眼睛。
“因为年纪大一点,理解能力和身体协调性都更好,学起来反而更快。”
小来想了想,点点头:“好像很有道理。我现在看这些教材,比去年理解得更多了。”
“就是这个道理!”李大山赞许地摸摸小来的头,“等待不是浪费时间,而是积蓄力量。”
那天晚上,小来在日记本上工工整整地写下:“等待是为了更好的开始。我要继续学习游泳知识,等明年我就可以很快学会游泳了!”
八月初,来来带着小来再次来到体育馆。这次她们不是来咨询课程,而是来看少儿游泳比赛。
泳池边坐满了观众,小选手们在起点线做准备,个个神情专注。
“妈妈,他们好厉害啊!”小来羡慕地说。
“明年这个时候,你说不定也能参加比赛呢。”来来鼓励道。
比赛开始了。小选手们像小鱼一样跃入水中,溅起朵朵水花。小来紧紧盯着他们的每一个动作,不时根据自己学到的知识点评几句。
“这个选手打水幅度太大了,浪费体力。”
“哇,那个姐姐的转身好流畅!”
“妈妈你看,他的呼吸节奏保持得很好。”
来来惊讶地发现,女儿确实已经掌握了不少游泳知识。周围的家长也向这个小专家投来惊讶的目光。
比赛间隙,一个小选手坐在她们旁边休息。小来鼓起勇气上前搭话:“姐姐,你游得真好!”
小女孩笑了:“谢谢!你也在学游泳吗?”
“还没有,”小来老实回答,“我要等到明年才能学。不过我已经看了很多游泳的书了。”
“真的吗?那你懂得可能比我还多呢!”小女孩开玩笑说,“我刚开始学的时候,连自由泳和蛙泳都分不清。”
两个女孩很快聊得热火朝天。小来问了很多关于学习游泳的问题,小女孩都耐心解答。
“其实晚点学也挺好的,”告别时,小女孩对小来说,“我见过很多晚学的同学,他们因为理解能力更强,进步特别快。”
回家的路上,小来格外安静。来来以为她累了,但小来突然说:“妈妈,我现在觉得等待是件好事。”
“为什么这么想?”
“因为等待让我懂得了更多。如果我很早就学了游泳,可能就不会看那么多书,不会懂得这么多知识。”
来来握住女儿的手:“我的小来真的长大了。”
暑假快要结束的时候,来来带着小来去了海边。这是小来第一次见到真正的大海。
面对波涛汹涌的海面,小来既兴奋又害怕。
“妈妈,海水和游泳池的水一样吗?”
“不一样哦,”来来牵着女儿的手,慢慢走向海浪,“海水有浮力,比游泳池更容易浮起来。”
小来小心翼翼地让海浪冲刷自己的小脚丫,感受着海水的温度和力量。
“妈妈,我可以试着在浅水区玩一会儿吗?”小来问。
“当然可以,但是要紧紧拉着妈妈的手。”
来来带着小来在及膝深的海水里走动。小来开始时很紧张,紧紧抓着妈妈的手,但慢慢地,她开始享受被海水包围的感觉。
“妈妈,水的力量好大啊!”
“是啊,所以要尊重水,不能轻视它。”
小来突然停下来,认真地说:“妈妈,我现在明白为什么游泳馆要有年龄限制了。”
“为什么?”
“因为水虽然好玩,但也很危险。年纪太小的孩子可能还不懂得如何保护自己。”
来来惊讶于女儿的成熟思考:“你说得对,安全是最重要的。”
那天,小来在海边玩得很开心。她虽然没有学会游泳,但在浅水区扑腾、漂浮,感受到了水的特性和乐趣。
回家的车上,小来靠着妈妈睡着了,手里还紧紧攥着在海边捡的贝壳。来来看着女儿恬静的睡颜,心里充满了骄傲。
新学期开始了。开学第一天,小来兴高采烈地去上学,因为她要和小雨分享暑假的见闻。
晚上,来来接小来放学,发现女儿格外兴奋。
“妈妈!今天老师让我们写暑假最有意义的事,我写了学习游泳知识!”小来挥舞着手中的作文本,“老师还表扬我了呢!”
“真的吗?老师怎么说的?”
“老师说,虽然我还没有真正学会游泳,但是这种积极准备、主动学习的态度非常可贵。”小来自豪地说,“老师还把作文念给全班同学听了!”
来来接过作文本,翻开一看,题目是《我在岸上学游泳》。小来用稚嫩但工整的字迹,详细记录了自己如何通过阅读和实践来学习游泳知识,还配上了自己画的插图。
作文的最后一段写道:“虽然我现在还不能像小鱼一样在水里游来游去,但是我相信,等待是值得的。等到明年,当我真正开始学游泳的时候,我一定会学得又快又好。因为我已经在岸上,为下水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来来的眼睛湿润了。她放下作文本,紧紧抱住女儿:“小来,你是妈妈的骄傲。”
“妈妈,”小来在妈妈怀里轻声说,“谢谢你没有因为我的失望就放弃,而是帮我找到了新的学习方法。”
“妈妈也要谢谢你,”来来柔声说,“谢谢你让妈妈明白,挫折可以变成成长的契机。”
窗外,秋意渐浓。游泳馆的免费开放期已经结束,但对小来来说,这只是一个开始。在她的书桌上,摆着一本崭新的日历,明年的暑假那一天,被她用红色的笔画了一个小小的游泳圈。
等待不再是漫长的煎熬,而是充满希望的期待。在这一年的等待中,小来学会的将远不止是游泳知识,更是面对挫折的勇气、自主学习的乐趣,和对成长的耐心等待。
而这一切,都始于那个被拒绝的夏天,和那个看似失望的午后。生活总是这样,在关上一扇门的同时,悄悄打开一扇窗,让不同的风景照进孩子的成长之路。
喜欢饭店真实见闻录请大家收藏:(m.motiedushu.com)饭店真实见闻录磨铁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