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吃饭时间了,来来今天遇到了四代人之间的故事。
消毒水的气味还黏在白大褂褶皱里,俞安拖着灌了铅似的双腿推开家门。玄关处,母亲林静芳举着恒温枪的手悬在半空,婆婆周玉芹布满老年斑的手正往婴儿车里塞珊瑚绒毯子,六岁的乐乐裹成个糯米团子,脸蛋被焐得通红。
37.2c!林静芳的声音像手术刀般锋利,说了多少次,婴儿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全,过度保暖会引发捂热综合征!
周玉芹枯瘦的手指紧紧攥着毛毯边缘:我们陈家三代都是这么带大的,春捂秋冻懂不懂?乐乐早上打喷嚏,不添衣要着凉的!
陈卓蹲在婴儿车旁,额角渗出细密的汗珠。他伸手想把儿子抱出来,却被两条手臂同时拦住。俞安看着丈夫后颈被衣领磨红的皮肤,想起昨夜视频时他眼底青黑,说项目进入攻坚期要通宵。此刻那抹青黑更深了,像团化不开的墨。
妈,妈,俞安扯松发带,三千青丝如瀑布垂落,让我看看乐乐。她伸手去解襁褓,周玉芹突然抓住她手腕,带着体温的镯子硌得生疼。
安安你这36小时都在医院,懂什么育儿?老人浑浊的眼珠泛起血丝,当年我伺候月子时,你连奶都不会喂!
空气骤然凝固。俞安感觉太阳穴突突直跳,急诊室里抢救失败的画面突然在眼前闪现——那个发绀的小婴儿,仪器刺耳的鸣响,家属崩溃的哭喊。她踉跄着扶住门框,指甲深深掐进掌心:我是儿科医生!
医生了不起?林静芳突然冷笑,你自己儿子都照顾不好!上个月接种疫苗,你记错时间害乐乐发烧,现在又......
够了!陈卓突然暴喝,婴儿车剧烈摇晃。乐乐地哭出声,小脸涨成绛紫色。俞安冲过去抱起儿子,温热的泪水滴在孩子后颈。那里密密麻麻的红疹刺得她眼眶生疼,消毒水的气味突然变得刺鼻,混着母亲们此起彼伏的指责,在狭小的玄关炸开。
手机在包里震动。俞安低头,屏幕上跳动着护士长张雅君的名字。俞医生,三号床肠套叠患儿情况恶化,速回!冰凉的蓝光映在她脸上,怀里的孩子还在抽噎,丈夫别过脸去揉太阳穴,两位母亲仍在互相指责。
我得走了。俞安声音沙哑。她把乐乐塞进陈卓怀里,转身时听见周玉芹的嘟囔:当妈哪有这样的......
急诊室的顶灯刺得人睁不开眼。俞安握着空气灌肠机的手柄,余光瞥见监护仪上的血氧数值。突然,乐乐的哭声在耳畔响起,她猛地转头,只看见护士推着抢救车匆匆而过。冷汗浸透后背,恍惚间她看见乐乐躺在那张小床上,青紫的嘴唇翕动,却发不出声音。
俞医生!张雅君的声音穿透迷雾,患儿情况稳定了。
俞安瘫坐在值班室的折叠床上,手机屏幕亮起:陈卓发来三张照片——乐乐的热疹涂了炉甘石洗剂,床头摆着林静芳带来的绘本,周玉芹织的虎头鞋歪在床边。她正要回复,屏幕又弹出新消息:妈和妈回去了,别担心。短短九个字,像块石头压在胸口。
凌晨三点,俞安在值班室小憩。梦里乐乐从婴儿床跌落,摔在冷冰冰的瓷砖地上。她惊醒时,下巴磕在桌角,手机屏幕亮着张雅君发来的微信:下周竞聘副主任医师,听说李主任外甥女也报名了。窗外,救护车的红蓝灯光扫过窗帘,像命运诡谲的眼色。
晨光熹微时,俞安回到家。推开门,满屋寂静得可怕。她轻手轻脚走进卧室,却看见惊人的一幕:林静芳戴着老花镜研究育儿App,周玉芹坐在飘窗上绣虎头肚兜,针线筐里躺着乐乐的退热贴。两人同时抬头,目光相撞又迅速错开,像被撞破秘密的孩子。
乐乐刚喝完奶。林静芳先开口,声音前所未有的柔和,我们商量好了,白天我带,晚上你婆婆来。
周玉芹把绣了一半的肚兜塞进布袋:年轻人忙事业是好事,孩子......我们帮衬着。
俞安喉咙发紧。晨光穿过纱帘,在两位老人斑白的鬓角镀上金边。她突然想起小时候,母亲也是这样戴着老花镜给她补衣服;婆婆则会在过年时,把新绣的虎头鞋悄悄放在她床头。
然而,短暂的平静很快被打破。流感爆发的那个雨夜,俞安连续值班48小时。当她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到家,迎接她的是空荡荡的婴儿房和17个未接来电。乐乐高热惊厥被紧急送医,抢救室外,林静芳揪着周玉芹的衣襟:都怪你非要用酒精擦身!婴幼儿会酒精中毒你知道吗?
要不是你非说物理降温没用!周玉芹颤抖着举起手机,我问了老中医,说......
够了!俞安的怒吼在走廊回荡。她看着抢救室门缝透出的白光,突然想起自己无数次站在这扇门外,听家属哭喊医生救救我孩子。此刻,躺在里面的是她的乐乐。
监护仪规律的滴答声中,俞安握着儿子滚烫的小手。林静芳默默递来温水擦身的毛巾,周玉芹颤巍巍端着熬好的梨汤。三双手同时伸向病床,又同时顿住。俞安突然笑了,那笑声带着哭腔:我们分工吧,妈负责物理降温,妈准备流食,我......我守着乐乐。
窗外电闪雷鸣,三个身影在暖黄的灯光下交叠。林静芳擦拭着乐乐的额头,周玉芹轻声哼着童谣,俞安盯着监护仪上的曲线。当乐乐烧退的那一刻,两位老人对视一眼,同时红了眼眶。
竞聘进入白热化阶段。俞安在书房整理病例到凌晨,却发现所有资料都被分类归档,重点数据用不同颜色的荧光笔标注。母亲们在厨房压低声音说话:安安小时候做错题集,我就是这么帮她整理的。我们那时候,做虎头鞋也讲究配色......
然而,命运再次露出獠牙。就在公示前三天,俞安被患者家属投诉误诊。监控录像显示,她在给患儿开药时接了个私人电话。办公室里,李主任外甥女意味深长的微笑像根刺。俞安被停职调查那天,在婆婆卧室发现降压药,在母亲抽屉里翻到糖尿病诊断书。
都怪我。周玉芹老泪纵横,那天非要给你送鸡汤,才让你接了电话......
林静芳握着她的手:是我催你竞聘,才让你压力这么大......
俞安抱着两位老人痛哭。窗外,春雨淅淅沥沥,打湿了晾在阳台的虎头鞋和育儿绘本。
乐乐的癫痫确诊来得毫无征兆。抽搐发作的瞬间,俞安感觉心脏被生生撕裂。会诊室里,西医主张用药控制,中医建议针灸推拿。林静芳和周玉芹第一次站在同一战线:能不能中西医结合?
深夜的病房,乐乐在镇静剂作用下安睡。林静芳给周玉芹按摩僵硬的肩膀:当年你教我织毛衣,针法和针灸好像......周玉芹笑了:你给乐乐做抚触的手法,和推拿也差不多。月光透过百叶窗,在她们交握的手上投下斑驳光影。
陈卓辞去高薪项目,在家办公照顾孩子。他学会了冲泡奶粉的精准水温,记住了疫苗接种时间表,甚至能在开视频会议时单手抱娃。有天深夜,俞安发现他在书房对着育儿网课做笔记,电脑屏幕映着他认真的侧脸。
康复训练的日子漫长而艰辛。林静芳用医学知识设计训练方案,周玉芹熬制营养药膳,陈卓负责训练时的安全防护。当乐乐第一次颤颤巍巍站起来,三位老人同时捂住嘴,泪水夺眶而出。
真相大白来得意外。患儿家属在整理遗物时,发现儿子偷偷调换了药盒。李主任外甥女主动承认买通监控管理员。竞聘公示那天,俞安抱着乐乐站在领奖台上,台下坐着两位外婆和丈夫。乐乐挥舞着小手,虎头鞋上的铃铛清脆作响。
两岁生日宴上,林静芳准备了科学配比的辅食,周玉芹端出祖传的长寿面。两个老人并肩站在厨房,一个教一个用电子秤称量食材,一个手把手教包传统馄饨。窗外,晚霞染红天际,像极了俞安第一次调解矛盾时,摔碎在地上的那碗长寿面。
新居的婴儿房连着两个次卧,一扇雕花木门将它们隔开又相连。夜里,俞安总能听见轻轻的脚步声——有时是母亲起来查看乐乐被子,有时是婆婆去厨房温奶。月光穿过雕花门的镂空,在地板上勾勒出温柔的图案,像命运编织的和解之网。
清晨的阳光里,乐乐穿着绣着中西医符号的虎头鞋,摇摇晃晃扑进三个大人张开的怀抱。消毒水的气味与中药香、奶粉香交织,在晨光中酿成最温暖的家的味道。
喜欢饭店真实见闻录请大家收藏:(m.motiedushu.com)饭店真实见闻录磨铁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