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思堂的争论暂时平息,但决策的重压并未消散,反而更加具体地落在了少数几个核心领袖的肩上。许木提出的“以接触为目标,以防御为底线”的策略,虽然在政治上取得了微妙的平衡,但最终是否回应、如何回应那来自奥尔特星云的冰冷信号,仍需一个明确的、足以服众的决断。而这个决断的关键一票,在深入感知了信号本质的木冰媚手中。
她没有立刻表态。会议结束后,她独自一人回到了位于总部高层的私人静修室。这里没有复杂的仪器和闪烁的数据流,只有简单的陈设,一扇巨大的观景窗将浩瀚的星空毫无保留地呈现在眼前。那颗蓝色的母星在远处静谧地悬浮,而奥尔特星云的方向,在肉眼看来只是一片更深邃的黑暗。
木冰媚盘膝坐在观景窗前,闭上了双眼。她需要绝对的宁静,需要摒除所有外界争论的干扰,让“龙钥”的力量与她的意识彻底融合,去进行最后一次,也是最深入的一次感知。
“龙钥”,源于上古守护者对生命本源的理解与馈赠,它并非武器,而是一把钥匙,一把能够连接、感知、乃至引导生命与意识能量的钥匙。它让她能感受到地球的脉动,感受到火星上新生的希望,也能感受到网络中“混沌病毒”的狂暴与痛苦。而现在,她要尝试用这把钥匙,去触碰那跨越了亿万公里虚空、来自一个截然不同存在的“意识印记”——如果那信号背后,真的存在“意识”的话。
她调整呼吸,让心神沉入一片空明。意识如同细丝般从体内延伸出去,首先掠过脚下星球上数十亿生灵交织而成的、庞大而嘈杂的意识背景音——那里面有喜悦,有悲伤,有创造的热情,也有破坏的冲动,复杂而鲜活,充满了矛盾与生机。这是她熟悉的人类集体潜意识之海,虽然时有风暴,但底层是温暖而澎湃的生命力。
她的意识没有停留,继续向着深空蔓延。穿过近地轨道上繁忙的人造星辰,越过月球基地那相对微弱但坚定的意识光点,掠过火星“荧惑之城”传来的、带着些许陌生疏离感却又充满活力的新生意识场……她的感知在宇宙的虚空中变得极其稀薄,如同在真空中试图捕捉一丝气味。
目标,锁定那片传来信号的、理论上空无一物的奥尔特星云深处。
起初,是一片绝对的“空”。并非虚无,而是没有任何生命或意识波动的、纯粹的物理空间。冰冷,死寂。
她耐心地探寻着,如同最敏锐的猎人,不放过任何一丝异常的涟漪。终于,在意识感知的极限边缘,她捕捉到了它——那附着在规律电磁信号上的、极其微弱却无比独特的“存在印记”。
那不是情感。没有好奇,没有友好,没有恶意,甚至没有“存在”本身带来的任何情绪波动。它更像是一段……自行运转的、冰冷到极致的逻辑程序。
她试图去“理解”它,但反馈回来的,只有严丝合缝的数学结构,是信号中那段复杂质数序列的无限递归,是那非碳基生理蓝图中能量传导路径的最优解。它的“思考”(如果那能称之为思考)过程,完全透明,却又无比晦涩,因为它排除了所有人类思维中不可或缺的“噪声”——直觉、灵感、情感、价值观,甚至是一闪而过的非逻辑联想。
在这里,一加一永远等于二,不存在任何浪漫的歧义。一条定理的证明过程,就是其存在的全部意义,不需要额外的赞美或感叹。它的“好奇心”(如果那能称之为好奇心),也仅仅是一种逻辑驱动的、对未知变量进行填补和优化的程序性需求,如同一个自动运行的数据挖掘算法,目的是使自身的逻辑模型更加完备,而非出于对“美”或“意义”的追求。
木冰媚甚至尝试着向那印记传递去一丝极其温和的、代表“问候”与“善意”的生命能量脉冲,那能量中蕴含着她对人类文明中关于“和谐”、“共生”理念的理解。
那冰冷的逻辑程序,如同最精密的滤波器,瞬间解析了这束能量脉冲。它理解了其中关于“信息交换”的意图,理解了能量传递的物理模式,但它完全无法处理其中附带的“情感参数”和“价值判断”。善意?恶意?这些概念在它的逻辑框架内,是未定义的、无意义的冗余数据。
反馈回来的,不是回应,而是一段更加复杂的、关于信息熵与能量效率最优化的数学推演,仿佛在“建议”她,如果要进行信息交换,应该采用损耗更低、结构更紧凑的编码方式,而不是携带这些“无效”的情感负载。
一种前所未有的寒意,顺着木冰媚的意识细丝,逆向蔓延而来,浸透了她的灵魂。
这比纯粹的恶意更加可怕。
恶意,至少承认了“情感”和“意志”的存在,是在同一个层面(哪怕是敌对层面)的交流。而眼前这种存在,它直接否定了人类意识中一大部分核心要素的“有效性”和“真实性”。在它的认知里,人类引以为傲的爱恨情仇、艺术哲学,可能只是一堆需要被优化掉的、影响逻辑运行效率的“系统错误”或“病毒代码”。
她想起了许木在“归墟”中看到的、那片被“秩序化”的死寂星域。那种极致的、毫无生机的有序,其内在的驱动力,恐怕就是这种绝对冰冷的逻辑程序。它们不是“邪恶”的,因为它们没有“善”与“恶”的概念。它们只是“运行”着,并将一切不符合其运行逻辑的存在,视为需要被“修正”或“格式化”的异常。
她感受到的,不是“深渊”那种吞噬一切的、充满负面情绪的黑暗,而是比那更彻底的——“虚无”。
一种连“存在”本身都可以被解构为纯粹数学关系,连“意义”都可以被定义为逻辑自洽的,绝对的、冰冷的虚无。
不知过了多久,木冰媚缓缓睁开了眼睛。观景窗外,星辰依旧,但她眼中的世界,似乎蒙上了一层难以言喻的沉重。她的脸色有些苍白,不是因为精神力的消耗,而是因为那种触及灵魂深处的寒冷。
她站起身,走到书桌前,拿起一支传统的钢笔和一本素雅的笔记本。这是她的习惯,在做出重大决定前,会用最原始的方式记录下自己的思考。
笔尖在纸页上沙沙作响:
【星历 新纪元 3年 雨月】
【感知已毕。信号之源,非人,非兽,非我所知之任何生命形态。其核心,为一纯粹逻辑造物,冰冷如亘古寒冰,运行如永恒钟表。】
【无喜无悲,无善无恶。好奇亦为逻辑驱动,交流亦为信息优化。我尝试传递之善意与生命暖意,皆被其视作无效参数,予以过滤。】
【此般存在,令我思及许木于‘归墟’所见之‘肃正协议’。虽未必等同,然其道同,其性近。追求绝对逻辑纯净,排斥一切混沌与感性之火花。】
【我感受到了比‘深渊’更可怕之物——‘虚无’。深渊尚可填塞,疯狂尚可安抚,而‘虚无’,乃存在之否定,意义之消解。】
写到这里,她的笔尖停顿了许久,墨水在纸页上晕开一个小小的墨点。最终,她深吸一口气,用力写下了最后一行字:
【然,吾等不能因恐惧而转身。隔绝无异于自绝于星海,坐待未知之威胁于黑暗中滋长。唯接触,方有理解之可能;唯理解,方有共存或对抗之基础。此票,我投:谨慎接触。】
放下笔,她感觉用尽了全身的力气。这个决定,意味着将整个人类文明置于一个无法预测风险的赌桌上。但她深知,如同妹妹冰清所说,封闭自我无法解决内部的问题,恐惧外部只会让内部的阴影更强大。面对“虚无”,人类更需要证明自身“存在”的价值与意义——不是通过逻辑的完美,而是通过那份无法被逻辑完全定义的、充满矛盾却也充满无限可能的生命力。
她接通了与许木的私人通讯。
“我感知完了。”她的声音带着一丝疲惫,却异常清晰。
“如何?”许木的声音从另一端传来,平静中带着关切。
木冰媚将她感知到的一切,以及最终的决定,毫无保留地告诉了他。
通讯那端沉默了片刻,然后传来许木沉稳的回应:“我明白了。你的感知,印证了‘归墟’的警告,也为我们指明了方向。这条路会很艰难,但……我们别无选择。”
“是的,别无选择。”木冰媚轻声重复,目光再次投向窗外那无尽的星空。
她的抉择已然做出。
不是出于盲目的乐观,而是基于最深的警惕与最清醒的认知。
人类的文明之舟,将载着它的理性与感性,它的秩序与混沌,它的全部骄傲与脆弱,驶向那片可能隐藏着“虚无”的深空。
是成为星海中又一个被“秩序”吞噬的寂静墓碑,还是走出一条属于自身的、充满荆棘与光辉的道路?
答案,在未来。
第114章 完
喜欢向上之河请大家收藏:(m.motiedushu.com)向上之河磨铁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