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遗迹——那关乎意识与虚幻边界的惊人发现,被严格封锁在“文明守护者联盟”与国家机器的最高核心圈层。然而,就在许木和木冰媚全力组建特殊团队,准备向那未知的意识领域进发时,一片早已被他们探索并暂时“封存”的区域——南太平洋“归墟”遗迹所在的海域,却诡异地再度成为了全球瞩目的焦点。
这一次,并非因为许木团队的行动,而是由多国势力近乎同步的、大规模海洋科考活动所引爆。
短短数周内,以美国“奥菲斯”号、欧盟“欧罗巴”号、俄罗斯“罗蒙诺索夫院士”号、甚至印度“萨加尔”号为首的,数支装备精良、背景深厚的科考船队,如同嗅到血腥味的鲨鱼,不约而同地汇聚到了汤加海沟附近广阔的海域。它们打着“深海地质研究”、“极端环境生命探索”、“全球气候变化监测”等旗号,但其真正的目标,彼此心照不宣。
“奥菲斯”号的后台是五角大楼下属的尖端技术研究局(dARpA)与几家顶级军工复合体;“欧罗巴”号则与欧洲几个老牌贵族和能源巨头关系密切;“罗蒙诺索夫院士”号承载着克里姆林宫重返世界舞台中心的雄心;就连“萨加尔”号,其背后也若隐若现着试图在印度洋乃至太平洋扩大影响力的身影。
这些船队彼此戒备,保持着安全距离,却又默契地围绕着之前“海神号”出事、“探索新纪元”号活动的核心区域,展开了拉网式的探测。一时间,这片原本人迹罕至的深海禁区,变得“热闹”非凡。各种型号的深潜器、无人水下航行器(AUV)、声呐阵列被投入冰冷的海水,试图捕捉任何一丝不寻常的能量波动或地质异常。
“他们怎么突然都来了?而且目标如此明确?”西山基地内,负责监控全球动向的情报主管眉头紧锁,向许木和木冰媚汇报,“虽然‘归墟’的具体坐标和入口我们已严格保密,但劳伦斯之前的行动,以及我们航母护航的动静,显然让这片海域成了怀疑的重点。他们这是在……刮地三尺,宁可错杀,不可放过。”
木冰媚看着屏幕上代表各国科考船队的光点,感受着那片海域传来的、因过多能量探测而产生的紊乱波动,轻轻摇头:“不仅仅是怀疑。我感觉到,有一种……隐晦的‘引导’。”
她闭上眼,仔细分辨着“龙钥”捕捉到的信息:“并非直接的信号,更像是一种弥漫在信息层面、潜意识层面的暗示。有人在暗中推动,放大这片海域的‘重要性’,将这些势力吸引过来。”
许木眼神一凛:“‘命运织网者’?他们自己无法强行开启‘归墟’,就想把水搅浑,利用这些国家力量来充当探路石和马前卒,甚至……引发冲突,他们好浑水摸鱼?”
这个推测极有可能。对于试图“冻结”文明的“织网者”而言,挑起人类内部的纷争与消耗,是他们惯用的伎俩。
局势的复杂程度瞬间升级。这片深海之下,不仅沉睡着关乎本源的“归墟”遗迹,更汇聚了当今世界几大主要力量的明争暗斗。
“我们的应对策略需要调整。”许木迅速做出判断,“首先,确保‘归墟’入口的绝对隐蔽和安全,启动最高级别的能量屏蔽和空间干扰,绝不能让他们发现端倪。其次,以‘华夏深海科学研究协会’的名义,派遣我们的科考船‘大洋一号’前往该区域,进行‘例行’科学考察,实质是近距离监控各方动向,并展示存在,形成威慑。”
“同时,”木冰媚补充道,“通过外交和非正式渠道,向相关国家传递明确但克制的信息,表明我方在该海域拥有合法的科研权益和重大发现,呼吁各方保持冷静,避免因误判引发不必要的紧张局势。我们可以有限度地分享一些非核心的、关于深海极端生物或地质构造的科研成果,以体现合作姿态,分化潜在的敌对联盟。”
策略既定,行动立刻展开。
数日后,隶属于华夏科学院的“大洋一号”科考船抵达目标海域。它的出现,立刻引起了其他船队的警惕。与“探索新纪元”号不同,“大洋一号”是纯粹的国立科研平台,其出现代表的官方意味更浓。
海面上的气氛顿时微妙起来。各国船队之间的无线电静默被打破,充斥着各种频率的通讯和试探。深水之下,不同国家的潜航器在黑暗中偶尔“不期而遇”,彼此用声呐和灯光谨慎地“打量”着对方,上演着一出出无声的深海芭蕾。
一场以科学为外衣,以国家实力为后盾,围绕着可能存在的“终极秘密”的无声博弈,在南太平洋的万米深渊之上,激烈上演。深海的疑云,因多方势力的涌入而更加浓重,谁也无法预料,这片看似平静的蔚蓝之下,何时会爆发出难以控制的冲突。
而这一切,似乎都在那隐藏于历史阴影中的“命运织网者”的算计之内。
---
第87章 完
喜欢向上之河请大家收藏:(m.motiedushu.com)向上之河磨铁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