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伦斯·范德比尔特的重伤与溃退,如同投入暗流的一块巨石,暂时驱散了南太平洋上最咄咄逼人的那片阴影,但也让水下那暗金色的结构体蒙上了一层更加神秘与危险的面纱。“探索新纪元”号没有冒进,而是如同最耐心的猎手,围绕着目标海域,小心翼翼地布设下“深渊之眼”探测阵列。
数日来,海量的数据被源源不断地传回船上。木冰媚几乎不眠不休,沉浸在“深渊之眼”捕捉到的能量波动与“龙钥”的感应比对中。她不再试图去“破解”或“对抗”,而是像在冈仁波齐时那样,尝试去“理解”与“共鸣”。
许木则与深潜团队的工程师们一起,反复检查“蛟龙”深潜器的每一个部件,同时根据“星盘”对能量流动的宏观把握,不断优化接近和接触那暗金色结构的预案。他们从劳伦斯的失败中吸取了血的教训——任何形式的暴力与不敬,在这里都是自取灭亡。
终于,在一个海况相对平稳的凌晨,木冰媚带着一丝疲惫却异常明亮的眼神找到了许木。
“我找到了…或者说,它回应了。”她指着“深渊之眼”主控屏上一条极其微弱、但韵律奇特的能量波动曲线,“看这里,这不是防御性的波动,更像是一种…询问,或者说,一种身份验证的‘握手’信号。它的频率,与‘生命之树’的底层共鸣,以及‘星盘’印记的某种基础编码,存在高度谐振。”
许木仔细观察着那条曲线,他的“星盘”印记也传来微弱的、与之呼应的悸动。“它是在确认我们是否拥有‘钥匙’?”
“更准确地说,是确认我们是否‘理解’了前面遗迹留下的信息。”木冰媚纠正道,“‘羲和’赋予我们力量与知识,‘冈仁’赋予我们智慧与和谐。只有将这两者融为一体,形成一种平衡的、完整的‘文明印记’,才能通过这道最初的‘握手’验证。”
两人不再犹豫,决定亲自乘坐“蛟龙”号深潜器,进行第一次接触尝试。这无疑是一次冒险,但面对如此关键的节点,他们必须亲自前往。
“蛟龙”号被缓缓吊放至墨蓝色的海面,随即下潜,将阳光与喧嚣的世界留在上方,义无反顾地驶向那永恒的黑暗与寂静。
下潜的过程是对心理的极致考验。光线迅速消失,温度骤降,只有深潜器内部仪表的幽光和外部探照灯划破的一小片黑暗。巨大的水压如同无形的巨手,从四面八方挤压着耐压舱壳,发出令人牙酸的轻微声响。
许木和木冰媚并排坐在狭小的舱室内,彼此都能听到对方平稳而有力的心跳。他们没有说话,只是静静调整着呼吸,将心神沉入“星盘”与“龙钥”之中,让那种融合了科技理性与生命感悟的独特气息,自然而然地散发出来。
当深度接近一万米,“蛟龙”号终于悬停在了那暗金色的半球形结构上方。近距离观察,它比在RoV传回画面中更加宏伟,表面的螺旋纹路蕴含着难以言喻的韵律美。
木冰媚闭上眼,双手虚按在舱壁上,仿佛能透过厚重的合金,触摸到那古老的结构。她不再刻意引导,只是将“龙钥”所领悟的、关于生命、平衡与和谐的“意”,如同呼吸般轻柔地释放出去。
许木同样如此,他将“星盘”所代表的、对宇宙规则的认知与探索精神,化作一种稳定而开放的“念”,与木冰媚的气息交融在一起。
时间仿佛在这一刻凝固。
突然,那暗金色的结构体表面,之前亮起过幽蓝光芒的螺旋纹路,再次逐一点亮!但这一次,光芒并非充满攻击性的幽蓝,而是一种温暖的、如同晨曦般的乳白色光晕!
光晕流淌,在结构体表面汇聚,最终形成了一个缓缓旋转的、由光线构成的复杂符号——那符号仿佛是“星盘”的几何与“龙钥”的曼荼罗的结合体,代表着一种至高的平衡与统一。
紧接着,一阵低沉而悦耳、仿佛来自远古鲸歌般的嗡鸣,透过海水和深潜器的外壳,直接响彻在许木和木冰媚的心底。
“验证通过……持有平衡印记的后来者……欢迎来到‘归墟’。”
随着这意念的传递,那巨大的半球形结构,从顶部开始,如同莲花绽放般,无声无息地向着四周打开!露出了一个向下延伸的、散发着柔和白光的通道入口!
没有惊天动地的震动,没有狂暴的能量宣泄,只有一种水到渠成的宁静与庄严。
“蛟龙”号在许木的操控下,小心翼翼地驶入那光之通道。通道内部并非海水,而是一种奇异的、失重的能量场,深潜器如同漂浮在光的河流中,自动向着深处滑行。
当深潜器最终停稳,舱门打开,许木和木冰媚走出,眼前的景象让他们瞬间屏住了呼吸。
这里没有“羲和”遗迹的冰冷机械,也没有“冈仁”遗迹的生命之树。这是一个无比空旷、仿佛没有边际的球形空间。空间的中心,悬浮着一个无法用大小来衡量的、仿佛由纯粹“信息”与“规则”构成的光团。
它如同一个微缩的宇宙,内部有星云生灭,有法则流转,有文明的兴衰如同一瞬。它既是“源初之力”最本源的形态,也记录着上古文明对宇宙、对生命、对“大过滤”灾难的全部认知与反思。
浩瀚的信息流,不再需要语言或图像,直接涌入两人的意识:
他们看到了“源初之力”的本质——它并非单纯的能源,而是构成这个宇宙的底层代码之一,是物质、能量、意识得以存在的基石。上古文明触摸并利用了它,获得了辉煌,但也因此,更清晰地感受到了“大过滤”的存在——那并非恶意攻击,而是宇宙维持自身平衡、防止单一文明过度膨胀而设置的某种“重置机制”。
他们看到了上古文明最终的反思——真正的文明进化,不在于能掌控多少力量,而在于能否理解自身在宇宙中的位置,能否与自然(包括宇宙法则)达成动态的和谐。无节制地索取和扩张,终将引来“过滤”。
他们看到了这处名为“归墟”的遗迹的真正使命——它并非又一个“备份”,而是整个文明遗产网络的“总控核心”与“稳定器”。它负责监控地球的能量平衡,并在必要时,协调其他遗迹的力量,共同应对可能的外部威胁(包括但不限于“大过滤”的余波)。同时,它也蕴含着上古文明留下的、关于如何引导文明走向“内向发展”、“精神升华”,从而可能安全度过未来“过滤”的哲学与技术框架。
没有毁天灭地的武器,没有长生不老的秘术。这里留下的,是文明的终极答案——发展的同时,必须保持敬畏与平衡。
这答案,沉重如山,却又照亮前路。
许木和木冰媚相视无言,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无比的震撼与明悟。他们追寻至今,终于触摸到了上古文明用离散与牺牲换来的,最珍贵的遗产——不是力量,而是驾驭力量的智慧,以及关于文明存续的,最深刻的警示与希望。
---
第74章 完
喜欢向上之河请大家收藏:(m.motiedushu.com)向上之河磨铁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