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文化国际艺术节”的筹备,如同一场与时间赛跑的战役。木冰媚如同不知疲倦的陀螺,在北京与望河碛之间高速旋转。她既要顶住外界仍未完全消散的质疑声浪,又要协调来自官方、企业、村民等错综复杂的关系,处理层出不穷的突发状况。
资金是首要难题。即便有许氏集团作为后盾,但要在一个月内打造一个国际级别的艺术节,预算依然惊人。木冰媚几乎动用了自己所有的信用和关系,精打细算每一分钱,甚至将“黄河记忆”线上平台的部分预期收益也做了抵押,才勉强凑齐了前期启动资金。
场地规划和建设更是挑战。望河碛基础设施薄弱,要在黄河滩涂上搭建主舞台、布置展区、保障数千甚至上万游客的接待能力,工程量巨大。李锐带着团队常驻村里,与施工队和村民同吃同住,日夜赶工。木冰媚每次飞回望河碛,都能看到黄河边那片土地上日新月异的变化,看到村民们眼中重新燃起的希望之火,这让她觉得一切辛苦都是值得的。
嘉宾邀请是提升艺术节层次的关键。凭借许木的人脉和“黄河文化”这个金字招牌,木冰媚成功邀请到了多位国宝级的非遗传承人、国内外知名的艺术家、顶尖的文化学者以及重量级的媒体人。她还力排众议,邀请了一些具有争议但流量巨大的新媒体创作者,希望用多元化的声音,让艺术节真正“出圈”。
宣传造势是扭转舆论的核心。木冰媚摒弃了传统的公关套路,采取了全方位、立体化的传播策略。官方媒体重点报道艺术节的文化意义和乡村振兴成果;社交媒体上,则发起#黄河的脉搏#、#我在望河碛等你#等话题,通过短视频、直播等形式,展示非遗技艺的魅力和筹备过程的点滴,引发年轻群体的共鸣和期待。之前那些负面报道,在这股汹涌的正能量浪潮冲击下,逐渐被淹没、被遗忘。
然而,阻力从未消失。
许森的人暗中使绊子,在供应链上制造麻烦,散布艺术节可能因“安全问题”被叫停的谣言。赵经理阳奉阴违,在资源调配上百般拖延。甚至有一些被收买的“专家”在网上发表言论,质疑艺术节的“过度商业化”会破坏黄河文化的“原真性”。
面对这些,木冰媚展现出了惊人的铁腕和韧性。对于供应链问题,她直接动用许木的关系,开辟新的供应渠道,并让艾伦介入调查,揪出了几个内鬼,毫不留情地清理出去。对于谣言,她联合主办方政府,第一时间发布权威声明,稳定人心。对于“专家”的质疑,她并未直接反驳,而是邀请了一批更具公信力的权威学者和文化名人前来考察,用事实说话。
她像一位运筹帷幄的将军,沉着冷静地应对着明枪暗箭。她的果断、高效和不容置疑的领导力,让华韵文旅内部那些原本持观望态度的员工彻底折服,也让外界逐渐看清,这个年轻女子绝非依靠色相上位的花瓶,而是拥有真才实学和强大魄力的管理者。
一个月的时间在紧张的倒计时中飞逝。
艺术节开幕前一天,木冰媚站在已经搭建完毕、气势恢宏的黄河岸边主舞台上。舞台背景是奔腾不息的母亲河,对岸是苍茫的黄土高坡。巨大的LEd屏幕、专业的音响灯光设备一应俱全。舞台周围,非遗工坊区、当代艺术展区、特色美食区、民宿体验区错落有致,彩旗招展,一切准备就绪。
晚风吹拂着她有些凌乱的发丝,她望着这片承载了她太多记忆和心血的土地,心潮澎湃。明天,这里将汇聚世界的目光。
“姐。”木冰清的声音从身后传来。他利用课余时间,为艺术节开发了一个专属的小程序,集电子票务、活动导航、互动打卡、文创商城于一体,极大地提升了体验感。
木冰媚回过头,看着弟弟清瘦却精神奕奕的脸,露出一个疲惫却欣慰的笑容:“都准备好了?”
“嗯,服务器做了压力测试,没问题。”木冰清点点头,看着姐姐眼下的乌青,心疼道,“姐,你都瘦了。”
“没事,等明天过后,好好休息。”木冰媚拍了拍弟弟的肩膀。
就在这时,她的手机响起,是许木。
“准备得怎么样了?”他的声音透过电波传来,依旧平稳。
“万事俱备。”木冰媚回答,语气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不是害怕,而是激动。
“很好。”许木顿了顿,说道,“我明天准时到。”
他没有多说,但这句话本身,就是最有力的支持。
第二天,秋高气爽,阳光明媚。
望河碛,这个曾经默默无闻的黄河小村,迎来了前所未有的盛况。人流从四面八方涌来,车辆排成了长龙。媒体长枪短炮严阵以待,国内外嘉宾云集,游客们脸上洋溢着好奇与兴奋。
上午九点,艺术节正式开幕。
文化与旅游部副部长、h省省长、许木等重量级嘉宾共同为艺术节剪彩。随后,一场震撼人心的开幕式演出在黄河之畔拉开帷幕。
当苍凉雄浑的黄河号子再次响彻云霄,当老船工们喊着号子,合力将一艘按古法新造的木船推入黄河,当巧娘们坐在舞台一侧,飞针走线,将黄河的波涛绣入画卷……现场和通过直播观看的无数观众,都被这原始而磅礴的生命力深深震撼!
这不再是博物馆里的静态陈列,而是活着的、呼吸着的、与这片土地和这条大河血脉相连的文化史诗!
当代艺术展区里,艺术家们用雕塑、绘画、装置等各种形式,诠释着他们对黄河的理解,传统与现代在此碰撞交融。文旅论坛上,专家学者们热烈讨论,为黄河流域的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
木冰媚穿梭在人群中,处理着各种临时状况,协调着各个环节。她看到游客们在非遗工坊里体验造船、学唱号子、购买刺绣产品时脸上洋溢的笑容;她听到村民们用带着乡音却无比自豪的语气向游客介绍着自己的家乡和手艺;她感受到媒体记者们镜头下的赞许和惊叹……
她知道,她成功了。
“黄河文化国际艺术节”以其独特的魅力、深厚的底蕴和创新的模式,获得了空前的成功!相关话题霸占热搜榜,官媒盛赞其为“文旅融合赋能乡村振兴的典范之作”,网络上一片赞誉之声。
之前所有的污蔑和质疑,在这铁一般的事实和汹涌的民意面前,不攻自破,彻底沦为笑柄。
那家原本暂停签约的产业基金,主动联系木冰媚,不仅重启了签约流程,甚至主动提高了估值。
绝地反击,大获全胜!
夜幕降临,艺术节主会场举办了盛大的篝火晚会。黄河奔流,繁星满天,篝火熊熊燃烧,映照着每一张喜悦的脸庞。
木冰媚独自走到黄河边,远离喧嚣,望着黑暗中那条孕育了华夏文明的母亲河,心中百感交集。这一路走来,艰辛备至,但她终究凭借自己的智慧和毅力,杀出了一条血路。
就在这时,一件带着体温的外套轻轻披在了她的肩上。
她回过头,许木不知何时站在了她身后。他没有看她,目光同样投向黑暗中的黄河,侧脸在篝火的映照下显得格外深邃。
“你做到了。”他轻声说。
木冰媚没有回答,只是拉紧了肩上带着他气息的外套,感受着这份难得的、不带任何算计的宁静。
黄河在脚下奔腾不息,如同她不屈的命运。
绝地反击的胜利,不仅为她正了名,更为她赢得了真正的尊重和一张分量更重的入场券。
未来的路,依然漫长,但此刻,她可以稍微喘息,享受这来之不易的荣光。
---
第35章 完
喜欢向上之河请大家收藏:(m.motiedushu.com)向上之河磨铁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