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田镇的槐花开得正盛时,毛小方带着三个徒弟推开了道堂的木门。门槛上的蛛网被金狐尾轻轻扫开,达初指尖的狐火跳了跳,照亮堂中积灰的三清像——像前的香炉里,还插着半截没烧完的香,是他们当年离开时点燃的。
“师父,您这道堂比望海镇的盐仓还潮。”小海扛着银蛇剑,剑穗扫过供桌,扬起的灰呛得他直皱眉,“要不徒弟们先大扫除?”他手腕的旧伤在潮湿的空气里隐隐作痛,那是当年被骨蛇煞气浸染的地方,如今成了感应邪祟的“活罗盘”。
阿秀正用镜心照向墙角,镜面映出些细碎的黑影,像头发丝般缠在梁上。“有阴气,”她指尖凝起灵力,黑影突然缩成一团,“不是厉鬼,更像……执念未散的残魂。”
毛小方将斩妖神剑靠在香案旁,剑穗的铃铛轻轻晃动,发出“叮”的一声轻响。“甘田镇不比望海镇,百年前是战场,地脉里埋着不少忠魂,也藏着些说不清道不明的怨。”他拿起扫帚,扫过地上的落叶,“先把道堂拾掇出来,今晚子时,去镇上看看。”
入夜的甘田镇透着股说不出的诡静。青石板路上空无一人,只有风吹过槐树的沙沙声,像有人拖着裙摆走过。小海的银蛇剑突然指向镇西头的绣坊,剑身上的刻痕泛起红光:“师父,那边不对劲!”
绣坊的门虚掩着,门缝里透出昏黄的烛光,还混着断断续续的哭声,像极了女子的呜咽。阿秀的镜心贴在门上,镜面映出骇人的景象:堂中摆着具盖着红布的棺木,红布下的轮廓窈窕,像个穿嫁衣的女子;棺前跪着个白发老妪,正往烛火里扔纸钱,纸钱燃烧的灰烬中,飘出件红袍的影子,影子的领口处,插着根银簪,簪尖还沾着暗红的血。
“是红袍女鬼!”小海的银蛇剑骤然出鞘,剑光劈向门缝,却被一股无形的力量弹回,“她在吸老妪的精气!”
达初的金狐尾缠上阿秀的腰,将她往后带了半步:“别急,这怨气里混着生魂的气息,女鬼还没害人性命。”他指尖的狐火化作只小狐狸,钻进绣坊的窗缝,“去看看她的执念是什么。”
小狐狸很快回来,嘴里叼着块撕碎的红布,布上绣着鸳鸯戏水的纹样,只是鸳鸯的眼睛被人用墨点黑了,像两团空洞的洞。阿秀的镜心突然发烫,映出段模糊的记忆:二十年前的绣坊,个穿绿袄的姑娘正绣嫁衣,窗外站着个穿军装的青年,两人隔着窗棂相视而笑,青年手里的银簪,与红袍影子领口的那根一模一样。
“是未嫁人的姑娘死在嫁衣里了。”毛小方的斩妖神剑在鞘中震颤,“红袍染血,怨气不散,多半是含冤而死。”
绣坊的哭声突然停了。红布棺木“吱呀”一声,棺盖自己掀开条缝,缝里伸出只青灰色的手,指甲涂着鲜红的蔻丹,正往老妪的方向抓去。老妪却像没看见般,依旧往烛火里扔纸钱,嘴里念叨着:“阿红啊,娘知道你怨,可那人……他不是故意的啊……”
“动手!”毛小方的斩妖神剑劈向棺木,剑光撞在红布上,红布瞬间燃起符火,露出里面的景象——棺中躺着的不是尸体,是件叠得整齐的红嫁衣,嫁衣的领口处,果然插着根银簪,簪身上刻着个“军”字。
红袍影子突然从嫁衣里钻出来,身形比镜心映出的更清晰,那张脸惨白如纸,眼睛却红得像血,死死盯着老妪:“他说过会回来娶我的!他说等打完仗就回来!可我等了二十年,只等到他娶了镇长的女儿!”她的红袍突然膨胀,袖摆甩出无数根红线,缠向老妪的脖颈,“娘,你为什么要帮他骗我?为什么要把我锁在绣坊里?”
“阿红!”老妪终于抬起头,脸上满是泪水,“当年是他的部队被打散了,他以为你死了才另娶的!他去年病死前,还攥着这根银簪喊你的名字啊!”她从怀里掏出个褪色的荷包,倒出半枚铜钱,“这是你们当年定亲的信物,他留了半辈子……”
红袍影子的红线突然僵住。银簪从领口滑落,掉在地上,与老妪手里的半枚铜钱碰在一起,发出“叮”的轻响。阿秀的镜心映出更完整的记忆:青年在战场上中弹,临死前把银簪交给同乡,让他带给姑娘,说“等我”;同乡却贪生怕死,谎称青年战死,还劝老妪把姑娘锁起来,免得败坏名声;姑娘在绣坊里听闻“死讯”,穿着未绣完的嫁衣,用银簪划破了喉咙。
“原来……是这样……”红袍影子的哭声变得凄厉,红袍上的血迹渐渐褪去,露出底下的绿袄,“我绣了二十年的嫁衣,针脚里全是等他的日子……”
毛小方的斩妖神剑突然收起锋芒,剑穗的铃铛发出柔和的响声:“执念起于误会,解于真相。阿红,你的等,他收到了;他的歉,你也该听见了。”
达初的金狐尾卷着银簪和半枚铜钱,将它们放在红袍影子面前。狐火轻轻舔过两件信物,铜钱和银簪突然冒出金光,在空中拼出个完整的“囍”字。红袍影子望着“囍”字,脸上的血色渐渐恢复,绿袄的领口处,露出抹浅浅的笑,像当年隔着窗棂看青年时的模样。
“娘,我不怨了。”她的声音变得轻快,红袍化作点点红光,钻进“囍”字里,“告诉镇长的女儿,别恨他,他心里……一直有个穿绿袄的姑娘。”
红光散去时,绣坊的烛火突然亮了许多,老妪手里的荷包里,多了根绣线,线的颜色,是绿袄的颜色。
回到道堂时,天边已泛起鱼肚白。小海用银蛇剑挑开灶膛的灰,发现里面藏着个布包,打开一看,是半块没吃完的桂花糕,糕上的牙印,像极了当年他离开时留下的。
“师父,甘田镇的邪祟,好像比望海镇的温柔些。”阿秀擦着镜心,镜面映出堂中三清像,像前的香炉里,那半截香不知何时燃尽了,留下圈完整的灰。
毛小方笑着给徒弟们沏茶:“邪祟哪有温柔的?不过是人心底的牵挂,有时会穿件吓人的衣裳罢了。”他看向窗外,槐花开得正艳,风一吹,落在道堂的石阶上,像铺了层香雪。
而甘田镇的人不知道,那晚之后,镇西头的绣坊总在夜里飘出桂花香,有人说,是穿绿袄的姑娘在给未完成的嫁衣绣桂花,针脚里的,都是放下执念的甜。
甘田镇·绣坊余香
道堂的晨光刚爬上供桌,小海就举着半块桂花糕冲进内堂,糕点上的牙印被他指腹摩挲得发亮:“师父!您看这牙印,是不是跟我小时候的一模一样?”他手腕的旧伤在晨光里泛着浅淡的红,像块褪了色的朱砂痣。
毛小方接过桂花糕,指尖捻起点碎屑凑到鼻尖,香得眼睛都眯了起来:“是当年你偷藏的那半块。”他抬眼看向梁上——昨晚被阿秀镜心照出的细碎黑影,此刻正化作金色的光点,顺着窗棂往外飘,“残魂散了,执念成了福气,倒是桩美事。”
阿秀正用灵泉水擦拭镜心,镜面映出绣坊的方向:“老妪把那件红嫁衣改成了婴儿的襁褓,说要送给镇长的小孙女。”她指尖轻点镜面,镜中襁褓上的鸳鸯被补得格外鲜活,眼睛用金线绣成了月牙形,“红袍姑娘的怨气散了,连带着绣线都有了灵气。”
达初倚在门框上,金狐尾尖卷着串刚摘的槐花:“甘田镇的地脉活了。”他往院中洒了把槐花,落在青石板上竟冒出嫩芽,“昨晚红袍散魂时,镇东头的古井也冒水了,村民说井水里漂着桂花影呢。”
正说着,道堂外传来车轮轱辘声。老妪推着辆独轮车,车上堆着叠新绣的帕子,帕角都绣着小小的桂花。“毛道长,”她颤巍巍掏出个红布包,“这是阿红当年没绣完的嫁衣料子,她说留给你们做护符,能挡灾。”
红布包里裹着块流光溢彩的云锦,边角处绣着半截鸳鸯,剩下的针脚空着,像在等谁来补完。阿秀的镜心突然亮起,映出红袍姑娘的虚影——她正坐在绣架前,手里的银针穿过云锦,将空着的针脚补成了漫天星辰。
“师父,”小海突然拍大腿,“咱们把道堂的窗棂都换成桃木的吧!我看镇西头的老木匠手艺好,还会在木头上刻符咒呢!”他银蛇剑突然出鞘,剑光在晨光里划出道弧线,“正好试试我新练的‘破煞式’,给道堂驱驱潮!”
毛小方笑着摇头,将云锦往达初怀里塞:“阿初,用你的狐火烤烤料子,去去潮气;阿秀,你用镜心照照,看看有没有藏着没散的阴气;小海,别拆窗棂,先去井里打水,把三清像擦干净。”
阳光穿过道堂的窗,落在供桌上的云锦上,云锦突然泛起金光,补完的星辰针脚里,飘出朵小小的桂花,落在毛小方的发髻上。远处的绣坊传来老妪的笑声,混着织布机的咔嗒声,像支温柔的歌谣。
甘田镇的故事,才刚刚开始呢。
甘田镇·棺中绣
入了夜,道堂的烛火总往东边歪。小海的银蛇剑在鞘里嗡嗡震,剑穗的铃铛撞出细碎的响,像有人在耳边磨牙。他揉了揉手腕的旧伤——那处皮肤突然泛出青黑,像被谁掐了把。
“师父,镇东头的古井不对劲。”小海攥紧剑柄,指节泛白,“井水下午还漂着桂花影,这会儿黑得像墨,扔块石头下去,连个响儿都没有。”
毛小方正给三清像上香,香灰突然笔直落下,在供桌上积成个小小的坟包。“去看看。”他抓起斩妖神剑,剑身在烛光里泛着冷光,“阿秀,镜心跟上;阿初,护着你师妹。”
古井边的青石板湿滑得像抹了油,月光照在水面上,竟映出片血红。阿秀的镜心刚凑过去,镜面“咔嚓”裂了道缝——水里浮着件红嫁衣,领口的银簪闪着寒光,簪尖的血珠滴在水面,漾开的涟漪里,浮出张惨白的脸,七窍都淌着黑血。
“是红袍姑娘!”小海的银蛇剑骤然出鞘,剑光劈向水面,却被血色弹回,“她不是散魂了吗?”
水面的红嫁衣突然鼓胀起来,像有人穿着它坐起身,长发从水里铺展开,缠住小海的脚踝。那头发冰得刺骨,往骨头缝里钻,小海疼得闷哼一声,低头看见脚踝上爬满了青黑的血管,像无数条小蛇在皮肤下游动。
“是井里的东西在扯她的残魂!”阿秀的镜心突然爆发出强光,镜面的裂缝里渗出鲜血,“这口井是百年前的万人坑,地脉里的怨煞聚在这儿,红袍姑娘的执念被勾住了!”
达初的金狐尾缠上小海的腰,往回拽的瞬间,井里突然伸出无数只手,指甲泛着青黑,抓向众人的脚踝。“师父!是枉死鬼!”他指尖的狐火燃成面火墙,火舌舔过那些手,发出“滋滋”的响,却烧不灭——那些手的皮肤下,裹着的不是骨头,是成团的黑发。
毛小方的斩妖神剑插进井口,剑身上的符咒亮起金光,却被井水的黑血层层裹住,金光越来越暗。“这怨煞借红袍的嫁衣聚形,想冲出来祸害人!”他咬破舌尖,将血喷在剑身上,“小海,砍断她的头发!阿秀,照她的脸!阿初,烧!”
银蛇剑劈向水面的瞬间,红嫁衣突然散开,露出里面的景象——无数具白骨叠在井底,最上面的那具,手里攥着半截鸳鸯绣帕,帕子上的金线被血浸成了黑红色。红袍姑娘的脸浮在白骨上,七窍的黑血滴在帕子上,竟慢慢绣出了另一半鸳鸯,只是鸳鸯的眼睛,是两个黑洞。
“她在补绣帕……”阿秀的镜心剧烈震颤,镜面的裂缝爬满她的指尖,“她想补完当年没绣完的活,可这怨煞在利用她的执念!”
达初的狐火突然暴涨,金红色的火焰顺着黑发钻进井底,照亮了白骨堆里的一块石碑,碑上刻着“甘田镇绣坊,光绪二十七年,活埋绣女十三名”。“是当年的绣女被屠镇的兵痞害死在井里!”他嘶吼着,狐尾绷得像根弓弦,“她们的怨气没散,红袍姑娘的执念成了钥匙!”
就在这时,井底的黑发突然往一起缩,缠成个巨大的茧,茧上渗出密密麻麻的眼睛,齐刷刷盯着井口。红袍姑娘的脸贴在茧上,七窍的黑血变成了丝线,往茧里钻,茧身渐渐浮现出件完整的红嫁衣,领口的银簪闪得越来越亮。
“不能让她绣完!”毛小方的斩妖神剑突然爆发出龙吟,“绣完的那一刻,就是她们破土的时候!”他纵身跳进井里,剑光劈开黑发,落在石碑上,“阿秀,镜心照碑!这是怨煞的根!”
镜心的强光射在石碑上,碑身裂开道缝,缝里流出腥臭的黑血。红袍姑娘的脸在茧上痛苦地扭曲,她的手还在机械地绣着,银簪突然掉在石碑上,发出“当”的一声脆响——那声音里,混着个微弱的哭腔:“娘……我不想害人……”
“阿红!”井口传来老妪的声音,她拄着拐杖,怀里抱着那半块桂花糕,“这是你当年给兵哥哥留的,你忘了?你说要等他回来一起吃……”
黑茧突然剧烈摇晃,红嫁衣上的针脚开始脱落。红袍姑娘的脸转向井口,七窍的黑血变成了泪水:“娘……我记起来了……桂花糕是甜的……”
“是甜的啊……”老妪的眼泪滴在桂花糕上,“娘给你留了二十年,你尝尝……”
桂花糕从井口落下,刚碰到黑茧,就燃起金色的火焰。红袍姑娘的手突然停下,她抓起银簪,狠狠刺向黑茧——茧身瞬间炸开,黑发里飞出十三只白蝴蝶,每只蝴蝶翅膀上,都绣着半朵桂花。
毛小方从井底跃出,斩妖神剑上的黑血正被金光驱散。他看着那些白蝴蝶绕着老妪飞了三圈,渐渐消散在月光里,突然捂住心口——刚才在井底,他看见石碑后藏着个小小的绣绷,上面绣着十三只蝴蝶,每只蝴蝶的翅膀上,都沾着点桂花糕的碎屑。
小海的脚踝恢复了原色,只是旧伤处多了个小小的桂花印记。阿秀的镜心裂缝里,渗出的血珠凝成了颗红豆。达初的金狐尾上,沾着片带着香气的白蝴蝶翅膀。
老妪把桂花糕放在井边,轻声说:“阿红,兵哥哥没忘你,他托梦给我,说在那边给你备了绣架,架上全是桂花线……”
道堂的烛火终于直了,月光落在供桌上,香灰堆成的小坟包旁,多了片带着香气的白蝴蝶翅膀。毛小方摸着剑柄,突然发现剑身上的符咒,被谁用金线补了个小小的桂花结。
甘田镇的夜,终于静了。只是从那以后,每逢月圆,镇东头的古井里,总会飘出桂花的甜香,混着断断续续的绣花声,像谁在说:“补完了……都补完了……”
喜欢僵尸道长毛小方重生请大家收藏:(m.motiedushu.com)僵尸道长毛小方重生磨铁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