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南医院的百年樱花树被围得水泄不通,树下搭起了临时的 “跨星谈判台”—— 台布一半是地球的 “樱花白”,一半是火星的 “星尘红”,中间摆着个玻璃罩,里面放着《宇宙护理通用标准》,封皮上的樱花印被人划了道红叉,看着格外刺眼。
百岁的樱禾坐在台边的软榻上,身上盖着晓安的女儿晓权织的 “星权绒毯”—— 毯子一边绣着地球护理站的樱花,一边绣着火星护理站的星尘草,可中间的缝合处被扯得松松垮垮,像两边随时要分家。她胸前的 “星际护理联盟终身荣誉主席” 徽章被人碰歪了,手里攥着个旧茶罐,是当年李爷爷给她的,指尖把罐沿摸得发烫。
“今天必须给个说法!” 火星护理联盟的领袖卡鲁 “砰” 地拍了桌子,他身后跟着十几个外星护理人,个个表情严肃,“你们地球制定的《通用标准》,要求我们火星孩子必须用‘恒温护理舱’,可我们的孩子一进舱就哭,说‘星尘会离开身体’!上周有个孩子因为抗拒,高烧差点烧出问题 —— 这标准,我们没法执行!”
地球护理联盟的老代表周明立刻反驳:“恒温舱是经过验证的!能精准控制体温,比你们用星尘布裹着靠谱一百倍!上次你们部落的孩子,就是因为没按标准来,肺炎拖成了重症!”
“那是你们不懂我们的文化!” 卡鲁指着身后的大屏幕,上面播放着火星孩子被强行塞进恒温舱的视频 —— 孩子哭得撕心裂肺,家长在旁边急得跳脚,护士却按着孩子说 “这是地球标准,必须执行”。“你们的标准是死的,人是活的!凭什么你们地球定的规矩,全宇宙都得照做?”
“就凭我们的护理经验比你们多!” 周明也调出数据,“地球护理发展了几百年,救了多少人?你们火星的护理站,一半的设备都是我们捐的,现在倒好,学会了就想改规矩?”
“我们不是改规矩,是要平等!” 卡鲁气得耳朵发红,“护理权不是地球的特权!我们要自己定标准,适合火星人的标准!”
“胡闹!” 周明拍了桌子,“标准一乱,跨星救援怎么办?上次冥王星的急重症,要是每个星球标准不一样,药都没法调!”
两边吵得面红耳赤,台下的人也分成两派,地球这边喊 “守标准”,火星那边喊 “要平等”,声浪把樱花树的花瓣震得哗哗掉。晓权急得满头汗,凑到樱禾耳边:“太奶奶,卡鲁说要是今天谈不拢,就退出星际护理联盟,以后火星的护理自己管!”
樱禾没说话,指了指桌上的玻璃罩,里面的《通用标准》封皮被红叉划得难看。她慢慢打开手里的茶罐,倒出一点茉莉干花:“周明,你还记得三十年前,你跟着我去肯尼亚吗?”
周明愣了愣:“记得啊,当时部落里的人不肯用西药,说‘药是白人的,会害我们’。”
“那你还记得,我们最后怎么让他们吃药的?” 樱禾又问。
“您把药磨成粉,混进他们的茉莉茶里,还陪他们一起喝。” 周明的声音低了下来,“您说,标准是死的,人是活的,护理不是要让患者适应标准,是要让标准适应患者。”
“那现在呢?” 樱禾看着他,“你把地球的标准当圣旨,逼着火星孩子适应,和当年那些逼着部落人吃西药的人,有什么不一样?”
周明脸一红,张了张嘴没说话。卡鲁却得意起来:“还是樱禾太奶奶懂道理!我们就是要改标准,让标准适应火星人!”
“你也别得意。” 樱禾转向卡鲁,“去年火星流感爆发,你们按自己的‘土办法’治,结果扩散了三个部落,最后还是靠地球的抗病毒药才控制住 —— 要是完全丢了通用标准,遇到大危机,你们怎么办?”
卡鲁的脸也沉了下来:“我们没说要丢,是要改!比如恒温舱,我们可以在舱外贴星尘纹,让孩子觉得星尘还在,这不算丢标准吧?”
“当然不算。” 樱禾把茶罐放在桌上,“标准的核心是‘救死扶伤’,不是‘必须用什么设备’。就像当年我用茶送药,没丢‘吃药治病’的核心,只是换了个方式。你们在恒温舱贴星尘纹,也没丢‘控制体温’的核心,只是让孩子更容易接受 —— 这不是改标准,是‘标准本土化’。”
“可怎么界定‘本土化’的度?” 周明皱着眉,“要是每个星球都乱改,核心标准没了,跨星救援还是会出问题。”
“简单,搞个‘双轨制’。” 樱禾指了指晓权手里的平板,“核心标准必须统一 —— 比如退烧药的剂量、手术的无菌要求,这些是底线,不能动;非核心的,比如护理方式、安抚手段,让每个星球自己定。就像火星的恒温舱,核心是‘控温’,怎么让孩子接受,你们自己说了算。”
“这…… 能行吗?” 卡鲁有点怀疑,“要是地球不认我们的非核心标准怎么办?”
“认!怎么不认?” 樱禾笑了笑,“当年我在肯尼亚的‘茶疗喂药’,也不是地球标准,可最后被写进了《跨文化护理指南》。只要能治好患者,能让患者接受,就是好方法,就该被认可。”
“可周代表肯定不同意!” 卡鲁瞥了周明一眼。
周明没说话,盯着屏幕上火星孩子的视频,沉默了半天:“其实…… 上次那个肺炎重症的孩子,要是当时我们肯在舱上贴星尘纹,他可能就不会抗拒了。我只是怕,一松口,标准就乱了。”
“不会乱。” 樱禾拿起桌上的《通用标准》,擦掉封皮上的红叉,“核心标准是根,本土化是枝叶,根不动,枝叶怎么长都没事。就像这棵樱花树,根在湘南医院,枝叶却能长到火星、冥王星,可它还是樱花树,不是吗?”
就在这时,晓权的平板突然响了 —— 火星护理站发来紧急消息:有个新生儿早产,体温过低,按火星的 “星尘裹体” 传统,体温降得更厉害;按地球的恒温舱标准,孩子一进去就哭,心率飙升,现在两边都不敢动,急等着方案。
“这就是现成的例子!” 卡鲁急得跳脚,“要是按地球标准,孩子可能吓出问题;按我们的传统,孩子可能保不住!怎么办?”
周明也慌了:“核心标准里说,早产新生儿体温必须维持在 36.5c,可现在……”
“按‘双轨制’来!” 樱禾立刻说,“把恒温舱调到 37c,比标准高 0.5c,让孩子不那么冷;然后在舱内壁贴满星尘纹,让家长在旁边念祈福词 —— 核心是‘维持体温’,方式可以改。”
“能行吗?” 卡鲁还是担心。
“试试就知道!” 樱禾让晓权立刻连线火星,指导护士按这个方法做。所有人都盯着平板,大气不敢喘 —— 屏幕里,护士把贴满星尘纹的恒温舱调至 37c,家长在旁边念着祈福词,小心翼翼地把孩子放进去。奇迹发生了,孩子没哭,心率慢慢降了下来,体温也开始回升。
“成了!” 晓权欢呼起来,台下也爆发出掌声。卡鲁看着屏幕,眼圈有点红:“刚才…… 我还以为要失去这个孩子了。”
周明也松了口气,拍了拍卡鲁的肩膀:“之前是我太固执了,总觉得标准不能改,忘了护理的根本是孩子。”
“我也不该说退出联盟的话。” 卡鲁不好意思地笑了,“没有地球的核心标准,遇到这种急重症,我们还是没办法。”
“这不就对了!” 樱禾笑着说,“核心标准是保障,本土化是补充,两者加起来,才是最好的护理。”
接下来的谈判顺理成章。地球和火星牵头,二十个星球的代表一起修订《宇宙护理通用标准》:新增 “双轨制” 条款,明确 “核心标准统一,非核心标准本土化”;成立 “跨星标准适配委员会”,每个星球派代表,一起审核本土化方案;还把樱禾当年在肯尼亚的 “茶疗喂药”、火星的 “星尘纹恒温舱” 都写进了案例库,作为 “本土化典范”。
修订完标准,卡鲁捧着新的《通用标准》,走到樱花树下,把封皮贴在树干上:“这棵树是地球护理的根,现在也是全宇宙护理的根。以后我们火星的护理站,每年都要送一颗星尘树的种子过来,种在樱花树旁边,让它们一起长。”
周明也走过来,把当年樱禾在肯尼亚用的茶罐放在树下:“这茶罐是太奶奶的,以后就放在这,提醒我们,标准是死的,人是活的,护理的核心永远是患者。”
台下的人都鼓起掌来,之前对立的两派,现在都笑着互相握手。晓权拿着新修订的标准,跑到樱禾身边:“太奶奶,我们还加了一条‘标准更新机制’,每五年根据各星球的实践,更新一次非核心标准,这样就能一直适应新情况了!”
“好啊。” 樱禾摸了摸晓权的头,看着樱花树和刚种下的星尘树种子,“只要心里装着患者,不管是地球的标准,还是火星的本土化,都能把护理做好。”
当天晚上,湘南医院的樱花树旁举办了 “跨星标准共生晚会”。地球的护士和火星的护理人一起煮茉莉茶,冥王星的代表带来了冰晶叶,海王星的代表展示了潮汐石,大家围着樱花树唱歌,把新修订的《通用标准》传看,上面的樱花印旁边,多了一个小小的星尘纹,像两只手紧紧握在一起。
晓权抱着樱禾的胳膊,指着天上的星星说:“太奶奶,您看,那些星星旁边,是不是都有护理站的光?以后不管哪个星球的人,都能用到适合自己的护理标准了!”
樱禾笑着点头,耳边仿佛又响起湘琴说的 “护理要跟着患者走”,想起李爷爷煮茶时说的 “茶要趁热喝,护理要趁患者需要时做”,想起直树写的 “标准是底线,不是天花板”。
风穿过樱花树,花瓣落在新修订的《通用标准》上,像给上面的樱花印和星尘纹,都镀上了一层温柔的光。樱禾轻轻抚摸着胸前的徽章,心里清楚,这场 “标准争夺战” 不是谁赢了谁,是护理的初心赢了 —— 不管是地球还是火星,不管是标准还是本土化,只要记得 “为患者好”,就能一起把护理做好。
而这份初心,还会被晓权的下一代、下下一代延续下去,直到星海的每个角落,都能看到樱花和星尘交织的光,都能触摸到那份跨越百年的、藏在 “患者至上” 里的永恒温暖。
喜欢恶作剧之吻续写请大家收藏:(m.motiedushu.com)恶作剧之吻续写磨铁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