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皇破防了,我现场译出百家典籍

虚谷浅墨生

首页 >> 始皇破防了,我现场译出百家典籍 >> 始皇破防了,我现场译出百家典籍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修罗武神舅舅去造反,我科技种田天唐狂魔战神杨再兴魂穿三国,成为最强前夫哥?生死狙杀至尊神医之帝君要下嫁一等庶女封侯藏国
始皇破防了,我现场译出百家典籍 虚谷浅墨生 - 始皇破防了,我现场译出百家典籍全文阅读 - 始皇破防了,我现场译出百家典籍txt下载 - 始皇破防了,我现场译出百家典籍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98章 李斯构陷,笼络民心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深秋的咸阳被一场黏腻的冷雨缠了三天,铅灰色的云压得低低的,雨丝斜斜地扎在青石板上,溅起细碎的水花,混着街边排水沟的泥味,透着股说不出的压抑。丞相府的书房里,烛火被穿堂风晃得明明灭灭,李斯坐在案前,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一卷竹简,那是今早刚送来的《全国农事颂》,上面用朱砂写满了百姓对秦风的称赞,“秦大人救麦护田”“区田法救了俺全家” 的字样,刺得他眼睛发疼。

案上还摆着两份文书:左边是全国麦收统计,红笔圈出的 “秦风督查区域” 格外扎眼, 河东郡二十四万石、河内郡二十二万石、南郡十八万石,平均亩产超七石,比非督查区域高了近两石;右边是墨家的《农具改良奏报》,墨渊在末尾特意提了句 “秦风大人亲赴工坊调试水力打麦机,百姓皆称便,恳请明年春耕前增造千台”。李斯拿起奏报,指尖用力,把竹简捏得微微发颤,自从秦风推广区田法成功,陛下召他议事的次数越来越多,连朝堂上讨论农事,百官都先看秦风的脸色,他这个丞相,倒像成了陪衬。

“丞相,宫里来传,陛下半个时辰后在御书房议南郡水田试点的事。” 内侍的声音在门外响起,带着小心翼翼的试探。

李斯深吸一口气,把奏报扔回案上,烛火映着他眼底的阴翳。他起身走到书架前,抽出一个暗格,里面藏着南郡粮库的原始账册和一张空白的竹简。他咬了咬牙,拿起狼毫笔,沾了墨,在空白竹简上模仿南郡粮官的笔迹,把 “十八万石” 改成 “十四万石”,又添了句 “秦风督查时强令虚报,私吞四万石麦种,交墨家充作工坊用度”。写罢,他把篡改的账册揣进怀里,又从暗格摸出一张伪造的密信,那是他让心腹模仿墨渊的笔迹写的,上面歪歪扭扭地写着 “收秦风麦种四万石,承诺优先为其督查区域造农具”。

走到门口,李斯又回头看了眼案上的《全国农事颂》,心里闪过一丝犹豫,秦风确实为百姓做了实事。可转念想到朝堂上陛下对秦风的赞许,想到百姓围堵秦风送麦饼的场景,那点犹豫很快被嫉妒压了下去:“他凭什么?不过是懂点农事,就想压过我去?” 他拢了拢官袍,走进冷雨里,马车轱辘碾过积水,溅起的水花打湿了车帘,像他此刻翻涌的心思。

御书房里,始皇正对着南郡水田图皱眉,扶苏站在旁边,手里拿着试点进度奏报,脸上满是喜色:“父皇,南郡试种的水田区田法效果极好,稻苗长势比普通水田旺,粮官说预计亩产比往年多两石!”

李斯刚进殿,就听见扶苏的话,心里更不是滋味。他躬身行礼,不等始皇开口,就抢先递上篡改的账册:“陛下,臣有要事奏报,南郡粮库账册有异!臣昨日核查,发现实际收麦仅十四万石,而非秦风所报的十八万石,还查到他私吞四万石麦种,送给墨家弟子当改良农具的酬劳!” 他又掏出伪造的密信,“这是臣从墨家工坊废纸堆里找到的,墨渊亲笔所写,还有南郡粮官的证词,说秦风以降罪相逼,让他虚报产量。”

始皇接过账册,手指划过 “十四万石” 的字样,眉头一点点皱紧。他抬头看向李斯:“你所言属实?秦风一向务实,怎会做虚报私吞之事?”

“陛下,臣怎敢欺瞒!” 李斯赶紧躬身,语气带着刻意的急切,“粮官怕秦风报复,不敢声张,是臣再三保证会保他,才肯写下证词。您看这密信,墨渊的笔迹与之前奏报上的一致,绝不会错!”

扶苏急了,上前一步:“父皇,儿臣上个月刚去南郡,亲眼见粮库堆得满满当当,粮官还带我看了封存的麦种样本,说收了十八万石,怎么会突然少了四万石?李丞相,您这账册和密信,会不会是……”

“会不会是假的?” 李斯打断扶苏,语气带着一丝傲慢,“公子年轻,怕是被秦风的表面功夫骗了!臣查了三日,证据确凿,若陛下不信,可派御史去南郡复查,传粮官和墨渊来咸阳对质!”

始皇沉默了片刻,手指敲着案几,他既不愿相信秦风会犯错,也不能忽视李斯的 “证据”。最终,他对内侍说:“传张苍即刻去南郡复查粮库,提南郡粮官、墨渊来咸阳问话;暂停秦风农事督查职责,令其在咸阳待诏,不得离城。”

“父皇!” 扶苏还想争辩,却被始皇摆手制止:“查清再说,朕不会冤枉有功之臣,也不会纵容欺君之罪。”

消息传到墨家工坊时,秦风正蹲在水力打麦机旁,给墨影演示怎么调整石碾的转速。墨影拿着刚收到的消息,脸色煞白:“大人,李斯说您虚报产量、私吞麦种,陛下让您待在咸阳,还派张苍去查了!”

秦风手里的木扳手 “当啷” 掉在地上,他愣了一瞬,随即捡起扳手,继续调试机器,声音平静:“我没做过,查就查。南郡的百姓知道实情,张苍是个认死理的,不会徇私。”

墨渊气得满脸通红,攥着拳头:“那封密信是假的!我根本没写过!南郡粮官姓周,上个月还跟我抱怨秦风管得严,连粮囤的标签都要亲自核对,怎么会说他虚报?”

“别气,” 秦风拍了拍他的肩膀,“你现在就回南郡,盯着水田陶管的制作,别让这事影响试点。张苍那边,不用我们打招呼,他会查清楚的。”

墨渊点点头,急匆匆地走了。墨影看着秦风的侧脸,小声问:“大人,您就不担心吗?李斯是丞相,万一他……”

“担心也没用,” 秦风望着窗外的冷雨,“百姓心里有杆秤,我帮南郡百姓补种过麦子,帮他们修过水渠,他们不会看着我被冤枉。”

他没说错。南郡的消息刚传开,周粮官就被李斯派来的人威胁:“敢说实话,就杀你全家!” 周粮官吓得躲在粮库不敢出来,可消息还是漏了,王阿婆听说秦风被构陷,抱着刚收的稻穗,领着孙子就往太守府跑,路上遇见了李二。李二去年种麦时遭了涝,是秦风带着墨家弟子帮他挖沟排水,补种早熟麦种,才保住了收成。“俺们不能让秦大人受冤枉!” 李二喊了一嗓子,村里的百姓都聚了过来,有扛着锄头的,有抱着麦种的,浩浩荡荡往太守府去。

到了太守府门口,雨还没停,百姓们淋着雨,举着稻穗和麦种,齐声喊:“秦大人是好人!求太守为秦大人辩白!” 王阿婆走到最前面,对着太守府的门喊:“俺们南郡收了十八万石麦,俺们都看见了!粮库里的麦子堆到房梁,怎么会是十四万石?李斯是在撒谎!”

太守赶紧出来安抚,可百姓们不肯走,非要太守写奏报。李二从怀里掏出一张粗麻布,是他连夜用炭笔写的联名信,上面歪歪扭扭地写着 “南郡百姓证秦风大人清白”,后面已经按了十几个手印。“俺们都按手印,太守您把这个交给陛下,陛下会信俺们的!” 百姓们排着队,老人颤巍巍地按手印,小孩也伸出小手,在麻布上留下小小的印子,雨丝打在麻布上,把炭笔字晕开,却晕不散百姓的心意。

与此同时,张苍已经到了南郡粮库。周粮官躲在粮囤后面,看见张苍带着御史府的人来,吓得腿都软了。张苍没急着问话,而是先拿出《秦律?仓律》,翻到 “粮库储粮” 的章节,对随行的人说:“《秦律?仓律》有云:‘仓啬夫相杂以封印之,而遗仓丞及离邑仓佐主禀者各一户,以气(饩)人。有余禾粟,移书以县,县以减籍。’ 也就是说,粮库收粮后,负责人要和仓丞一起封存样本,分存两户,有余粮要上报县里,登记在册。”

他走到粮囤前,指着粮囤上的木牌:“按律,每个粮囤都要贴标签,写清收粮日期、数量、经手人。周粮官,你把去年收麦的标签都找来,再把封存的样本拿来。”

周粮官见躲不过,终于哭了出来:“张御史!标签都在,样本也在!是李斯派来的人威胁俺,说俺要是敢说收了十八万石,就杀俺全家!俺没办法,才按他说的写了证词!” 他领着张苍去粮库后院,打开一个上锁的房间,里面摆着几十个陶罐,每个陶罐上都贴着封条,写着 “南郡麦种样本,收于 xx 日,数量 xx 石”。张苍打开一个陶罐,里面的麦粒饱满干燥,他让随行的人称重,再对照标签,核算下来,总数量正好是十八万石。

“还有账本,” 周粮官又抱来一摞竹简,“俺怕李斯不认账,把每天收粮的数量、经手人都记下来了,上面还有百姓的签名,他们来交粮时都按了手印!”

张苍拿着账本和样本,心里有了数。他又去了墨家工坊,墨渊拿出所有的农具制作账本,竹简上清清楚楚记着 “朝廷拨款五万钱,用于购买木材、青铜,无麦种入账”,还找来了十几个工匠,工匠们都说:“秦大人来工坊只看进度,没送过麦种,俺们的材料都是用朝廷的钱买的!”

五天后,张苍的奏报送到了咸阳。始皇看着奏报上的证据,账本、样本、工匠证词、百姓联名信,脸色沉得能滴出水来。他让人传李斯、秦风、扶苏入宫,御书房里的气氛压抑得让人喘不过气。

“李斯,” 始皇把奏报扔在李斯面前,竹简散落一地,“张苍查得明明白白,南郡收了十八万石麦,密信是伪造的,周粮官是被你威胁的!你还有什么话说?”

李斯 “扑通” 跪在地上,冷汗瞬间浸湿了官袍。他看着散落的奏报,心里最后一丝侥幸也没了:“陛下…… 臣…… 臣是一时糊涂,被嫉妒冲昏了头,才做了这糊涂事,求陛下饶命!”

“一时糊涂?” 始皇冷笑,“你是丞相,掌管朝政,却因一己私怨,构陷为大秦增收、为百姓谋利的功臣!你可知,若你得逞,秦风被冤,百姓寒心,以后谁还敢为大秦做事?”

扶苏上前一步,轻声道:“父皇,李斯虽有错,但他辅佐父皇多年,对大秦有功。如今南郡水田试点还需人监督,不如让他戴罪立功,去南郡协助农事,也算弥补过错。”

秦风也躬身道:“陛下,李斯只是一时糊涂,并非真心要害臣。如今区田法还在推广,正是用人之际,给他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他定会好好做事。”

始皇看着秦风,眼里闪过一丝赞许,秦风不仅有能力,还顾全大局。他沉默了片刻,对李斯说:“朕不杀你,也不罢你的丞相之位,但罚你一年俸禄,即刻去南郡监督水田试点,若再敢有私心,朕绝不姑息!”

李斯连连磕头:“谢陛下!谢秦大人!臣一定改过自新,好好为百姓做事!”

消息传到南郡时,百姓们正在打麦场晒稻子。王阿婆听说秦风没事,抱着孙子笑得合不拢嘴:“俺就说,好人有好报!秦大人是俺们的救星,怎么会做坏事?” 李二扛着锄头,对身边的百姓说:“走!俺们去水田看看,帮李丞相学学插秧,让他也知道,为百姓做事才是正经事!”

李斯到南郡的那天,雨刚停。他穿着一身粗布袍,没带随从,直接去了水田。百姓们见了他,一开始都不说话,可看到他笨拙地学着插秧,把秧苗插反了,也忍不住笑了。王阿婆走过去,递给他一把秧苗:“李丞相,插秧得根朝下,不然活不了。俺教你,你慢慢来。”

李斯接过秧苗,手指触到湿漉漉的稻根,心里一阵羞愧。他跟着王阿婆学插秧,虽然累得腰酸背痛,却第一次觉得,比在朝堂上争权夺利踏实多了。傍晚时,王阿婆递给她一个稻饼:“饿了吧?吃点垫垫。秦大人常说,种庄稼要用心,做人也一样。”

李斯接过稻饼,咬了一口,稻香在嘴里散开,他眼眶红了,他这才明白,百姓要的从不是官职高低,而是官员是否真心为他们做事。

接下来的日子,秦风忙着筹备明年的春耕,去北地郡查看粟种,墨渊说新粟种亩产能达九石;去南郡看水田陶管,三万根陶管已经准备好了;还去了云中郡,教农官用麦秸和稻草混合铺底,防沙效果比之前好一倍。

李斯则在南郡写下了《农事杂记》,里面记着水稻的种植方法、百姓的建议,还有他自己的反思。他把杂记送给始皇时,特意加了一句:“臣悟之,为官者,当以百姓之心为心,而非以权位为重。”

始皇看着杂记,笑着对秦风说:“李斯总算明白了。你看,只要真心为百姓做事,再固执的人也会转变。”

秦风点点头,望向窗外,冷雨已经停了,夕阳透过云层,洒在咸阳宫的琉璃瓦上,泛着温暖的光。他仿佛看到明年春天,北地郡的粟苗绿油油的,南郡的水稻长得生机勃勃,百姓们笑着插秧、除草,秋天收获满满的粮食。

他知道,这条路还会有波折,但只要有百姓的支持,有陛下的信任,有所有人的齐心协力,大秦的土地上,永远会长满希望的庄稼,百姓的日子,也会越来越好。

喜欢始皇破防了,我现场译出百家典籍请大家收藏:(m.motiedushu.com)始皇破防了,我现场译出百家典籍磨铁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规则怪谈:我是普通人肆刀行带着霸总去逃荒,我造反称王了!斗罗:武魂殿团宠路子野惹她干嘛全球冰封十日终焉无限背包与无限轮回有凰来兮之冷酷小神尊野性王爷很无赖:枕边王妃不承欢倾城大小姐爱上我重生80医世风华全能学霸太子女儿身?九千岁助我当女帝假装破产,我被踢出家族聊天群灵植空间:仙途种田录茅山升棺人张初九四合院:傻柱偷偷结婚,众禽傻眼青梅是个恋爱脑,非我不嫁怎么办诡仙族斗罗之我只想安静当剑神茅山升棺人温家有娘子
经典收藏南宋弃子穿越成了王子,没有系统怎么办?女帝的内阁首辅重生水浒之纵横天下大秦:融合红发,天道金榜现世我在大唐搞农庄靑海传国宝的文明密码诸葛亮魂穿崇祯春秋大梦之白日做梦凤倾妆大唐太子李承乾,李世民求我登基关于我穿越大明当皇帝这件事大明中兴全凭杀杀杀抢抢抢贞观天子高武三国:从被华雄秒杀开始皇帝:朕的九皇子带兵,天下无敌鬼明庶女攻略大明:开局将朱祁镇驱逐朱家!
最近更新大汉燕朝之开局一个啃老男洪武嫡皇孙:家父朱标永镇山河大秦:我的拳头能炼钢红楼:从灭十国到一字并肩王让你当山匪,你抢天下美人建神朝软饭太子逆袭记:双妃护航咸鱼帝天幕通古代,播放星穹铁道隋未:我穿越皇孙,携系统复隋三国渔皇红楼梦白话文版双穿之:太平军铁蹄横扫清廷非典型大明士大夫生存实录穿越苻坚:第八十一万大军洪武末年:我,蓝玉,屠龙画启乾坤蟠龙谜局异世召唤之帝王征兵系统山河红颜赋明末:从赤贫到雄掌天下铁血逆袭:从楚云飞开始
始皇破防了,我现场译出百家典籍 虚谷浅墨生 - 始皇破防了,我现场译出百家典籍txt下载 - 始皇破防了,我现场译出百家典籍最新章节 - 始皇破防了,我现场译出百家典籍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