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乾隆年间,杭城的吴山庙会热闹非凡,宛如一幅鲜活的市井画卷在世人眼前徐徐展开。吴山之上,庙宇林立,香火鼎盛,四方百姓皆汇聚于此,祈愿祈福,共享这难得的盛会。而庙会之中,最吸引人眼球的,当属那搭建在空旷处的戏台。
戏台之上,帷幕华丽,藻井精美,在阳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辉。说书女翠娘,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吸引着台下无数双眼睛。她年方二八,生得眉如远黛,目若秋水,肌肤胜雪,一头乌发如瀑般垂落在纤细的肩头。翠娘自幼便跟随说书艺人四处漂泊,习得一身精湛的说书技艺,尤其擅长讲述那充满传奇色彩的《钱塘离魂传》。
这一日,阳光透过斑驳的树叶,洒在戏台上,形成一片片金色的光影。翠娘身着一袭淡粉色的罗裙,裙摆随着她轻盈的步伐微微摆动,宛如春日里随风摇曳的花朵。她轻启朱唇,莺声婉转,开始讲述那动人心弦的《钱塘离魂传》。
“话说南宋末年,天下大乱,战火纷飞。在这钱塘江边,有一位才貌双全的女子,名唤苏璎……”翠娘的声音清脆悦耳,仿佛带着一种魔力,瞬间将台下的听众带入了那个遥远而又充满故事的时代。
台下人头攒动,众人皆听得如痴如醉。在众多听众之中,有一位年轻的画师,名为沈砚。他眉清目秀,气质儒雅,身着一袭月白色的长衫,腰间系着一条淡蓝色的丝绦,显得风度翩翩。沈砚平日里醉心于绘画,擅长人物写生,对世间百态有着敏锐的观察力。此时,他正坐在台下,手持画笔和画纸,专注地聆听着翠娘的讲述。
当翠娘唱至“君栖钱塘东”时,那婉转的唱腔,哀怨的神情,仿佛将苏璎对情郎的思念之情展现得淋漓尽致。沈砚被翠娘的表演深深打动,灵感如泉涌般袭来。他的手不由自主地挥动着画笔,在画纸上迅速勾勒出翠娘此时的形象。只见画中的翠娘,眉眼含情,朱唇微启,仿佛要从画中走出来一般。
随着翠娘的讲述,故事逐渐进入高潮。台下的听众们时而眉头紧皱,时而欷歔感叹,完全沉浸在那跌宕起伏的情节之中。而沈砚也沉浸在自己的绘画世界里,笔下的线条如行云流水般顺畅,将翠娘的每一个神态、每一个动作都刻画得细致入微。
终于,一曲终了,翠娘微微欠身,向台下的听众们行礼致谢。台下顿时爆发出如雷般的掌声,众人纷纷赞叹翠娘的说书技艺高超。沈砚也放下手中的画笔,看着画纸上翠娘的形象,心中满是欢喜。他觉得,自己从未画过如此生动的人物,而这一切,都要归功于翠娘那精彩绝伦的表演。
散场之后,原本喧闹的人群渐渐散去,整个场地变得异常安静。然而,在这空旷的场地上,有一个人却依然静静地坐在原地,宛如一座雕塑。他就是沈砚,此刻的他正凝视着手中的画稿,仿佛那上面的线条和色彩是世界上最珍贵的宝物。
就在这时,一阵轻盈的脚步声传来。沈砚循声望去,只见翠娘在丫鬟的陪同下,缓缓地走下了戏台。她的步伐优雅而轻盈,仿佛仙子降临人间。翠娘的目光在人群中扫过,很快便落在了沈砚身上,以及他手中那幅画着自己的画稿。
翠娘的心中涌起一股好奇,她不禁想要知道这个陌生人为何会画下自己的模样。于是,她朝着沈砚走去,每一步都显得那么轻盈,仿佛踩在云端之上。
当翠娘走到沈砚面前时,她停了下来,微笑着轻声问道:“公子,这画中可是妾?”她的声音如同山间的清泉,清脆而动听,让人不禁陶醉其中。
沈砚听到翠娘的声音,猛地抬起头,与她的目光交汇。刹那间,他的心中像是被什么东西撞击了一下,一阵慌乱涌上心头。他急忙站起身来,微微拱手,有些结巴地说道:“正是姑娘。姑娘方才的说书,实在是精彩绝伦,在下一时技痒,便画下了姑娘的形象,还望姑娘莫要怪罪。”
翠娘微微一笑,说道:“公子画技高超,能将妾画得如此栩栩如生,实乃妾之荣幸。只是……”翠娘说着,轻轻指了指画稿,“公子漏画了妾系腰上黄。”沈砚一愣,顺着翠娘手指的方向看去,这才发现,自己确实没有画出翠娘腰间那根黄色的丝绦。
“这……实在是在下疏忽了。”沈砚有些尴尬地说道。翠娘却并不在意,她笑着说道:“无妨,这画已然极好。只是这腰上黄,对妾来说,有着特殊的意义。它乃是这《钱塘离魂传》中苏璎与情郎的定情信物,也是这故事的关键所在。”
沈砚心中一动,他对《钱塘离魂传》也略有耳闻,但从未如此深入地了解过其中的细节。他不禁问道:“姑娘,这腰上黄在故事中究竟有着怎样的故事?还望姑娘为在下细细道来。”翠娘看了看沈砚,眼中闪过一丝异样的光芒,说道:“既然公子有此雅兴,那妾便与公子再讲一讲这腰上黄的故事吧。”
两人来到一旁的茶摊,坐了下来。丫鬟为他们端来两杯香茗,翠娘轻抿一口,缓缓说道:“这腰上黄,本是苏璎亲手所织,她将自己对情郎的深情厚意,都融入了这根丝绦之中。情郎离开之时,苏璎将腰上黄系于情郎腰间,盼他能早日归来。后来,情郎在战乱中失踪,苏璎日夜思念,四处寻找,那腰上黄便一直陪伴在她身边,成为她唯一的精神寄托。”
沈砚听着翠娘的讲述,心中不禁对这个故事充满了感慨。他说道:“没想到这小小的腰上黄,竟承载着如此深厚的情感。姑娘对这故事如此熟悉,想必是下了不少功夫。”翠娘微微点头,说道:“这《钱塘离魂传》,妾不知讲了多少遍,每一遍,都仿佛能感受到苏璎的喜怒哀乐。”
说着,翠娘从袖中取出一本手抄本戏文,递给沈砚,说道:“公子,这是妾手抄的《钱塘离魂传》戏文,其中还藏着苏璎的血诗残页。这血诗,乃是苏璎在绝望之时所写,字字泣血,感人至深。”沈砚接过手抄本戏文,小心翼翼地翻开。只见在戏文的夹层中,果然藏着一页已经有些泛黄的纸张,上面的字迹虽然有些模糊,但依然能看出是用血写成的诗句。
“残梦绕钱塘,君影何处藏。相思无尽处,泪洒旧罗裳。”沈砚轻声念道,心中被这凄美的诗句深深触动。他抬起头,看着翠娘,说道:“姑娘,这血诗……实在是令人动容。不知姑娘从何处得到这血诗残页?”翠娘轻轻叹了口气,说道:“这血诗残页,乃是妾偶然所得。妾一直将其视为珍宝,藏于这手抄本戏文之中,希望能让更多人了解苏璎的故事。”
沈砚看着手中的手抄本戏文和血诗残页,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冲动。他觉得,自己与翠娘,以及这个《钱塘离魂传》的故事,仿佛有着某种冥冥之中的联系。他说道:“姑娘,在下对这《钱塘离魂传》甚是感兴趣,不知能否借阅这手抄本戏文,让在下细细研读?”翠娘微微一笑,说道:“公子若喜欢,拿去便是。只是希望公子能从这故事中,感受到苏璎那至情至性的情怀。”
沈砚连忙道谢,将手抄本戏文小心地收好。他与翠娘又聊了一会儿,天色渐渐暗了下来。沈砚起身告辞,翠娘看着他离去的背影,心中也不禁泛起一丝涟漪。
回到家中,沈砚迫不及待地拿出手抄本戏文,再次研读起来。他仔细品味着戏文中的每一个字,每一句话,试图从字里行间探寻出更多关于《钱塘离魂传》的秘密。而那血诗残页,更是让他感受到了苏璎那深沉而又无奈的爱情。
“这苏璎与情郎的故事,为何会让我如此感同身受?难道……”沈砚心中突然闪过一个念头,他觉得自己与这故事中的人物,或许有着某种前世的缘分。这个念头一旦出现,便在他心中生根发芽,让他愈发想要弄清楚这一切。
接下来的日子里,沈砚一边研究着手抄本戏文,一边四处打听关于《钱塘离魂传》的其他传说和故事。他走访了杭城的许多老人,翻阅了大量的古籍资料,希望能找到一些线索,解开心中的疑惑。
然而,随着研究的深入,沈砚发现这个故事远比他想象的要复杂得多。在一些古籍的记载中,关于《钱塘离魂传》的情节和人物,与翠娘所讲述的略有不同。有些版本中,苏璎的情郎并非失踪,而是遭遇了不测;还有些版本中,那腰上黄似乎有着某种神奇的力量,能让人穿越时空,回到过去。
沈砚心中充满了疑惑,他不知道该相信哪个版本的故事。他决定再次去找翠娘,听听她对这些不同版本的看法。于是,沈砚带着手抄本戏文,再次来到了吴山庙会。
此时的吴山庙会,依然热闹非凡。沈砚在人群中四处寻找翠娘的身影,终于,他在戏台附近看到了翠娘。翠娘正与几个同行的艺人交谈着,看到沈砚来了,眼中闪过一丝惊喜。
“公子,你来了。”翠娘说道,脸上露出灿烂的笑容。沈砚微微拱手,说道:“姑娘,在下近日对这《钱塘离魂传》又有了一些新的发现,特来与姑娘探讨。”翠娘点了点头,说道:“公子请讲,妾也正想听听公子的见解。”
沈砚将自己在古籍中发现的不同版本的故事,以及心中的疑惑,一一向翠娘诉说。翠娘听后,眉头微微皱起,陷入了沉思。许久,翠娘缓缓说道:“公子所说的这些版本,妾也有所耳闻。只是妾一直觉得,无论故事的情节如何变化,苏璎对情郎的深情,以及那腰上黄所承载的情感,都是不变的。”
沈砚点了点头,说道:“姑娘所言极是。只是在下心中总有一种感觉,觉得这故事背后,似乎还隐藏着更深的秘密。”翠娘看着沈砚,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说道:“公子,既然如此,那我们便一起探寻这背后的秘密吧。妾相信,只要我们坚持不懈,一定能找到答案。”
从那以后,沈砚和翠娘便开始一起研究《钱塘离魂传》。他们走访了更多的地方,询问了更多的人,收集了各种关于这个故事的传说和资料。在这个过程中,两人的关系也越来越亲密,彼此之间的了解也越来越深。
然而,他们的探寻之路并非一帆风顺。在一次寻找线索的过程中,沈砚不小心得罪了当地的一个恶霸。恶霸派人前来骚扰他们,试图阻止他们继续探寻《钱塘离魂传》的秘密。沈砚和翠娘并没有因此而退缩,他们相互扶持,共同应对着各种困难和挑战。
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沈砚和翠娘在一间破旧的庙宇中躲避风雨。庙宇中,烛光摇曳,映照着他们疲惫而又坚定的脸庞。沈砚看着翠娘,心中充满了感激和爱意。他说道:“翠娘,谢谢你一直陪在我身边。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我都不会放弃探寻这个秘密。”翠娘微微一笑,说道:“公子,妾也是。这《钱塘离魂传》,仿佛有着一种魔力,吸引着我们不断前行。”
就在这时,沈砚突然发现,庙宇的墙壁上似乎刻着一些奇怪的图案和文字。他心中一动,急忙起身,走到墙壁前仔细观察。翠娘也跟了过来,两人一起研究着墙壁上的图案和文字。他们发现,这些图案和文字与《钱塘离魂传》中的一些情节似乎有着某种联系。
“翠娘,你看,这图案好像是在描述苏璎与情郎分别的场景。而这些文字,难道是……”沈砚兴奋地说道,他觉得自己似乎找到了一条重要的线索。翠娘也激动地说道:“公子,或许这就是我们一直在寻找的答案。我们一定要弄清楚这些图案和文字的含义。”
然而,就在他们准备进一步研究时,突然听到了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从庙宇外传来……
喜欢纸上离魂请大家收藏:(m.motiedushu.com)纸上离魂磨铁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