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窑堡兵工厂的钢铁厂房里,机床的轰鸣与铁锤的敲击声交织成激昂的乐章。林烽刚处理完步话机加密模块的初步方案,就被坦克车间负责人老杨拽着往厂房深处走,老杨脸上的皱纹都笑成了花:“林主任,您可算来了!咱们的‘老七’熬出头了,最后一道装配工序刚完成,就等您来剪彩呢!”
顺着老杨手指的方向,一辆崭新的太行-1型坦克静静伫立在厂房中央。银灰色的装甲在吊灯下泛着冷硬的光泽,45毫米主炮直指天花板,履带板上的防滑纹路清晰可见,炮塔侧面用红漆喷着一个醒目的数字“7”,如同一位整装待发的战士,透着一股生人勿近的威慑力。这是兵工厂下线的第七辆太行-1型坦克,也是优化改进后的最新版本——炮塔转动机构更灵活,发动机功率提升了10%,还特意加装了备用履带板和简易维修工具箱,针对性解决了前几批坦克在实战中暴露的小问题。
厂房周围挤满了人,有日夜奋战的技工师傅,有负责坦克设计的工程师,还有一群穿着灰布军装、眼神里满是期待的年轻战士。他们就是从军工夜校选拔出来的坦克驾驶员,个个身姿挺拔,脸上带着难以掩饰的兴奋与紧张。
“林主任,这就是咱们夜校挑出来的好苗子!”军工夜校的王校长指着这群年轻人介绍,“总共六个,三个驾驶员、两个炮长、一个通讯员,都是初中以上文化,跟着技工师傅学了半年,不仅能熟练驾驶坦克,简单的维修保养也不在话下,连发动机拆装都能独立完成。”
林烽走到最前面的一个年轻人面前,他叫赵铁牛,原是太行山脚下的铁匠,抡得一手好锤,进了夜校后硬是凭着一股钻劲,把坦克构造图背得滚瓜烂熟,驾驶考核次次都是第一。林烽拍了拍他的肩膀:“铁牛,这‘老七’以后就交给你们了,敢不敢保证把它伺候好,在战场上不掉链子?”
赵铁牛胸脯一挺,声音洪亮得像敲钟:“请林主任放心!我跟‘老七’就像跟我家老黄牛似的,它咳嗽一声我就知道哪儿不舒服,保证让它指哪打哪,绝不掉链子!”
这话逗得众人哈哈大笑,老杨笑着补充:“这小子可不是吹的,上次坦克静态测试,他光听发动机声音,就听出了油路有点堵塞,拆开一看还真没错,比咱们的老技工都灵。”
旁边一个戴眼镜的瘦高个腼腆地笑了笑,他叫陈默,是夜校里的“学霸”,原本是小学教员,对机械原理特别痴迷,坦克的电路图、液压系统图在他眼里跟教科书一样简单。还有个胖乎乎的战士叫王胖子,动手能力极强,最擅长修履带,不管是履带板松动还是销子脱落,他总能用最快的速度搞定,人送外号“履带神医”。
就在这时,装甲连连长张强骑着马风尘仆仆地赶来,他刚从太岳前线回来,身上还带着硝烟味。看到第七辆坦克,他眼睛都直了,快步走到坦克旁,伸手抚摸着冰冷的装甲,感慨道:“好家伙!这‘老七’看着就比前几辆精神!咱们装甲连现在有七辆坦克了,总算能凑够一个完整的坦克排,以后跟小鬼子硬碰硬,腰杆更硬了!”
张强是装甲连的老连长,从第一辆太行-1型坦克下线就一直带着队伍,深知坦克的重要性。前几次反扫荡,六辆坦克配合步兵和自行火炮,打了不少漂亮仗,但有时候遇到多点作战,坦克分散开来就显得力不从心。现在第七辆坦克到位,装甲连的战力又上了一个台阶。
“张连长,这些新驾驶员就交给你了,可得好好带带他们!”林烽说道,“他们理论知识扎实,维修技能也不错,但缺乏实战经验,还得你这个老把式多指点。”
张强拍了拍赵铁牛的肩膀:“放心吧林主任!我一定把他们带成能打能修的全能战士,让咱们的‘铁疙瘩’在战场上发挥最大作用!”
接下来的半个月,装甲连的训练场上热闹非凡。第七辆坦克正式编入装甲连一排,赵铁牛和战友们开始了高强度的适应性训练。每天天不亮,训练场上就传来坦克发动机的轰鸣声,赵铁牛驾驶着“老七”,在复杂地形上灵活穿梭,爬坡、越沟、急转弯,动作越来越熟练。
陈默则忙着研究坦克的通讯系统,他把步话机和坦克的内部通讯器连接起来,反复调试,确保在行驶中能清晰接收营部和步兵的指令。王胖子更是走到哪都带着他的工具箱,每天训练结束,不管坦克有没有故障,他都要仔细检查履带、悬挂和发动机,把每个螺丝都拧紧一遍,还总爱跟坦克“说话”:“老七啊老七,你可得争气点,别在战场上给我掉链子,不然我可要给你‘开小灶’了!”
训练中也闹出了不少笑话。一次越野训练,赵铁牛驾驶坦克冲过一道土坡,没想到坡后藏着一个小泥坑,坦克前轮陷了进去,动弹不得。王胖子急得满头大汗,趴在地上看了半天,指挥着赵铁牛挂倒挡,自己则带着两个战友用撬棍撬履带,折腾了半天也没弄出来。旁边的老驾驶员看不过去,笑着说:“你们这是瞎使劲!把备用履带板垫在泥坑里,再挂低速挡,不就出来了?”
赵铁牛和王胖子恍然大悟,赶紧按照老驾驶员说的做,果然,坦克稳稳地驶出了泥坑。王胖子抹了把脸上的泥,不好意思地说:“看来光懂维修还不行,实战经验还是差得远啊!”
还有一次,陈默在调试通讯系统时,不小心把步话机的频率调错了,结果在训练中收到了老乡的吆喝声:“卖包子咯!刚出锅的热包子!”气得张强在指挥车里直喊:“陈默!你小子是想让坦克兵都去买包子吗?赶紧调回来!”
这些小插曲让训练氛围变得轻松起来,年轻的驾驶员们也在欢声笑语中快速成长。他们不仅驾驶技术越来越娴熟,维修技能也得到了实战检验。一次模拟作战训练,“老七”的发动机突然出现异响,赵铁牛立马停车,陈默打开发动机舱盖,听了没两分钟就判断是风扇皮带松动,王胖子拿出工具,三下五除二就把皮带拉紧,前后不到五分钟,坦克就重新启动,丝毫没影响训练进度。
“这就是军工夜校出来的好处!”张强看着这一幕,欣慰地对林烽说,“以前坦克出点小故障,得等专门的维修班来,少则半小时,多则一两个小时,现在驾驶员自己就能搞定,在战场上这就是保命的本事!”
林烽点点头,心里也很满意。他当初坚持从军工夜校选拔驾驶员,就是看中了他们“既会开又会修”的优势。坦克作为装甲部队的核心装备,在战场上一旦出现故障,能不能快速修复直接影响战局,这些年轻驾驶员的成长,让他对装甲部队的未来更有信心。
就在训练进行到尾声时,前线传来紧急情报:日军调集了一个大队的兵力,配备了九七式反坦克枪和九九式磁性反坦克手榴弹,准备对太岳根据地进行一次大规模扫荡,目标直指根据地的兵工厂和物资仓库。
陈赓司令员立刻下令,让装甲连配合步兵和自行火炮,在日军必经之路的野狼谷设伏。野狼谷两侧是陡峭的山崖,中间只有一条狭窄的公路,正是打伏击的绝佳地形。
“各单位注意!坦克排负责正面突击,摧毁日军的反坦克武器和装甲车;自行火炮在谷口后方提供火力支援,压制日军步兵;步兵连负责抢占两侧高地,封锁日军退路!”张强通过步话机传达命令,七辆太行-1型坦克一字排开,隐藏在公路旁的树林里,炮口对准谷口,等待日军进入伏击圈。
赵铁牛驾驶着“老七”,手心微微出汗,但眼神却异常坚定。他轻轻抚摸着方向盘,低声说:“老七,该咱们上了,可得给我争口气!”陈默坐在旁边,仔细调试着通讯器,确保能随时接收指令;王胖子则最后检查了一遍履带和发动机,把工具箱放在手边,随时准备应对突发情况。
上午十点,日军的先头部队进入了野狼谷。打头的是两辆装甲车,后面跟着黑压压的步兵,还有几个士兵抬着九七式反坦克枪,小心翼翼地前进。日军指挥官坐在装甲车里,一副趾高气扬的样子,丝毫没察觉到潜伏在周围的危险。
“打!”随着张强一声令下,野狼谷瞬间变成了战场。自行火炮首先开火,炮弹呼啸着落在日军队伍中,炸起漫天烟尘;两侧高地上的步兵也开火了,机枪、步枪子弹如同雨点般射向日军;七辆坦克同时启动,轰鸣声震耳欲聋,如同七头钢铁巨兽,向着日军猛冲过去。
赵铁牛驾驶着“老七”冲在最前面,45毫米主炮连续射击,精准命中了日军的一辆装甲车,装甲车瞬间起火爆炸,里面的日军士兵惨叫着爬出来,被步兵的机枪扫射殆尽。日军被这突如其来的攻击打懵了,指挥官慌忙下令还击,几挺九七式反坦克枪对准了冲过来的坦克,子弹打在装甲上,发出“叮叮当当”的声响,却没能击穿装甲。
“小鬼子的破枪不管用!冲啊!”赵铁牛大喊着,驾驶坦克继续冲锋,履带碾过日军的枪支和尸体,所向披靡。就在这时,“老七”突然一顿,发动机发出一阵怪响,速度明显慢了下来。
“怎么回事?”陈默焦急地问。
赵铁牛赶紧停车,王胖子立马跳下车,趴在地上检查。只见坦克的左侧履带被一颗手榴弹炸坏了一块履带板,销子也掉了,履带随时可能脱落。“是履带受损!得赶紧换备用履带板!”王胖子大喊道。
此时,几名日军士兵抱着九九式磁性反坦克手榴弹,趁着混乱向“老七”冲过来,他们想把手榴弹吸附在坦克装甲上,炸毁坦克。“不好!有鬼子靠近!”陈默大喊着,拿起车载机枪扫射,打死了两名日军士兵,但还有一名日军已经冲到了坦克旁边。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王胖子猛地站起来,手里拿着一把撬棍,对着日军的脑袋狠狠砸下去,日军惨叫一声倒在地上。王胖子来不及喘气,赶紧招呼赵铁牛和陈默:“快!帮忙换履带板!”
三人分工合作,赵铁牛在驾驶舱里操控坦克,让履带保持松弛状态;陈默递工具、扶履带;王胖子则用撬棍撬开损坏的履带板,换上备用履带板,再用销子固定好。整个过程行云流水,只用了三分钟,就完成了履带修复。
“搞定!冲!”王胖子跳上坦克,大喊道。
赵铁牛一脚油门,“老七”重新启动,如同猛虎下山般冲向日军。此时,其他六辆坦克已经突破了日军的防线,正在分割包围日军残部。“老七”加入战局后,更是如虎添翼,主炮和车载机枪交替射击,打得日军溃不成军。
日军指挥官见大势已去,想带着残部从谷口突围,却被自行火炮的炮火拦住了去路。七辆坦克形成一个包围圈,将日军死死困在野狼谷里,步兵则冲下山崖,逐个肃清残敌。
战斗持续了一个多小时,最终以八路军大获全胜告终。这次战斗,装甲连共摧毁日军装甲车3辆、反坦克枪5挺,歼灭日军200余人,自身仅伤亡10余人。“老七”在战斗中表现出色,不仅冲锋陷阵毫不含糊,还在履带受损的情况下快速修复,继续投入战斗,成为了战场上的“功臣”。
打扫战场时,王胖子围着“老七”转了一圈,看着上面的弹痕,心疼地说:“老七啊老七,你这一身伤,回去我给你好好保养保养,让你恢复原样!”赵铁牛则拿着日军的九七式反坦克枪,撇了撇嘴:“这破枪也没啥了不起的,根本打不穿咱们的装甲,纯属浪费子弹!”
陈赓司令员赶到战场,看着七辆威风凛凛的坦克,又看了看满身尘土却神采奕奕的驾驶员们,哈哈大笑道:“好啊!咱们的装甲部队越来越强了!有了这七辆‘铁疙瘩’,再加上会开能修的驾驶员,小鬼子想再嚣张可就难了!”
消息传回瓦窑堡,兵工厂的工人们都沸腾了,大家纷纷庆祝第七辆坦克首战告捷。林烽却并没有沉浸在胜利的喜悦中,他拿着从战场上缴获的九九式磁性反坦克手榴弹,眉头紧锁。这种手榴弹虽然威力不大,但可以吸附在坦克装甲上,对坦克的侧面和底部装甲还是有一定威胁。
更让他担心的是,日军已经开始针对性地配备反坦克武器,这次是反坦克枪和磁性手榴弹,下次可能就会出现更先进的反坦克火箭筒。太行-1型坦克的装甲虽然能抵御目前日军的大部分反坦克武器,但面对更强大的火力,还是有些力不从心。
“看来,咱们的坦克还得继续改进啊!”林烽对老杨说,“得想办法加厚装甲,尤其是侧面和底部的防护,还要研发更强威力的主炮,才能应对日军越来越强的反坦克能力。”
老杨点点头:“是啊,我们已经在琢磨给坦克加装附加装甲了,就是材料方面还需要再想想办法。”
就在这时,监听站突然传来紧急情报:日军华北派遣军司令部已经得知了太行-1型坦克的威力,正在从东北调运一批新型反坦克武器,还专门组建了一支反坦克部队,目标直指八路军的装甲连。
林烽看着手中的情报,眼神变得凝重起来。第七辆坦克的加入让装甲连战力大增,但日军的反扑也随之而来。面对日军的新型反坦克武器和专门的反坦克部队,装甲连能否继续保持优势?太行-1型坦克的改进能否赶在日军反扑之前完成?赵铁牛和他的战友们,又将面临怎样的考验?
夜色渐浓,瓦窑堡兵工厂的灯光依旧明亮,林烽和工程师们围在坦克设计图前,开始了新的攻关。一场关于坦克升级与反坦克的较量,即将拉开序幕。
《铁血长征,军工崛起》无错的章节将持续在磨铁读书小说网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磨铁读书!
喜欢铁血长征,军工崛起请大家收藏:(m.motiedushu.com)铁血长征,军工崛起磨铁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