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感觉写这几张之后可能会有些枯燥,所以就直接把加更两个字打上了,就暂时不说为哪位宝贝加更了,昨天说的为那几位宝贝加更的,之后写到后面了,我再说为哪位宝贝加更)
【要说善于发现矛盾点的人,张海客跟胖子就挺像。这批放野的孩子其实水平、智力都不差,各有各的本事,可论起张海客那所谓的“破局”能力,确实是独一份。
很多时候咱们都说,要是有人算计你,想破解就得在他伏笔没埋好的时候动手;一旦伏笔全埋妥了,圈套开始转起来,再想翻盘就难了。
也就是说,你要是已经钻进圈套里,自己都被拿捏住了,还想破局,就得有过人的智慧和想象力——最关键的是能发现圈套弱点的眼力,还有怎么迂回应对的脑子。
所以张海客一瞧见那东西正正摆在墓室中央,就知道这指定是关键。
这墓室里所有物件都倒挂在顶上,唯独这东西是正着放的。那它至少能给俩线索:第一,要是这墓室布局有特殊象征意义,从这正立的东西说不定能反推出意义何在;第二,要是墓室有机关,这东西八成是机关的重要部分。
除非修墓的人玩超现代艺术,否则跑不出这两种可能。
几人散开,慢慢往那东西挪,走近了才看清,是匹藏在暗处的铜马。
瞧不出具体材质,张海客估摸着可能是漆器,被腐蚀成这样了。这东西里头说不定是空心的。
要说象征意义,一匹马倒挂在房顶上,房子还整个倒过来,实在想不出啥说法。身边人觉得跟风水有关,他心里其实不太信。但要是说这是机关的一部分,那空心设计就有讲究了。
“别用腿沾地,走钢索过去看看。”张海客提议。
这样人在钢索上,不用踩铜马周围的地面,还能检查马身上的细节。】
视频里没说钢索是啥,黎簇好奇地扭头问旁边的吴邪:“钢索是什么玩意儿?”
吴邪睫毛颤了颤,解释道:“就是绿豆粗细的钢丝,每个人腰间缠十圈,不过只有张家小孩能用,成年人的体重它扛不住。”
黎簇点点头表示懂了,转回去时,后脖颈上那若有若无的触感让他有点烦躁,却没吭声。
【几人都看向小哥,钢丝有弹性,还得考虑扭矩,两边拉钢丝的人得用大力气,所以钢索上的人体重必须轻。小哥年纪最小,自然最合适,往前就要上。
可张海客拦住了他,说他年纪太小,怕失手。
这话倒在理,十几岁的孩子,差个两三年差别大了去,十三岁和十五岁完全是两个样。
众人点头,张海客对小哥说:“你先到地面上去,没事了再下来。”
小哥却盯着那铜马没动,开口道:“我知道我说什么你们都不会听,不过你们这次怕是凶多吉少。要不留件信物给我,真有不测,我能带回去交给你们父母。”
张海客皱起眉,张家本不信乌鸦嘴触霉头这套,免得把重要的直觉憋在心里不说,可这时候说这话,还是让人不舒服。
他问:“为什么这么说?”
小哥道:“因为我们毫无头绪,重要的事全不懂,就算懂再多知识,在这儿也用不上。我们已经掉进最可怕的误区了。”
张海客不太高兴:“什么误区?”
“这古墓虽说也是墓,可跟以前所有的都不一样,我们学的东西在这儿没用,说白了,现在我们跟普通人没区别。”小哥说。
这话让张海客出了身冷汗。他早觉得不对劲,可一直没找到症结,小哥一说他就明白了——确实,自己总想用以往的知识套这个墓,什么风水布局、机关术,都想把它拉回自己能掌控的范围,可所有推测都牵强得很,这墓他们是头回见,里头的布局糊里糊涂,根本看不懂。
他们的经验里,对付这种墓,最好的办法就是放弃,就像三十六计走为上。
可他们能放弃吗?不能。
小哥另一句话也说对了,到这地步,他们根本没勇气放弃。十五六岁的半大孩子,哪懂什么壮士断腕,熬了这么久,就差临门一脚,怎么可能放手。】
喜欢盗墓:观影盗笔之书请大家收藏:(m.motiedushu.com)盗墓:观影盗笔之书磨铁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