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大清早,所有人都在准备着,刷牙洗脸,将自己的小背包收拾妥当,陆陆续续都赶到了自己的寝室门外,大家你看我我看你。
杰伦缓缓的飘到了所有人的面前,众人见状,也缓缓的围拢过来,杰伦目光扫视着所有人,一边,两边,但是却静静的,始终没有说一句话,又仿佛有话如鲠在喉。
杰伦凝住一会,举起来右手,随着他的手缓缓再次落下的时候,微重力也渐渐消失,还是老样子,大家一顿晕眩,还有的人有些干呕,也有的摘下了盔帽,扶着旁边的物体。
“虽然我和大家相处不算太久,但是我相信我们心中此刻想的事情都是一样的,你我都在为人类做一项伟大的工作,也许此话言之过早,也许这话有点大,但是我希望最后我们所有的人都能顺利再见面!”
杰伦凝住片刻,再次抬起了头,不知为何他的眼里似乎有些湿润,“各位,这次发射的有20艘星舰,除了两艘星舰载人和动物还有少量够旅途的食物外,其他的星舰都是载满了器械和两年的压缩食品”。
“其他的有6艘星舰装的地球液态土壤,6艘装的是2年的压缩口粮和其他必须营养物质液态口粮,你们去火星移民不可能一直等待两年一次的口粮救急,所以6艘星舰的土壤很重要”。
“你们必须用那些土壤,做3处大棚,一处养殖大棚,一处种植大棚,还有一处人类活动集中棚室,任务非常艰巨”。
“因为这一次的特殊性,所以这次的火箭用得是改良版,在进入舰体分离后,星舰的动力模组改在舰体的侧面隐藏舱内,另外侧面有支撑架隐藏舱,所以部分星舰可以采取侧推平卧降落,以可以临时作为基地使用”。
“另外的好处是,当在太空中如果口粮短缺,或者动力问题,或者舰体自身问题时候,可以舰体实行对接成加长舰体,从而减少意外的损失”。
“另外有几位专家随行,医生莱顿也略熟知地质方面,农业专家米顿,机械专家多顿,还有具备双职业的拉顿,他比较专精气象和美食”。
“另外星舰内蔬菜瓜果种子:马铃薯,地瓜,番茄,胡萝卜,菠菜,辣椒,地瓜,生菜,草莓,大豆,黄瓜,南瓜,螺旋藻”。
“还有些谷物种子:豌豆,藜麦,玉米,小麦,罂粟,古柯树,金银花,姜黄,紫锥花,小动物:蜜蜂,蚯蚓,螨虫,家禽:鸡,山羊,兔子,鹌鹑,宠物:猫,仓鼠,短毛牧羊犬,携带的基础饲料也有:颗粒饲料,干草,豆粕,鱼粉,脱水蔬菜,还有些甘草和绿茶用来提高免疫力”。
“其他的也就是一些隔绝材料粉剂,以及各种医疗器械,药品,各种其他物资……”。
杰伦说完,低下了头,“其实我也曾想过一起去,我也想见证人类的伟大迁徙,我也想做那最初的第一批人,只是无奈家有老母妻儿”,杰伦似乎略带哽咽,在稍作停顿后,强颜欢笑,“祝你们成功,出发吧!”
在这个舱室待了几乎半个月,似乎我也有了些留恋,毕竟这是地球的最后一站。
“哎,怎么还给安排了四个老头”,腾子在跨出门的时候,挤上来说着。
“谁知道呢,这能受得了颠簸么?”我悻悻的回应着。
“这些专家不会还没到地方就得先举办葬礼吧!”
“你这破嘴,要是真那样,我们过去的话,就我们几个傻子,等死行了,有吃的也没用,没领头的,非乱了!”我瞅了下腾子。
“也是,也是,瞧我臭嘴,呸呸呸!”
当我们走出模拟舱的大蘑菇头基地时候,被外面的情景有些惊住了,远处林林矗矗的耸立了20艘星舰。
我以为这已经足够震撼了,可当坐着小车慢慢靠近眼前的时候,那真的是憾动心扉。
宽阔的发射平台上,巨大的星舰像一座钢铁山峰直指苍穹,周围是轰鸣的设备和紧张忙碌的工作人员。火星移民计划的第一批宇航员将从这里出发,跨越数千万公里,去往火星。
登机前,我们28名宇航员被分成了两队各14人分别前往两艘不同的星舰,宇航员在指挥中心接受了最后的确认程序,并且在最后关头同时对脑机接口进行了最后一步升级,优化了脑机程序,让所有的程序直接脑部指挥改为脑机程序中转传达。
虽然不明白什么意思,但如今也只能无条件服从。
在最后登机前更换了全新的宇航服,头盔镜面反射着明亮的灯光。
在发射场中心,通往星舰的登机塔如同一座高耸入云的巨型建筑,沿着火箭的侧面直达舱门。我们从地面控制中心出发,乘坐专用运输车,沿着宽阔的轨道缓缓行驶,直达登机塔底部。
登机塔内部配备电梯,直接通向数十米高的星舰舱口。我们鱼贯而入,走进宽敞的电梯,身旁是复杂的管线和控制设备,耳中听到的是电梯缓缓上升的低鸣声。透过电梯旁的透明窗口,远处的发射平台和宽阔的视野一览无余。地面工作人员挥手告别,送上最后的祝福。
电梯抵达登机平台,舱门已经打开,连接星舰的登舱通道像一根粗大的机械臂,稳稳地贴在星舰表面。
宇航员穿过通道,进入星舰内部。狭窄的通道中灯光柔和,四周是经过严格密封的金属墙面。空气中带着一丝消毒剂的气味,提醒着每个人,这里将成为他们长达数月的家。
身后,舱门缓缓关闭,登机塔撤回,整个星舰与地球彻底隔离。
而当我们进入座位就绪的时候才发现,前面操作台坐着两位专家,但想象不到的是,竟然是两位年轻的棒小伙,头盔对讲机里传来指挥官莱昂纳多冷静地逐一确认队员的状态。
“生命维持系统正常,通信设备正常。”
我们这里,米顿在座椅上调整最后的固定带,他扭过头露出笑容:“我叫米顿,这位是多顿,如果你们感觉我的名字太长,可以称呼我为小米,哈哈,放心吧,这一路我们这里有机械专家多哥,会让所有设备都乖乖听话的。”
机械师多顿在一旁,双手紧握着头盔,眼神中带着些许紧张:“我还在想,到火星后你会不会让那些种子发芽呢?”
“你最好别把实验搞砸了。”头盔里拉顿语气略显揶揄,但他的目光一直注视着窗外的星舰。没有人比他更了解这一任务的危险,他的双手微微攥紧,但那种沉着与隐忍让人安心。
倒计时响起,舱内是一个狭小却井然有序的空间,座椅、仪表和储物柜布局紧凑,散发着金属与塑料的独特气味。他们坐入指定座位,扣好五点式安全带。
“星舰系统激活。”莱顿的声音沉稳有力,传递到每个人的耳朵中。控制台上仪表灯光依次亮起,生命支持系统、推进系统和导航系统全数进入待命状态。
喜欢火星人类请大家收藏:(m.motiedushu.com)火星人类磨铁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