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天时间,洪天佑没有与任何人商议太子妃的人选,只是独自在御书房沉思。
背景信息干净得挑不出毛病,一个在大夏新体制下的底层文官家庭,女儿也是品学兼优。若非太子的身份,这甚至可以算得上一桩良缘。
但问题就在于,他是太子,是未来的皇帝。
周皇后期间又来探过口风,言语间还是倾向于从几位重臣之女中挑选,认为这样更“稳妥”。连一向不多言的福伯,在被问及看法时,也含蓄地表示“国本为重,联姻可安臣心”。
这些道理,洪天佑何尝不懂?古往今来,皇室婚姻几时真正自由过?无非是权力和利益的结合。若按此路,他大可强硬地否了太子,为他选定一个“合适”的太子妃,想必洪启明最终也会屈服,但父子之间,恐怕就此埋下一根刺。
夜深人静时,洪天佑想起了自己的那个“后世”,“自由恋爱”的观念还是影响着他。他自己与周皇后的结合,带有很强的现实考量,多年相伴,敬重多于爱情。他并不希望自己的儿子,连这一点选择心上人的权利都没有。
更重要的是,他对大夏帝国的未来,有不同于以往任何王朝的规划。
“朕打下这片江山,不是为了再造一个朱明、爱新觉罗氏那样的家天下。”洪天佑低声自语,眼神锐利,“那样的王朝,兴衰循环,终究逃不过覆灭的下场。”
他理想中的大夏,应该是一个更稳固、更具活力的体系。皇帝,或者说皇室,依然是国家的象征和最高权力的持有者,但具体的治理,应该交给专业的内阁和文官系统。他自己这一代,是开国雄主,可以乾纲独断,但下一代,下下一代呢?如果后继者能力平庸,却大权独揽,那才是帝国的灾难。
“未来的制度……皇室掌握最终裁决权,尤其是军权必须牢牢在手,确保无人能动摇国本。但日常政务、经济发展、民生建设,这些就该由内阁、由议会(未来或许会建立)去操心。”他脑海中勾勒的蓝图,越来越清晰,类似于他记忆中后世某些君主立宪制国家,但君主的权力要更大一些,更接近……嗯,类似未来泰国王室那种模式,皇室超然于政治漩涡之上,却又掌握着真正的底牌。
在这样的蓝图下,太子妃的娘家势力强弱,就显得不是那么致命了。甚至,一个没有强大外戚背景的太子妃,反而能减少未来权力交接时的动荡和掣肘,更能保证皇权的纯粹和超脱。
“启明这孩子,性格仁厚,守成有余,开拓不足。让他做一个象征性的、团结国家的君主,或许比让他做一个事事亲力亲为的强势皇帝更合适。一个背景简单的妻子,能让他更专注于‘君道’,而非陷入无尽的政治算计和外戚纷争。”
想到这里,洪天佑心中已然有了决断。
第三天一早,他再次召太子洪启明至御书房。
洪启明进来时,神情带着忐忑和不安,这两天他度日如年,不知道父皇会如何对待他的婚事。
“朕与你母后都商议过了。”洪天佑开门见山,语气平静。
洪启明的心提到了嗓子眼,深深低下头:“儿臣聆听父皇教诲。”
“关于苏氏女……”洪天佑稍微停顿了一下,看着儿子瞬间绷紧的肩膀,缓缓说道,“朕,准了。”
洪启明猛地抬起头,眼中充满了难以置信的惊喜,几乎要惊呼出声,但良好的教养让他强行忍住,只是激动得声音都有些发颤:“父……父皇!您……您说的是真的?”
“君无戏言。”洪天佑淡淡道,“朕查过那苏婉清,家世清白,品性端正,与你又是同学,有情谊基础。我大夏立国,不全依古礼,亦重人情。你既然真心喜欢,朕便成全你。”
“谢父皇!谢父皇恩典!”洪启明喜出望外,连忙跪下叩首,心中的巨石终于落地,涌起的是对父亲无限的感激。
“先别急着谢恩。”洪天佑话锋一转,语气变得严肃起来,“朕虽准了你,但有几点,你必须牢记!”
“父皇请讲,儿臣必定谨记!”洪启明收敛笑容,认真聆听。
“第一,既为太子妃,日后便是一国之母。她需尽快熟悉宫廷礼仪、典章制度,言行举止,皆需符合身份,不得有失国体。朕会派宫中女官悉心教导。”
“儿臣明白,婉清她聪慧好学,定能很快适应。”
“第二,其父苏怀远,朕会酌情提拔,以示恩宠,但绝不会授予显要实权。你需明白,此乃为避外戚干政之嫌,亦是保护他苏家。你将来继位,亦需秉持此原则,皇室与政府,需有界限。”
洪启明怔了一下,随即郑重点头:“儿臣明白父皇深意,绝不让外戚扰乱朝纲。”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洪天佑目光如炬,盯着儿子,“朕准了你的选择,是念在父子之情,亦是基于对帝国未来制度的考量。你需更加勤勉,努力提升自己,未来方能驾驭这庞大的帝国。你的婚姻,朕给了你自由,但你的责任,半分不能少!”
“儿臣定当刻苦努力,不负父皇期望,不负江山社稷!”洪启明再次叩首,这一次,语气中充满了郑重和决心。
“好了,起来吧。”洪天佑语气缓和下来,“此事朕会让你母后着手安排,择吉日先行定下名分。在正式大婚之前,你们仍需守礼,不可逾越。”
“是!儿臣遵命!”洪启明站起身来,脸上洋溢着发自内心的笑容。
看着儿子离去的轻快背影,洪天佑轻轻吐出一口气。这个决定,或许在那些老派臣子看来有些“离经叛道”,但他相信,这对于帝国的长远稳定,利大于弊。
他拿起朱笔,在一份关于调整学部部分官员的奏章上,轻轻批注了一句:“基础教育司主事苏怀远,勤勉可靠,着升任学部员外郎(从五品),仍负责原务,以示嘉奖。”
这既是对苏家的安抚和抬举,又将苏怀远放在了一个级别稍高但仍不涉及核心权力的闲散位置,符合他“给名分不给实权”的思路。
处理完这件事,洪天佑的目光重新投向桌上那厚厚一叠关于海军扩建、陆军换装、科技研发等计划书上。
太子的婚事定了,算是了却一桩家事。而现在,他需要将全部精力,重新投入到让大夏帝国冲向世界之巅的霸业之中。
喜欢太平重生我在澳洲当开荒君王请大家收藏:(m.motiedushu.com)太平重生我在澳洲当开荒君王磨铁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