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1898年1月初。
洪天佑离开日本,乘船渡过对马海峡,抵达了朝鲜半岛的仁川港。自《汉城条约》签订以来,时间过去不到两年,但此时的朝鲜,已然是大夏帝国精心打造的、远比后世那个超级大国控制其东亚盟友更为彻底的“保护国”。
人口构成与经济指数(截止1897年12月):
朝鲜总人口:约920万人。
人口构成:
朝鲜族:约 910万人**。
大夏移民及侨民:约8万人(主要集中在汉城、仁川、釜山等城市,多为官员、商人、技术人员及眷属)。
其他(驻军及少量日裔等):约2万人。
经济指数:
关税收入:大夏控制100%。
货币流通:大夏华元占比 超过95%,朝鲜本地货币几近消失。
矿产资源开发(金、铁、煤、钨):大夏资本控制85%以上。
铁路网络:大夏掌握100%的路权与运营权。
主要港口(仁川、釜山、元山):大夏控制100%的管理与使用权。
对外贸易总额:大夏占比超过90%。
走在汉城的街道上,洪天佑看到的是与日本截然不同的景象。这里没有那种压抑,反而有一种畸形的繁荣。店铺林立,商品多为大夏生产的工业品和日用百货,华元的使用随处可见。许多朝鲜人,尤其是年轻人和商人,基本能说日常的汉语,并以使用大夏商品、了解大夏风尚为荣。一种 “崇夏媚外”的风气在中底层民众中在滋生——他们羡慕帝国的强盛与“文明”,渴望通过模仿和依附来改变自身处境。
大夏帝国驻朝鲜高级专员拥有对朝鲜“自治政府”一切决策的最终否决权。朝鲜国王及其政府,更像是大夏政策的执行经理。基本涉及大夏利益、驻军及重大经济案件的领事裁判权使得帝国法律凌驾于朝鲜本地法之上。
而安全处的网络渗透至朝鲜政府各个层级以及社会主要领域,确保没有任何脱离控制的“意外”发生。
军事上,帝国在仁川、釜山、元山拥有永久性大型海陆军基地,驻有超过两万五千人的精锐部队,装备精良,时刻保持战备。
其朝鲜自身武装被限制在1.5万人以内,装备由大夏提供并控制,军官任命需经大夏核准,其作用仅限于维持内部治安和作为帝国军队的辅助力量。
在经济上,朝鲜的矿产(尤其是战略矿产如钨、金)、粮食、海产品等,以“协议价格”(远低于国际市场)被源源不断地输往大夏本土或用于供应驻军。
朝鲜市场对大夏商品零关税开放,彻底沦为帝国工业品的倾销地,本土手工业和小农经济在冲击下基本没落了,从而加深了其经济依附。
另外,通过控制货币和金融体系,大夏资本可以轻松影响朝鲜经济波动,低买高卖,收割财富。那笔巨额的“重建贷款”及其利息,更是一个长期套在朝鲜脖子上的枷锁。
洪天佑看着这一切,心中毫无波澜,甚至有些满意。他从未想过要吞并朝鲜,进行艰难的民族同化。在他的蓝图中,朝鲜的定位非常清晰——一头被精心豢养的“奶牛”。这头牛不需要有自己的思想,只需要健壮、温顺、产奶量高。定期从它身上汲取乳汁(资源、市场、战略缓冲),就是其全部价值。朝鲜人所谓的“吃苦耐劳”,在洪天佑看来,正是维持这头“奶牛”高产且管理成本低的优良特性。
然而,洪天佑也深知,纯粹的经济和军事控制并不完全可靠。要想让这头“奶牛”长期保持温顺,甚至乐于被挤奶,必须在精神上、文化上加以引导和麻醉。他联想到后世某个半岛国家以其“韩流”娱乐产业侵蚀周边国家青少年心智的现象,一个反向且宏大的 “夏娱入朝”文化计划在他脑中成型。
通过系统性的文化输出,塑造朝鲜民众(尤其是年轻一代)的价值观和审美观,使其从文化上亲近、崇拜大夏,从而淡化乃至消除其民族独立意识,巩固帝国控制。
具体措施:
1.建立文化桥头堡:
在汉城、仁川等大城市,由帝国资本控股,建立“大夏-朝鲜文化交流中心”、“皇城影剧院”等设施,作为展示大夏“先进”文化和娱乐产品的窗口。
收购或入股朝鲜本土的报纸、杂志,开辟固定版面,介绍大夏的时尚、音乐、戏剧、电影。
2. 打造“星夏”偶像:
由大夏的文化宣传部门幕后操盘,在朝鲜境内选拔有潜力的少男少女,送往帝国本土进行系统化的偶像培养(学习汉语、大夏礼仪、流行歌舞、表演等)。
将这些经过精心包装的、充满“大夏魅力”的朝鲜裔偶像团体和演员推回朝鲜市场。让他们唱着大夏作曲家写的歌(歌词蕴含亲夏内容),演着展现大夏“繁荣、强大、友善”的电视剧和电影。
3. 内容投放:
拍摄制作大量成本低廉但剧情狗血、画面精美的爱情剧、家庭伦理剧、历史剧(扭曲历史,强调中原文化对朝鲜的“恩泽”与“引领”)。在这些剧中,大夏角色往往是高贵、多金、智慧的象征,而负面角色则多由那些“顽固守旧”、“排斥大夏”的朝鲜人扮演。
制作旋律抓耳、舞蹈炫酷的流行歌曲,通过唱片、广播(帝国控制的电台)进行轰炸式播放。歌词多宣扬 “追逐梦想”(指向大夏)、“告别旧时代”、“拥抱新世界(大夏主导的世界)”等主题。
通过偶像和媒体,推广大夏的服装款式、发型、化妆品、饮食(如火锅、改良版川菜)等,塑造“大夏等于时尚、等于上流”的公众认知。
4. 控制发行渠道:
垄断朝鲜境内的电影院线、唱片发行、广播频道。确保大夏文化产品畅通无阻,同时限制乃至封杀任何可能带有朝鲜民族主义色彩的本土文化产品。
洪天佑将脑中的计划方案形成文字后,立即交待安全处随行负责人传回神都:“将此‘夏娱入朝’计划,列为对朝工作的长期重点。朕要看到,在不久的将来,朝鲜的年轻人谈论的不再是他们自己的历史和英雄,而是我大夏的明星和潮流!要让他们以哼唱华语歌曲为荣,以模仿夏式穿着为美!”
帝国的统治朝鲜,不仅要控制身体(政治、经济、军事),更要俘获心灵(文化)。目的就是让这头被寄予厚望的“奶牛”,将在帝国为其设定的轨道上,持续不断地贡献出它的养分,而自身却沉浸在帝国编织的娱乐与消费迷梦中沉睡下去。
喜欢太平重生我在澳洲当开荒君王请大家收藏:(m.motiedushu.com)太平重生我在澳洲当开荒君王磨铁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