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84年6月18日,神都(原新夏京)
这一天,被洪天佑钦定为帝国国庆日,更是他登基称帝的日子。
整个神都的大街小巷,崭新的金龙旗迎风招展,家家户户张灯结彩。
从帝国各处涌来的民众,挤满了通往王宫——现在应该称为“神都皇城”的每一条街道,人人脸上都洋溢着发自内心的激动与自豪。
皇城正门前,“承天广场”被布置得庄严肃穆。高高的祭坛矗立中央,面向东方,准备进行最重要的祭告天地仪式。
广场四周,由陆军精锐组成的仪仗队个个都昂首挺胸。更外围,则是一眼望不到边的民众。
受邀观礼的外国使节团被安排在观礼台视野最佳的位置。
德国、奥匈帝国、意大利、美国、法国和俄国代表都已入座。他们脸上带着复杂的神情,好奇、审视,甚至有些难以置信地看着眼前的景象。
一个在澳洲荒野上崛起不到二十年的政权,竟能有如此凝聚力?大英帝国应该在后悔了吧?
“铛——!铛——!铛——!”
九声浑厚的钟鸣,从皇城最高的钟楼响起,瞬间压过了广场上所有的喧哗。全场骤然肃然!
身着崭新礼服的内阁总理大臣福伯,作为大典司仪,走到祭坛前方,用尽全身力气高呼:
“吉时已到——!恭请大夏帝国皇帝陛下——!祭告天地——!”
所有的目光,齐刷刷地聚焦在皇城那扇缓缓打开的,象征着无上权力的大门上。
在无数双眼睛的注视下,洪天佑的身影出现了。
他头戴着金龙纹饰的“皇冠”,身着以玄色为底,绣满金色龙纹和十二章纹的衮服,腰悬佩剑,步履沉稳而有力。
阳光洒在他身上,衮服上的金线反射的光芒,衬托得他威严无比。身后,是赵铁鹰、张弼士等核心重臣组成的仪仗扈从。
洪天佑一步一步,踏上祭坛的台阶。广场上数十万民众屏住了呼吸。
他站定在祭坛中央,面对香案和供奉的天地神位。福伯高声诵读祭文,声音洪亮:
“维武德元年,岁次甲申,六月戊午朔,越十有八日乙亥。大夏帝国皇帝臣洪天佑,敢昭告于皇天上帝,后土神只:
……臣承天命,率众南渡,披荆斩棘于莽荒,廿载砥砺,赖将士用命,臣民同心,终扫六合,廓清寰宇,定鼎南天!今疆域万里,生民千万,国势日隆,此皆天命所归,民心所向!……臣洪天佑,谨遵天命,顺承人心,即皇帝位!改元武德!立国号曰‘大夏帝国’!伏惟神明,佑我大夏,国祚永昌,福泽绵长!尚飨!”
祭文念毕,洪天佑亲自点燃香烛,行三跪九叩大礼。
庄严肃穆的仪式感,让所有观礼者,包括那些带着挑剔眼光的外国使节,都不由自主地心生敬畏。
祭天礼成!福伯再次高呼:“群臣朝贺——!万民同庆——!”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以福伯为首的所有文武大臣,齐刷刷跪倒在地,山呼万岁!声浪声席卷了整个广场!
紧接着,广场外围的数十万民众,也纷纷自发跪倒,激动地跟着高呼:
“万岁!万岁!万万岁!”
“大夏帝国万岁!”
“皇帝陛下万岁!”
声浪一浪高过一浪,直冲云霄!那是一种发自肺腑的、狂热而虔诚的拥戴!
这排山倒海般的声浪,让观礼台上的外国使节们脸色剧变!他们见过阅兵,见过庆典,却从未见过如此规模和如此狂热的民众拥戴度!这绝非强权可以压制,这是真正的民心所向!
德国武官低声对同伴惊叹:“上帝……这凝聚力……太可怕了!”
美国代表则快速在笔记本上记录着:“民众支持度远超预期,大夏帝国民众基础极为稳固。”
洪天佑站在祭坛之上,俯瞰着脚下跪拜的臣民。这一刻,他不再是“王上”,他是“皇帝陛下”!是大夏帝国亿兆臣民的主宰!他缓缓抬起双手,示意平身。
“帝国子民们!”洪天佑的声音通过精心布置的扩音装置(特斯拉的早期试验品),清晰地传遍广场每一个角落,“今日,大夏帝国,正式成立了!”
“自磐石堡星火,至今日南天一柱!此非朕一人之功,乃我大夏千万军民,同心同德,血汗铸就!今日起,尔等皆为帝国子民!朕当励精图治,护我国土,安我黎庶,使我大夏龙旗,永耀南天!使华夏文明,光大于海外!”
“朕宣布:今日起,年号‘武德’!以武立国,以德安邦!凡我帝国子民,无论华夷,同心协力,共筑盛世!凡敢犯我疆土、辱我国格者,虽远必诛!”
“万岁!万岁!万岁!” 回应他的,是更加狂热的声浪!
“阅兵开始!” 洪天佑大手一挥,指向广场尽头宽阔的“神武大道”。
呜呜呜——!
嘹亮的军号声突然响起!紧接着,是沉重、整齐的脚步声!
首先通过承天广场接受检阅的,是陆军方阵!
十二个步兵方阵,代表着帝国陆军的十二个常备师。士兵们身着笔挺的墨绿色新式军服,头戴钢盔,肩扛着闪亮的“大夏1881式”步枪(即毛瑟G98),步伐整齐划一,那股肃杀之气,扑面而来!
“正步——走!”随着指挥官的口令,整齐划一的正步砸在路面上,发出震撼人心的轰鸣!
观礼台上的各国武官,尤其是德国和奥匈的军官,眼睛瞬间亮了,死死盯着士兵的装备和队列纪律,低声交换着评价:“纪律严明……装备精良……训练有素……不可小觑啊!”
步兵方阵之后,是令人胆寒的机枪方队!骡马拖曳着沉重的“火神炮五型”(马克沁改进型),黑洞洞的枪口指向天空,展示其恐怖的火力。
紧接着,是炮兵方阵!76mm速射野战炮、105mm轻型榴弹炮,几门巨大的150mm重型榴弹炮,被健壮的骡马拖拉机牵引着,缓缓驶过。粗大的炮管在阳光下闪着冷光,象征着毁灭性的力量。
“上帝啊……这完全是一支欧陆强国的陆军水准!甚至在某些装备上更胜一筹!”一位来自奥匈帝国的陆军武官忍不住低声惊呼。
“他们的纪律性和士气……简直可怕。看看那些士兵的眼神!”法国武官面色严肃地对身边的同僚说。
“装备精良,训练有素。特别是他们的机枪普及程度和重炮装备……在远东和太平洋,这绝对是一支决定性的力量。”美国观察员在笔记本上飞快地记录着,眼神中带着一丝警惕。
地面检阅结束,洪天佑在群臣簇拥下,登上皇城高大的阅兵台,目光转向远处的天鹅河入海口方向。
呜——!呜——!
嘹亮而雄浑的舰船汽笛声从海天相接处传来!由旗舰“定国号”铁甲舰领衔,“镇国”、“龙威”、“龙骧”、“镇海”、“定海”、“靖海”……帝国海军最强大的七艘铁甲巨舰,排成威严的单纵队,缓缓驶过神都外海!
舰体庞大,粗壮的炮管在阳光下反射着寒光!舰艏高扬的金龙旗猎猎作响!
“开炮——!向皇帝陛下致敬!”海军司令林海生的命令通过旗语下达。
轰!轰!轰!轰……!
七艘主力舰的主炮依次发出震耳欲聋的轰鸣!炮口喷射出巨大的火焰和浓烟!虽然没有装填实弹,但那巨响和海上钢铁城墙般的威势,足以让任何心怀不轨者胆寒!
“十五万吨以上的主力舰队……还有如此现代化的港口要塞群。他们在太平洋的海权,已经可以横行了。”德国海军武官放下望远镜,语气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羡慕。
“太平洋上,除了大英皇家海军,恐怕就是他们了……”一位意大利外交官低声附和。
阅兵的最后,是民众代表方阵。来自各州府的农民、工人、学生、商人代表,以及特意安排的归国华人科学家、工程师团队,还有身着传统服饰的爱尔兰裔、原住民代表。
他们挥舞着旗帜,脸上洋溢着对未来的希望和对新帝国的认同。这展示的不仅是武力,更是一个蓬勃向上,万民归心的新兴帝国!
......
阅兵结束,洪天佑再次微笑地面向他的臣民们。山呼海啸般的万岁声再次响彻神都,久久不息。
大夏帝国,这个诞生于海外,以武立国的新生强国,在这一刻,正式踏上了世界历史的舞台!
喜欢太平重生我在澳洲当开荒君王请大家收藏:(m.motiedushu.com)太平重生我在澳洲当开荒君王磨铁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