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渝号”客轮如同一头搁浅的巨鲸,沉默地斜卧在浑浊的洪水中。倾斜的甲板成了众人临时的栖息地,冰冷的雨水依旧敲打着钢铁船体,发出单调而压抑的声响,但至少,他们暂时远离了那吞噬一切的泥泞与深水。劫后余生的虚脱感与找到避难所的短暂庆幸交织在一起,让每个人都瘫坐在湿漉漉的甲板上,贪婪地喘息着。
然而,陆锋和陈海没有时间休息。生存的本能驱使他们立刻行动起来。
“检查所有出入口!老陈,你负责上层船舱和驾驶台!我去下层机舱和货舱!”陆锋抹了把脸上的水,声音带着不容置疑的紧迫感。这艘死寂的巨轮内部情况不明,必须尽快排除潜在危险。
陈海点头,持枪率先向通往上层客舱和驾驶室的楼梯摸去。他的脚步轻盈而警惕,身影很快消失在昏暗的通道阴影里。
陆锋则示意老赵跟上自己,两人沿着另一侧湿滑的金属楼梯,向下层深处走去。越往下,光线越暗,空气中那股潮湿霉变混合着淡淡机油和某种难以言喻的腐败气味越发浓重。应急灯早已失效,只有陆锋手中的强光手电划破黑暗,照亮布满管道和阀门的狭窄通道。
他们首先找到了那个带有“发电机房”标识的铁门。推开沉重的门,手电光柱照亮了一台中型应急柴油发电机和旁边堆放的几桶宝贵柴油。老赵的眼睛瞬间亮了,像看到了失散多年的亲人。
“好东西!”他低吼一声,顾不上脏污,扑到发电机前,熟练地打开检修盖,用手电仔细检查内部状况,“看起来保养得还行,就是受潮了……试试看能不能启动!”他立刻从随身工具包里掏出家伙,开始忙碌起来。
陆锋留下老赵,独自继续探索。他推开隔壁储藏室的门,手电光扫过,发现了更多被遗弃的物资:成箱的瓶装水、罐头、压缩饼干,甚至还有几套未拆封的船员制服和崭新的毛毯。这些发现让他紧绷的心弦稍稍松弛了一些。至少,短期内最基本的生存物资有了补充。
他继续深入,来到应该是船员休息区和厨房的位置。这里更加凌乱,有挣扎和匆忙撤离的痕迹,但幸运的是,并没有发现遇难者的遗体。这让他松了口气,至少不必面对更残酷的精神冲击。
当陆锋探索到船体最底层,靠近水线的货舱区域时,手电光无意中扫过一扇厚重的、带有防水密封条的舱门。门上的标识让他心中一动——“通讯设备间”。
他用力拧动锈蚀的转轮,费了好大劲才将舱门拉开一条缝隙。里面空间不大,摆放着一些蒙尘的电子设备,最重要的是,有一台看起来相当专业的海事无线电台!虽然设备表面也布满了湿气凝结的水珠,但整体结构似乎还算完整。
“通讯……”陆锋的心跳加速了几分。在这与世隔绝的绝境中,一台可能工作的电台,其价值无可估量!
与此同时,在上层驾驶台,陈海也有了发现。驾驶室内一片狼藉,航海图散落一地,仪器屏幕漆黑。但在船长座椅旁边,陈海找到了一个锁着的矮柜。他用匕首撬开锁扣,里面赫然放着几样关键物品:一把保养良好的信号枪连同几发信号弹,一个高倍率的航海望远镜,以及最重要的——一套完整的“江渝号”船舶结构图!
当陆锋和陈海带着各自的发现回到主甲板集合点时,老赵那边也传来了好消息。经过一番紧张的检修和除湿,那台应急发电机竟然被他捣鼓得发出了沉闷而有力的轰鸣声!紧接着,船舱内部几盏残存的应急灯闪烁了几下,顽强地亮了起来!昏黄的光线虽然微弱,却瞬间驱散了部分令人绝望的黑暗,给这钢铁孤岛带来了第一缕文明的微光。
“有电了!”甲板上响起一阵压抑的低呼,所有人的脸上都焕发出一种难以言喻的光彩。光明,在这种环境下,不仅仅是照明,更是希望和秩序的象征。
陆锋立刻下令,利用这宝贵的电力,优先解决几个紧迫问题:
“老赵,想办法接通风扇或者抽湿机,尽量降低船舱内部的湿度,特别是伤员待的地方!”
“王楠,林舒,你们带人立刻把所有找到的毛毯和干衣服分给大家,优先给孩子和伤员更换湿衣服,防止失温!”
“周博士,张伟,你们跟我来通讯室!”
在船舶结构图的指引下,陆锋带着周毅和张伟很快找到了那个隐蔽的通讯设备间。张伟一看到那台海事电台,就像变了个人,眼中的恐慌和颓废被一种近乎痴迷的专业光芒取代。他顾不上脏污,扑到设备前,迅速检查电源、连接线和主要模块。
“设备基础完好!但受潮严重,天线状态不明,需要时间检测和除湿!”张伟语速飞快,手指在按键和接口上飞快地操作着,“给我点时间,也许……也许能收到外面的信号!”
陆锋点点头,将通讯间交给张伟和周毅(周毅负责用找到的酒精和软布协助清理设备),自己则再次回到甲板。
有了灯光和初步的安顿,团队的士气明显提振。林舒和王楠已经组织女眷和伤势较轻的渔民,用找到的船员制服和毛毯,在相对干燥通风的一间高级客舱里建立了一个临时的“医疗和生活区”。伤员的湿衣服被换下,伤口被重新清理包扎,朵朵和其他孩子也被裹在干燥的毛毯里,喝到了热水。
陈海和老赵则开始着手加固这艘临时方舟的防御。他们检查了所有通往甲板的舱门,用找到的工具和家具加固了最容易突破的几个点。陈海还将那把信号枪和望远镜带到了驾驶台,那里视野最好,可以作为了望哨。
夜幕逐渐降临,风雨声似乎小了一些,但依旧不绝于耳。船舱内,应急灯投下昏黄的光晕,人们围坐在一起,分食着简单的罐头食品。气氛不再像白天那样死寂和绝望,多了些许劫后余生的交谈声。
陆锋站在驾驶室外的舷廊上,借着暮色和老赵修复的一盏探照灯,用航海望远镜观察着四周漆黑的水域。洪水无边无际,远处偶尔能看到零星微弱的火光,不知是幸存的灯火还是燃烧的废墟,更添几分苍凉。
“有什么发现?”陈海走到他身边。
“水势好像……稳住了,甚至有点回落。”陆锋放下望远镜,眉头紧锁,“但这不一定是好事。如果广播里说的‘非线性加速’是真的,这可能是更大规模海啸来临前的……短暂退潮。”
陈海沉默地点了点头。他们都是熟悉自然的人,知道平静背后往往隐藏着更大的风暴。
这时,张伟一脸兴奋却又带着困惑地跑了上来:“陆哥!电台!电台有反应了!”
三人立刻返回通讯室。只见那台海事电台的指示灯有几个在闪烁,扬声器里传出持续不断的、强烈的静电噪音,但在噪音的间隙,似乎真的夹杂着一些极其微弱、扭曲、无法辨别的信号片段,有时像是人声,有时又像是某种规律的数字编码。
“能解析吗?是什么内容?”陆锋急切地问。
张伟沮丧地摇头:“干扰太强了!信号源非常远,而且飘忽不定!像是……像是很多信号混杂在一起,又被什么东西干扰打碎了!我尝试了几个国际遇险和海事公用频率,都是这样!根本无法解读具体内容!”
他顿了顿,脸上露出一丝恐惧:“这种全球性的、强烈的电磁背景噪音……很不正常。就像……就像整个星球的电离层都出了问题……”
通讯的尝试,带来了微弱的希望,却也印证了灾难的全球性和深远程度。他们依然被困在这片信息的孤岛上。
陆锋拍了拍张伟的肩膀:“继续尝试,保持监听。任何一点信息都可能有用。”
他走出通讯室,看着船舱内暂时安顿下来的人们。孩子睡着了,伤员情况稳定,大家脸上有了一丝暖意。但这平静能持续多久?这艘搁浅的船,是他们救命的方舟,也可能成为下一个危险的陷阱。
淡水如何长期解决?食物终将耗尽。这艘船能承受可能到来的海啸冲击吗?下一个目的地在哪里?
问题如同窗外重新变得密集的雨点,再次敲打着陆锋的神经。但他知道,此刻,他们至少赢得了宝贵的喘息时间,和一个相对坚固的据点。
他深吸一口带着铁锈和机油味的冰冷空气,对陈海说:“安排守夜,两小时一班,你我轮流。告诉所有人,好好休息。明天……我们得给这艘‘方舟’,找到离开这里的方向。”
夜色深沉,笼罩着这艘漂浮在文明废墟之上的钢铁孤岛。希望如同船舱内那盏摇曳的应急灯,微弱,却顽强地亮着。
喜欢潮汐陷落请大家收藏:(m.motiedushu.com)潮汐陷落磨铁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