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会议中心的晨光刚漫进临时办公区,陆知衍就已经将最后一份项目材料收进公文包。桌面收拾得格外整齐:《全国农业科技期刊》的论文初稿放在最上层,封面贴着苏晚星编的 “星衍” 款麦秆书签;旁边是叠得方正的项目成果证书,烫金的 “国家级子课题优秀方案” 字样在光下格外醒目;最角落压着一张便签,是苏晚星离别时写的 “记得带北京茯苓饼,要三分糖的”,字迹娟秀,边角被他摸得有些发卷。
“陆顾问,这是最终版的项目总结,您核对下没问题就可以带走了。” 工作人员递来一份装订好的文件,打断了他的思绪。陆知衍接过,指尖快速扫过目录,目光在 “绿源农场实践案例”“清河镇数据验证” 两页停留 —— 这两处都是苏晚星帮他补充了农户证言的章节,也是他最想第一时间跟她分享的部分。“麻烦了,” 他点头致谢,将文件放进公文包侧袋,那里还躺着给苏晚星买的特产袋,装着她爱吃的茯苓饼和老字号的山楂糕。
离开办公区前,陆知衍最后看了眼窗外的街景。这三个月里,他无数次站在这里给苏晚星打视频,跟她讲会议上的讨论、调研时的趣事,也听她分享老家的麦田、小说的进展。如今终于要返程,心里的期待像初春的麦苗,疯长着越过了对项目收尾的疲惫。
高铁检票口前,顾言泽发来微信:“王总监那边没动静,但我查到他昨天联系了期刊的排版部,好像想打听你论文的发表进度,你回去后注意把电子稿加密,别让他有机可乘。” 陆知衍指尖在屏幕上敲出 “知道了”,又补充一句 “帮我盯着绿源农场的动态,老陈说李婶他们在准备签售会的麦秆书签”,才收起手机,随着人流走向站台。
高铁缓缓启动时,陆知衍靠窗坐下,从公文包里拿出苏晚星的 “乡村素材笔记”。笔记本里夹着她画的清河镇麦田速写,旁边写着 “这里的沙质土适合加进小说第 23 章,小林帮刘大叔调模型的情节”;某一页还贴着张便利贴,是她熬夜整理的 “模型推广农户名单”,每个名字旁都标着特征,比如 “李婶:会编麦秆套,爱说‘科技要暖乎乎的’”“刘大叔:种小麦 30 年,认死理但服数据”。他一页页翻着,指尖拂过那些带着温度的字迹,仿佛能看到苏晚星趴在老家书桌上认真记录的样子,嘴角不自觉弯起。
“小伙子,你也是搞农业科技的?” 邻座的大叔突然开口,手里拿着一份《农民日报》,头条正是关于 “国家级农业科技项目落地乡村” 的报道。陆知衍愣了愣,顺着大叔的目光看向自己公文包上挂的麦秆书签 —— 是苏晚星送的 “平安” 款,穗纹里还沾着点麦香。“嗯,在做植物生长模型的推广。” 他点头回应。
大叔眼睛一亮,放下报纸凑过来:“俺是河北清河镇的,去年俺们村就用了类似的模型,小麦亩产多收了一百多斤!俺家那口子还说,发明模型的肯定是个懂种地的年轻人,没想到真这么年轻!” 陆知衍心里一暖,想起清河镇的刘大叔,笑着说:“清河镇的项目我也参与了,刘大叔家的麦田就是我们重点监测的地块。”
“刘老根?” 大叔一拍大腿,“那是俺发小!他天天跟俺说‘模型比天气预报还准’,还说帮他省了不少水!” 两人就着清河镇的种植情况聊了一路,大叔絮絮叨叨说着 “科技帮农民省了多少力”,陆知衍静静听着,偶尔补充模型的优化思路,心里却在想:这些真实的故事,苏晚星写进小说里一定很动人。
聊到兴起,大叔还拿出手机翻出家里麦田的照片:“你看这麦子,用模型种的就是比以前壮实!俺打算今年再扩大两亩,你要是有时间,欢迎来俺们村看看!” 陆知衍接过手机,认真看着照片里饱满的麦穗,突然想起苏晚星说的 “签售会要设科技体验区”,便笑着提议:“下次苏晚星来清河镇签售,我可以带模型去现场演示,到时候请您来当‘农民体验官’?” 大叔爽快答应:“那敢情好!俺还想跟你请教怎么用模型算磨粉率呢!”
高铁驶入 A 市境内时,窗外的景色渐渐熟悉起来 —— 成片的麦田、低矮的乡村房屋,和苏晚星视频里的画面慢慢重合。陆知衍拿出手机,翻出两人上次短暂重逢时的合照:苏晚星举着 “欢迎回家” 的纸牌,笑得眼睛弯成月牙,他站在旁边,手里拎着她爱吃的糖糕。照片下面是苏晚星昨天发的消息:“奶奶说要做你爱吃的糖醋排骨,让你下高铁直接来家里吃饭。”
他指尖在屏幕上轻轻摩挲,正想给苏晚星发 “快到了”,顾言泽的紧急消息突然弹出来:“老赵刚才出现在 A 市高铁站,手里拿着个黑色文件夹,好像在等什么人,我怀疑是王总监让他来堵你,想抢论文初稿或者项目资料,你下高铁时注意点,我已经让朋友去接你了。”
陆知衍的心猛地一沉,下意识将公文包抱在怀里。他快速回复顾言泽 “我知道了,别告诉苏晚星,免得她担心”,又检查了一遍公文包的拉链,将装着论文和证书的夹层锁好,才抬头看向窗外 —— 高铁站的轮廓已经清晰可见,人群熙熙攘攘,他不知道哪个是老赵,也不知道对方会用什么手段,但怀里的成果,是他和苏晚星三个月异地里共同努力的结晶,绝不能被王总监破坏。
高铁缓缓停靠站台,陆知衍随着人流慢慢走下车,目光警惕地扫过周围的人群。站台出口处挤满了接站的人,他一眼就看到了举着 “陆知衍” 牌子的男生 —— 是顾言泽的朋友,手里还拿着个黑色的双肩包,应该是用来转移资料的。
就在他准备走过去时,眼角突然瞥见一个穿灰色外套的男人 —— 正是老赵,手里果然拿着个黑色文件夹,正朝着他的方向张望。陆知衍心里一紧,故意放慢脚步,从公文包里拿出手机,假装给苏晚星打电话,声音刻意提高:“晚星,我刚下高铁,顾言泽的朋友来接我了,你别急,我很快就到你家楼下……”
老赵听到 “顾言泽” 三个字,脚步明显顿了顿,眼神里闪过一丝犹豫。陆知衍趁机加快速度,走到接站男生身边,将公文包递给他:“麻烦你先把这个送到绿源农场老陈那里,我跟朋友汇合后就过去。” 男生会意,接过公文包快速消失在人群中。
老赵看着两人的动作,想追上去又有些迟疑 —— 没有了公文包,就算找到陆知衍也拿不到资料。陆知衍假装没看到他,转身朝着站台另一头走,那里是苏晚星说会来接他的方向。他拿出手机,给苏晚星发了条消息:“有点事耽误了,你再等我十分钟,别乱跑。”
走到站台拐角处,陆知衍终于看到了那个熟悉的身影 —— 苏晚星穿着浅杏色连衣裙,手里举着个小小的纸牌,上面画着传感器和麦秆的图案,正是她离别时画的那款。看到他,她眼睛瞬间亮了,快步跑过来,手里还提着个保温袋:“知衍!你终于回来了!奶奶让我给你带的糖醋排骨,还是热的!”
陆知衍伸手将她揽进怀里,身上的薄荷味混着她发间的麦香,瞬间驱散了刚才的紧张。他低头看着她,发现她衣领上别着那枚 “平安” 麦秆书签,和自己公文包上的那枚一模一样。“让你久等了,” 他轻声说,指尖拂过她的发梢,“论文初稿和成果证书都安全,等下我们一起去绿源农场,给李婶他们看看。”
苏晚星笑着点头,拉着他的手往出口走,嘴里絮絮叨叨说着老家的事:“张磨坊主新磨了麦芯粉,说要给你做糖糕;刘大叔昨天还打电话问你什么时候回来,想跟你请教模型的新功能;还有周姐,说签售会的路线图已经改好了,首站绿源农场定在下周末……”
陆知衍静静听着,偶尔点头回应,目光落在两人交握的手上。异地三个月的思念、项目推进的辛苦、应对王总监的疲惫,在这一刻都化作了满满的踏实。他低头看了眼苏晚星手里的保温袋,又想起公文包里的特产,心里盘算着:晚上可以一起吃排骨、尝茯苓饼,再跟她细细讲论文里的细节,还有清河镇大叔的故事。
可就在两人快要走出高铁站时,陆知衍的手机突然震动,是顾言泽发来的紧急消息,附带一张照片:“老赵没拿到资料,又去联系绿源农场的临时采样员了,好像想让他在签售会当天说‘模型数据有假’,你赶紧跟老陈说一声,提前做好准备!”
陆知衍的脚步猛地顿住,苏晚星察觉到他的不对劲,抬头问:“怎么了?出什么事了?” 他握紧她的手,脸上努力挤出笑容:“没什么,就是顾言泽说要跟我们一起去绿源农场,我们稍微等他一下。” 心里却已经开始盘算:要立刻联系老陈,让他盯着采样员;还要跟苏晚星商量,在签售会现场加设 “农户证言环节”,提前堵住王总监的歪心思。
阳光透过高铁站的玻璃穹顶,落在两人身上,温暖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紧张。陆知衍看着苏晚星期待的眼神,心里暗暗下定决心:无论王总监耍什么花样,他都要保护好项目成果,守护好和苏晚星的约定,绝不能让即将到来的签售会出任何意外。
远处,顾言泽的身影正朝着他们跑来,手里拿着手机,脸上带着焦急的神色。陆知衍知道,这场针对 “科技 + 文学” 的较量还没结束,签售会又将是一场新的考验。但他看着身边的苏晚星,握着她温热的手,心里却充满了勇气 —— 只要他们并肩作战,就没有跨不过的难关。
只是他没告诉苏晚星,老赵的照片里,还拍到了王总监的车停在绿源农场附近。这场即将到来的签售会,或许比他们想象的还要凶险。
喜欢星光撞满怀:我的学霸男友有点甜请大家收藏:(m.motiedushu.com)星光撞满怀:我的学霸男友有点甜磨铁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