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 大文学交流中心的礼堂里坐满了人,晨光透过彩色玻璃窗,在木质讲台上投下细碎的光斑。苏晚星攥着发言稿的指尖微微泛白,稿纸边缘被她无意识揉出褶皱 —— 这是她第一次以 A 大代表的身份,在跨校交流会上分享创作心得,台下不仅有各高校的文学系师生,还有几位知名青春文学杂志的编辑,紧张感像细密的藤蔓,悄悄缠上心头。
“别慌,” 陆知衍的声音在耳边轻轻响起,他站在后台入口处,手里拿着一瓶温热的柠檬水,是特意帮她准备的 “缓解紧张神器”,“你写的故事里有那么多真诚的细节,大家一定会喜欢的。” 他说着,伸手帮她理了理衣领上的小褶皱 —— 那是件浅粉色衬衫,还是上次开学重逢时他陪她挑的,说 “衬得你气色好”。
苏晚星接过柠檬水,指尖触到瓶身的温度,心里的慌乱稍减。她低头看了眼发言稿,上面除了自己写的内容,还有陆知衍用铅笔标注的小提示:“这里可以放慢语速”“举个校园故事的例子”,连她容易卡顿的段落旁,都画了个小小的笑脸图案,像在无声打气。
“下一位,有请 A 大文学系苏晚星同学,分享《青春创作中的‘真实感’表达》。” 主持人的声音透过麦克风传来,苏晚星深吸一口气,攥着发言稿走上讲台。高跟鞋踩在木质地板上的声响,在安静的礼堂里格外清晰,她抬头时,正好对上第一排陆知衍的目光 —— 他眼神里没有平时的清冷,满是温柔的笃定,像在说 “我相信你”。
调整麦克风时,苏晚星的手不小心抖了一下,发言稿滑到地上。她慌忙弯腰去捡,耳尖瞬间红透,台下传来细碎的议论声,让她更紧张了。就在这时,她看到陆知衍微微前倾身体,对着她比了个口型,清晰地说 “加油”,指尖还轻轻敲了敲自己的胸口,像在提醒她 “记得我们练过的”。
那是昨晚在宿舍楼下练习时,陆知衍教她的小技巧 —— 紧张时就想 “台下只有我一个人在听”。苏晚星定了定神,重新站好,翻开发言稿,声音虽有些轻,却渐渐稳了下来:“我觉得青春创作的‘真实感’,不是刻意堆砌华丽的辞藻,而是藏在那些细碎的日常里 —— 比如图书馆靠窗的座位上,阳光落在稿纸上的光斑;比如秋雨里共撑一把伞时,对方悄悄往你这边倾斜的伞沿……”
她说起自己写《图书馆的晨光》时的灵感,提到陆知衍帮她梳理细节的夜晚,提到实验田调研时收集的乡村素材,原本紧张的声音渐渐变得轻快,眼里也泛起了光。台下的人都听得入神,有人拿出笔记本记录,还有人对着她点头微笑。
讲到 “科技与文学的碰撞” 时,苏晚星顿了顿,看向陆知衍的方向:“之前和计算机系的同学合作整理农业素材时,我发现科技也能为文学注入新的温度 —— 比如用数据记录作物生长的周期,背后藏着的是农民对土地的牵挂;比如模型预测的天气变化,能让故事里的‘雨天共伞’更有真实的生活逻辑。”
话音刚落,台下就响起了轻轻的掌声。苏晚星松了口气,继续往下说,直到最后一句 “愿我们都能在文字里,留住青春里最真诚的瞬间”,礼堂里的掌声终于变得热烈,连坐在前排的杂志编辑都笑着点头。
走下台时,苏晚星的腿还有点软,陆知衍立刻迎上来,递过一张纸巾:“擦汗,你刚才说得很好,特别是提到农业素材那段,很有新意。” 他的声音里带着难掩的骄傲,眼神亮得像落了星光,“我就知道,你一定可以。”
“都是你帮我练了那么多次。” 苏晚星接过纸巾,小声说,脸颊还带着未褪的红晕。她刚想再说些什么,主持人的声音又响了起来:“接下来,有请 A 大计算机系陆知衍同学,从‘科技与人文融合’的角度,补充分享跨学科创作的思考。”
陆知衍朝苏晚星笑了笑,转身走上讲台。他没带发言稿,却站得笔直,目光扫过台下时,特意在苏晚星的位置停留了两秒:“刚才苏晚星同学提到‘科技与文学的碰撞’,我很认同。我的植物生长模型项目,最初只注重技术参数,是她帮我整理农业文学素材时,让我意识到 —— 科技不应该是冷冰冰的数字,要带着对人的理解。”
他拿起投影仪的遥控器,切换到一张幻灯片,上面是苏晚星写的《田野记事》片段,旁边配着模型预测的小麦生长曲线:“比如这段‘老周蹲在田埂上摸麦穗’的描写,让我在模型里加入了‘农民经验参数’—— 机器能预测抽穗时间,却不如农民‘摸一摸麦叶就知道长势’的温度,所以我们的模型会允许用户输入自己的种植经验,让科技更懂生活。”
台下的掌声比刚才更热烈了,有位来自 c 大的文学系教授忍不住提问:“陆同学,你觉得科技能为文学创作提供哪些具体帮助?”
“很多。” 陆知衍的回答干脆又清晰,“比如用数据还原乡村的季节变化,帮作者精准捕捉‘三月小麦抽穗’‘九月水稻扬花’的细节;还能通过用户调研,收集不同地区的生活习惯,让故事里的人物更鲜活 —— 就像苏晚星最近写的乡村故事,里面的‘节气耕作’细节,就是我们一起用模型数据验证过的。”
他每说一句话,都自然地提及苏晚星,像是在刻意告诉所有人 “我们的合作很默契”。苏晚星坐在台下,听着他的话,心里像被温水浸过,甜丝丝的。她想起昨晚他熬夜帮她改发言稿时说的 “你的故事里有温度,我只是帮你让更多人看到”,原来他的认可,从来都不是随口说说。
分享会结束后,不少人围过来和他们交流。有位杂志编辑拉着苏晚星,说 “你的真实感表达很打动人,期待看到你更多作品”;还有计算机系的同学向陆知衍请教模型细节,他耐心解答时,还不忘朝苏晚星的方向看一眼,确认她没有被冷落。
“可以啊你们俩!” 林薇薇挤过人群,拍了拍苏晚星的肩膀,“刚才陆学长提到你的时候,眼睛都在发光!顾言泽还跟我赌,说他肯定会当众夸你,果然没猜错!”
顾言泽也笑着走过来,递给陆知衍一瓶水:“行啊兄弟,这波‘秀默契’我给满分!刚才有好几个其他学校的女生问我,你们是不是一对呢。”
苏晚星的脸颊瞬间红透,下意识往陆知衍身后躲了躲。陆知衍接过水,却没反驳顾言泽的话,只是轻轻拍了拍她的胳膊,像是在安抚:“我们先去吃午饭吧,刚才听工作人员说,食堂今天有你喜欢的糖醋排骨。”
四人并肩往食堂走,b 大的樱花大道上,粉白的花瓣偶尔飘落,落在苏晚星的发间。陆知衍走在她身边,时不时帮她拂掉肩上的花瓣,动作自然又温柔。林薇薇和顾言泽走在前面,故意放慢脚步,给他们留了些空间。
“刚才你紧张的时候,攥着发言稿的手都发白了。” 陆知衍突然开口,声音很轻,只有他们两人能听到,“但你说到‘雨天共伞’的时候,眼睛亮了,那时候我就知道,你找到状态了。”
“还不是因为你比口型加油。” 苏晚星小声说,偷偷看了他一眼,发现他也在看自己,眼神里的温柔像要溢出来。
“以后不管你参加什么分享会,我都会坐在第一排,给你比加油。” 陆知衍的声音里带着认真,指尖轻轻碰了碰她的手背,很快又收了回去,却足够让苏晚星的心跳漏了一拍。
走到食堂门口时,苏晚星突然看到不远处的公告栏前,赵雅正站在那里,手里拿着一张交流会的纪念册,似乎在等什么人。她的目光扫过苏晚星和陆知衍相靠的肩膀,眼神里闪过一丝复杂的情绪,然后转身走进了食堂旁边的小巷。
苏晚星的脚步顿了顿,心里泛起一阵莫名的不安。陆知衍察觉到她的变化,顺着她的目光看过去,只看到小巷的拐角。“怎么了?” 他轻声问,伸手轻轻握住她的手腕,“是不是不舒服?”
“没、没有。” 苏晚星摇摇头,把不安压下去,“可能是刚才发言太紧张,有点累了。” 她不想让赵雅影响他们此刻的心情,可刚才赵雅的眼神,却像根小刺,轻轻扎在她心上。
陆知衍没再多问,却悄悄握紧了她的手腕,把她护在身侧往食堂走。他心里清楚,赵雅的出现不会这么简单,只是不想让苏晚星担心 —— 他会用自己的方式,护着她的情绪,不让之前的误会再发生。
食堂里飘着糖醋排骨的香气,陆知衍帮苏晚星盛了满满一碗,还细心地剔掉了排骨上的骨头。苏晚星吃着排骨,心里的不安渐渐被暖意取代,可偶尔想起赵雅在公告栏前的身影,还是会忍不住猜测:她刚才在等谁?会不会又想找陆知衍?
而此刻的食堂后门,赵雅攥着手里的纪念册,册子里夹着一张写好的便签,上面是她想找陆知衍请教 “模型与文学结合” 的问题。她看到陆知衍握着苏晚星手腕的动作,最终还是把便签揉成了纸团,扔进了垃圾桶 —— 她不会轻易放弃,这场交流会上,她还有机会。
午后的阳光透过食堂的窗户,落在两人交握的手背上。苏晚星看着陆知衍认真帮她挑鱼刺的样子,心里暗暗告诉自己 “要相信他”,可赵雅留下的那丝疑虑,还是为这份刚升温的甜蜜,埋下了一点小小的悬念。
喜欢星光撞满怀:我的学霸男友有点甜请大家收藏:(m.motiedushu.com)星光撞满怀:我的学霸男友有点甜磨铁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