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临时康复中心里空气中弥漫着浓重的消毒水气味,几乎盖不住从隔离病房深处隐隐传来的、压抑的咳嗽声。那咳嗽声干涩、嘶哑,仿佛肺叶已经变成了粗糙的砂纸,每一次呼吸都是折磨。
陈辉和李战穿着厚重的防护服,戴着护目镜,站在康复中心的观察走廊上。透过厚厚的铅玻璃窗,他们能看到里面正在进行康复训练的士兵。那些曾经在喀斯塔纳雪山上生龙活虎的战友,此刻大多面容憔悴,眼窝深陷,动作迟缓。稍微剧烈一点的活动,就会让他们扶着墙壁或器械,大口大口地喘气,脸色憋得青紫。
“肺纤维化……医生说,这是‘冥河’病毒最常见的后遗症。”旁边一位穿着白大褂的军医,声音透过口罩显得有些沉闷,“病毒攻击肺泡,引发不可逆的瘢痕组织增生。他们的肺活量……很多可能再也无法恢复到战斗标准了。”
李战一拳砸在冰冷的墙壁上,发出沉闷的响声。“妈的!联邦那帮杂种!有本事真刀真枪干!玩这种阴损的玩意儿!”
陈辉没有说话,只是默默地看着里面一个年轻的士兵。那士兵试图举起一个很小的哑铃,手臂却抖得厉害,额头上渗出虚弱的冷汗。陈辉认得他,是高原上那个总爱笑、外号“猴子”的侦察兵,现在却连这点重量都难以承受。
“除了肺部,还有神经系统损伤。”军医继续介绍,语气沉重,“部分康复者出现反应迟钝、记忆力减退、肢体末端麻木或震颤的症状。心理创伤也很普遍,失眠、噩梦、焦虑……这场生物战,毁掉的不只是他们的身体。”
“能治好吗?”陈辉终于开口,声音在防护服里显得有些失真。
军医沉默了一下,摇了摇头:“以目前的医疗技术,肺纤维化无法逆转,只能通过药物和康复训练延缓进展,改善生活质量。神经损伤的恢复……看个体差异,但完全复原的可能性极低。我们……我们正在尽力。”
这时,走廊另一端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几名医护人员推着一个担架车快速跑过,担架上的人全身覆盖着白布,一动不动。
“又一个……”李战的声音低了下去,带着一种无力的愤怒。
“并发症。”军医的声音更低了,“免疫力被摧毁后,一点普通的感染都可能要了命。”
陈辉深吸了一口气,防护服内的空气带着橡胶和消毒水的味道,让他感觉有些窒息。他看着窗外那些挣扎求生的战友,又想起喀斯塔纳上孙浩咬响手雷时那决绝的眼神。战争的形态不同,但残酷的本质从未改变。
“我们能做什么?”陈辉问军医,也像是在问自己。
“隔离、观察、支持。”军医回答,“防止病毒有任何变异或再次扩散的可能。同时……给他们希望。哪怕只是一点点。”
陈辉点了点头,转身对李战说:“走吧,我们的消杀任务还没完成。”
炎国,国家生物威胁应对中心,主会议室这里的气氛同样凝重。周霆坐在主位,听着来自全国各地的疫情报告和医学专家的分析。巨大的屏幕上显示着“冥河”病毒的基因序列图,以及其攻击人体细胞的模拟动画。
“……综上所述,‘冥河’病毒表现出极高的基因特异性,其S蛋白刺突与东亚人群常见的AcE2受体结合效率远超其他人种,这证实了其作为针对性生物武器的设计特征。”一位头发花白的病毒学家正在做汇报,语气严肃,“其潜伏期短,传染性强,致病率高,并且如同我们正在经历的,会留下严重的、不可逆的后遗症。”
“后遗症的机理明确了吗?”周霆问。
“基本明确。”另一位医学专家接话,“病毒除了直接损伤靶向器官,还会引发宿主体内过度的、甚至错误的免疫反应,这种‘炎症风暴’和后续的纤维化进程,是导致肺、神经、甚至心脏等器官功能衰竭的主要原因。更棘手的是,我们在部分康复者的体内检测到了病毒碎片持续存在的情况,这意味着潜在的慢性炎症可能伴随他们终生。”
会议室里一片寂静。所有人都明白这意味着什么。即使战争结束,这些幸存者也将长期生活在病痛的阴影下,需要消耗巨大的医疗和社会资源。这是一种极其恶毒的、旨在削弱一个国家长期战争潜力和民族活力的武器。
“治疗方案和疫苗的进展?”周霆继续问。
“针对后遗症的治疗,我们主要采用抗纤维化药物、免疫抑制剂配合支持疗法,但效果……有限。预防性的疫苗研发遇到了瓶颈,病毒的一些关键蛋白结构非常不稳定,且存在人为设计的‘陷阱’序列,给传统疫苗和特效药的开发带来了极大困难。”专家叹了口气,“联邦的生物技术,走得太远了。”
周霆的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他想起了老猫小队从“堡垒”实验室带回的数据,想起了刚刚在网络战中接触到的“涅盘”代号。一个模糊的、令人不安的联想在他脑海中形成。
“有没有可能,”周霆缓缓开口,目光扫过在场的专家,“这种病毒,不仅仅是作为一种即时杀伤武器?它的设计,是否本身就包含了制造长期、慢性伤残,拖垮一个国家后勤和医疗体系的战略目的?甚至……为其更深层次的计划做铺垫?”
专家们面面相觑,一些人的脸上露出了深思的表情。
“从战略角度看,完全有可能。”一位战略研究室的负责人沉吟道,“让一个对手长期陷入公共卫生危机,消耗其国力,远比一次性造成大规模死亡更能达成某些战略目的,比如……迫使对方在某些领域做出让步,或者为其他行动创造机会。”
“更深层次的计划……”病毒学家皱起眉头,“周局,您的意思是?”
周霆没有直接回答,而是调出了“冥河”病毒基因序列中的一段高变区。“根据我们获得的情报,联邦有一个代号‘涅盘’的终极计划。你们认为,这种病毒的特性,比如其精准的靶向性、引发的慢性后遗症,甚至其研发过程中积累的技术,有没有可能被整合进这个‘涅盘’计划?”
会议室的气氛瞬间变得更加凝重。
“如果‘涅盘’是一个旨在让联邦某种形式‘重生’的计划,”一位年轻的生物信息学研究员大胆推测,“那么,掌握一种能够精准影响特定人群健康和生育能力、或者能够潜在地进行‘基因标记’甚至‘基因驱动’的技术,无疑会提供一种……极端的人口或生物层面的控制手段。”
这个推测太大胆,太骇人听闻,让在场不少人都倒吸了一口冷气。
周霆的眼神锐利起来。“加强对所有康复者的长期追踪和基因监测!尤其是关注任何异常的生理指标变化或潜在的遗传效应!同时,集中所有力量,优先破解病毒中与‘陷阱’序列和潜在基因标记功能相关的部分!我要知道,‘冥河’和‘涅盘’之间,到底有没有关联!”
命令被迅速下达。一场在微观层面与敌人遗留下来的生物阴影的战争,悄然升级。
地下生物实验室
苏文教授穿着如同宇航服般的正压防护服,站在隔离舱内。他面前的电子显微镜屏幕上,正显示着“冥河”病毒被不同抑制剂作用下的形态变化。
“第七十三号抑制剂组合,效果微弱……病毒外壳蛋白依然保持稳定。”他对着内置通讯器说道,声音透过层层过滤,显得有些失真。
“苏老,我们刚刚完成了对病毒非编码区一段重复序列的分析。”通讯器里传来年轻研究员的声音,带着一丝兴奋,“这段序列不参与编码蛋白质,但其折叠方式非常奇特,像是一个……‘锁’或者‘接收器’。”
“接收器?”苏文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个词。
“对!我们推测,它可能在等待某种特定的外部信号——比如一种特定的化学分子,或者……一段特定频率的电磁波——来激活其潜在功能!这可能就是病毒潜伏和后续慢性损伤的关键!”
外部信号激活?苏文的心猛地一跳。这已经超出了传统生物武器的范畴,带上了一丝……可操控的、待触发的特性。
这会不会就是连接“冥河”与“涅盘”的那把钥匙?
“立即测试所有已知的、可能与之相互作用的信号源!包括但不限于特定药物分子、激素、甚至是我们已知的某些特殊电磁频谱!”苏文立刻下令,“同时,将这段序列的特征,与我们从联邦网络战中获取的‘涅盘’相关数据碎片进行交叉比对!”
实验室里的气氛瞬间紧张起来。研究人员们意识到,他们可能正站在一个巨大阴谋的门槛上。
而此刻,在遥远的中央大洋深处,某个按照预设程序定期发送着低频信号的深海浮标,其核心芯片里存储的、一段与“冥河”病毒特定序列完美匹配的激活代码,依旧在无声地运行着,等待着那个可能永远也不会到来的、或者即将到来的……“涅盘”之日。
喜欢赤潮之雄狮崛起请大家收藏:(m.motiedushu.com)赤潮之雄狮崛起磨铁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