诏书抵达满剌加的时候,正值雨季。总督府内,施进卿放下诏书,望向窗外连绵的雨幕,久久不语。
大人,这诏书......通译官小心翼翼地问。
施进卿轻抚着诏书上鲜红的玉玺:要变天了。传令下去,即日起设立宝钞兑换司,所有商船交易,必须使用宝钞。
消息很快在港口传开。阿拉伯商人阿里第一个跳起来:什么?只能用纸钞?我们的金银都不算数了?
这是大皇帝的新规矩。市舶司官员面无表情,要么兑换宝钞交易,要么请回。
阿里怒气冲冲地回到商栈,却发现其他商人都已经在排队兑换宝钞。
你疯了吗?他拉住相熟的大明商人陈老板,这些纸钞离开大明就是废纸!
陈老板神秘地笑笑:阿里老弟,你看这是什么?他取出一份盖着市舶司大印的文书:持旧宝钞交易者,关税减半,优先装货。你说这宝钞值不值?
更让阿里震惊的是,当他犹豫不决时,一支来自古里的商队毫不犹豫地将整整十箱金银换成了宝钞。
你们不怕亏本吗?阿里忍不住问。
古里商人用生硬的汉语回答:没有大明瓷器,我们的国王会砍了我们的头。
登州港迎来了第一批特殊的——来自朝鲜的白银运输船。
共计白银五万两,折合宝钞五十万贯。市舶司官员仔细清点后,将一叠精美的宝钞交给朝鲜商团首领金成焕。
金成焕颤抖着手接过宝钞:这些...真的能买到丝绸?
不仅能买,还能优先购买。官员指着港口的告示,看见了吗?宝钞商户走绿色通道,现银交易排右边长队。
当金成焕的商队半个时辰就办完所有手续,满载丝绸瓷器启航时,那些还在排队的商人眼睛都红了。
大人,我们要不要也......随从小声问一个小商团的头目。
换!全部换成宝钞!头目咬牙道,下次再来,直接带宝钞交易!
消息很快传回汉城。朝鲜王廷内,大臣们争论不休。
这是明国的诡计!保守派大臣激烈反对,用真金白银换一堆废纸!
但户曹判书拿出账本:可是殿下,若不用宝钞,我们连宫中所需的丝绸都买不到了。明国商人现在只认宝钞......
更让他们担忧的是,民间已经开始私下交易宝钞,兑换比例甚至高于官方牌价。
就在满剌加和朝鲜试点顺利推进时,天津卫的宝钞提举司衙门内,于谦正在审阅各地报来的数据。
首月兑换白银三十万两,宝钞发行三百万贯。杨士奇汇报,回收宝钞已按计划销毁二十万贯。
朱高晟仔细查看账目:兑换比例调整了吗?
按殿下吩咐,本月起一两金兑九贯宝钞。于谦答道,果然如殿下所料,兑换量不降反升。番商都在抢着兑换,生怕下个月比例更低。
朱高晟满意地点头:这就是预期管理。要让所有人都相信宝钞会越来越值钱。
他转向杨士奇:商贾信用体系建立得如何?
已经为二百三十七家商号建立了档案。杨士奇取出一本厚厚的册子,按兑换量和诚信度分为三等,上等商户享受最优待遇。
这时,小柱子送来急报:殿下,琉球使节请求增加兑换额度,说愿意用铜矿开采权换取宝钞优先兑换权。
朱高晟与于谦相视一笑。金融战略的威力,正在逐步显现。
然而,挑战也随之而来。
这日清晨,于谦急匆匆求见:殿下,满剌加急报!阿拉伯商人联合抵制,声称要转往暹罗贸易。
朱高晟不慌不忙:施进卿如何应对?
施大人已经按预案,对参与抵制的商人实施贸易禁运。
不够。朱高晟摇头,传令给旧港驻军,派两艘战船巡视满剌加海峡。再告诉那些阿拉伯人,暹罗的丝绸产量不足大明的十分之一,而且......
他微微一笑:暹罗商人也要用宝钞交易。
果然,不到十天,抵制的商人就撑不住了。没有大明商品,他们在印度市场的份额被竞争对手迅速蚕食。
更大的危机发生在朝鲜。一些大臣鼓动王室铸造劣质银币,企图蒙混过关。
殿下,是否要施压?于谦请示。
不必。朱高晟早有准备,传令市舶司,即日起只收成色九五以上的白银。同时告诉朝鲜人,若再发现劣银,永久取消兑换资格。
消息传出,朝鲜王室大惊失色,立即处死了主持铸币的大臣,派人携重礼前来请罪。
谨身殿内,夏原吉兴奋地汇报:启禀陛下,自推行新策以来,一个月共净流入白银一百八十万两,黄金五万两。宝钞信誉大幅提升,市面流通的宝钞价值稳定。
朱棣看着奏报,难掩喜色:具体说说。
四个试点中,满剌加成效最着,流入白银七十万两;朝鲜次之,五十万两;旧港三十五万两;琉球二十五万两。夏原吉如数家珍,更重要的是,宝钞已经开始在周边国家私下流通。
朱高晟补充道:儿臣建议,明年扩大试点范围,增加暹罗、倭国、爪哇三地。同时开始永乐金币的铸造,进一步巩固货币信誉。
杨士奇提出新建议:臣观察发现,番商对宝钞的接受度,与大明商品的独特性直接相关。建议工部加大新产品的研发,保持我们的优势。
于谦则从安全角度建议:随着新宝钞慢慢的流通范围扩大,需要建立更完善的反伪造机制。建议成立专门的稽查队伍。
这些变化,正在悄然改变着世界。
在满剌加,宝钞已经成为身份象征。富商们以持有大面额宝钞为荣,婚礼上新娘的嫁妆里若是没有几张宝钞,都会被人看不起。
在朝鲜,王室专门成立了宝钞司,研究如何获取更多宝钞。他们甚至考虑用矿山开采权换取宝钞的优先兑换资格。
更让人意想不到的是,一些精明的大明商人开始用宝钞在海外投资。陈老板就在满剌加开设了第一家接受宝钞存款的钱庄。
这可是稳赚不赔的买卖。他得意地对同行说,宝钞只会升值,存在我这里,利息比放贷还高。
这一举动,无意中开启了大明金融海外扩张的新篇章。
朱高晟站在天津卫新落成的金融塔顶上,俯瞰着繁忙的港口。数百艘商船正在装卸货物,其中不少是专门运输金银的特殊船只。
于谦来到他身边:殿下,最新统计,宝钞已经在七个国家流通,私下交易规模超过官方交易的三倍。
这只是开始。朱高晟远眺海天相接处,当全世界都习惯使用宝钞时,大明就真正掌握了全球经济命脉。
他转向于谦:知道下一步该做什么吗?
于谦思索片刻:扩大商品优势?
朱高晟摇头,是让宝钞走出贸易领域,成为真正的国际货币。我们要用宝钞放贷,用宝钞投资,用宝钞定价。
他眼中闪着雄心勃勃的光芒:总有一天,波斯人卖地毯要用宝钞定价,天竺人卖香料要用宝钞结算,甚至欧洲人买卖奴隶,也要用我们的宝钞。
港口的钟声响起,一艘新下水的金融级护卫舰正扬帆起航。它的使命不再是征服土地,而是守护这条正在改变世界格局的金融航道。
在于谦若有所思的目光中,朱高晟轻声道:这艘船护卫的不是商路,而是大明的未来。
喜欢朱棣的麒麟逆子请大家收藏:(m.motiedushu.com)朱棣的麒麟逆子磨铁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