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先殿那场看似和睦、实则暗藏雷霆的家宴,如同一场酷刑,煎熬着太子朱高炽的心。他强撑着病体,在宦官搀扶下回到东宫时,已是身心俱疲,面色灰败。殿内温暖的灯火和熟悉的熏香,并未能驱散他骨子里的寒意。父皇那严厉的警告、那迫使他们兄弟在母后画像前立下的血誓,尤其是投向四弟朱高晟时那难以掩饰的期许目光,都像一根根毒刺,深深扎在他的心头。
他挥退了所有侍从,独自一人瘫坐在宽大的太师椅上,胸口剧烈起伏,不是因为足疾,而是因为那股无处发泄的憋闷与绝望。他知道,父皇的心意已决,那个位置,距离自己已经越来越远。而自己唯一的指望,那个被寄予厚望的儿子朱瞻基,如今又是什么模样?
往日里,他或因政务繁忙,或因身体不适,或因对文官集团的信任,将对儿子的教育大多托付给了杨荣、蹇义等东宫讲官,自己过问得并不多。只模糊觉得儿子聪慧,读书尚可,偶尔有些少年顽皮,但也无伤大雅。可今日家宴上,父皇最后那句“好好教导瞻基”,以及之前因蛐蛐事件引发的震怒,如同警钟,在他耳边轰鸣。
一种不祥的预感攫住了他。他必须立刻、清楚地知道,自己这个儿子,究竟成了什么样子!
“来人!”朱高炽的声音沙哑而急促。
心腹太监连忙躬身入内。
“去!把伺候太孙的管事太监、贴身宫女,还有近日轮值的东宫讲读官,全部给孤叫来!立刻!马上!”朱高炽的语气从未如此严厉过。
太监吓了一跳,不敢多问,连忙出去传令。
不久,太孙朱瞻基所居的慈庆宫主要管事太监王谨、几个贴身的大宫女,以及今日恰好在东宫当值的翰林编修兼太孙侍读梁潜,被带到了朱高炽的面前。几人见太子脸色铁青,气氛凝重,都吓得战战兢兢,跪倒在地。
朱高炽没有立刻发问,只是用冰冷的目光扫视着他们,让无形的压力弥漫开来。良久,他才缓缓开口,声音低沉得可怕:“孤今日不问国事,只问家事。你们是日夜伺候、教导太孙的人,告诉孤,太孙近日……究竟在做些什么?性情如何?一五一十,不得有半分隐瞒!若有虚言,孤绝不轻饶!”
几人面面相觑,都不敢先开口。最终还是管事太监王瑾,硬着头皮,颤声回道:“回……回太子殿下,太孙殿下……近日……近日功课之余,颇喜……颇喜与蛐蛐为戏……”
“蛐蛐?”朱高炽眉头紧锁,“只是嬉戏?还有呢?他的脾气如何?对你们下人如何?”
王瑾冷汗直流,支支吾吾不敢说。旁边一个年级稍长的宫女,或许是觉得瞒不住,哭着磕头道:“殿下恕罪!太孙殿下他……他性子急,若有不顺心,便……便对奴婢们非打即骂……昨日,只因小太监奉茶慢了些,殿下就……就用镇纸砸破了他的头……还罚跪了两个时辰……”
朱高炽的心猛地一沉!
另一个宫女也补充道:“太孙殿下还常……常私下里议论朝政,尤其……尤其是对晟王殿下……颇多……颇多微词,说四王爷……尽是奇技淫巧,蛊惑圣心,劳民伤财……还说汉王殿下只是区区一介功夫”
侍读梁潜见状,知道瞒不住了,也伏地奏道:“殿下,臣……臣有罪!未能尽到教导之责。太孙殿下天资聪颖,然……然近日于经史子集上确实有所懈怠,更喜与一些勋贵子弟谈论……谈论玩乐之事。臣等劝谏,殿下表面应承,背后却……却言臣等迂腐……”
随着下人和讲官的你一言我一语,一个与朱高炽印象中截然不同的朱瞻基的形象,逐渐清晰地、残酷地呈现在他面前:性情暴戾,对下人残忍;学业荒废,沉迷玩乐(尤其是斗蛐蛐);更重要的是,深受身边某些文官影响,对正在进行的、关乎国运的改革充满偏见和轻视,甚至对功劳赫赫的二叔,四叔朱高晟抱有莫名的敌意和傲慢!
这哪里还有一点未来仁君的样子?这分明是一个被宠坏、被误导、目光短浅、性格有严重缺陷的纨绔子弟!
朱高炽只觉得一阵天旋地转,眼前发黑,差点晕厥过去!他扶着椅子把手,大口喘着气,心中充满了无尽的悔恨和愤怒!悔恨自己疏于管教,将儿子交给了那些只会教条、却不懂如何培养帝王气度的文人!愤怒于儿子的不争气,竟然如此不成器!
他想起父皇对朱高晟的评价——“雄才大略”、“国之栋梁”,再对比自己儿子这副模样,一种深深的绝望和羞愧几乎要将他吞噬。他终于明白,父皇为何会对瞻基如此失望,为何会如此坚定地选择老四!不是因为老四多么工于心计,而是因为自己这个儿子,实在是太不争气!连做个守成之君,恐怕都难以胜任!
“滚!都给我滚出去!”朱高炽猛地一挥袖,将案几上的茶盏扫落在地,发出刺耳的碎裂声。
王瑾、宫女和梁潜如蒙大赦,连滚爬爬地退了出去,留下朱高炽一人在空荡的大殿中,面对着冰冷的现实和破碎的希望。夜,深了。但对太子朱高炽而言,一个更加艰难、更加痛苦的决定,正在他心中艰难地形成。他不能再将儿子交给别人了,他必须亲自来!哪怕已经晚了,他也要试一试!为了儿子,也为了……他那已然渺茫的希望。
喜欢朱棣的麒麟逆子请大家收藏:(m.motiedushu.com)朱棣的麒麟逆子磨铁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