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加固城防
入了夏,杭州城就跟扣上了一口看不见的大蒸笼似的,日头毒辣辣地悬在头顶,毫不留情地炙烤着万物。青石板铺就的街面,被晒得滚烫,赤脚踩上去,保准能烫起个泡,说它能煎鸡蛋,那是一点都不夸张。道旁柳树上的知了,更是扯着嗓子没命地嘶叫,那声音连绵不绝,钻进人耳朵里,搅得人心头发慌,凭空添了几分燥热。可偏偏就在这能把人热出痱子的节骨眼上,杭州城内外,却比那树上的知了还要热闹上十倍、百倍。
独松关大捷的消息是让人振奋,可庞万春本人并没能回杭州城喝口庆功酒。方腊大王的王命紧跟着就下来了,趁着北边宋江被田虎那块硬骨头死死缠住、东面江宁府的童贯老贼暂时也没什么大动静的宝贵空档,命他庞万春,务必抓紧时间,把杭州城的城防,从头到脚,再狠狠地拾掇一遍,往死里加固,弄得越结实越好。庞万春接了令,连眉头都没皱一下,他是个纯粹的军人,大王让干啥就干啥。当下就把那身还算体面的将军袍子一扒,撸起袖子就扑到了这浩大的土木工程上。他这人,打仗时是猛张飞,干起这修城挖沟的活儿,也带着一股子沙场上锤炼出来的雷厉风行和狠劲儿。
这下可好,整个杭州城算是彻底开了锅了。城里城外的老百姓,但凡是能扛动铁锹、推动独轮车、有点力气的青壮劳力,差不多都被有序地征调了起来。城墙上下,护城河内外,放眼望去,真是人山人海,摩肩接踵。高昂的劳动号子声、铁镐锄头撞击土石的沉闷声响、夯实泥土的“砰砰”声、还有监工头目的吆喝声、民夫们互相招呼的嘈杂声……所有这些声音混杂在一起,直冲云霄。尘土更是扬起了几丈高,灰蒙蒙的一片,把日头都遮得黯淡了几分。那场面,那热火朝天的劲儿,比正月里最热闹的庙会还要壮观十倍。
庞万春本人,更是彻底成了个“土人”。他天天泡在工地上,跟普通军士和民夫没啥两样。那身象征身份的将军袍早不知扔哪儿去了,上身就穿了件被汗水反复浸透、已经看不出原本颜色的旧汗褂子,肩膀上随意搭着条湿漉漉的毛巾,随时用来抹一把糊住眼睛的汗水和尘土。他脑门上因为用力和大嗓门,青筋都暴了起来,那大嗓门吼起来,比半空打雷还响,隔着老远就能精准地找到目标。他一会儿像只灵活的猴子,蹭蹭窜到高高的城墙上,眯着眼检查新砌的垛口是否严丝合缝,用手使劲推搡,看看稳不稳当;一会儿又像一阵风似的冲到护城河边,看着民夫们挖掘的进度,嫌那沟挖得不够深、不够宽,达不到他的要求,立刻骂骂咧咧地亲自跳进齐腰深的泥水里,夺过一把铁锹,呼哧呼哧地亲自示范该怎么用力,挖多深才算合格;一会儿又猫着腰钻到幽暗的城门洞子底下,盯着工匠们给厚重的、新包了铁皮的城门,加装碗口粗的硬木顶门杠,以及一些他从兵书上看来的、结构复杂的暗锁机关。
“快!手上都麻利点!没吃饱还是咋的?都给老子加点劲儿!”庞万春站在东门一段正在加高的城墙上,双手叉腰,看着城墙下如同蚂蚁般忙碌的密集人群,吼声震得墙头的浮土都簌簌往下掉,“看见那壕沟没有?再给老子往下深挖三尺!就照着这个标准来!到时候童贯那老小子推着冲车过来,也得叫它陷在里面动弹不得,变成活靶子!”
一个负责这段工程的工头,苦着一张脸,满头大汗地跑上城墙,小心翼翼地回话:“将军,不是弟兄们不肯卖力气啊!实在是……实在是这底下碰到硬邦邦的岩层了,镐头刨上去就一个白点,虎口都震裂了,实在挖不动了啊!”
“放你娘的屁!”庞万春眼睛一瞪,像两盏铜铃,吓得那工头一哆嗦,“挖不动?挖不动就想办法!用铁撬棍给老子撬!捡干柴来烧,烧热了泼冷水,让它裂开!办法总比困难多!老子就不信这个邪!等童贯的兵扛着云梯打过来了,你跑去跟他说底下有石头挖不动,他就能乖乖退兵了?做梦!”
工头被他吼得面如土色,再不敢多言,连滚带爬地跑下城墙,扯着嗓子催促民夫们想办法去了。
庞万春喘了口粗气,抹了把汗,又走到一架刚刚架设好的、散发着桐油和木头气味的重型床弩旁边。这大家伙是天机院根据他的要求,结合缴获的宋军器械改进的。他用粗糙的大手拍了拍那结实的弩臂,发出沉闷的响声,转头问旁边负责调试的工匠头儿:“这大家伙,试过了没有?最远能射多少步?精准度咋样?”
那工匠头儿忙不迭地回答:“回将军的话,按马院使给的新图样改的,力道足!试射过了,最远能打到四百步开外,能把夯土墙扎进去尺把深!就是……就是这精准度,还得再花时间细细调教,这大家伙劲儿太大,后坐也猛,不好掌控,射偏是常事。”
“四百步……嗯,马马虎虎,还算凑合。”庞万春摸了摸下巴上又硬又乱的胡茬,吩咐道,“弩枪多备点!要那种又重又结实的铁头木杆枪!到时候,别省着,专挑童贯的楼船、云梯、还有那些穿着漂亮盔甲的军官给老子往死里招呼!”
“将军放心,天机院马院使那边日夜赶工呢,材料管够!”
庞万春在城头转了一圈,汗水已经把他那件汗褂子彻底湿透了,紧贴在身上。他又对着跟在屁股后面、抱着竹简不停记录的后勤书记官吼道:“绿豆汤!解暑的绿豆汤!还有盐水,都他娘的给老子备足了没有?这鬼天气,热死个人,别让干活儿的弟兄们中暑倒下了!还有饭食!油水给老子放足点!干活出的是死力气,不能亏了弟兄们的肚子!谁要是敢在伙食上克扣,老子扒了他的皮!”
书记官赶紧应道:“都备好了,将军!都按您的吩咐,顿顿见荤腥,绿豆汤随时供应!”
整个杭州城,从里到外,彻底变成了一座庞大而忙碌的工地。加固城防可不仅仅是城墙和护城河那么简单。城内的许多街巷也在进行改造,一些重要的十字路口、狭窄的通道,开始用装满沙土的麻袋、粗大的木栅栏设置路障,准备用于巷战;城内较高的屋顶、钟鼓楼等制高点上,安排了眼神好的士卒作为固定的了望哨;靠近城墙内侧的许多民房,都被暂时征用或进行了加固,墙壁凿出射孔,里面囤积了箭矢、石块、火油,作为临时的屯兵点和物资仓库。连方百花也调了一部分较为强壮的女兵过来,组织城里的妇人,帮忙缝制大量的沙袋,制作捆绑了油布的火箭,连半大的孩子都被动员起来,帮着传递些轻便的物件,或者跑腿送水。
这么大张旗鼓地折腾,老百姓一开始难免有些怨言和不解。毕竟正是农忙时节,耽误了地里的活计,也影响了不少人的小本生意。但方貌主管的教导队可没闲着,派了不少能说会道的人,深入到各个街坊、工地,反复向百姓宣讲,说这加固城防不是为了好看,是为了保护全城老小的身家性命,是为了抵挡童贯那杀人不眨眼的官军,是为了让大家能继续过安生日子。加上方腊大王也下了严令,所有被征调的民夫,不但管饱饭,每天还按工时发放工钱,绝不白使唤人。这么一来二去,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再加上实实在在的好处,老百姓心里的那点怨气也就慢慢平息了。毕竟,经历了之前的战乱,谁也不想可怕的战火再次烧进自己家里来,能有个坚固的城池保护着,心里也踏实点。
就这么顶着能把人晒脱皮的酷暑,足足干了大半个月,杭州城的模样,算是彻底焕然一新,或者说,是武装到了牙齿。原本就高大的城墙,明显又加高加厚了一截,关键地段还修起了突出的“马面”,可以形成交叉火力,让攻城者三面受敌;护城河被挖得又宽又深,里面插满了削尖的、密密麻麻的竹签和硬木桩,河水也被引活,不再是死水一潭;城头上,一架架狰狞的床弩、抛石机如同蛰伏的巨兽,滚木、礌石、烧沸的金汁锅堆得跟小山一样;几座主要城门,更是被强化得如同铁桶一般,厚重的门板裹着铁皮,后面是粗大的顶门杠和复杂的锁具,门洞上方还设置了悬门和泄水孔。
这天傍晚,暑热稍退,庞万春拖着几乎快要散架的疲惫身子,再次登上了北门的城楼。夕阳的余晖,如同给这座经过精心打磨的战争堡垒披上了一层瑰丽而肃穆的金色外衣。他扶着冰凉而坚硬的城垛,探出身,看着城外那道又宽又深、在暮色中泛着幽暗水光的壕沟,又伸手摸了摸身边被工匠打磨得棱角分明、无比结实的青砖,一股混合着疲惫、成就感和强烈自信的情绪涌上心头。他长长地、畅快地舒了一口憋了许久的浊气。汗水依旧顺着黝黑粗糙的脸颊不断往下淌,他却浑然不觉,反而咧开大嘴,露出一口白牙,嘿嘿地笑了起来,笑声在空旷的城墙上回荡。
“童贯老儿!江宁的缩头乌龟!有胆你就放马过来!”他用力拍了拍厚重得仿佛山岳般的城墙,那动作,像是在拍一个可以托付生死的老伙计的肩膀,“老子倒要看看,这次你这老小子,还能不能啃得动爷爷我这颗用汗水浇出来的铁核桃!”
他心里跟明镜似的,城防修得再坚固,终究是死物,最终能不能守住,还得靠城头上这些活生生的、敢拼命的将士。但至少,有了这坚实无比的壁垒,城里的几万军民,心里就能多几分底气,胆气也能更壮几分。这大夏天流淌的无数汗水,绝不会白流。这座古老的杭州城,已经做好了迎接任何狂风暴雨的准备。他现在,反而有点盼着,童贯那老小子,早点带着他的大军来碰碰这块他亲手打造的硬骨头了!
喜欢镇压梁山:开局建立天策府请大家收藏:(m.motiedushu.com)镇压梁山:开局建立天策府磨铁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