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思想的萌芽——教导队的成立
睦州城里头,庞万春在西门外头把新兵蛋子操练得鬼哭狼嚎,邵仙英和何老大几个在江面上折腾得那帮旱鸭子兵上吐下泻,赵普带着人跟那些地主老财为了田亩册子吵得面红耳赤。这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底下,方腊却琢磨着一件更长远、也更挠头的事儿。
这事儿,看不见摸不着,却比刀枪剑戟还要紧。那就是人心里头的事儿,用方腊自个儿心里的话说,叫“思想”。
方腊是吃过苦头、见过世面的。他清楚,光靠分田分地,能让老百姓跟着你一时,可要是他们心里头不真觉得你天策府是“自己人”,不觉得跟着你干是条正路,那这根基就不牢靠。今天童贯打过来,他们可能帮你守城;明天要是童贯也说要分田呢?或者来个更会忽悠的呢?这人心啊,就像墙头的草,风往哪吹,它往哪倒。
更别说现在军里头,也是鱼龙混杂。有帮源洞带出来的老弟兄,那是铁了心跟着干的;有一路打过来收编的降卒,心里头说不定还念着赵官家;还有刚招的新兵,多半是为了吃口饱饭。要是不能把这么多人的心思拧成一股绳,这队伍早晚得出岔子。
这天晚上,方腊把弟弟方貌、妹妹方百花,还有赵普、庞万春这几个最信得过的核心人物,叫到州府后堂议事。灯火摇曳,照得几个人脸上明暗不定。
方腊没绕弯子,开门见山:“各位,眼下咱们占了睦州,摊子铺开了,是好事。可我心里头,总有点不踏实。”
庞万春正在为练兵的事上火,接口道:“大哥有啥不踏实的?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童贯老儿敢再来,俺老庞照样砍他个人仰马翻!”
方腊摇摇头:“万春啦,光是能打,还不够。你想啊,咱们为啥能站住脚?是因为咱们的刀比官军快吗?不全是啊。是因为咱们喊出了‘均田免赋’,老百姓觉得咱们是替他们说话的!可光喊口号不行,得让他们从心眼里觉着,咱们天策府,跟赵宋朝廷不是一回事!咱们是真要换个活法!”
赵普捻着胡须,若有所思地点点头:“圣公所虑极是。得民心者得天下。这‘得民心’,光给实惠还不够,还得……教化,得让他们明白咱们的道理。”
“对!就是这个‘教化’!”方腊一拍大腿,“赵先生说到点子上了。咱们不能光闷头干事,得有人把咱们为啥要这么干、往后要奔哪儿去,掰开了揉碎了,跟当兵的说,跟种田的说,让大家都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不然,就是一群乌合之众!”
方百花心思细腻,问道:“哥,你的意思是……要像戏文里说的,搞个‘宣讲团’?”
“差不多是这么个意思,但不止是宣讲。”方腊眼中闪着光,“咱们得成立一个专门的队伙,不干别的,就专管这事儿!名字我都想好了,就叫‘教导队’!”
“教导队?”几个人都愣了一下。
“对!教导队!”方腊越说越兴奋,“这教导队,干两件事。头一件,对内,在咱们军里头,挑那些识几个字、脑子活络、对咱们天策府忠心的弟兄,集中起来培训,教他们咱们的纲领,比如为啥要‘替天行道’,为啥赵宋朝廷是昏君奸臣当道,咱们天策府要建立个啥样的世道。把这些道理讲透了,让他们成了明白人,再派到各营各队去,平时操练间隙,就跟普通兵士唠嗑,讲讲这些,稳定军心,凝聚士气!”
庞万春挠挠头:“这……能行吗?当兵吃粮,听话打仗不就完了?整这些虚头巴脑的……”
“万春啦,这可不是虚的!”方腊正色道,“你想想,一个兵,要是只知道为吃粮打仗,顺风时还行,一旦仗打得不顺,或者受了伤,他可能就怂了,就想跑。可要是他心里头认定了咱们是干大事的,是给他穷苦人打天下的,那他打仗的时候,是不是更玩命?更不容易动摇?”
庞万春琢磨了一下,好像有点道理:“嗯……要是真能这样,那倒是好事。”
方腊接着说:“第二件,对外!等军里头弄顺了,这教导队还得派到乡下,到老百姓中间去。跟他们讲,咱们天策府的法令为啥好,均田免赋是为啥,揭露赵宋朝廷和贪官污吏是咋盘剥百姓的。让老百姓真心实意拥护咱们,主动给咱们报信、送粮,甚至送子弟来当兵!这叫……嗯,叫‘发动群众’!”
赵普听得连连点头:“圣公高见!此乃固本培元之策!只是……这事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找谁来教?教些什么?这尺度拿捏不好,容易出乱子。”
“所以得慎重!”方腊说,“这事,我看就让方貌来牵头办。方貌性子稳当,认得字,也懂咱们起事的初衷。再从老兵里挑些可靠的,识文断字的,做第一批学员。教的内容,我亲自来定调子!就讲实在的,别整那些玄乎的。比如,就讲讲童贯是怎么祸害两浙路的,咱们为啥要打土豪分田地,咱们军纪为啥要严明不许扰民。大白话,老百姓和士兵都能听懂的大白话!”
事情就这么定下了。方貌领了差事,感觉肩上担子不轻。他先从各营里挑选了二十来个机灵点、写过军书家信的老兵,又找了几个投诚过来、家境贫寒、对赵宋不满的落魄秀才,在州学旁边找了个清静院子,挂上“天策府教导队”的牌子,这就算开张了。
第一天“上课”,场面有点滑稽。下面坐着的,有粗手大脚的老兵油子,有之乎者也的穷酸秀才,一个个大眼瞪小眼。方貌站在前面,心里也打鼓,他咳了两声,照着方腊的意思,开始讲:
“弟兄们,今天把大家找来,不是教你们怎么耍刀弄枪,是教你们……怎么‘说话’。”
底下人面面相觑,说话谁不会啊?
方貌接着说:“咱们天策府,为啥能打胜仗?不是因为咱们胳膊粗,是因为咱们占着理!占着大义!咱们要建立的,是一个没有贪官污吏、没有苛捐杂税、耕者有其田的太平世道!这个理,咱们自己得先明白,然后,还得让更多的弟兄明白,让睦州的老百姓都明白!”
他举着例子:“比如,咱们为啥要杀贪官?不是因为咱们嗜杀,是因为他们欺压百姓,罪有应得!咱们为啥要分田?是因为这田本来就是老百姓流汗开垦的,不该被少数人霸占!咱们当兵的,为啥要守纪律不抢老百姓?因为咱们和老百姓是一家人,咱们打仗就是为了保护他们!”
他讲得口干舌燥,尽量用大白话。底下有人听得两眼放光,频频点头;也有人昏昏欲睡,觉得不如去练两趟拳脚实在。
方貌也不急,慢慢来。他还组织讨论,让老兵讲讲亲眼见到的官军如何欺压百姓,让秀才说说读书人看到的朝廷腐败。这么一结合,道理就生动多了。
方腊也时不时来转转,听听课,和学员们聊聊天,给他们打气。他常说:“咱们干的,是开天辟地的大事!不能光闷头干,得让天下人都知道咱们为啥干!你们这些人,就是咱们天策府的‘喉舌’,是撒种子的!种子撒好了,才能长出参天大树!”
这教导队的事儿,慢慢在军营和城里传开了。有老兵笑话他们是“耍嘴皮子”的,但也有一些士兵,听了教导队员在休息时唠的嗑,心里头好像真的亮堂了些,觉得当这个兵,更有奔头了。
这一点点思想的萌芽,悄无声息地在睦州这块刚刚经历过战火的土地上孕育着。它看起来微不足道,却可能在未来,爆发出比千军万马更强大的力量。方腊知道,这条路很长,很艰难,但必须走下去。得人心者得天下,这人心,既要靠实惠去争取,也要靠道理去赢得。
喜欢镇压梁山:开局建立天策府请大家收藏:(m.motiedushu.com)镇压梁山:开局建立天策府磨铁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