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胜利的果实与信心
震耳欲聋的欢呼声浪渐渐平息,但帮源洞内外洋溢的那种炽热、亢奋的情绪,却如同不断升温的熔炉,不仅没有冷却,反而在黎明的曙光下愈发澎湃。阳光驱散了最后一缕夜色,将山林、洞口以及每一张激动脸庞上的细节都照得清晰分明。昨夜的生死危机与方才奇迹般的凯旋,形成了过于强烈的对比,使得胜利的甘醇滋味,需要时间来慢慢消化和吸收。
方腊并没有沉浸在初胜的喜悦中太久。他深知,一场战术上的胜利,若不能及时将其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支撑队伍持续发展的“果实”,并进一步巩固和提升所有人的“信心”,那么这胜利的价值将大打折扣。他站在洞口的高处,目光扫过下方依旧情绪激动的人群,声音沉稳地穿透了喧嚣:
“天策府众将士、众弟兄姊妹!”他的声音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权威,却又蕴含着抚慰人心的力量,“昨夜之功,赖诸位用命,天地庇佑!然,敌寇未平,前路尚远。此刻,论功行赏,抚慰辛劳,正当其时!”
这句话如同一个明确的信号,将众人从狂喜的宣泄中拉回到了现实的秩序里。人群迅速安静下来,目光灼灼地望向方腊,期待着他接下来的安排。赏罚分明,是维持一支队伍战斗力的基石,尤其是在这初创时期,更是至关重要。
方腊转向身旁的邵仙英,目光交汇间,充满了信任与默契:“仙英,后勤司即刻清点洞内所有粮秣、布匹、金银细软。石宝协助,务求详尽,速报于我。”
“是,圣公。”邵仙英微微颔首,她明白方腊的意图。这位贤内助没有丝毫耽搁,立刻带着几名负责内务的妇人,与刚刚归来、虽显疲惫但精神亢奋的赵普及其后勤队员汇合,迅速投入了对洞内物资的全面盘点工作中。她的动作麻利而有序,显示出卓越的管理能力。
接着,方腊看向庞万春:“万春兄,作战司负责清点此次夜袭缴获。凡敌军旌旗、兵刃、甲胄,乃至未被焚毁的粮草,一并登记造册。受伤将士,优先送至伤兵营,由……”他目光扫视,落在了几位原本懂些草药、此刻正主动站出来帮忙的妇人身上,“由专人照料。”
“遵命!”庞万春抱拳领命,立刻点了几名心细的士卒,开始忙碌起来。虽然夜袭主要以焚烧和制造混乱为主,但混乱中难免有敌军丢弃的武器装备,甚至可能有一些小队在突击时顺手带回的零星战利品。这些,都是宝贵的物资补充。
方腊自己则迈步走向那群刚刚经历了一场高强度精神与体力考验的夜袭队员们。他们虽然疲惫,但个个挺直了腰板,脸上洋溢着自豪的光彩。
“弟兄们,辛苦了!”方腊的声音不高,却清晰地传入每个人耳中,“先卸甲,喝水,进食。后勤司已备好热汤饭食,稍后便到。你等之功,天策府上下铭记于心,待物资清点完毕,必有封赏!”
没有空泛的许诺,只有实实在在的关怀和明确的预期。将士们感受到这份重视,纷纷躬身:“愿为圣公效死!”
安排已定,方腊这才走向一直等候在旁的邵仙英和几位核心头领。他没有进入洞内,而是就站在洞口阳光能照射到的地方,这里视野开阔,既能俯瞰洞前平台,也能让所有人都能看到他。
“圣公,”一位年长的原明教头领,忍不住激动地开口道,“此战大捷,军心振奋啊!是否应趁此士气,一鼓作气,再寻战机?”
方腊摇了摇头,目光深邃:“老哥哥,你的心情我理解。但兵法云,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昨夜之胜,在于出其不意,攻其不备。如今敌军已惊,必有应对。我等当下要务,非是继续冒险出击,而是消化胜利,稳固根本。”
他伸手指向正在忙碌清点物资的邵仙英和赵普等人:“胜利的果实,首先是这些实实在在的物资。我们要清楚地知道,我们拥有了什么,还能支撑多久。”他又指向那些正在休息、低声兴奋交谈的夜袭队员,“其次,是这份弥足珍贵的信心和经验。要让每一位参与此战的弟兄,将他们的所见、所闻、所感,传递给其他人。要让所有人都相信,在我们天策府的制度下,打仗,可以是这样打的!胜利,是可以这样取得的!”
他顿了顿,声音提高了一些,确保周围更多的人能听到:“更重要的是,我们要让这份信心,从军中,蔓延到全洞!让每一位妇孺老弱都明白,他们的儿子、丈夫、父亲,是在一支能够创造奇迹的队伍里战斗,是在一位珍惜他们生命的领袖麾下效命!如此,前方将士方能无后顾之忧,后方安定方能提供持续之力!”
这一番话,条理清晰,高瞻远瞩,不仅回应了老头领的冲动建议,更是为接下来一段时间天策府的工作定下了基调:巩固、消化、转化胜利果实,提升整体信心。周围几位头领闻言,纷纷露出恍然和敬佩的神色。的确,一场胜仗之后,如何将其效益最大化,远比多杀几个敌人更为重要。
就在这时,邵仙英和赵普拿着初步清点的结果,快步走了过来。邵仙英的脸上带着一丝如释重负的欣喜,而石宝更是激动得脸色通红。
“圣公,”邵仙英将一份简陋的清单呈上,“洞内现存粮食,若按目前人数节俭度日,可支撑半月有余。布匹、盐巴等物,也略有盈余。此外,清点出金银细软若干,虽不足以支撑大军长期用度,但用于近期向山外隐秘采购急需药材、铁料等物,应可应急。”
赵普紧接着补充道:“庞将军那边初步清点缴获,得完好皮甲二十副,刀枪兵器五十余件,其中不乏精良之作。还有几袋未被焚毁的米粮,已运回洞中。最重要的是,缴获宋军指挥使旗帜一面,哨探腰牌数个!”
“好!”方腊接过清单,仔细看了看,眼中精光一闪。粮食能支撑半月,这大大缓解了最初的生存危机。而缴获的武器装备,更是能立刻提升队伍的战斗力。那面指挥使旗帜和腰牌,在特定时候,或许能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
“仙英,立刻按新定份额,给全体人员分发今日口粮,包括夜袭归来的将士,份额加倍!让大伙都吃饱!”方腊下令道,“赵普,将缴获的兵甲妥善保管,稍后由作战司拟定方案,优先配发给有功之士及急需装备的队员。”
“是!”两人齐声应命,立刻转身去执行。
热腾腾的粟米粥和少量咸菜被分发下来,虽然简陋,但在经历了昨夜的紧张和胜利的狂喜后,这一餐饭显得格外香甜。尤其是那些夜袭队员,捧着加倍份额的食物,感受到的不仅是腹中的温暖,更是那份被承认、被重视的荣耀。他们围坐在一起,一边吃,一边忍不住向周围未能参战的同伴描述着夜袭的细节。
“……你们是没看见,那火把扔进去,呼啦一下,整个粮草垛就烧起来了!”
“庞将军那箭,真是神了!嗖一声,那望楼上的家伙就栽下来了!”
“圣公真是用兵如神,说打哪里就打哪里,说撤就撤,官军连我们的影子都摸不着!”
“零伤亡啊!咱们一百多号人出去,一百多号人回来,一个都没少!这仗打得,痛快!”
这些带着自豪和兴奋的讲述,如同最好的宣传材料,迅速在清溪洞的每一个角落传播开来。那些留守的士卒,眼中充满了羡慕和向往,原本可能存在的一丝对天策府新规的疑虑或对未来的迷茫,在此刻被强烈的求战欲望和归属感所取代。妇孺们听着自己亲人的描述,脸上的担忧渐渐被骄傲和安心取代。孩子们则用崇拜的目光看着那些“英雄”般的叔叔伯伯。
一种名为“信心”的东西,如同春雨润物,悄无声息却又坚定无比地渗透到每个人的心中。他们开始真正相信,跟随这位“圣公”,跟随天策府,或许真的能在这乱世中杀出一条生路,甚至搏出一个不一样的未来。
方腊一边喝着粥,一边默默地观察着这一切。他看到庞万春被一群年轻士卒围住,请教箭术和夜袭心得;看到赵普在认真检查缴获的皮甲,和手下讨论如何分配;看到邵仙英温柔地安抚着几个因为父亲出征而受惊的孩子,并将多出来的一点粥水分给老人;他看到教导队的成员,已经开始有意无意地利用这场胜利的案例,向周围的人讲解“天策府为何能胜”、“我们为何而战”……
这一切,都让他深感欣慰。胜利的果实,正在被有效地收割和分配。而比物资更宝贵的信心,正在这片小小的天地里蓬勃生长。
他放下碗筷,走到洞口边缘,眺望远方。童贯的大营方向,似乎比平日更加喧嚣,隐约还能看到升起的黑烟。可以想见,一场夜袭带来的混乱和恐慌,足够那位枢相大人头疼一阵子了。而宋江的梁山营寨,此刻又是什么光景?是兔死狐悲,还是幸灾乐祸,或是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
方腊的嘴角勾起一抹冷峻的弧度。这场胜利,就像投入死水潭的一块巨石,激起的涟漪,才刚刚开始扩散。它为自己和天策府赢得了宝贵的喘息之机,也赢得了内部空前凝聚的人心和信心。
接下来,就是要利用这宝贵的时机,进一步夯实基础,将这份信心转化为更强大的力量。杭州的战略,需要更细致的谋划;天策府的四司架构,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对外的情报网络,需要尽快建立起来……
“胜利的果实与信心……”方腊在心中默念着这个章节的标题,目光越发坚定。这不仅仅是过去一页的总结,更是通向未来的基石。他转过身,阳光将他挺拔的身影拉得很长,投射在洞内欢呼雀跃的人群之中。
属于天策府的时代,从这场胜利开始,正式拉开了序幕。而他对这个时代的改造,也将从消化这最初的果实、凝聚这最初的信心起步,一步步走向那波澜壮阔的远方。清溪洞,这个曾经的绝地,此刻已然成为了希望与力量的新起点。
喜欢镇压梁山:开局建立天策府请大家收藏:(m.motiedushu.com)镇压梁山:开局建立天策府磨铁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