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科技馆内部,气氛因不同区域而截然不同。一楼主会场人声鼎沸,媒体长枪短炮对准演讲台,学者和业内人士交头接耳,空气中弥漫着一种公开场合特有的、略带浮躁的学术气息。而三楼通往VIp休息室的走廊,则安静得多,厚实的地毯吸收了脚步声,光线柔和,透着一种不显山露水的私密与戒备。
李长乐如同一个灰色的影子,悄无声息地行走在走廊中。他的感知提升到极致,眼角的余光捕捉着每一个细节:隐藏在天花板角落的微型摄像头旋转的角度,站在走廊尽头犹如雕塑般的两名穿着黑色西装、耳戴通讯器的安保人员细微的站姿变化,甚至空气中那极淡的、属于高级清洁剂的特殊气味。
一切都在告诉他,这里的安保级别远高于普通区域,专业且低调。
他没有直接走向那扇紧闭的VIp休息室大门,而是在距离门口尚有十几米的一个开放式休息区停了下来,选择了一个背靠墙壁、能清晰观察入口且靠近紧急疏散通道的位置坐下。这个位置既能展现他的到来,又保留了足够的安全缓冲空间和观察视角。
他拿出手机,看似随意地浏览着新闻,实则通过屏幕反光观察着周围的动静。加密通讯器在他的衬衫口袋中保持着静默待机状态。
时间指向下午四点二十分。距离约定的四点半还有十分钟。
就在他看似放松地等待时,一楼主会场内,论坛已经正式开始。冗长的开场白和领导致辞后,第一位嘉宾正在发言。夏小暖坐在媒体席上,心不在焉地记录着,目光却不时瞟向嘉宾席上那个依旧空着的、属于埃琳娜·罗曼诺夫的位置。她内心的疑惑越来越重:罗曼诺夫博士为何迟迟不出场?那个匿名寄来入场券的人,到底想让她看到什么?
而三楼,李长乐的等待并未持续太久。
四点二十五分,VIp休息室那扇厚重的实木门从内部被无声地打开。先走出来的是两名身材高大、眼神锐利的保镖,他们的目光如同雷达般快速扫过走廊,特别是在李长乐所在的位置短暂停留了一瞬,确认没有威胁后,微微侧身。
紧接着,一位女士走了出来。
埃琳娜·罗曼诺夫博士本人。
与资料照片上的严肃形象略有不同,现实中的她看起来更瘦削一些,约莫五十岁上下,穿着合身的深蓝色西装套裙,灰金色的头发一丝不苟地挽在脑后,鼻梁上架着一副无框眼镜。她的面容有着斯拉夫人特有的清晰轮廓,嘴唇紧抿,眼神冷静而深邃,仿佛能穿透表象直视本质。她身上没有多余的饰品,只有手腕上戴着一块功能复杂的智能手表。
她的出现,并没有带来什么强大的气场压迫,反而有一种属于顶尖学者的、极致的理性和专注感。但李长乐敏锐地注意到,她那双隐藏在镜片后的眼睛,在看向他时,闪过了一丝极其细微的、如同精密仪器进行扫描般的光芒。
罗曼诺夫博士身后,还跟着一名三十多岁、提着公文箱、助理模样的亚裔男子,表情严肃,步伐沉稳。
一行人径直向李长乐走来。
“李长乐先生?”罗曼诺夫博士在距离李长乐三步远的地方停下,开口问道。她的英语带着轻微的俄语口音,但发音清晰准确,语气平和,听不出什么情绪。
李长乐站起身,微微颔首,用同样流利的英语回应:“罗曼诺夫博士。幸会。”
他没有伸出手,对方也没有握手的意思。这是一种彼此心照不宣的、保持距离的默契。
“很准时。”罗曼诺夫博士淡淡地说了一句,目光依旧停留在李长乐脸上,似乎在评估着什么,“里面请。”她做了一个邀请的手势,然后率先转身,在保镖的护卫下重新走向VIp休息室。
李长乐神态自若地跟上,步伐不疾不徐,与对方保持着恰到好处的距离。那名助理则沉默地跟在最后。
进入VIp休息室,门在身后轻轻合拢,隔绝了外界的一切声音。房间内部比想象中更简洁,只有几张舒适的沙发、一个茶几和一个小型吧台。窗帘紧闭,光线来自几盏精心设计的暖色调壁灯,营造出私密会谈的氛围。空气净化器发出微弱的嗡鸣。
罗曼诺夫博士在中间的单人沙发上坐下,示意李长乐坐在对面的长沙发上。助理安静地站在一旁角落,如同背景板。两名保镖则守在了门口。
“李先生的英语很好。”罗曼诺夫博士开门见山,没有多余的寒暄。
“略懂。”李长乐平静地回答,同样惜字如金。
“我们长话短说。”罗曼诺夫博士身体微微前倾,双手交叉放在膝上,目光锐利,“邀请您来,是因为我们注意到您对前沿技术,尤其是可能引发范式变革的领域,有着非同寻常的……洞察力和资源。”
她顿了顿,观察着李长乐的反应,但后者脸上没有任何表情。
“我们‘星海资本’专注于投资未来。而您,李先生,无论是您展现出的财力,还是您处理……某些麻烦时表现出的效率,都让我们相信,您或许是我们正在寻找的,能够理解并支持我们愿景的合作伙伴。”
李长乐静静地听着,没有插话。他知道,重点还在后面。
罗曼诺夫博士从助理手中接过一个超薄的平板电脑,解锁,调出一份文件,但没有直接递给李长乐,而是放在茶几上,屏幕朝向他自己。
“这是我们目前最核心、也最机密的一个项目简报。关于‘意识数字化接口’的初步探索。”她的声音压低了一些,带着一种近乎狂热的郑重,“这不仅仅是脑机接口的升级,而是试图打通生物意识与数字世界之间的终极壁垒。其意义,超越目前任何已知的技术范畴。”
李长乐的目光落在平板电脑的屏幕上,那上面是一些极其复杂抽象的神经图谱和算法模型,以及一些大胆到近乎科幻的设想。他的瞳孔微微收缩,但表情依旧控制得极好。
“很宏大的愿景。”他评论道,语气听不出是赞叹还是怀疑。
“需要同样宏大的资源和支持。”罗曼诺夫博士紧紧盯着他的眼睛,“不仅仅是资金,更是……某种意义上的‘庇护’,以及应对可能出现的、超出常规认知范围的风险的能力。”
李长乐立刻捕捉到了关键词——“超出常规认知范围的风险”。这暗示着,这个项目可能已经触及了某些未知的、甚至危险的领域。
“博士是在邀请我参与一场冒险。”李长乐缓缓说道。
“是一场投资未来的豪赌。”罗曼诺夫博士纠正道,眼神灼灼,“赌赢了,我们或许能触摸到神之领域。赌输了……”她没有说下去,但意思不言而喻。
就在这时,李长乐敏锐地感觉到,罗曼诺夫博士右手无名指上戴着的一枚看似普通的银色指环,极其轻微地振动了一下,同时闪过一丝几乎难以察觉的微光。
几乎在同一瞬间,他口袋里的加密通讯器也传来一阵特定频率的、只有他能感知到的轻微震动——这是阿哲设定的最高级别警报,意味着检测到异常且强大的外部信号扫描或监听企图!来源不明,技术等级极高!
李长乐的心跳没有加速,但神经瞬间绷紧。
对方果然有备而来!这场会谈,从一开始就处于严密的监控之下!而且监控手段,远超常规!
他面上不动声色,甚至没有去看那枚指环,只是将目光从平板电脑上移开,重新迎上罗曼诺夫博士那看似平静、实则充满探究的目光。
“很诱人的提议。”李长乐开口,声音依旧平稳,“但我需要时间评估风险。毕竟,我对‘星海资本’的了解,似乎远不如你们对我的了解来得深入。”
他这句话,既表达了谨慎,也隐晦地点出了对方对自己信息的过度掌握,是一种温和的反击。
罗曼诺夫博士的嘴角似乎极轻微地向上弯了一下,像是早就预料到他会这么说。
“当然。谨慎是美德。”她收回平板电脑,“相关资料,我们可以通过安全渠道后续发送给您。希望下次见面时,我们能进行更实质的讨论。”
会谈似乎就此结束,短暂且充满机锋。
但李长乐知道,真正的交锋,或许才刚刚开始。刚才那瞬间的信号扫描,以及罗曼诺夫博士那意味深长的表情,都表明这绝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合作试探。
他站起身:“期待下次见面。”
罗曼诺夫博士也站起身,没有挽留:“我让助理送您出去。”
就在李长乐转身,在助理的陪同下走向门口时,罗曼诺夫博士的声音再次从他身后传来,很轻,却带着一种奇特的意味:
“李先生,有时候,过于庞大的阴影,本身也是一种……坐标。”
李长乐的脚步没有丝毫停顿,仿佛没有听见。
但这句话,却像一颗种子,落入了他心底的土壤。
阴影?坐标?
她是在暗示什么?
带着满腹的疑云和警惕,李长乐在助理的陪同下,离开了VIp休息室,走出了科技馆。
而此刻,一楼主论坛的茶歇时间刚好开始。夏小暖随着人流走出会场,想去透透气,却在不经意间,看到一个穿着深灰色衬衫、背影挺拔而陌生的男子,在两名工作人员的陪同下,从一部贵宾电梯中走出,很快便消失在侧门出口。
那个背影……给她一种莫名的、转瞬即逝的熟悉感。
但她还没来得及细想,就被涌过来交换名片的同行打断。
科技馆内,暗流依旧在平静的表面下汹涌。
一场更高层面的博弈,
已然拉开序幕。
喜欢前任婚礼当天,我摊牌了请大家收藏:(m.motiedushu.com)前任婚礼当天,我摊牌了磨铁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