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三二年十一月二十五日拂晓。宜宾城东,石鼓坡主阵地。
四营营长李栓柱蹲在一号核心碉堡的观察孔后,粗糙的手指紧紧攥着望远镜,镜片上凝结了一层细密的水珠。
他用力抹了一把,冰冷的触感让他因彻夜未眠而有些昏沉的头脑清醒了不少。
阵地上静得可怕,只有寒风吹过工事沙袋和铁丝网时发出的呜咽声,以及远处江面上偶尔传来的几声汽笛。
但这种寂静,更像是一张拉满的弓,蓄势待发。
“妈的,要来了。”
李栓柱低声嘟囔了一句,像是在对身边的传令兵说,又像是在给自己打气。
他身后,碉堡内的重机枪射手已经就位,副射手将弹链整理得一丝不苟,黄澄澄的子弹在昏暗的煤油灯下闪烁着冷光。电话兵守在野战电话旁,耳朵竖得像兔子。
“各连报告情况!”李栓柱对着电话低吼。
“一连准备就绪!”
“二连到位!”
“三连前沿阵地无声响!”
“四连侧翼安全!”
“五连隐蔽良好!”
“六连随时可以投入战斗!”
“炮连观测位已建立!”
“机枪连火力网布置完毕!”
各连主官的声音通过电话线传来,沉稳而有力。李栓柱心下稍安。
他的四营虽然只有六个步兵连,但依托这几个月拼命修筑的工事,他有信心让来犯之敌碰得头破血流。
尤其是炮兵连和机枪连那9门新到的新式82毫米迫击炮、12挺马克沁重机枪以及那54挺捷克式轻机枪,让他底气十足。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东方的天际泛起鱼肚白,雾气开始缓缓消散。突然,远处传来了沉闷的响声,像是滚雷从天边碾过。
“炮击!隐蔽!”
观察哨声嘶力竭的呐喊通过电话和传令兵瞬间传遍整个阵地。
李栓柱猛地缩回观察孔下方。紧接着,刺耳的呼啸声划破天空,无数黑影如同乌鸦般扑向石鼓坡阵地。
“轰!轰隆!轰——!”
剧烈的爆炸声接连响起,大地剧烈颤抖,碉堡顶部的泥土簌簌落下。硝烟和尘土瞬间弥漫开来,刺鼻的火药味直冲鼻腔。二十四军东路军的炮兵开始了进攻前的火力准备。
炮击持续了将近半小时,阵地上硝烟弥漫,原本清晰的工事轮廓变得模糊。李栓柱抖落头上的尘土,再次凑到观察孔前。
望远镜里,只见密密麻麻的灰色身影,如同潮水般从雾霭中涌出,沿着山坡向上爬来。步枪上的刺刀在微弱的晨光下反射出点点寒光,敌军士兵的呐喊声隐约可闻。
“妈的,人还真不少!”
李栓柱啐了一口。
“告诉各连,没有老子的命令,谁也不准开枪!把敌人放近了打!迫击炮,给老子瞄准了他们的后续梯队和机枪阵地!”
他紧紧盯着越来越近的敌军。三百米、两百五十米、两百米……敌人冲锋的嚎叫声已经清晰可闻,甚至能看到他们因奔跑而扭曲的面孔。
一百五十米!
“打!”
李栓柱对着电话怒吼,同时抓起身边一支上了刺刀的步枪,虽然他知道现在还轮不到他拼刺刀。
刹那间,原本死寂的石鼓坡阵地如同火山爆发!
“哒哒哒!哒哒哒!”
“咚!咚!咚!”
“砰!砰!砰!”
十二挺马克沁重机枪率先发出死亡的咆哮,形成交叉火力网,如同死神的镰刀,瞬间将冲在最前面的敌军士兵成片扫倒。子弹打在岩石和泥土上,溅起密集的火星和烟尘。
几乎同时,部署在坚固掩体内的几十挺捷克式轻机枪开始了精准的点射,“哒哒、哒哒哒”,节奏分明,专挑敌军队伍中的军官、机枪手和试图集结的小股部队开火。
紧接着,数百支毛瑟步枪也加入了合唱,密集而精准的子弹如同泼水般洒向冲锋的敌军队列。
使用79尖头弹的毛瑟步枪射程远、精度高,在训练有素的四营士兵手中,成了收割生命的利器。
最让敌军胆寒的,是那突如其来的迫击炮弹!
“咻——轰!”
“咻咻咻——轰轰轰!”
四营炮连的9门布朗德1931型82毫米迫击炮发出了怒吼。
与老式迫击炮沉闷的发射声不同,这种新式迫击炮的炮弹飞行速度更快,弹道更稳定,落点更精准。
炮弹如同长了眼睛一般,避开前沿敌军,狠狠砸在敌军冲锋队伍的纵深地带,以及试图建立火力点的机枪阵地和迫击炮阵地附近。
“妈的!这是什么炮?怎么打得这么准这么快?”
敌军队伍中,一个连长刚喊出声,就被一发精准的布朗德炮弹连同他身边的半个排炸上了天。
布朗德迫击炮的杀伤威力和爆炸范围远超川军中普遍装备的老式迫击炮,一门炮的火力打击效果,往往相当于敌军三至五门老式迫击炮。
炮弹落点密集而高效,极大地迟滞和杀伤了敌军的后续梯队。
喜欢穿越抗日1937请大家收藏:(m.motiedushu.com)穿越抗日1937磨铁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