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三一年二月初,寒风依旧料峭。
宜宾城门口,气氛却比天气更加凝重。
一队骑兵护卫着一辆轿车,簇拥着一位披着呢子军大衣、面色沉郁的中年将领,浩浩荡荡地开进了城。
来人正是国民革命军第二十二军中将军长——陈洪范。
张阳早已率领第九团所有连级以上军官,在城门口列队迎接。
士兵们穿着浆洗得干净的军装,持枪肃立,队列倒是颇为整齐,精神面貌也比一般部队强上不少。
“敬礼!”
随着张阳一声口令,军官们齐刷刷地举手敬礼。
陈洪范从车里钻出来,随意地回了个礼,鹰隼般的目光锐利地扫过迎接的队伍,又越过他们,看向后面校场上正在操练的部队,鼻子里似乎若有若无地哼了一声。
“卑职第二十二军第三师新编第九团上校团长张阳,率全团军官,恭迎军座视察!”
张阳上前一步,声音洪亮。
陈洪范皮笑肉不笑地摆了摆手:
“行了行了,少整这些虚头巴脑的。老子大老远跑来,不是看你们摆架子的。直接去校场,点验部队!”
“是!”
张阳心头一紧,知道真正的考验来了。
他硬着头皮,引着陈洪范一行前往校场。
校场上,留守的一千一百余名官兵早已列队完毕。
按照事先的安排,队伍尽量拉得松散一些,显得人数多一些。
士兵们昂首挺胸,努力做出精神抖擞的样子。
陈洪范背着手,在队列前面慢慢踱步,眼神如同刀子一样从每一个士兵脸上刮过。
他不时停下来,问几句籍贯、入伍时间之类的话。
跟随而来的军部参谋则拿着花名册,装模作样地核对着。
整个过程,陈洪范的脸色始终阴沉着,看不出喜怒。
但张阳、陈小豆等人跟在他身后,手心却全是冷汗。
他们能感觉到,这位老军痞身上散发出的那种不满和怀疑的气场。
果然,走了不到一半,陈洪范就彻底失去了耐心。
他猛地停下脚步,转过头,盯着张阳,声音不大,却带着刺骨的寒意:
“张阳,你他娘的告诉老子,你第九团满编两千人,现在就剩下这点玩意儿?其他人呢?都他妈死绝了?”
张阳心里咯噔一下,连忙按照预定的说辞回答:
“报告军座!因近日宜宾周边匪患猖獗,卑职已派二营营长刘青山,率九百精锐,出城剿匪去了!尚未归建!故未能参加此次点验!”
“剿匪?九百人?”
陈洪范嗤笑一声,声音陡然提高,带着毫不掩饰的讥讽:
“剿的什么匪?需要他娘的九百人?是峨眉山的猴子成精了,还是哪路神仙下凡了?啊?”
他猛地一挥手,几乎指到张阳的鼻子上:
“张阳!你当老子是三岁小孩?这种他娘骗鬼的瞎话也敢拿来糊弄老子?老子带兵的时候,你他娘的还在穿开裆裤呢!吃空饷就吃空饷!还敢编派出城剿匪?怎么不说是上天抓玉皇大帝去了?!”
一番话骂得极其难听,毫不留情面。
张阳和身后的军官们脸色瞬间变得惨白,低着头,不敢吭声。
校场上的士兵们虽然不敢动,但气氛也瞬间降到了冰点。
陈洪范胸口起伏,显然气得不轻。
他环视了一圈校场上那些虽然紧张却依旧站得笔直的士兵,又看了看张阳和他身后那几个明显经历过战火、眼神里带着桀骜不驯的军官,强行把后面更难听的话咽了回去。
他看得出来,这支部队虽然人数肯定不足,但留守的这些兵,精气神和那股子隐隐的悍勇之气,远非他手下其他那些靠抓壮丁凑数、面黄肌瘦的部队可比。
这张阳,带兵确实有一套。眼下正是用人之际,不宜逼得太紧。
他重重地哼了一声,语气稍微缓和了一点,但依旧冰冷:
“行了!少给老子耍这些小花招!兵不够,就赶紧给老子招!练好兵,守好宜宾,才是正理!别整天琢磨这些歪门邪道!辜负了老子的信任!”
草草又走了几步,甚至没去看武器库和后勤,陈洪范便意兴阑珊地一挥手:
“行了!看完了!回乐山!”
说完,竟不再多看张阳一眼,径直带着卫队上了车,在一阵尘土中,离开了宜宾。
留下张阳和一众军官,站在原地,面面相觑,脸上火辣辣的,心里更是七上八下。
团部会议室里,气氛压抑得让人喘不过气。
陈洪范虽然走了,但他那顿毫不留情的臭骂和那双仿佛能看透一切的眼睛,却像乌云一样笼罩在每个人心头。
“妈的!这老狐狸!根本不信!”
李猛一拳砸在桌子上,愤愤不平地骂道:
“一点面子都不给!”
李拴柱也是一脸后怕:
“吓死我了……刚才军座那眼神,像是要把我们生吞活剥了……团长,他是不是……都知道了?”
陈小豆脸色凝重,分析道:
“军座在川军中摸爬滚打十几年,什么花样没见过?我们这点手段,在他眼里恐怕确实幼稚。他没当场发作,一是没有真凭实据,二是……或许也看在咱们团确实还能打的份上,暂时隐忍了。”
张阳坐在首位,眉头紧锁,手指无意识地敲着桌面。
他心里比谁都清楚,陈洪范绝对不是忍气吞声的主。
今天的隐忍,很可能意味着后续更严厉的惩戒。
“问题出在哪里?”
张阳沉声问道:
“仅仅是人数对不上吗?我感觉……他好像特别生气,难道不单单是为了吃空饷?”
军官们议论纷纷。
“是不是咱们的伙食太好了,他起了疑心?”
“还是我们不抓壮丁,他听到什么风声了?”
“会不会是王奎那龟儿子又在背后捣鬼?”
讨论了半天,却始终不得要领。
一种不安的预感在张阳心中越来越强烈。
几天后,这种不祥的预感成为了现实。
一封来自二十二军军部的电报,直接发到了张阳手上。
电报内容很简单:
“着第九团上校团长张阳,接电后即刻只身前来乐山军部,有要事相商。勿带随从。陈洪范。”
“只身前去?”
“勿带随从?”
这几个字像冰锥一样刺入张阳眼中。
消息很快在核心军官中传开,团部里的气氛顿时紧张到了极点。
喜欢穿越抗日1937请大家收藏:(m.motiedushu.com)穿越抗日1937磨铁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