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太极殿的议事案上,摊着两份奏报——一份是裴矩送来的西域互市细则,另一份是军器监关于青海骢的驯养报告。杨昭指尖划过奏报上的数字,眼底满是欣慰:西域商路畅通不足三月,丝绸、铁器换回的玉石、黄金已堆满国库,而首批青海骢经系统改良驯养,耐力与速度竟比关中战马强出三成。
“陛下,西域三国派使者再次入朝,愿献出三座边境城池作为商路驿站,只求大隋派兵驻守,抵御残余突厥部落的劫掠。”裴矩躬身禀报,语气带着几分振奋,“还有波斯商队传来消息,愿以琉璃、香料换取大隋的连环弩与耕作技术。”
杨昭抬眸,目光扫过殿内群臣:“互市要推,防御更要固。”他当即下令:其一,命裴矩在西域三座城池设立“商驿卫所”,每所派驻五百隋军,配备连环弩与验币天平,既护商路又查假币;其二,让军器监以《戈壁作战兵法》为蓝本,改良骑兵装备,将青海骢编入精锐骑兵营,组建“西域镇守军”,由侯君集统领;其三,开放关中耕作技术,与西域诸国交换苜蓿种子——这种耐旱牧草,正好适合戈壁种植,可解决战马粮草难题。
政令一出,长安城内立刻动了起来。军器监的铁匠铺昼夜不休,改良后的骑兵弯刀更轻便锋利,马鞍加装了减震装置;农官带着苜蓿种子赶往西域,手把手教部落民众耕种;裴矩则带着互市章程,再次奔赴敦煌,与西域三国敲定驿站卫所的选址。
可就在新政推进半月后,西域传来急报:“残余突厥部落突袭焉耆边境商队,虽被卫所隋军击退,但暴露出边境防线分散的问题!”杨昭当即召来李靖——这位刚从西域回朝复命的名将,早已对此有所考量。
“陛下,西域地域辽阔,单靠零散卫所难以兼顾。”李靖呈上一幅西域地图,上面标注着几处关键隘口,“臣建议,以敦煌为核心,在焉耆、龟兹、高昌设立三座‘防御重镇’,各镇驻军两千,配备改良后的连环弩与青海骢骑兵,形成‘核心辐射、互相应援’的防御网。”
杨昭点头赞许,又补充道:“再从关中调派三千民夫,修建连接三镇的‘烽火驿道’,用系统解锁的信号烟火,确保军情一日内传至长安。”他顿了顿,看向裴矩,“互市所得黄金,分出三成用于镇城建设,让驻军与民众共治,既守疆土,也促民生。”
数月后,西域三镇正式落成。焉耆镇的烽火台上,红色烟火一旦燃起,百里外的龟兹镇便即刻响应;商驿卫所里,隋军与部落民众一同耕种苜蓿,战马再也不用为粮草发愁;波斯商队带来的琉璃技艺,被工匠们改良后,制成了透光的军帐琉璃窗,让夜间巡查更便捷。
这天,杨昭正在查看西域送来的苜蓿长势图,系统提示音突然响起:
【主线任务:复隋大业·西域稳固战(支线12:商路赋能与防御升级 进度100%)】
- 关键成果:建立西域三镇防御网,推广苜蓿种植解决战马粮草,互市辐射波斯,西域民心归附
- 奖励发放:解锁《跨国民生治理手册》,系统改良“烽火传信装置”(传讯速度翻倍),西域粮食产量提升四成,大隋骑兵战力再增两成
太极殿外,阳光洒在新铸的西域镇守军军旗上,鲜红的“隋”字格外醒目。杨昭望着西方,心中清楚:西域的稳固,只是复隋大业的一步棋。接下来,他要整合关中与西域的力量,挥师南下,扫清江南乱局——而此刻西域的物资与兵力,正是他最坚实的底气。
喜欢隋未:我穿越皇孙,携系统复隋请大家收藏:(m.motiedushu.com)隋未:我穿越皇孙,携系统复隋磨铁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