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结束后,刘利伟和林溪在走廊上擦肩而过。
“哎哟,林总,今天的汇报真是‘高冷范儿’十足啊!”刘利伟嘿嘿一笑,习惯性地开始嘴欠,“就是那数据报得跟机关枪似的,生怕别人听懂了是吧?”
林溪白了他一眼,语气清冷:“总比某些人,汇报得像小学生读课文,把‘百分之九十二’说成‘百分之九十儿’要强。”
刘利伟瞬间涨红了脸:“我那是激动!激动你懂不懂?!”
“激动就别把‘皮米级’说成‘批米级’。”林溪毫不留情地补刀,嘴角却微不可察地勾起一丝弧度。
“你!”刘利伟气得抓耳挠腮,又不知道怎么反驳,只能憋出一句,“你就是个冰山!没感情!”
“我有没有感情,不劳刘总费心。”林溪说完,转身就走,留下刘利伟在原地跳脚。
顾知夏看着两人“欢喜冤家”的互动,忍不住掩嘴轻笑。
“你看他俩。”顾知夏轻轻戳了戳林溪的胳膊,小声说,“明明就很在意对方,非要装作不在意,真是可爱。”
林溪步伐一顿,耳根微微有些发烫,却还是故作镇定地回了一句:“别瞎说,我只是看不惯他那副嘴脸。”
顾知夏挽住林溪的胳膊,像个小八卦精:“哎呀,别不承认嘛!我可是看到了哦,你偷偷瞄了他好几眼!”
“我那是……确认他有没有跟上。”林溪眼神闪烁,试图狡辩。
“是吗?那为什么我看到,你汇报的时候,他也是全程盯着你,眼珠子都不带转的?”顾知夏促狭地眨了眨眼。
林溪瞬间沉默了,脸上的红晕蔓延到了耳尖。她狠狠地掐了一下顾知夏的胳膊:“你这个小八卦精!再乱说我就把你和陈总工的那些‘小秘密’抖搂出去!”
顾知夏一听,瞬间蔫了,脸也红得跟苹果一样:“哎呀,林溪,你!”她赶紧捂住林溪的嘴,“不许说!”
……
三人热热闹闹的。
那我们的大主角陈启明去哪了呢?
此时,他在地下实验室加工厂内,深度思索着。
“天基激光炮……”陈启明深吸一口气。
他手指轻点,电脑屏幕上,一个庞大的蓝色地球模型正在缓缓自转。地球周围,无数个密密麻麻的光点正在按照某种规律高速运行,那是一个个卫星轨道。
“天基激光炮……”陈启明深吸一口气,眼中闪烁着异样的光芒。
这种武器的研发,可谓是极具挑战的项目。
首先,是能源供应。高功率激光炮需要超强大的能源支撑,才能在远距离上造成有效杀伤。这可不是给手机充电,而是要瞬间释放足以融化金属的能量。
如何在卫星有限的体积和质量内,集成一个能持续稳定供能的核反应堆?这是个烧脑又烧钱的问题。
其次,是散热管理。太空中没有空气对流,完全依赖热辐射。激光器在发射时产生巨量废热,如果不及时高效散发,激光器本体会瞬间宕机,甚至自爆。
这简直是热力学第二定律的终极考验,散热片再大,也禁不住一发入魂的热量。
第三,是大气干扰。激光从太空穿过大气层时,会与大气分子和气溶胶相互作用,导致光束扩散、能量衰减,甚至因为热晕效应而偏转。这就像瞄准镜蒙上了一层毛玻璃,激光发射定位准度会大打折扣,攻击精度堪忧。
最后,是系统集成与可靠性。将大功率激光器、能源模块、先进散热系统和超精密瞄准系统集成到一颗卫星上,并确保其在极端太空环境下长期可靠工作,其复杂程度堪比将一整个工厂塞进一个魔方,任何一个环节出问题,都可能导致一败涂地。
陈启明指尖在全息屏幕上快速滑动,他的思绪如同超算般飞速运转,每一个挑战都在他脑海中迅速解构、重组。
能源……嗯……微型核聚变电池可以用上。
散热嘛……用在光棱坦克上的材料和磁流体也可以用上。
但是大气干扰……这就是个终级大boSS了。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
自适应光学变形镜阵列?这种技术通过实时探测大气湍流引起的波前畸变,并快速调整镜面形状进行补偿。
但其校正速度难以完美跟上大气扰动的快速随机变化,且对强湍流和热晕效应的校正能力有限。
多波段激光协同传输?设想通过使用特定波长的激光组合,或利用受激拉曼散射等效应产生能更好穿透大气窗口的波长。
然而,找到能显着避免所有大气衰减和湍流影响的“完美”波长非常困难,且可能带来新的技术复杂性。
大气层边缘“粒子注入-引导通道”技术?这是一个更为前沿的概念,设想在激光路径上预先注入特定粒子或等离子体,试图形成临时、稳定的低损耗能量传输通道。
但这本质上仍难以彻底克服大气分子的吸收和散射,工程实现难度极大。
陈启明经过思考,终于是想到了。
量子隧穿传输。
这种技术并非直接让激光束“硬闯”过大气层,而是利用量子纠缠的非定域性特性,实现能量的“隔空”输送,从而从根本上规避了大气对激光的吸收、散射和湍流影响。
其核心原理基于陈启明已研发的“量子棱镜共振”技术,但进行了革命性的升级。
系统首先在太空中的激光炮和地面或低空目标点附近,分别部署特殊的量子态发生器。这两台发生器会产生一对处于纠缠态的量子对。根据量子力学原理,无论相距多远,这对纠缠量子的状态都会保持关联:改变其中一个,另一个会瞬间发生相应改变。
采用自适应光学系统,结合量子纠缠链路进行实时大气扰动前馈补偿。简单说,就是在激光发射前,先用一组低功率的‘引导星’激光束探测大气湍流,通过量子纠缠信息瞬时反馈,驱动主激光束的波前校正器进行微调。
这就像给激光炮装了动态平衡系统和轨迹预测AI,让它指哪打哪,大气干扰?空气墙也得给你穿透了!”
最后引入模块化高冗余设计和自诊断自修复AI。每个关键子系统都采用模块化设计,方便快速更换和升级;同时,集成多个备份模块,确保部分失效不影响整体功能。
而“自诊断自修复AI”则能够实时监控所有子系统的健康状况,预测潜在故障,甚至在微观层面进行自我修复,保证“上线不掉线,掉线不重连,重连不闪退!”
思忖良久,陈启明调出了他设想的最终模型,一个流线型的太空平台,主激光器如同一柄寒光四射的巨剑,在太阳能板和散热模块的衬托下,显得威武非凡。
“是时候了。”陈启明轻声自语。
喜欢神系统:从高三开始引领科技革命请大家收藏:(m.motiedushu.com)神系统:从高三开始引领科技革命磨铁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