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1日,正月初八。
信任,是这个世界上最珍贵的资源,尤其当这份信任的对象,是一个尚未成年的高中生时。
龙国高层之所以选择了一种近乎于“豪赌”的默契,根基在于那份无可辩驳的技术资料。
经过国内最顶尖团队的交叉验证,结论只有一个:资料不仅完全正确,其完整度和前瞻性,甚至超出了当前最激进的科学幻想。六大高校收到的那份“未来布局图”,更是让战略规划部门如获至宝。
更关键的是,陈启明本人不是一个冰冷的“资料投递员”。
在过去几天里,通过加密信道,来自各个领域的院士们几乎将他当成了一个全知全能的超级AI,进行了一场高强度的“压力测试”。
结果是,无论问题多么刁钻,横跨多少学科,他的回答都精准、迅速,且直指核心。
而那份正月初一的短视频录像,则为这份理性的信任,注入了感性的基石。视频里,那个少年的眼神清澈而坚定,他说出的每一句话,都带着一种超越年龄的责任感。这让他们最终确认,陈启明不仅“能做到”,更重要的是,他“愿意为这个国家做到”。
许国,亦可许卿。
就是龙国年轻一代最理想的模样。
……
F4已经好几天没有聚到一起,当然是因为过年。
今天他们来到江南市一家共享自习室内。陈启明问道他们三人,“假期过半,你们对自己未来的方向,有什么更具体的想法吗?”
刘利伟率先开口,一拍胸脯:“明神,之前就用你的‘武功秘籍’学习,我的文科水平也上来了,理科水平更是起飞,九省联考你们也看到了,再加上这次寒假的计划已经学完,我感觉没问题了!以后,我想冲击工科那一类,微电子、机械都可以,专治各种不服!”
顾知夏也跟着开口,声音温柔却坚定:“我也有同样的感觉。过年时我和爸妈谈过了,他们虽然还是希望我当老师,但最后还是决定支持我的选择。我想好了,以后专攻化学或者生物方向。”
林溪言简意赅地总结:“目标同上,生物或化学。而且我感觉,现在去参加省竞赛,拿个第二应该问题不大。” 她的语气很平淡,却透着一股不容置疑的自信。
“哟哟哟,林溪,能拿第二啊?那第一肯定就是我了对吧?终于认可我了!”
林溪直接一拳头砸在刘利伟肩膀上,“我说的第一当然是陈启明,你认为我们比得过他吗?”
“你干嘛?哎哟!疼啊!”
“疼死你好了!”
顾知夏在一旁看得直笑,她轻轻拉了拉林溪的衣角,小声说:“林溪姐,别跟他一般见识啦。”她心里却甜滋滋地想:“陈启明真的好厉害,不仅自己是天才,还能让大家都变得这么厉害……这个男生,真的太特别了。”
陈启明很是满意,他清了清嗓子,云淡风轻地投下一颗重磅炸弹:“想必你们都知道14nm芯片的事情了,没错,这件事是我干的!”
刘利伟和顾知夏在新闻发布会当天就从陈启明说的话中窥探到一丝,但是在陈启明亲口承认后,那种震撼依旧让他们心脏骤停。两人难以置信地盯着眼前这个神色平静的少年,只觉得一阵后怕和荒谬。
看着他那一脸云淡风轻的模样,顿时感到一阵后怕。
而林溪,这位一向以冷静和理智着称的学霸,此刻大脑彻底宕机。
发生了什么?
她听到什么?
那个被誉为“国之重器”,突破了丑国等西方国家数十年技术封锁的划时代产物,是出自眼前这个……和刘利伟斗嘴的同龄人之手?
她一直以为陈启明只是在学习和竞赛领域有着非人的天赋。哪怕是九省联考那道变态的附加题,她也只是认为陈启明提前自学了大学甚至更高阶的知识。
可现在,他居然说自己造了一台光刻机!
这不是知识层面的超越,这是文明层面的降维打击!
一秒,两秒,三秒……
安静得能听到窗外树叶飘落的声音。
“……开什么玩笑?”林溪率先打破寂静,她的声音里带着一丝自己都没察觉到的颤抖,“陈启明,这个玩笑一点都不好笑。你是说……你独立完成了整个项目?”
“对啊,明神,”刘利伟也迅速跟上,试图为这件离谱的事情找到一个合理的解释,“九省联考那天,齐老不是说你救了棋圣苏老吗?我们可听说了,龙芯科技的老总苏泽川就是苏老的儿子。是不是为了报答你,让你挂了个名……”
还没等他说完,陈启明直接打断。
“这是一个秘密。总之,那台光刻机是我独立制造的。至于细节,现在还不是告诉你们的时候。再过些日子,你们自然会知道。”
几人用看史前生物的眼神看着陈启明。
“明……明神,我……我需要静静!”刘利伟捂着胸口,感觉自己的世界观正在被重塑。
陈启明也不愿多解释,他知道这件事的冲击力有多大。他拍了拍手,将众人的注意力拉了回来。
“好了,先说学习的事情。”
刘利伟和林溪立刻回过神来。顾知夏原本还一眨不眨地盯着眼前这位帅气迷人的少年,此刻也立刻收回心神,只是脸颊依旧绯红。她无条件地相信陈启明,因为他从不说谎,九省联考的成绩就是最好的证明!
陈启明看着他们,问道:“所以,按照你们刚才的说法,刘利伟你短期目标是物理和数学竞赛,而顾知夏和林溪,是化学和生物竞赛,对吗?”
“没错!”三人齐齐说道。
“不行!你们必须全部参加!”
陈启明的声音不大,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命令感。
这句话像一盆冷水,瞬间浇灭了三人刚刚燃起的雄心壮志。
自习室里,刚刚被“光刻机”震撼到凝固的空气,再次变得尴尬起来。
“全……全部参加?”刘利伟第一个叫了出来,声音都变了调,“明神,你是不是对‘开学后几天’这个时间单位有什么误解?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四门!你这是想让我们直接猝死在考场上,好继承我们花呗吗?”
顾知夏也蹙起了好看的眉头,轻声劝道:“陈启明,这不现实。我们的精力是有限的,专攻一两门,才有可能拿到最好的名次。如果四门都参加,恐怕会分散精力,最后可能一门都拿不到好成绩。”
林溪也惊恐的看着陈启明,语气冰冷:“我反对。这不科学。这违反了最优资源分配原则。与其在四门竞赛上都拿到平庸的省二等奖,我宁愿集中全部火力,在生物和化学上冲击国家集训队。”
在他们看来,这完全是天方夜谭。蓝星高中竞赛史上,从未有人能在同时参加四门顶级理科竞赛的情况下,还能取得顶尖成绩。曾经那些不自量力的尝试者,最好的结果也不过是拿了四个省一,连国赛初赛的大门都摸不到。
她的言下之意很明显:我们不是你这种怪物,我们只是个普通的天才,做不到面面俱G.o.A.t。
曾经也有很多不自量力的人同时参加,但是最好成绩不过是四门省一,但是最后连国一和金牌都拿不到!
看着三人如临大敌的表情,陈启明非但没有生气,反而露出了一个“果然如此”的微笑。
“你们,”他轻轻敲了敲桌子,将三人的目光吸引过来,“把竞赛的目标,从一开始就搞错了。”
“啊?”刘利伟一脸懵逼。
陈启明好整以暇地靠在椅背上,目光扫过三人,缓缓说道:“我让你们参加竞赛,不是为了让你们去拿那几张烫金的奖状,也不是为了特招那几分虚名。”
他顿了顿,抛出了一个让三人无法理解的概念。
“我是要你们,在最短的时间内,通过最高强度的实战,强制性地在你们的大脑里,构建起一个完整的、交叉的现代科学底层逻辑框架。”
“底……底层逻辑框架?”刘利伟感觉自己的cpU快烧了。
“没错。”陈启明看向他,“物理的尽头是数学,化学的边界是物理,而生物的奇迹,是物理和化学在特定规则下的宏观展现。你们只学一门,就像想只用一把锤子,去造一艘航空母舰,可能吗?”
他转头看向顾知夏和林溪。
“顾知夏,林溪,你们想搞生物化学,如果没有坚实的物理建模能力和数学统计工具,你们的研究就永远只能停留在‘试一试’、‘碰运气’的阶段,而不是通过计算,精准地‘设计’出结果。”
他又看向刘利伟。
“伟少,你想搞工科,不懂量子力学和材料化学,你永远只能做一个流水线上的高级工程师,而无法成为定义下一代芯片架构的‘规则制定者’。”
一番话说得三人哑口无言。他们发现,陈启明早已洞悉了他们未来的道路,并且,站在一个他们无法企及的高度,为他们指出了那条最艰难,却也最光明的路。
“你们以为,未来的科技战争,还是靠一个领域的单兵冠军吗?”陈启明的声音变得严肃起来,“错了。未来的战场,属于那些能够站在学科交叉点上,调动所有知识武器的‘全能指挥官’。”
“而且,我之前之所以什么也不说,就免费给你们定制个人学习计划,把那么多有用的学习方法,学科思想交给你们,还组成这样一个学习小组,还说这是未来的科研团队,是为了什么?”
他目光灼灼地看着三人,一字一句地说道:
“是因为你们确实有天赋,更因为我相信你们,未来无论走到多高的位置,都不会背叛这个国家!”
喜欢神系统:从高三开始引领科技革命请大家收藏:(m.motiedushu.com)神系统:从高三开始引领科技革命磨铁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