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天看似平静的日子过去,顾溟几乎要以为那些暗流涌动的威胁只是自己压力过大产生的幻觉。
然而,周五傍晚,当他结束训练回到家,习惯性地打开那个用于接收胡尚锋信息的加密邮箱时,一封来自未知地址的新邮件赫然在列,没有任何主题。
心脏猛地一跳,他深吸一口气,点开了邮件。
内容极其简短,只有一行字:
“旧仓库的摄像头,聊聊?明天下午4点,校门口时光咖啡。”
落款处,并非名字,而是一个用简单线条勾勒出的、有些模糊的人形剪影符号。
几乎瞬间,顾溟的脑海中就浮现出校门口那个女记者,姜砚知的身影和她那双冷静审视的眼睛,果然是她。
观察者主动接触了,这是个陷阱,还是一个机会?危险与可能的信息交织在一起。
他权衡了很久。
拒绝,意味着可能永远不知道对方的意图,并始终处于被动监视下。
赴约,虽然风险未知,但至少能面对面评估这个对手,或许能获取一些关于学校异常、甚至关于其他势力的信息。
最终,对情报的渴望和打破被动局面的决心占据了上风。他必须去。
周六下午三点五十分,顾溟提前十分钟到达了时光咖啡。
这是一家装修简约、氛围安静的咖啡馆,位于学校对面街角,巨大的落地窗外是熙攘的街道。
他选择了一个靠窗又能观察到门口大部分位置的地方坐下,点了一杯最普通的咖啡,目光警惕地扫视着店内。
三点五十八分,咖啡馆的门被推开,风铃轻响,姜砚知走了进来。
她今天穿着简单的白色衬衫和卡其色长裤,外面套着一件深色针织开衫,依旧带着那副银丝圆框眼镜,少了些记者的职业感,多了几分知性。
她似乎一眼就看到了顾溟,没有丝毫犹豫,径直走了过来,脸上带着恰到好处的、不会令人反感的微笑。
“很准时,顾溟同学。”她在顾溟对面坐下,将随身带着的笔记本电脑包放在旁边的座位上,面前已经提前放着一杯似乎刚送上来的、冒着热气的拿铁。
“姜记者。”顾溟点了点头,努力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平静。
姜砚知没有绕圈子,开门见山:“看来我们都不用假装意外了。没错,旧仓库外面的摄像头是我装的。”她说话语速平稳,目光坦诚地看着顾溟。
“我是一名调查记者,对一些……非比寻常的都市传闻和异常事件感兴趣。安装摄像头,最初只是为了验证关于那个仓库的一些流言。”
她打开笔记本电脑,快速调出一张经过处理的、有些模糊的监控截图,正是顾溟第一次潜入仓库时,在破窗口附近的侧影。“这是我拍到的,我承认,这种方式可能有些冒昧,但我没有恶意,只是想弄清楚到底发生了什么。”
顾溟看着那张截图,心中凛然。对方的直接出乎他的意料,但这坦诚背后是自信,还是另一种试探?
“我只是对学校的怪谈有点好奇。”顾溟沿用之前的借口,语气尽量自然,“听说那边晚上有怪声,就想白天去看看,没什么特别的目的。”
姜砚知轻轻搅拌着咖啡,笑了笑,那笑容温和,却带着洞察力:“好奇是年轻人的特质。不过,顾同学,你的好奇似乎……比普通学生要执着和深入得多?”
“不仅多次前往,还能找到连我的设备都难以清晰捕捉的……痕迹?”她的话意味深长,显然指的是那封匿名邮件和顾溟后续的行为。
顾溟心中一紧,知道对方没那么好糊弄。“只是巧合吧,那姜记者调查了这么久,除了拍到我去过,还发现了什么‘异常’吗?”他巧妙地将问题抛了回去,试图反探对方的底细。
就在这时,姜砚知的手机响了。她看了一眼来电显示,对顾溟做了个抱歉的手势,接起了电话。“喂,李编辑?嗯,你说那个数据……我核对过了,第三季度的报告引用的应该是市统计局公开的年鉴数据,不是他们内部流出的那份……对,口径不一致,我已经标注在备注里了……好,稿子我晚上发你终版。”
她的通话时间不长,但语速快,逻辑清晰,对数据和信息来源的精准把握展现出了极强的专业素养。
挂断电话后,她自然地用叉子切了一小块桌上摆着的、看起来十分松软的蜂蜜松饼,送入口中,然后再次将目光投向顾溟,仿佛刚才的插曲从未发生。
“我们说到哪儿了?哦,对,异常。”她用餐巾擦了擦嘴角。
“我确实发现了一些难以用常理解释的现象,比如异常的能量读数残留,还有……一些不符合已知生物活动模式的痕迹。但这都需要更确凿的证据。”
她身体微微前倾,声音压低了一些,目光锐利,“顾同学,你真的只是‘好奇’吗?或许……我们可以信息共享?你提供线索,我利用我的资源和渠道去核实,这对解开谜题没有坏处。”
顾溟能感觉到对方言语中的诱惑和压力。他沉默了片刻,摇了摇头:“我知道的并不比你多,只是胆子大一点而已。”
姜砚知盯着他看了几秒,似乎想从他脸上找出破绽,最终,她靠回椅背,笑了笑,不再逼问。
“好吧,看来今天只能聊到这里了。”她从电脑包侧袋里取出一张便签纸,上面写着一串复杂的字符和一个加密通讯应用的图标。“这是我的联系方式,也是加密频道。保持联系吧。如果以后你再发现什么有趣的、让你好奇的事情,或许可以分享一下。”
顾溟接过便签,看了一眼,塞进口袋。“我会考虑的。”
离开咖啡馆,傍晚的风带着凉意。顾溟回头看了一眼玻璃窗内,姜砚知依旧坐在那里,专注地看着电脑屏幕,侧脸在暖色灯光下显得冷静而专业。
这次会面,双方都未完全信任对方,只是进行了一场谨慎的试探。
顾溟意识到,这个叫姜砚知的记者,聪明、敏锐,拥有资源和行动力,目的不明。
她是一个需要高度警惕的角色,但同时,也可能是一个潜在的信息来源,或者说……一把需要小心握持的双刃剑。
前方的迷雾,似乎更浓了。
喜欢帷幕:黑夜之下请大家收藏:(m.motiedushu.com)帷幕:黑夜之下磨铁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