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在忙碌中飞逝。当林枫将最后一块符合军用标准的碳纤维板材样品封装好,交由那位沉默寡言的李技术员带走时,“丰收一号”无人机的总装工作也进入了最后的冲刺阶段。
旧厂房那半边区域,此刻俨然成了一个微型的飞行器总装车间。原本堆积的零件正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汇聚成一个庞然大物的雏形。
王胖子负责的是“力气活”和“精细活”的结合——按照林枫的图纸,将加工好的铝合金骨架、复合材料蒙皮以及那四个闪烁着寒光的涵道风扇单元,用一大堆看起来就让人眼晕的螺丝、螺栓和快卸卡扣连接起来。他戴着劳保手套,拿着各种型号的扳手和内六角,嘴里叼着一个小手电,趴在无人机骨架上,拧螺丝拧得满头大汗,嘴里还不停地嘀咕:
“这地精设计……不对,是枫哥的设计,也太结实了!这螺丝拧得我手都快抽筋了!好家伙,这框架强度,感觉扛一发RpG……不对,是扛一阵冰雹都没问题吧?”
苏小远则专注于“神经中枢”和“心脏”的安装。飞控主板、各种传感器、电源管理系统被小心翼翼地布设在机身内部的预留位置,线缆被她梳理得井井有条,并用扎带和绝缘胶布固定得牢牢靠靠。最核心的,是那个已经初步测试成功的氢燃料电池堆和与之配套的固态储氢罐,它们被稳稳地安装在机身重心位置,连接上复杂的管路和线束。
林枫则是总指挥兼“救火队员”,哪里需要就往哪里顶。他不仅要核对每一个装配环节,确保与设计图无误,还要处理一些突发的技术问题,比如某个传感器接口不匹配,或者涵道风扇与电机的连接需要微调。
“胖子,左边主涵道和电机的连接法兰,再紧固一遍,我要听到扭矩扳手‘咔哒’声!”
“小远,主电源线束穿过隔框的地方,再加个防磨套!”
“储氢罐压力表读数正常吗?阀门确认关闭状态!”
整个厂房里回荡着工具敲击、螺丝拧紧以及林枫指令的声音,混合着金属、塑料和一丝淡淡的氢气味道(虽然浓度极低且安全,但王胖子每次靠近储氢罐都下意识地屏住呼吸),充满了工业制造的独特魅力。
连土狗铁砧似乎都感受到了气氛的不同寻常,不再四处乱窜,而是安静地趴在角落里,歪着脑袋,好奇地看着那个逐渐成型的、散发着冰冷金属光泽的“大鸟”。
经过连续几天几乎不眠不休的奋战,当林枫将最后一块顶部蒙板合上,拧紧最后一颗螺丝时,整个厂房瞬间安静了下来。
完成了!
一架通体哑光黑、线条硬朗、充满力量感的无人机,静静地矗立在厂房中央。它比在电脑屏幕上看起来更加震撼,四个硕大的涵道风扇如同四只深邃的眼睛,短粗的机翼和棱角分明的机身透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强悍。与其说是农用无人机,不如说更像是一架从科幻电影里飞出来的垂直起降攻击艇。
王胖子一屁股坐在地上,靠着无人机的起落架,累得直喘粗气,但脸上却洋溢着傻笑:“我的老天爷……总算……总算搞定了!这大家伙,看着就提气!”
苏小远也长长地舒了一口气,用手背擦了擦额角的细汗,眼神中充满了成就感。
林枫绕着无人机走了一圈,仔细检查着每一个细节,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激动。这是“龙芯工业”真正意义上自主设计、集成制造的第一款大型复杂装备!
“要不要……试试?”王胖子喘匀了气,迫不及待地提议,小眼睛里闪烁着兴奋和紧张的光芒。
林枫和苏小远对视一眼,都看到了彼此眼中的意动。理论设计和仿真终究是虚拟的,真正的考验在于飞行。
“就在厂房里,低空悬停测试一下基础功能。”林枫做出了决定。厂房足够高,也相对封闭,适合进行初步的、风险可控的测试。
“好嘞!”王胖子一个骨碌爬起来,主动请缨,“我来清场!铁砧,一边去!别挡道!”
苏小远则迅速连接地面站(一台加固过的笔记本电脑),检查各个系统的状态:“飞控系统自检通过……动力系统自检通过……燃料电池启动……输出稳定……电力管理系统正常……通讯链路建立……可以开始测试。”
林枫拿起那个造型粗犷、带着多个拨杆和按钮的定制遥控器(同样是王胖子不知道从哪个模型发烧友那里淘换来的二手货改造的),深吸一口气。
“启动,低功率模式,垂直起降测试。”
他缓缓推动油门杆。
嗡——!!!
一阵低沉而有力的嗡鸣声瞬间充斥了整个厂房!那声音并非电动机常见的高频啸叫,而是更像某种大型机械运转时发出的、充满磁性与力量的闷响!四个涵道风扇开始缓缓转动,搅动起地面的灰尘。
王胖子被这突如其来的声势吓了一跳,下意识地往后缩了缩,嘴里念叨:“我靠……这动静……比我家那台破拖拉机还带劲!”
随着油门逐渐加大,涵道风扇转速提升,巨大的气流向下喷射,吹得地面上的碎屑四处飞散。沉重的无人机开始轻微震动,然后,在三人紧张的目光注视下,它竟然真的稳稳地、近乎无声无息地(相对于它庞大的体型和推力而言)离开了地面!
垂直上升!姿态平稳得令人发指!翼人族那套用于训练幼崽的平衡算法发挥了巨大作用,再加上涵道风扇本身提供的稳定力矩,使得这个庞然大物在悬停时,几乎没有任何晃动!
“成功了!它飞起来了!”王胖子激动地差点跳起来,被苏小远用眼神制止,示意他保持安静,别干扰测试。
林枫小心翼翼地操控着遥控器,让无人机在离地两米左右的高度缓缓前飞、后退、原地旋转。每一个指令都得到精准而迅速的响应,飞控程序运行流畅,动力输出澎湃而稳定。
就在这时,厂房的门被推开了。是林父。他刚刚去外面巡视了一圈(主要是检查那几条狼狗有没有偷懒),听到厂房里传来不同寻常的低沉轰鸣,便走进来看看情况。
然后,他就看到了那架悬浮在半空中的、黑色涂装的、充满了未来战士风格的“无人机”。
饶是林父见多识广,经历过风浪,此刻也不由得愣住了。他站在门口,眼睛微微瞪大,看着那个在厂房里灵活移动的钢铁造物,尤其是那四个正在发出低沉咆哮的涵道风扇,以及那极具冲击力的硬朗外形。
这……这就是儿子他们这几天捣鼓出来的……“农用无人机”?
林父的嘴角微不可察地抽搐了一下。他脑海里瞬间闪过的,是他在部队时见过的某些尚未公开的、概念性的垂直起降飞行器平台的模糊影像。这玩意儿,跟“农用”两个字,有半毛钱关系吗?!
王胖子看到林父进来,立刻献宝似的凑过去,压低声音(虽然无人机的噪音并不小)兴奋地说:“林叔!你看!咱们的‘丰收一号’!牛逼不?稳得一匹!这要是挂上药箱,绝对是农业史上的里程碑!”
林父没有理会王胖子的吹嘘,他的目光紧紧跟随着空中那个灵活的黑影,眼神锐利如鹰。他看到了无人机在转向时机身的细微倾斜,看到了它悬停时那超越常理的稳定,更感受到了那涵道风扇吹出的、强劲而集中的气流。
这操控性,这稳定性,这动力……这根本就是为极端环境下的战术运输和侦察任务量身定做的!
林枫注意到了父亲进来,他操控无人机缓缓降落,稳稳地停回了原地。轰鸣声逐渐减弱,最终归于平静。
“爸,您来了。”林枫关掉遥控器电源,走了过来。
林父没有立刻说话,他走到已经降落的无人机旁边,伸手摸了摸那冰冷的、带着磨砂质感的黑色蒙皮,又看了看那深邃的涵道风扇内部,最后,目光落在林枫脸上,语气复杂地开口:
“这……就是你们说的,用来撒农药的无人机?”
林枫摸了摸鼻子,有点不好意思:“呃……是的,爸。初步测试,性能……还行。”
“还行?”林父重复了一遍,语气带着一种难以言喻的味道。他沉默了几秒钟,然后拍了拍那结实的起落架,发出沉闷的声响,最终只吐出两个字:
“挺好。”
说完,他转身,背着手,一言不发地走出了厂房,只是那背影,似乎比平时更加挺拔,也更加凝重。
王胖子看着林父离开的背影,挠了挠头:“林叔这是……满意还是不满意啊?咋就说俩字?”
苏小远轻声道:“林叔叔应该是……被震撼到了吧。”
林枫看着父亲离去的方向,又看了看眼前这架堪称工业艺术品的“丰收一号”,嘴角慢慢勾起一抹弧度。
他知道,父亲那声“挺好”,已经包含了太多的东西。有震惊,有担忧,但更多的,是一种难以言喻的骄傲和认可。
首架无人机下线,仓库试飞成功!
“龙芯工业”的翅膀,终于在这一刻,真正变得坚硬。接下来,就是广阔天地的试炼了。而林枫已经有些期待,当这架“农用轰炸机”出现在真正的“用户”面前时,会是一副怎样的场景。
王胖子已经开始规划首次户外试飞的“直播方案”了(虽然被林枫严令禁止),嘴里哼着不成调的曲子:“我们的‘丰收一号’,今天试飞成功!明天就要翱翔天空……”
喜欢工业狂魔:我的订单通诸天请大家收藏:(m.motiedushu.com)工业狂魔:我的订单通诸天磨铁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