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皮火车的轰鸣声碾碎晨雾时,张嘉豪正用袖口擦着钢笔尖 —— 笔帽里积了些墨水,蹭得他浅灰色校服袖子上晕开一小片蓝黑。对面的舅舅李建国把鼓鼓囊囊的帆布包往腿上挪了挪,里面装着印刷厂的资质文件、过往订单样品,还有一沓手写的产品说明,最底下压着两张硬纸板,生怕样品被挤皱。
“豪子,真不降价?南方那厂子财大气粗,万一谈崩了……” 舅舅的声音被火车哐当声裹着,带着几分忐忑。他手里攥着两张绿皮火车通勤票,票面上的油墨味还没散,出发站 “镇南站” 三个字是用老式打印机印的,边缘有些模糊。
张嘉豪低头拧开钢笔帽,在随身携带的练习本上试了试笔锋:“舅舅,咱们的包装质量摆在这,比邻镇同行厚 0.2 毫米,油墨日晒三个月不褪色,没必要降价。他们要批量采购,说明急着用,咱们的优势是交货快,这才是谈判的筹码。” 练习本上已经写满了谈判要点,字迹工整,关键处用红笔圈了出来,其中 “拒绝先货后款” 五个字被划了三道横线。
火车慢腾腾地停靠在县城站,站台铺着凹凸不平的水泥地,几个挑着担子的小贩在叫卖橘子。两人踩着碎石子走出车站,舅舅想坐三轮车,张嘉豪却摆摆手:“招待所离车站不远,走路二十分钟,省点钱,谈判时底气更足。” 他背着帆布包走在前面,校服后背已经被汗水浸湿,县城里偶尔驶过的桑塔纳轿车鸣起喇叭,惊得路边的自行车铃叮当响。
约定的谈判地点在县城招待所二楼的小会议室,木质桌椅泛着陈旧的油漆味,墙角的暖水瓶里装着供销社供应的粗茶,水面飘着几片茶叶。南方零食厂的代表是个戴眼镜的中年男人,姓周,手里拿着一个黑色公文包,坐下后先掏出计算器,噼里啪啦按了一通:“小张老板,我们要十万份包装,按你们报的价,总成本太高。我们提出两个条件:第一,价格降 20%;第二,先供货后付款,验收合格后一个月结账。”
周代表的钢笔是镀金笔帽,他边说边在纸上写着数字,笔尖划过纸张发出沙沙声。张嘉豪没急着回应,先给对方倒了杯茶,粗茶的涩味在空气中弥漫:“周经理,价格降 20% 真不行,我们的原材料都是从县城供销社进的优质牛皮纸,油墨也是环保配方,成本摆在这。不过我能保证交货期,七天内一定送到,而且每一份包装都经过三次质检,有瑕疵无条件退换。”
他打开帆布包,拿出之前给本地食品厂做的订单样品,整齐地摆放在桌上:“您看,这是我们给红星食品厂做的包装,印的是《西游记后传》的台词,现在他们的零食在周边县城卖得特别火。您的零食要往全国铺货,包装质量直接影响品牌,我们不敢马虎。”
周代表拿起样品翻了翻,手指蹭过印刷清晰的字迹,眉头微微舒展。张嘉豪趁机拿出练习本,用钢笔写下合作要点:“关于付款方式,先货后款我们确实不能接受,毕竟十万份包装的原材料成本就不少,我们小厂子扛不住资金压力。不过可以折中,您预付 30% 定金,我们开始生产,交货时再付 60%,剩余 10% 验收后三天内结清。”
钢笔突然漏水,在 “30% 定金” 后面洇出一团蓝墨,张嘉豪没慌,掏出兜里的纸巾擦了擦笔尖,在旁边重新写下条款,并用箭头标注修正,墨迹层层叠叠,反倒显得格外认真。周代表看着他手写的谈判纪要,又看了看桌上整齐的样品,手指在计算器上顿了顿:“七天交货,能保证?万一延误了,我们的损失谁来担?”
“我以印刷厂的名义担保,” 张嘉豪拿起钢笔,在纪要末尾写下自己的名字,又让舅舅也签上字,“如果延误一天,按总货款的 5% 赔偿。但如果我们按时交货,质量达标,您得按时付款。” 他的笔尖用力,字迹透着一股笃定,完全不像个中学生。
周代表沉默了十分钟,期间反复翻看样品和资质文件,计算器又响了几次。最终他拿起钢笔,在谈判纪要上签下名字,按了个红色手印:“行,就按你说的来。预付 30% 定金,七天后交货。” 钢笔划过纸张的瞬间,舅舅悄悄松了口气,手心的汗把公文包的拉链都浸湿了。
签完合同,周代表从公文包里拿出一沓现金,点出三万块放在桌上:“这是定金,你们点点。” 张嘉豪让舅舅仔细清点,自己则把合同和现金收好,放进帆布包的内侧夹层。走出招待所时,夕阳已经西斜,县城的街道上亮起了路灯,供销社的橱窗里摆着新款的搪瓷缸,上面印着 “劳动最光荣” 的字样。
回程的绿皮火车上,舅舅数着剩下的零钱,脸上笑开了花:“豪子,十万单!咱们印刷厂月营收直接破两万了!之前那些同行还想降价抢单,现在看他们怎么比!” 他把钱小心翼翼地塞进内衣口袋,生怕弄丢。
张嘉豪靠在车窗上,看着窗外飞速倒退的树影,手里摩挲着那张手写的谈判纪要,钢笔漏水的痕迹像个小小的勋章。他知道,这单生意不仅让印刷厂站稳了脚跟,更证明了他的商业判断没错 —— 在这个年代,诚信和质量比单纯的低价更有说服力。
火车到站时,夜色已经笼罩了小镇。两人骑着自行车往印刷厂赶,自行车铃铛声在寂静的乡间小路上回荡。刚到印刷厂门口,就看到舅舅的媳妇急急忙忙跑出来:“建国,豪子,可算回来了!厂里的工人都快熬不住了,三个班倒连轴转,还是赶不上订单进度,再招不到人,这十万单就要违约了!”
舅舅脸上的笑容瞬间僵住,他挠了挠头,急得团团转:“这可咋办?镇上的壮劳力都出去打工了,剩下的不是老人就是孩子,再招不到人,真要赔违约金了!”
张嘉豪停稳自行车,看着印刷厂车间里亮着的灯光,机器的轰鸣声断断续续传来。他皱了皱眉,心里快速盘算着 —— 十万单的订单不能丢,违约不仅赔钱,还会砸了刚闯出来的口碑。现在最要紧的,是赶紧制定招工计划,解决用工荒。而他心里已经有了一个初步的想法:乡镇里不是有很多 “买断工龄” 的下岗女工吗?她们既有经验,又能吃苦,或许是最合适的人选。
车间里的胶印机还在不知疲倦地运转,油墨味混杂着汗水的味道飘了出来,张嘉豪握紧了拳头,眼里闪过一丝坚定。这关,必须闯过去。
喜欢重回2000:我的初中重启计划请大家收藏:(m.motiedushu.com)重回2000:我的初中重启计划磨铁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