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点火与困境
公司的生产恢复工作推进很快,东立井恢复正常生产不过半个月,公司所属的南砖厂与北砖厂又要恢复生产了。这两个砖厂原属于两个单位,南砖厂属于建筑安装工程公司,北砖厂隶属于原寨里煤矿。这两个砖厂在改革开放调整生产结构中相继下马停产。北大井服务公司成立后,矿务局把它们划归了过来,由北服公司恢复生产。南砖厂设施较为先进,北砖厂生产设施较为普通。南砖厂生产出来的产品具有耐盐碱性,非常适合鲁北地区房屋建筑使用,销路广,价格高,具有市场竞争力。北砖厂由于受原料及窑体落后限制,生产出来的产品质量差,销路面狭窄,不过有着公司自用这部分,也是恢复生产的重要因素。在公司领导班子生产开发方案中,要再开办一处小煤井,这处小煤井的选址就在北砖厂内。由于煤井资源地处居民居住区,房屋建筑较多,煤炭层位距离地面较近,为了确保地面开采后不会下沉,工程师设计为全面充填,确保开采过后房屋不受损,确定用质量差的砖来充填,北砖厂烧出来的砖质量差,用于地下充填也不算浪费,以劣质的砖块换取优质煤炭,也同样有较高利润价值。工作量虽然加大了,但是为了几千人的生计,公司领导也要大胆地尝试,虽然用人多,但是安置职工工作也是公司的一项任务。为了解决工人工作安置,公司领导真是绞尽脑汁想出来的办法。经过一个月的修理改造,南北砖厂都具备了恢复生产的条件,于是将在七月一日这天点火开始烧砖。为烘托节日氛围,工会几名干事一连几天都在忙碌,张贴标语,插彩旗,把整个砖厂布置得彩旗飘飘,节日氛围浓厚,并且安排了工会组织的锣鼓队打鼓庆祝。
随着一声 “点火!” 高耸的烟囱上冒出了缕缕白烟,这是点火成功的象征。紧接着鞭炮声声震耳,锣鼓喧天,热闹非凡,在场的所有人都是喜笑颜开,掌声喝彩声遥相呼应,这是北大井人喜庆的时刻。大家都在期盼着,期盼着一个星期过后出砖的时刻。
这边热闹非凡,覃允鹤这里却是愁眉不展,怎么也高兴不起来,他给公司递交的规划书公司给予批复,人员安排都通过了,就是周转资金申请给予了否定,他提请的是二百万资金,而公司批复却是二万元,他觉得这是个笑话,差距之大让人啼笑皆非,哭笑不得。他决定去找分管财务的伊经理反映情况,二万元钱就是垫付火车运费也不够,别说还要购买地方小井煤了。他看着批复件心中始终在疑惑,他认为是伊副经理写错了,他要去找他更正过来。
对于伊副经理他还是比较熟悉,他过去就在寨里煤矿财务科工作,每逢给予火车站办理运费都会找他,所以刚一进门他就问伊副经理:
“这批件是否搞错了,申请的是二百万元,怎么给搞成了二万元?”
伊副经理接过批件看了看,放在桌子上,抬头看着覃允鹤说:
“没错,就是二万元。”
覃允鹤一听就急眼了,站在那里脸涨得通红,大声地质问:
“二万元管啥用?别说购买小井煤了,就是垫付铁路运费也不够,这活让人咋干?”
伊副经理见他有点急了,就忙招呼他坐下来。他身子虽然坐下来了,但是满脸却充满着怨气,不时地摇晃着脑袋,连连说这活没法干了。
伊副经理是个有耐心有涵养的人,见他急了,忙递给他一支香烟,他马上站起身给伊副经理点火,随后又自己点上,坐回原处,准备聆听伊副经理的教诲。
伊副经理慢条斯理地讲述起目前公司的状况,他认真听着,当伊副经理讲到矿务局只给了公司三十九万元流动资金时,他感到非常吃惊,他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偌大的一个公司,两千八百多名职工,三千五百多位退休工人,就给了这么点钱进行运转,他觉得这是天方夜谭,胡诌八扯的事,他完全不相信。
“这怎么可能?这点钱,这么多人,就是发工资也不过够一个月的,山西调煤组的资金投入就是二百万元,这些钱是哪里来的?” 他觉得伊副经理是在忽悠他,他理直气壮地反问道。
“矿务局与公司签订承包合同里有一条,给提供三个月工资资金,三个月后就要自筹资金发放工资。要说山西调煤组的资金,还真不是我们公司的,矿务局为了寻找出路,开拓市场,由矿务局出钱,我们出人,双方结合,创出一条多种经营的新路,并非我们公司独立经营。”
他听伊副经理这么说,觉得前面说矿务局就给那么点资金似乎是真的,可是就给二万元实在是太少了,工作实在是没办法开展,他想说服伊副经理,尽量多给点,可是看到伊副经理认真的样子,他又不想过多地去纠缠,他不由得叹了口气说:“这可咋办呢?”
“好好想一想,回去你几个人开个会研究一下,看看能不能从用户那边支付一下预付款,山西调煤组不是要给人家支付预付款的吗?你们也可以从这方面入手,只要开动脑筋,办法总比困难多。好了,别在这里磨蹭了,我这里是蹭不出钱来。”
说着把批复文件给他递了过来,他接过批件,摇了摇头,转身离去。
喜欢北大井人请大家收藏:(m.motiedushu.com)北大井人磨铁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