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斯科克里姆林宫的灯光在1936年9月的这个深夜依然明亮。斯大林站在窗前,手中捏着那份刚从华盛顿加密发回的契卡报告,烟斗中升起的青烟在他周围形成一团蓝色雾霭。窗外红场的方向一片漆黑,只有列宁墓前永恒的火炬在夜色中微微闪烁。
美国工厂生产过剩...斯大林用格鲁吉亚口音浓重的俄语低声重复报告中的关键词,粗壮的手指轻轻敲击窗框,资本家为了自寻出路,把目标放在我们身上了。
办公桌上的电报还摊开着,上面详细记录了特纳·史密斯与罗斯福的秘密会面、西部财团的紧急会议,以及即将到来的东西部财阀在洛杉矶的谈判。契卡在美国潜伏多年的甚至搞到了企业自由法案的草案副本。
斯大林转身走向办公桌,厚重的靴子在地毯上几乎没有声响。他拿起内线电话:让贝利亚和莫洛托夫立刻来我办公室。还有,通知政治局委员明早八点紧急会议。
挂断电话后,斯大林再次审视报告。美国人的困境对苏联而言简直是天赐良机——第二个五年计划急需的工业设备,正是美国过剩的发电机、机床和重型机械。但多年的政治斗争经验让他本能地怀疑:这些狡猾的资本家究竟在打什么算盘?
不到半小时,拉夫连季·贝利亚悄无声息地出现在门口。这位内务人民委员穿着熨烫平整的制服,圆框眼镜后的眼睛锐利如鹰。
同志斯大林,贝利亚的声音轻柔得近乎耳语,您看到我们的报告了。
斯大林示意他坐下,烟斗在唇间发出轻微的滋滋声:你们的线人可靠吗?
绝对可靠。贝利亚挺直腰板,他在罗斯福内阁中有直接消息源。关于史密斯与总统的会面细节,包括总统默许对苏贸易的部分,都得到了交叉验证。
莫洛托夫匆匆赶到时,两人正在研究美国西部财团与东部财阀的力量对比。外交人民委员的额头还带着睡痕,但眼神已经清醒如常。
维亚切斯拉夫,斯大林直接切入主题,如果美国人真的开放对苏贸易,我们最急需哪些工业品?
莫洛托夫不假思索:首先是发电设备。第聂伯水电站二期工程需要的涡轮机,美国西屋公司的技术比德国更先进。其次是石油钻探机械,巴库油田——
技术呢?斯大林打断他,他们肯卖技术吗?还是只想卖成品?
莫洛托夫与贝利亚交换了一个眼神:根据过去的经验,资本家会严防技术泄露。但如果有足够的外汇...
斯大林冷笑一声:用他们自己的过剩产品换我们的黄金?真是精明的算盘。
但这对我们有利,同志。莫洛托夫谨慎地说,如果能够直接购买先进设备,可以节省大量研发时间和成本。
贝利亚轻声补充:根据情报,美国财团内部也有分歧。西部的新兴工业家更激进,东部的老牌财阀更谨慎。我们可以利用这一点。
斯大林踱步到墙上的世界地图前,凝视着横跨太平洋的美苏两国。烟斗早已熄灭,但他仍习惯性地咬着它。
明早的政治局会议,你们两个要做好准备。最终他下令,贝利亚,我要知道这些美国商人背后的真实意图。是他们自己的商业行为,还是华盛顿的政治策略?
当两位助手离开后,斯大林独自站在地图前,粗壮的手指从美国的西海岸划向苏联的远东地区。商人的动机固然重要,但更关键的是——这些工业设备最终会增强苏联的何种能力?而美国,又希望看到一个怎样强大的苏联?
次日上午的政治局会议上,争论持续了四个小时。契卡的报告在委员们手中传阅,引发一阵阵低声议论。
这是瓦解我们经济主权的阴谋!日丹诺夫拍案而起,让美国资本渗透进来,下一步就是政治渗透!
但我们需要那些机器,同志们。卡冈诺维奇相对冷静,集体农庄的拖拉机从哪里来?新工厂的车床从哪里来?靠我们自己摸索,还要再浪费十年!
伏罗希洛夫元帅代表军方发言:从战略角度看,如果能够获得美国的航空发动机技术,我们的空军实力将大幅提升。但必须警惕他们借机获取我军事情报。
加里宁则关心民生问题:如果能进口美国的农业机械,粮食产量提高,配给制或许可以放宽...
斯大林任由争论持续,自己则坐在首位沉默地吸烟,偶尔在小本子上记几笔。直到所有人的意见都表达完毕,会议室暂时安静下来,他才缓缓站起身。
同志们,斯大林的声音低沉而平稳,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迫使他们寻找新市场,这是马克思预言的必然。但具体到美国财阀转向苏联,我认为有几点需要明确。
他走向挂在墙上的苏联工业地图:第一,我们确实需要先进设备和技术,但不能依赖。所有进口设备必须同时配套逆向工程和研究计划。
手指移到远东地区:第二,任何贸易协议都必须以我方军事安全为前提。敏感地区如乌拉尔工业区、远东军事基地,禁止美国技术人员进入。
最后,他转身面对政治局委员们:第三,也是最重要的,我们必须弄清楚这是单纯商业行为,还是美国政府的战略布局。贝利亚同志的内务人民委员部将负责查明这一点。
那我们目前的立场是?莫洛托夫问道。
斯大林回到座位,烟斗在桌沿轻轻敲了敲:静观其变。让契卡把美国的真正意图打听出来。如果他们真的只是商人求利... 他难得地露出一丝微笑,那我们就做一笔各取所需的买卖。
会议结束后,斯大林特别留下贝利亚:加强对日本方向的监控。如果美国人真的转向我们,东京会有激烈反应。
贝利亚会意地点头:已经在满洲和朝鲜边境增派了情报人员。另外,我们在东京的小组报告,日本海军最近频繁与美国海军接触。
斯大林眯起眼睛:有意思...非常有意思。
东京,外务省大楼。
松冈洋右外相愤怒地将电报拍在桌上:美国人疯了吗?武装苏联等于革了我们的命!
身边的陆军参谋本部的军官脸色更加阴沉:根据我们在华盛顿的情报,美国财阀确实在推动对苏贸易。如果苏联获得先进工业设备,他们在远东的军事力量三年内就能翻倍。
海军代表补充道:更可怕的是航空技术。如果苏联得到美国的飞机发动机...
必须向美国提出严正抗议!松冈洋右咬牙切齿,同时加强与德国的联系。如果美国执意要扶植苏联,我们就必须确保欧洲有人能牵制他们。
参谋本部的一名大佐低声说:还有一个选择...趁苏联尚未获得这些装备前,先发制人。
房间里的空气瞬间凝固。所有人都明白这句话的含义——日本与苏联在远东的边境冲突已经持续多年,如果演变成全面战争...
先等首相和天皇陛下的指示。松冈洋右最终打破沉默,但准备工作要立即开始。参谋本部请评估在诺门坎地区发动有限攻势的可能性,同时海军加强对美国太平洋舰队的监视。
当会议结束,众人散去后,松冈洋右独自站在窗前,望着皇宫的方向。美国这一举动,可能彻底改变东亚的力量平衡。而日本,这个资源匮乏的岛国,将再次面临生死存亡的战略抉择。
他拿起专用电话:给我接柏林大使馆...是的,立刻。
莫斯科郊外的别墅里,斯大林正在晚餐后听取贝利亚的最新汇报。
日本反应比预期更激烈,贝利亚轻声说,他们可能考虑在远东制造事端,转移我们对欧注意力。
斯大林用叉子戳着盘中的水果:通知远东军区,加强戒备。但不要主动挑衅。他沉思片刻,另外,加快与美国人的接触。如果日本人慌了,说明我们走对了路。
贝利亚会意地点头:已经指示我们在纽约的贸易代表处,对西部财团的试探给予...谨慎但积极的回应。
斯大林望向窗外,莫斯科的夜空繁星点点。一场由美国资本家生产过剩引发的蝴蝶效应,正在太平洋两岸掀起风暴。而这风暴的中心,正是他——斯大林——多年来梦寐以求的工业化机遇。
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他低声自语,引用了高尔基的名言,看看最后是谁的船更坚固。
喜欢美利坚望族请大家收藏:(m.motiedushu.com)美利坚望族磨铁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