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刘备四兄弟一路急行,到了长社附近,正好看到黄巾大营起火。
眼见黄巾军已经炸营,刘备自然不会坐失良机。
一声令下,兄弟四人率领着一千五百士卒,兵分四路,如虎入羊群,大杀特杀,斩获极多。
几人杀得正欢,就听到曹操口中高呼“时待救吾”,被身后一员黄巾将领追赶甚急。
“咦!前方有一官军将领被贼人追赶,我等速速上前相助!”
刘备虽然不认识曹操,但听到对方呼喊游尘的名字求救,明白他也是官军将领。
四兄弟急忙杀散身边黄巾溃军,上前救下曹操。
文聘拍马舞刀,与波才交手二十合,未分胜负。
王双性急,见文聘拿不下黄巾贼首,当即大吼一声,催动座下马,轮圆手中刀,抖擞精神,与波才战在一起。
文聘不屑于以少胜多,见王双与敌将相斗,当即退出战圈,指挥麾下士卒继续扩大战果。
王双、波才二人又斗了二十余合,波才渐渐力竭。
王双力大,趁机一刀击飞了波才手中兵刃,随后手起刀落,将对手斩落马下。
“波才渠帅死了!快跑啊!”
跟在波才身后的黄巾士卒见主将身死,王双这群官军杀气腾腾,锐不可当,顿时成了惊弓之鸟,吓得四处逃窜。
得知王双方才斩杀的贼将是敌军主帅波才,刘备心中大喜,连忙让王双割下波才首级挑在杆上,命麾下士卒高呼“波才已死,降者不杀”。
黄巾军失了主将,士气一落千丈,又亲眼见证了官军铁骑的凶猛,纷纷跪地请降。
“多谢几位英雄相救!
在下骑都尉曹操,不知几位英雄如何称呼?”
曹操虽然失了大功,但总算保住了性命,于是躬身对刘备四兄弟道谢。
随后刘备便使出了祖传口技,先说自己是孝景帝玄孙,中山靖王之后云云,又夸赞他的三位兄弟张任,文聘,王双武艺非凡,自己能有今日全靠几位兄弟什么的,曹操感不感动不得而知,反倒是把张任三兄弟感动得稀里哗啦。
曹操混迹官场多年,听刘备这话就知道,对方没有官职在身,乃是响应朝廷号召,临时组建的乡勇。
但曹操毕竟不是董卓,自幼饱读诗书的他,自然是干不出吃饱饭骂娘这种事来的。
曹操先是四十五度仰头,拱手向天一拜,颇有名士风范。
“呵呵,所谓英雄不问出处,当年高祖斩白蛇起义时,也不过一亭长耳!
以玄德公和几位兄弟之大才,早晚必将扶摇直上,平步青云!”
曹操这一席话,正好说到了刘备心坎里,让蹉跎半生的他有种相见恨晚的感觉。
二人竟然惺惺相惜,引为知己。
要是游尘看到,一定会大跌眼镜。
你俩作为最大的敌手,竟然在战场上并肩作战,相谈甚欢?
ps:{很多人受演义尊刘贬曹思想的毒害,总觉得曹操一开始就是个大反派,这是不对的。
曹操早年设五色棒,多次上书劝谏,哪怕被贬官,他心里想的仍是振兴汉室,再现汉武、光武盛世。
直到后来群雄讨董,曹操孤军追击董卓,中计大败而归,见识到诸侯们各怀异心,终于意识到仅凭自己一己之力,无法让汉室再现辉煌,这才愤然离去,开始了霸者之路。}
另一边,游尘率军在黄巾大寨里往来冲杀,突然发现两名身着普通官军士兵军服的年轻人武艺不俗,配合默契,竟然杀散数十名黄巾力士,就连黄巾渠帅吴霸也被两人合力斩杀。
就在此时,不远处有两名黄巾贼头目偷偷弯弓搭箭,箭头直指那二人。
“贼子休放冷箭!”
游尘大惊,急忙从背后摸出两把玄铁飞刀掷出,瞬间洞穿那两名黄巾贼首的咽喉。
“杜远渠帅死了!黄邵渠帅也死了!快跑啊!”
黄巾军见两名渠帅瞬间毙命,吓得肝胆俱裂,纷纷逃窜。
推搡中,自相践踏,死者极多。
但那名为黄邵的渠帅在临死之前,还是放出了冷箭。
“元雄小心!”
稍年长的官兵听到游尘示警,赫然发现一支利箭向身旁之人射来,当即用身体挡住。
“唔!”
弓箭射入肩膀,那人闷哼一声。
“兄长!贼子敢尔!”
眼见族兄为自己挡了箭矢,少年大怒,挥刀猛攻,瞬间砍翻四周黄巾军,在身边清出一片空间来。
游尘也骑着琥珀上前杀散敌军,两人身边暂时安全下来。
“多谢游将军相助!”
少年扶其族兄坐下,对游尘行礼致谢。
“咦,这位兄弟认识游某?”
“将军骑巨型白虎,手持凤翅亮银鎏金镗,头戴龙晶冠,身着乌金锁子甲,勇冠三军,官军中何人不识!”
游尘闻言有些诧异,自己已经这么出名了吗?
以后两军对阵,敌军会不会不讲武德,对着骑白虎的就开始集火乱射?
“咳咳,二位兄弟若是不嫌弃,不妨让某帐下军医诊治一番!”
“那就多谢将军了!”
少年见族兄伤势严重,当即答应下来。
在华佗处理箭伤时,游尘通过闲聊得知,受伤那人名为吴懿,眼前的少年叫吴班。
二人都是陈留郡人,目前为皇甫嵩帐下队率。
而吴班之父吴匡,乃是大将军何进的部下。
游尘在脑海中努力回忆有关这三人的事迹。
想起来了!
吴匡不就是在何进身死后,和袁绍,曹操一起诛杀宦党的其中一人吗?
吴懿、吴班则是刘备入蜀后的降将,刘备之妻吴夫人就是这两人的妹妹!
缘分这东西还真是奇特,两个陈留郡的人,没有选择跟随曹操,反而一路跑到益州去了?
不过游尘也没兴趣去思考这些问题了,既然遇到了两个还算不错的三流将领,那肯定不能放跑了。
蚊子再小,也是肉啊。
关键是,这二人家族里有个娇滴滴的美女,这不就是上天赐予自己的义妹吗?
自己麾下还有两个光棍大将呢!
游尘想了想,将此事告诉了麹义。
“微之啊,我可是给你把桥搭好了,剩下的就看你的了……”
“嘿嘿,主公,大恩不言谢!
等剿灭贼军,xx楼深夜档,主公一定要来啊……”
麹义抛出一个心照不宣的眼神。
“微之,这我可得批评你了!
我可是有妻室的人,你怎能拿这种事情考验本将军!
大汉的将军,哪个能经得起这种考验?
还是尽快平定战乱,早些去xx楼,不能辜负了你的好意……”
跟曹操玩久了,魏武遗风果然出现人传人现象了啊……
战斗结束后,游尘向皇甫嵩讨要吴懿,吴班二人。
皇甫嵩听说这二人只是区区队率,爽快地答应了。
游尘也不含糊,直接提拔吴懿、吴班二人为军侯。
吴懿官升两级,为报知遇之恩,又举荐青州人吴兰,阴平人雷铜。游尘大喜,当即将吴、雷二人也升迁为军侯。
看看,曹老板治下的武将就是好,总能让你顺藤摸瓜!
话说袁绍这家伙,明明比曹操更早率军出发,行军途中却拖拖拉拉。直到长社火起,他才带着五千官军“恰好”赶上,收割了一波人头。
这场战斗下来,算上被大火烧死的,官军斩首四万,俘虏两万,加上王双斩杀了渠帅波才,盘踞在颍川附近的黄巾主力大势已去,再也翻不起什么浪花。
收拾掉剩下的残兵败将,只是时间问题。
在曹操的介绍下,刘备四兄弟也得以进入大帐议事。
在战功分配上,游尘部提出火攻,斩获也最大,成为首功;刘备部虽只是乡勇,但作战勇猛,还斩杀了贼酋波才,位居第二;曹操,袁绍则各有功劳。
皇甫嵩、朱儁都是严明正直之辈,不屑为贪墨他人功劳之事,奏表中如实上报。
只是在战俘处理上,众人却犯了难。
皇甫嵩、朱儁和袁绍认为,两万俘虏都是背主之贼,应该全部斩首,以儆效尤;刘备觉得这些人都是被奸人蛊惑,被裹挟着造反,不如给每人分发些粮食,遣归乡里,以此体现皇恩浩荡;而曹操则建议,官军连番大战,损失不小,可从两万人中择精壮者充军,余者直接遣散;游尘则坚持杀俘不详,除了挑选精壮者充军外,余者可给予一定粮食,令其归乡。
总的来说,皇甫嵩三人的一刀切做法过于残暴,刘备之法太过理想化,曹操之法又有些现实功利,游尘则是徘徊于几人之间,打太极。
“孟德,时待,二位老将军乃此间讨贼大将,我等听命行事就好!”
袁绍瞥了眼刘备,转头对曹操和游尘说道。
小小刘备,区区白身,也懂国家大事?
若非曹操抬举,刘备连进帐议事的资格都没有,怎敢在此妄言!
【还给两万贱民分粮食,真是脑子进水了!
大军奉旨讨贼,军中粮草尚且不足,哪有余粮给一群低贱的泥腿子!】
“本初,我非不敬两位老将军,只是这两万人中多有青壮,全杀了实在可惜。
又要多少年,消耗多少粮米,才能再养育出这些人来?”
曹操据理力争。
喜欢汉末立志传请大家收藏:(m.motiedushu.com)汉末立志传磨铁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