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乾带着九窍还魂草返回血战关的消息,如同在滚沸的油锅中滴入冷水,瞬间引爆了关内的气氛。尤其是当那装着神药的寒玉宝盒被径直送入元帅行辕时,所有人都知道,这关乎着那位创造了奇迹的“戟魔”校尉的生死。
岳昆仑元帅亲自接过了宝盒。即便是他这等见惯了风浪、心硬如铁的人物,在触碰到那散发着浓郁生命气息的宝盒时,指尖也不由得微微一顿。这株神药,是他以自身威望和前线数十万将士的军心为赌注,向陛下求来的。其意义,远不止救一人性命那么简单。
他没有丝毫耽搁,屏退了左右,只带着两名最信任的亲卫和关内医术最高明的老医官,径直来到了李止戈养伤的那处被严密保护的静室。
静室内,药香弥漫。李止戈依旧安静地躺在床榻之上,面色不再是之前的死灰,反而透出一种异样的、近乎玉石般的莹白光泽。他周身缠绕的绷带已经拆换过多次,露出的皮肤上,那些原本狰狞可怖的伤口,此刻大多已经结痂,甚至有些较浅的伤痕已然愈合,只留下淡淡的粉色印记。
老医官上前,再次仔细探查了一番,脸上依旧带着难以置信的神色,回禀道:“元帅,李校尉的身体恢复速度,远超我等预料。其体内似乎有一股极其精纯而坚韧的生机在自行运转,修复着损伤。如今外伤已无大碍,断裂的骨骼也在以一种缓慢但稳定的速度愈合。最棘手的,依旧是那近乎崩碎的道基和受损严重的经脉……但奇怪的是,他道基核心处,似乎有一点不灭灵光始终未曾熄灭,顽强得超乎想象。”
岳昆仑默默听着,目光落在李止戈那平静的、仿佛只是沉睡的面容上。这个年轻人身上,秘密恐怕比他想象的还要多。如此重的伤势,换做旁人,哪怕有丹药吊命,也绝无可能自行恢复到这个程度。
“陛下恩典已至。”岳昆仑沉声道,亲手打开了那寒玉宝盒。
刹那间,翠绿的光华流淌而出,浓郁到化不开的生命精气弥漫在整个静室,让人吸上一口都感觉浑身舒坦,仿佛年轻了几岁。那株生有九窍、如同翡翠雕琢而成的神草,静静躺在盒中,九窍微微开合,仿佛拥有自己的呼吸。
老医官激动得胡须都在颤抖:“果然是九窍还魂草!有此神药,李校尉道基之伤,便有七成把握可以修复!”
岳昆仑点了点头,依照老医官的指引,亲自以自身精纯的真元,小心翼翼地将那株九窍还魂草化开,引导着那磅礴而温和的药力,缓缓渡入李止戈口中。
神药入体,异象顿生!
只见李止戈身体表面,那层玉石般的光泽骤然变得明亮起来,隐隐有九道翠绿色的光华在他周身经脉穴位间流转、穿梭。他体内那原本缓慢自行修复的生机,仿佛被注入了无与伦比的动力,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奔腾起来!破碎的经脉在药力的滋养下,如同久旱逢甘霖的禾苗,开始贪婪地吸收能量,重新连接、拓宽;那龟裂崩碎的道基,在九窍还魂草那蕴含造化之力的药效下,裂痕开始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弥合、加固!
甚至能听到他体内传来细微的、如同春蚕食叶般的“沙沙”声,那是断裂的骨骼在飞速愈合重生!
整个静室都被浓郁的生命精气所笼罩,仿佛化为了一方生命源泉。
岳昆仑与老医官屏息凝神,紧张地关注着李止戈的变化。看到药力如此顺利地被吸收,并且效果如此显着,两人心中都松了一口气。
“陛下神药,果然名不虚传!”老医官赞叹道,“照此情形,李校尉苏醒,只是时间问题了!而且,有道基被修复的可能!”
岳昆仑眼中也闪过一丝欣慰。无论如何,救下这位潜力无限的年轻将领,对军方,对整个大炎,都是一件幸事。
他留下老医官密切观察,自己则悄然退出了静室。神药已服下,剩下的,就看李止戈自己的造化了。
然而,就在第二天清晨,岳昆仑刚刚处理完几份紧急军务,一封由特殊渠道送达、烙印着镇国公府独特徽记的密信,被亲卫恭敬地呈到了他的案头。
岳昆仑眉头微蹙。镇国公赵磐,乃是帝国军方举足轻重的人物,虽不如他这般常年镇守边关,但在朝堂和军方内部势力盘根错节,影响力极大。两人虽同属军方体系,但派系不同,平日里交往并不多。
他拆开密信,快速浏览起来。信中的内容,让这位见惯了风浪的元帅,脸色也渐渐变得凝重起来。
信的开头,镇国公先是客套地恭贺了狼牙山收复之大功,赞扬了岳昆仑指挥若定。随后,话锋便不着痕迹地转到了李止戈身上。
“……闻听麾下陷阵校尉李止戈,勇烈无双,于狼牙山一役居功至伟,更身受重创,令人扼腕。犬子元明,此前于帝都曾与此子有过数面之缘,对其颇为赏识,曾多次于老夫面前提及,言此子非池中之物。奈何老夫俗务缠身,未能重视。今闻其名再现于朝堂,得陛下亲赐神药,方知犬子眼光不差,此子确乃国之干城……”
看到这里,岳昆仑心中已然明了。赵元明与李止戈相识,他略有耳闻,但并未深究。如今镇国公亲自来信,重提旧事,其招揽拉拢之意,已是昭然若揭。
信的后半部分,镇国公并未明言要求岳昆仑做什么,只是言辞恳切地表示,希望岳元帅能看在同袍之谊上,对此等年轻俊杰多加照拂,若李止戈伤愈后,能在岳元帅麾下得到更好的历练与前程,他镇国公府必将感念于心云云。最后,还隐晦地提及,若岳元帅有何需要,镇国公府在朝中亦可略尽绵薄之力。
这封信,写得极有水平,既表达了招揽之意,又给足了岳昆仑面子,未曾强迫,只请求“照拂”与“历练”,将选择权看似交还给了岳昆仑和李止戈。但其中蕴含的政治意味和那“略尽绵薄之力”的承诺,却重若千钧。
岳昆仑放下密信,缓缓踱步到窗前,望着关外苍茫的南疆群山,眉头紧锁。
他陷入了两难的境地。
于公,李止戈是他麾下将领,更是陛下亲自关注、赐下神药之人。陛下那句“他的命,是朕给的,从此便彻底属于大炎,属于朕之江山社稷”犹在耳边。这意味着,皇帝已经将李止戈视为了皇室或者说帝党需要重点培养和掌控的力量。此时若答应镇国公的拉拢,无异于在陛下眼皮底下挖墙脚,风险极大。
于私,镇国公势力庞大,在朝中影响力不容小觑。岳昆仑虽不惧,但也不想平白无故得罪这样一个庞然大物。而且,镇国公信中言辞恳切,只是请求“照拂”,并未要求他强行将人送过去,这给了他回旋的余地。
更重要的是,他想到了李止戈本人。此子心性坚韧,意志如钢,绝非甘于人下、任人摆布之辈。从他宁愿忍受非人痛苦自行炼化龙珠(岳昆仑虽不知具体,但能猜到李止戈有秘密)修复道基,便可窥见一斑。强行替他做决定,恐怕会适得其反。
沉思良久,岳昆仑眼中闪过一丝决断。
他回到案前,并未立刻回复镇国公的密信。有些事,急不得。
他现在需要做的,是等待。
等待李止戈苏醒。
届时,他会将陛下的恩典与期许,以及镇国公的招揽之意,原原本本地告知于他。是选择彻底效忠皇室,成为陛下手中的利刃;还是接受镇国公府的橄榄枝,踏入帝都那更为复杂的权力场;亦或是……他有自己其他的想法?
岳昆仑很好奇,这个一次次打破常理、创造奇迹的年轻人,在经历了生死,面对如此重大的抉择时,会做出怎样的决定。
他将那封密信小心收好,仿佛什么都没有发生过。只是,在后续下达的军令中,对李止戈所在伤兵营的守卫和照料等级,又暗中提升了一个级别。
如今的血战关,暗流涌动。李止戈这块险些碎裂的璞玉,在历经生死锤炼,并被陛下亲自“点睛”之后,已然成为了各方势力关注的焦点。
而他本人,却依旧在沉睡,在九窍还魂草那磅礴的药力与自身龙元的共同作用下,进行着最深层次的蜕变与涅盘。
风暴,正在悄然酝酿。只待那沉睡的凶兽,睁开双眼。
喜欢乱世以武止戈以力通天请大家收藏:(m.motiedushu.com)乱世以武止戈以力通天磨铁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