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章:晶化逆转·能量回收
苏芸的音叉还插在主控台接口里,表面那道细裂纹正微微发烫。她没去碰,只是盯着玻璃台面上未写完的朱砂编码——那一划被截断的痕迹还在,像一句卡在喉咙里的宣言。
林浩的手指在图纸上敲了三下,钢笔尖停在某个公式末端。他忽然把笔放下,调出三分钟前那段应力数据流。屏幕上,晶簇收缩的瞬间,能量曲线不是下降,而是出现了一个微小但清晰的负向峰值。
“不是损耗。”他说,“是放电。”
赵铁柱抱着地球仪站在导流槽边,液态指南针的银珠正缓慢偏转,最终指向圣殿东侧晶化最密集的区域。他没说话,只是把仪器轻轻推过去半寸,让底座完全落在共振场覆盖范围内。
主控屏突然跳出红色警告:【晶区热流倒灌|系统判定异常|即将封锁第七能源模块】
“别关。”林浩抬手按住确认键,“再给我三十秒。”
他快速翻到图纸背面,用钢笔画出一个倒置的能量相变模型。晶化过程不再是材料退化的终点,而是一次有序储能——就像水结冰会释放潜热,月壤结晶时也在储存宇宙射线与声波共振的复合能。
“我们一直当它是病灶。”他在图旁写下一行字,“其实它是电池。”
夏蝉捧着茶盏走到他身后,虹光映在她的袖口。她没说话,只是把茶盏边缘对准导流槽入口,月尘旋涡立刻调整流向,形成一道稳定的环形轨迹。
阿依古丽调出生物打印日志,手套上的金粒开始闪烁。“斗拱单元刚才自动重启了一次,新材料响应速度提升了百分之十二。”她抬头,“它在吸收刚才的共振能量。”
林浩盯着屏幕,手指滑动调出鲁班-IV深层协议界面。他输入一串权限指令,启动逆向建模程序。系统加载条刚走了一半,主控台突然震动,几处晶簇区域同时亮起刺目红光。
陈锋从角落起身,匕首已切换为辐射剂量仪模式。他蹲下身,将探头贴在地面接缝处。读数跳动了几下,最终定格在一串类脉冲星频率。
“内部频率接近临界值。”他声音压得很低,“一旦连锁崩解,整个地下结构都会塌陷成晶坟。”
“那就别让它崩。”苏芸抽出音叉,贴在主控台共振节点上,“我们引导它解晶。”
她起手奏《大夏》第三段,音波顺着接口传入地基。几乎同时,阿米尔戴上听诊器,耳中芯片自动捕捉到月壤深处传来七次规律脉动——一次长,六次短,正好对应《考工记》里“七日成器”的古老节律。
“自然系统已经在响应。”阿米尔摘下听诊器,看向陈锋,“这不是失控,是待机。”
陈锋没动,目光仍锁在剂量仪上。战术背包里的长城砖粉末轻微颤动了一下,却没有排列成篆字。他沉默几秒,终于收起匕首,只留下一级应急预案激活。
“试一次。”他说,“出问题立刻切断。”
林浩点头,双手在控制面板输入逆转指令。鲁班-IV系统发出低沉嗡鸣,第七能源模块缓缓开启反向抽取程序。
起初一切平稳。晶簇表面泛起淡蓝光晕,能量读数稳步上升。赵铁柱的地球仪投影中,未来广寒宫的防护罩脉动节奏变得更加规整。
但三分钟后,情况突变。
晶核崩解速度骤增,能量洪峰沿着传输链路猛冲而上。三处接口接连爆出火花,防护罩雏形瞬间黯淡。
“过载了!”夏蝉喊出声,茶盏中的月尘旋涡急转如湍流。
阿依古丽立即调出羊毛毡模拟图,金粒在手套表面疯狂闪烁。她迅速指挥机械臂,在断裂口构建仿生导流网——针法交错,经纬分明,像是在织一张能兜住能量的网。
“稳住流速。”她咬牙,“别让它冲破阈值。”
夏蝉深吸一口气,将茶盏完全嵌入主能源通道。虹光由急转缓,月尘流动逐渐恢复钟摆节奏。导流网承接住洪峰,能量流开始分层疏导。
林浩抓起一瓶新型稀土复合材料,直接注入冷却模块入口。材料与晶化能接触的刹那,两者发生量子耦合,外壳自动生成釉光纹路,纹路由浅至深,最终凝成一层半透明护膜。
主控屏上,反物质引擎冷却效率跃升至设计上限。原本需要外部供能的降温系统,现在竟能自主循环运行。
“成了。”赵铁柱低声说,地球仪指针缓缓归中,未来影像中的防护罩重新亮起,脉动频率比之前更稳。
阿依古丽查看生物打印日志,新材料已进入自维护模式,斗拱单元开始自动修复微损伤。“它学会了怎么用这股能量。”她说,“不只是储存,还会分配。”
苏芸拿起朱砂,重新在玻璃台面书写编码。这一次,她写的是能量转化谱系,每一笔都对应一次晶化逆转的峰值数据。音叉上的裂纹仍在,但她没再试图修补。
阿米尔摘下听诊器,额角带汗。“它们在学习呼吸。”他对夏蝉说,“不是我们教的,是它们自己找到了节奏。”
陈锋站在角落,盯着屏幕上蓝绿交替的应力图。他没有划防御阵型,也没有摸出匕首。战术背包安静地靠在墙边,长城砖粉末再未颤动。
林浩拿起钢笔,在图纸空白处写下:“晶化即蓄电。”字迹干净利落,没有多余修饰。
通讯频道突然响起,唐薇的声音从远程接入:“冰火长城下方土壤活性提升百分之十八,植物栽培试验准备启动。”
“收到。”林浩回了一句,目光仍停留在冷却模块的实时数据上。
苏芸写完最后一笔,指尖沾着未干的朱砂。她抬头看向主控屏,新一批晶簇正在缓慢解体,释放出的能量被导流网精准捕获,一部分用于维持建筑结构,另一部分则汇入冷却系统,形成闭环循环。
“以前我们怕它蔓延。”她说,“现在它成了补给线。”
林浩走到她身边,看着那行刚写下的能量谱系。公式末尾有个变量还未命名。
“叫它什么?”他问。
苏芸停下笔。茶盏里的月尘正一圈圈旋转,像某种无声的回答。
“叫‘回响’。”她说。
喜欢月球计划:广寒工程请大家收藏:(m.motiedushu.com)月球计划:广寒工程磨铁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