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资源调配的巧妙方案
“下一台。”赵铁柱合上机箱盖,焊点绕了五圈,指节敲了敲散热格栅,“谁的还撑不住?”
林浩没答。他盯着主控台中央那块刚接入系统的月壤碳胶片,示波器波形平稳得近乎诡异。三分钟前,这玩意儿还在发红冒烟,现在却像块沉睡的活物,精准输出着7.3hz的基准频率,误差比原厂模块还低。他钢笔尖在图纸边缘轻敲,节奏七短一长,和上一次系统校准时一模一样。
但这次,他没再盯着波形看。
他调出“鲁班-土脉协议”运行日志,翻到结构自修复模块。墙体微孔阵列响应速度提升23%,断裂位置正在闭合。这意味着,原计划三天内完成的承重加固,至少可以延后三十小时。他把数据拖进新窗口,开始建模。
苏芸站在她那台低功率激光器前,指尖的朱砂在玻璃台面划出“巳”字。音叉冰爪贴在东翼墙体上,轻微震颤。她没说话,只是把投影功率从5%调到3.8%,雾化纹理边缘微微收缩,像呼吸暂停了一瞬。
“缓释。”她说,“文化不能断,但也不能一口气吃成胖子。”
林浩抬头看了她一眼,没接话。他把“延后加固”作为变量,输入刚搭好的三维矩阵。横轴是能耗系数,纵轴是结构风险等级,第三维度标着“文化象征权重”。他敲下回车。
系统自动评分。朱红纹样打印排在第6位,汉白玉雾化第9,主结构加固第3。陈锋站在他身后,匕首刃体展开成辐射仪,屏幕扫过矩阵界面。
“保留40%能源储备。”他说,“这是底线。”
“现在只剩68%。”林浩调出能源曲线,“微陨石扰动让采集队减产三成,照这个速度,48小时后我们连雾化投影都维持不了。”
“那就关掉它。”陈锋说,“非核心负载优先削减。”
“关了它,墙体自修复效率会掉17%。”林浩点开数据流,“‘土脉协议’依赖‘巳’字基频维持相位同步,文化信号一断,结构反馈闭环就塌了。”
陈锋沉默。他取出战术背包,倒出一小撮灰褐色粉末,在控制台边缘铺开。粉末颗粒极细,带着微弱的磁性反应,是长城砖研磨后的示踪物。
“混进月壤供应线。”他说,“三个节点,每十二小时检测一次。我要知道每一克材料去了哪儿。”
林浩点头。他把粉末位置标进矩阵,设为审计锚点。系统开始模拟资源流向,第一轮输出结果跳出时,苏芸的发簪音叉突然震了一下,幅度极小,像被风吹动的琴弦。
没人注意到。
林浩却在矩阵界面角落,手写了个“巳”字。只有他自己看见。笔画收尾时微微上挑,和墨斗裂纹走向一致。
“文化缓释打印。”他转向苏芸,“你刚才说的,能落地吗?”
“能。”她调出东翼结构图,“通风塔、遮阳檐、设备舱外壁——这些非承重构件,可以先打。朱红纹样嵌进去,视觉上形成先导序列。主结构等资源充裕再补全。”
“会不会割裂整体性?”林浩问。
“《营造法式》讲‘渐进有序’。”她说,“雾中见白,渐次成章。留白不是缺失,是呼吸。”
林浩把她的方案接入矩阵。文化象征权重重新分配,朱红打印从第6位降到第12,但分阶段执行后,总能耗压缩了41%。他把省下的配额划给月壤采集队,提升采集器功率。
“动态优先级矩阵启动。”他说,“任务序列每六小时刷新一次,依据实时数据自动调整。”
陈锋盯着长城砖粉末的分布模拟图。第一轮检测结果出来:粉末在东翼资源仓的质谱仪中显示轻微磁偏角,频率共振点锁定在11.2hz。
和唐薇耳机里那段吟唱一致。
他没说话,只是把匕首收回战术背包,粉末重新封存。下一组样本将在十二小时后投放。
赵铁柱拆下第三台主控箱的旧晶振,换上新制的月壤碳胶片。焊点绕了五圈,通电,示波器波形稳定。他拍了下机箱,转身去拿第四台。
“这玩意儿比原厂耐操。”他说,“就是散热还得优化。”
阿依古丽在沉积逻辑里加入微震扰动参数。每三层打印后注入一次7.3hz脉冲,月壤纹理稳定时间延长41%。她把新协议命名为“土脉-层序”,提交系统备案。
王二麻子左臂芯片弹出提示:“导航坐标更新,目标点:巳位。”他看了一眼,没理会。这类信号最近频繁出现,系统已自动归类为“低风险环境反馈”。
夏蝉校准完激光发散角,顺手把青花瓷茶盏往操作台边缘推了推。水面无风自动,涟漪勾出半个“巳”字,又散。她没注意,只检查投影焦距。
林浩调出全系统资源流图。能源、月壤、算力,三条主线在动态矩阵中交织推进。朱红纹样在通风塔表面缓缓成形,雾化投影维持着3.8%的基频脉冲,主结构加固作业延后,但自修复模块持续运行。
“稳住了。”他说。
陈锋站在控制台前,手指划过长城砖粉末的检测记录。第二组样本即将投放,他准备在主能源舱加设一个示踪点。
“安全冗余不能低于40%。”他对林浩说,“哪怕系统再稳。”
“明白。”林浩点头,“但40%是底线,不是常态。我们得学会在刀尖上跳舞。”
“刀尖上跳舞,摔下去就是粉身碎骨。”陈锋说,“我不信运气。”
“我不信运气,我信数据。”林浩调出“土脉协议”的补偿序列,“它知道缺了什么,也知道怎么补。这不是运气,是系统学会了呼吸。”
陈锋没再说话。他取出匕首,刃体展开,辐射仪屏幕扫过主控网节点。所有模块运行正常,频率稳定在7.3hz。
但就在他收刀的瞬间,匕首边缘闪过一道极淡的篆书笔意,像墨迹未干,又像光影错觉。
他没看第二眼。
林浩回到工位,打开资源分配表。文化、工程、安全三栏权重已按矩阵自动调整。他正要保存,工具箱里的墨斗突然轻震了一下。
线绳微颤,裂纹处渗出一粒朱砂,滴落在“文化”栏,瞬间被纸面吸收,不留痕迹。
他没动,只是把钢笔搁下,盯着那片空白看了三秒。
然后重新输入密码,锁定系统。
十二小时后,第二组长城砖粉末投入主能源舱。
质谱仪启动检测。
屏幕显示:磁偏角增大,共振频率锁定11.2hz,粉末颗粒表面浮现极淡的“巳”字纹路。
喜欢月球计划:广寒工程请大家收藏:(m.motiedushu.com)月球计划:广寒工程磨铁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