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皇子萧景渊的杀机在暗处悄然涌动,如同冬日里蓄势待发的寒流,冰冷而无声。然而,清辞绣坊之内,却因另一件事而洋溢着截然相反的、热火朝天的暖意。
时近深秋,算下来,绣坊推行新章法已满三月。这日打烊后,苏清辞并未让众人立刻散去,而是将包括春桃、周娘子、芸娘、招娣以及后来招收的几名绣娘和学堂里表现优异、开始参与些简单活计的学徒们都召集到了堂屋。
堂屋中央的桌案上,没有摆放熟悉的绣样丝线,而是放着一本厚厚的账册、一个沉甸甸的紫檀木算盘,以及几个鼓鼓囊囊、用红绳系口的锦袋。
众人面面相觑,不知东家意欲何为,唯有最早跟着苏清辞的几人似乎想到了什么,眼神里开始闪烁起期待的光芒。
苏清辞目光扫过一张张或疑惑或好奇的面孔,脸上露出了难得轻松的笑意。她拿起那本账册,声音清晰悦耳:“姐妹们,自我们绣坊立了新规矩,至今已整三月。这三个月,大家吃了多少苦,受了多少累,清辞都看在眼里,记在心上。无论是宫里的贡品,还是日常的订单,每一针每一线,都是大家的心血。”
她顿了顿,语气愈发郑重:“当初我说过,绣坊不是我苏清辞一个人的绣坊,是大家的绣坊。赚了钱,自然也该大家共享。这‘分红’二字,绝非虚言。今日,便是我们清辞绣坊首次分红的日子!”
“分红?”
“真的能分到钱?”
“东家说的竟是真的!”
底下瞬间响起一片压抑着的惊呼和窃窃私语,尤其是后来才加入的绣娘和学徒们,脸上写满了难以置信。她们做惯了工,拿惯了死工钱,从未想过真有东家愿意把利润分出来!
苏清辞含笑点头,示意芸娘将账册打开。芸娘如今不仅是色彩大家,更兼着账房管事,她上前一步,朗声道:“各位姐妹,根据这三个月的账目,扣除所有成本开支、预留绣坊发展银钱后,这是咱们绣坊头一季的纯利。”她报出了一个数字。
这个数字一出,连早有心理准备的周娘子都倒吸了一口凉气,更别提其他人了。她们知道绣坊生意好,却没想到竟好到这个地步!
“按照东家定的规矩,”芸娘继续道,声音也带着一丝激动,“这部分纯利,将拿出三成,按各位这三个月的基础月钱等级、计件数量、以及所负责绣品的难易程度和价值,综合计算分红。多劳者多得,技高者多得!”
她开始拿起算盘,依据早已核算好的清单,一个个念名字和分红数额。
第一个念到的是周娘子。她作为掌案师傅,月钱最高,负责监工所有重要绣品,贡献卓着。当芸娘报出那个相当于她整整一年工钱还有多的分红数额时,周娘子愣住了,布满皱纹的手微微颤抖,眼眶瞬间就红了。
“东家……这……这太多了……老身……”她声音哽咽,几乎说不出话来。她做了一辈子绣活,从未拿过这么多钱,更从未被如此尊重过。
苏清辞温声道:“周姨,这是您应得的。没有您严格把关,就没有绣坊今日的声誉。快收下吧。”
沉甸甸的、装着雪花银的锦袋被放入周娘子手中,那重量,不仅压在手心,更沉甸甸地落进了心里。
接着是芸娘自己,她的分红数额同样惊人。她负责配色设计和原料统筹,绣坊独特的风格和稳定的质量离不开她的心血。她接过银袋,虽努力保持镇定,但微微泛红的脸颊和发亮的眼睛,却泄露了她内心的激动。
然后是春桃。她已升为工师,月钱翻倍,带教学徒,更是几乎参与了所有核心绣品的制作,计件数量名列前茅。当听到自己的分红数额时,春桃“呀”地叫出了声,猛地捂住嘴,眼睛瞪得溜圆,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那数额,足够她在乡下买几亩好地,盖一座敞亮的青砖瓦房了!
“苏姐姐……俺……俺不是在做梦吧?”她激动得语无伦次,接过银袋时,手都是抖的。
苏清辞笑着拍拍她的肩:“傻丫头,这是你应得的。你如今的手艺和付出,值这个价。”
接下来是招娣和其他绣娘。她们的分红虽不及前几人,但也远远超出了她们原本的工钱,甚至比她们过去在别处干一年挣得还多!每个人接过那意外丰厚的银钱时,脸上都洋溢着难以置信的喜悦和激动。
就连那几个刚开始接触绣活的小学徒,也因为平日帮忙做些杂活、学习认真,每人得了一个小红封,里面装着几钱银子。对她们而言,这已是天大的惊喜,一个个小脸兴奋得通红,紧紧攥着红封,像是攥着全世界最珍贵的宝贝。
堂屋内的气氛彻底沸腾了!先前的不安和疑虑被巨大的喜悦冲刷得干干净净。沉甸甸的银钱拿在手里,比任何言语都更有力量。她们真切地感受到,自己的每一分努力都没有白费,自己的汗水真的换来了实实在在的回报和尊重!
“谢谢东家!”
“东家真是菩萨心肠!”
“俺以后一定更卖力干活!”
“对!咱们一起把绣坊办得更好!”
感激之声、表忠心之言此起彼伏,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发自内心的笑容和对未来充满希望的光彩。一种强大的、基于共同利益和深厚情感的凝聚力,在此刻达到了顶峰。她们不再仅仅是东家和雇工,更是真正荣辱与共、共同奋斗的伙伴。
苏清辞看着眼前这一幕,心中亦是感慨万千,暖流涌动。她从现代带来的管理理念,在这异世得到了最好的验证和回馈。这些女子,用她们的勤劳和智慧,为自己挣得了尊严和更好的生活。
“好了好了,”她笑着压压手,“银子拿到手了,都收好了。今日高兴,周姨,芸娘,麻烦你们去‘醉仙楼’订两桌好酒好菜来!咱们今晚不醉不归,好好庆祝庆祝!”
“好嘞!”
“东家万岁!”
欢呼声几乎要掀翻屋顶。春桃和几个年轻绣娘高兴地抱在一起又跳又笑。周娘子擦着眼角的泪花,连连点头,脸上的皱纹都笑成了喜悦的花。
很快,丰盛的酒菜送入绣坊。两张大方桌拼在一起,摆满了鸡鸭鱼肉、时鲜菜蔬,香气四溢。苏清辞破例让大家饮了些清淡的果酒,自己则以茶代酒。
席间,气氛热烈无比。大家纷纷向苏清辞敬茶,表达感激之情。几杯下肚,话也多了起来,畅谈着未来的打算,有的说要给家里添置东西,有的说要送弟弟去读书,有的说要把手艺练得更好……
春桃喝了几杯果酒,脸蛋红扑扑的,蹭到苏清辞身边,小声又兴奋地说:“苏姐姐,俺……俺想好了,这钱俺先存起来,以后……以后俺也想在京城有个自己的小院子!”她的眼睛里,闪烁着对未来的憧憬和自信的光芒,再也不是当初那个怯生生的小孤女了。
苏清辞欣慰地拍拍她的手:“好,一定会的。”
周娘子也感慨道:“活了这么大岁数,没想到还能过上这样的好光景,还能拿这么多钱……都是托了东家的福啊!”
芸娘虽话不多,但也举杯向苏清辞郑重道:“东家,敬您。清辞绣坊,会更好的。”
看着这一张张真挚而充满活力的面孔,苏清辞心中充满了成就感与力量。外界的风雨或许依旧猛烈,但只要有这般团结一心、充满干劲的团队在,她就有了直面一切困难的底气。
夜色渐深,绣坊内依旧灯火通明,欢声笑语不断。那清脆的碰杯声、真诚的笑语声、对未来的畅想声,交织成一曲充满希望与温暖的乐章,暂时驱散了笼罩在外的阴谋寒意。
然而,在这片欢庆的海洋之下,苏清辞并未完全放松警惕。她笑着应对每一个人,眼角的余光却偶尔会瞥向窗外沉沉的夜色。
二皇子的威胁如同悬顶之剑,柳家的反扑随时可能到来。但她握紧了手中温热的茶杯,感受着身边众人的喜悦与信任。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至少今夜,让她们尽情享受这奋斗得来的甘甜。
喜欢绣染山河:大靖女先生请大家收藏:(m.motiedushu.com)绣染山河:大靖女先生磨铁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