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家这棵盘踞江南绣业百年的参天巨树轰然倒塌,留下的不仅是遍地的残枝败叶,更是一个巨大的权力真空和一片混乱的市场。
往日被柳家高压把持、看似平静的湖面,瞬间暗流汹涌,各路势力粉墨登场,都想在这重新洗牌的牌局中,抢占最大的那份利益。
江南绣业行会内,往日唯柳家马首是瞻的几家大绣庄,此刻纷纷跳出来,或明或暗地争夺主导权,彼此倾轧,互不相让。
中小绣坊则人人自危,既怕被大鱼吞并,又担心市场秩序崩坏,生计无着。
更有甚者,想效仿柳家昔日手段,试图以次充好、低价倾销,扰乱市场,火中取栗。
一时间,江南绣业竟有些群龙无首、乌烟瘴气的迹象。若任其发展,不仅行业声誉将一落千丈,更可能引发更深远的经济动荡。
就在这纷乱关头,几位在江南绣业沉浮数十年、素有名望且与柳家并非一路的老行尊,聚在了一处。
“不能再乱下去了!”一位须发皆白、德高望重的老匠人捶着桌子,痛心疾首,“柳家倒台,本是好事!但若因此让整个江南绣业烂掉,我等皆是罪人!”
“李老说的是。”另一位面容清癯的绣庄主事颔首,“需得有人站出来,重整旗鼓,订立新规。只是……该推举何人?如今这几家争权夺利的,怕是又一个柳万山!”
众人沉默。的确,眼下跳得最欢的那几家,其野心和手段,并不比柳家温和多少。
这时,一位一直沉默的中年女子缓缓开口,她是江南颇负盛名的“灵绣坊”东家,以技艺精湛、人品端方着称:“诸位可曾想过……京城的那位苏绣娘?”
“苏清辞?”众人皆是一怔。
“不错。”女子目光清亮,“纵观如今绣业,谁人有她那般技艺?一幅《山河映月》惊动圣驾,御赐‘女绣师’封号。谁人有她那般魄力?以一家新立绣坊,独抗柳家倾轧,最终竟能扳倒这庞然大物。谁人又有她那般胸怀?推行平民绣品,惠及底层绣娘,危难时亦不忘扶持同行。”
她顿了顿,环视众人:“更难得的是,她虽得圣心,却未见骄矜跋扈,反而在柳家倒台后,第一时间在京中稳定行会,倡导公平竞争,共享订单。其眼界、其格局、其能力,皆远超我等。若要选一位能带领江南绣业走出困境、重振声威,而非只顾一己私利的领袖,苏清辞,恐是唯一人选。”
一席话,如同拨云见日,让在场几位老行尊茅塞顿开。
“妙啊!我怎么没想到!”
“苏绣娘虽年轻,却已是皇商,身份足够!技艺人品,更是无可指摘!”
“由她出任行会领袖,那些想争权夺利的,也得掂量掂量分量!”
“只是……不知苏绣娘是否愿意接手这江南的烂摊子?”
商议既定,几位老行尊立刻联合江南数十家有信誉、有口碑的绣庄,共同起草了一份言辞恳切的联名请求函,并推举德高望重的李老和那位灵绣坊东家为代表,快马加鞭赶往京城,恳请苏清辞出任江南绣业行会新任会长。
消息传出,江南绣业一片哗然。有人支持,有人观望,更有那几家原本想上位的绣庄妒恨交加,暗中散播“苏清辞京城人士,岂懂江南绣业”、“一女流之辈,怎能服众”等流言蜚语。
然而,当李老二人风尘仆仆赶到京城清辞绣坊,说明来意后,苏清辞的反应却再次出乎所有人预料。
她没有立刻答应,也没有因这突如其来的推崇而欣喜,反而陷入了沉思。
江南行会会长之位,看似风光,实则是块烫手山芋。柳家留下的烂摊子千头万绪,各方利益纠缠复杂,二皇子势力虽暂受挫,但在江南经营多年,岂会甘心让她顺利接手?一旦答应,便是将自身置于风口浪尖,未来必是步步荆棘。
但,这同样也是一个巨大的机遇。
若能整合江南绣业资源,推行新的行业标准,打破以往柳家垄断的弊端,不仅能彻底杜绝“劣丝充贡”之类的事件重演,更能真正让江南绣业健康发展,惠及无数匠人。这与她振兴绣艺、惠泽四方的初衷不谋而合。
更重要的是,掌控了江南绣业,便等于握住了一股巨大的经济力量。对于未来可能发生的、与二皇子乃至其他势力的较量,无疑将增添一枚重要的筹码。
风险与机遇并存。
苏清辞抬眸,看向眼前两位眼神殷切、带着江南绣业未来期望的老者,缓缓开口:“承蒙江南诸位前辈厚爱,清辞愧不敢当。江南绣业百年底蕴,人才辈出,清辞年轻识浅,恐难当此大任。”
李老二人闻言,脸上顿时露出失望之色。
但苏清辞话锋一转:“然,振兴绣业,乃我辈匠人共同之责。若江南同仁不弃,清辞愿竭尽所能,略尽绵薄之力。只是,这会长之名,清辞不敢贸然领受。清辞愿为江南行会‘总顾问’,协助诸位重整行规,共渡难关。待局势稳定,再由江南同仁公推贤能,执掌行会,如何?”
她并未被权势冲昏头脑,而是选择了一个更灵活、更不易授人以柄的身份——“总顾问”。既表明了愿意承担责任的态度,又给予了江南绣业足够的尊重,暂不直接插手人事安排,显得谦逊而务实。
李老二人相视一眼,眼中皆是赞赏与折服。此女不仅有胆识有能力,更懂进退、知分寸,实乃领袖之才!
“苏顾问高义!老夫代江南绣业同仁,谢过苏顾问!”李老激动地躬身行礼。
消息传回江南,那些原本散布流言的人顿时哑口无言。苏清辞以“总顾问”身份介入,既避免了“外人夺权”的口实,其皇商和“女绣师”的身份又足以震慑宵小,其谦和的态度更是赢得了许多中立绣庄的好感。
在几位老行尊的鼎力支持和苏清辞的遥控指导下,江南绣业行会迅速重组。
苏清辞提出的“质量分级认证”、“公平定价公约”、“技艺共享学堂”等一系列新规陆续颁布,严厉打击以次充好、恶性竞争的行为,鼓励创新和技艺交流。
原本混乱的市场渐渐稳定下来,诚信经营的绣庄迎来了新的生机,底层绣娘也有了更多保障和学习机会。虽然仍有少数不甘心的势力暗中阻挠,但大势所趋,已难以掀起太大风浪。
清辞绣坊的声望,也因此事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峰。苏清辞虽未常驻江南,但她通过书信往来和派驻得力人手,已然成为实际引领江南绣业走出阴霾、迈向新生的核心人物。
众望所归,并非因其权势,而是源于其能力、胸怀与远见。
站在清辞绣坊的窗前,苏清辞望着南方。她知道,江南并非终点,而是一个新的起点。掌握了这股力量,她有了更足的底气,去面对那隐藏在更深处的风暴。
未来的路,挑战依旧,但她步履从容。
喜欢绣染山河:大靖女先生请大家收藏:(m.motiedushu.com)绣染山河:大靖女先生磨铁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