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这次可是真本事。”王秋荷也跟着乐,“大叔,人家都是越赶海越有瘾,您今天要是过了瘾,改天我带您去更远一点的地方。那儿礁石多,涨潮退潮快,海货也会更丰富。”
大叔一听来了兴致:“还有这种好地方?可以啊,我对这种赶海的活儿还真是头一回体验到乐趣。之前只是在浅海滩上瞎转转,捞点儿小海螺、海蛎子。要不明天?明天有空吗?”
“明天我可能要去镇上帮我姐买点生活用品,后天可以。后天潮汐时辰不错,上午十点半左右到达最低潮,我们能提前过去,等潮退得差不多了再下网或在礁石边逮螃蟹。”王秋荷放好渔网,朝海里看了看,发现浪头的节奏又开始变化了。她招呼大叔:“大叔,来,我们先抓紧这会儿,再撒几回网,要是能再逮几条大一点的鱼,就够咱们回去好好吃一顿了。”
大叔连连点头,两人又忙活开了。
只见王秋荷站在浅水中,提着渔网的边缘,盯着远处的波浪,右手小臂微曲,似乎随时准备出手。只等一个恰到好处的浪头抬起,她便用力往前一甩,网在空中几乎完全舒展,然后准确地落入浪中。与此同时,大叔也在一旁学着,她甩网的时候,他就观察海面鱼群可能出现的动向,等到看准水下有光影晃动,就示意王秋荷收网。
“快!秋荷,拉网!”大叔低声喊道。他一边说一边伸手帮助王秋荷抓住绳索,合力向后收。随着网被缓缓拉起,一道银光在网里翻腾不已。两人兴奋地加快动作,将网兜住的鱼儿尽量保持在水中,避免它们跳出网外。那场景让人心跳加速,也十分过瘾。
“哎哟,这下可捞到一条不小的鲈鱼啊!”大叔拽着渔网上方,一眼就看到了那条挣扎得最猛烈的大鱼,通体银亮,肚皮雪白,看起来得有半斤多重。除此之外,网里还有七八条拇指大小的小鱼,还有几条泛着青色花纹的“青鳞小黄鱼”。
王秋荷乐坏了:“大叔,这次可算是意外惊喜,这条鲈鱼算是咱们今天最大的收获了。你瞧它还挺肥,回去要么红烧要么清蒸,都特别鲜美。”
大叔抬手抹了一把额头的汗,兴奋地点头:“得嘞,今天这场子是真不错!鲈鱼营养又好,我家那口子血糖有点高,以前我就想多给她弄点好鱼。这条鱼正合适,晚上蒸一蒸,配点姜丝和葱段,少放油,味道肯定绝了!”
王秋荷轻手轻脚地把网里的鱼儿捡出来,小心地放进水桶:“您看看这几条青鳞小黄鱼也不错,虽然个头小,但是炖汤或者煎一煎很香。要是你想做炸鱼段,小黄鱼也好做,裹点面糊一炸,外酥里嫩。”
大叔看着水桶里的鱼,喜笑颜开:“是啊,这下又能整一份炸鱼段了。光想想都流口水。对了,你说之前你们抓到两斤多小鱼,一起用葱姜蒜炖,那味道真有那么香?”
“绝对香。那次我们一群人来赶海,下网下到最后,收获了满满一桶小鱼,什么小舌头鱼、小黄鱼、小杂鱼都有。我们就把它们一起收拾干净,然后再配上葱姜蒜和少许辣椒,用大铁锅炖。哎呦,那汤都奶白色了,鲜到舌头都恨不得咽下去。”王秋荷回味着那场景,仿佛口中又能尝到那股鲜美。
“听得我馋虫都起来了。”大叔忍不住咂咂嘴,然后又想起什么,“秋荷,我们再撒几网,看看能不能多抓点小杂鱼,也凑够一锅炖汤的份量。你嫂子不怎么能吃辣,但也喜欢葱姜蒜的香味,我们做淡口一点的也行。”
“成啊,就按这个思路来。您先看我这一网。”王秋荷目不转睛,盯着海面,等一个浪头涌来,她又抖手将渔网平展开,如同开屏的孔雀,稳稳地落进水中。过了片刻,她狠狠一拉绳子,配合着大叔一并收网,网口扑腾了几下,还真捞上来好几条肥嘟嘟的小鱼,颜色灰黑相间,看上去像是俗称的“黑头鱼”。
“大叔,快瞧,这些黑头鱼也挺好吃的,特别是用酱汁煮一煮,肉质特别鲜甜。”王秋荷一边捡鱼一边介绍,“我之前也试过把它们干煸,先把鱼炸得金黄,然后再倒点料酒和酱油,加一些糖收汁,你不知道那味儿多下饭。”
大叔一边听一边搓搓手:“好家伙,听着又学了个新做法。看来我这次不光是能带回鱼,连菜谱都更新了不少。行啦,这么多鱼品种够丰富的,带回家就能换着花样做。”
说话间,海风略微大了些,浪头也变得有力。两人看潮水时间还没到大退,却也慢慢感觉到一股清凉的海风灌进衣领。大叔瞅瞅海面:“秋荷,看这浪,差不多要再过半小时才开始彻底退潮吧?咱们要不要歇一会儿,喝点水,填填肚子再继续?”
“好呀,我也正觉得肚子有点饿呢。”王秋荷提议,“咱们找个礁石高一点的地方,先坐下。待会儿等潮再退得深一些,我再带你去礁石那头翻翻螃蟹窝,搞不好能抓到海蟹呢。”
“哎,就按你说的。”大叔爽快地答应,两人收好渔网,拎着装有鱼的小桶,踩着沙子往一块高大的礁石走去。那礁石高出海面有半米多,是个歇脚的好地方。他们先把桶安顿在阴影处,又从包里拿出水和简单的干粮。
“王秋荷,你先喝口水。”大叔将水递过去,“说起来我真是服了你,年轻人力气大,甩网也利索。”
“哪儿啊,我刚开始学赶海的时候可没这么熟练。那会儿老是甩不好网,不是把自己勒着,就是网抛歪了,空网收回来。你看久而久之,被海水这么一泡,慢慢就上手了。”王秋荷喝了口水,望着不远处翻滚的白色浪花,回忆当初的事儿,“我们渔家祖辈都在海边生活,耳濡目染,我也是跟着家里的长辈学会的。你有心也可以多来走动走动,熟了就知道哪块海区出什么鱼,该什么时候下网。”
大叔点点头,颇有感触:“成啊。平日里种地忙,不过偶尔有闲下来时,也能来海边透透气,顺便弄点新鲜海货。生活嘛,就是多折腾折腾,才更有味道。”
短暂休息过后,两人起身继续忙活。潮水开始加快速度往外退,裸露出的礁石更多。站在礁石上可以看到一些小沟壑里存有水洼,那里面时常会有小鱼小虾躲着,或是有螃蟹藏身。
“大叔,你先把鞋子提起来,礁石上有海水,滑得很,小心别摔着。”王秋荷说着,先一步蹲下身子,用手轻轻拨开礁石边的海草,“你瞧,这里边就藏着一只小螃蟹!”
那只螃蟹壳子呈黄绿色,个头儿不大,但两个钳子挥舞得虎虎生风,似乎在示威。王秋荷咯咯笑:“这些小家伙警惕性可高了,一有风吹草动就要逃跑。得想办法从后面或者侧面抓。”
她示范似的用左手在螃蟹前方虚晃一下,吸引螃蟹的注意力,右手迅速伸到它背后,一把捏住它的壳中央,正好避开了它的钳子攻击。小螃蟹顿时乱舞,却束手无策。
“哈哈,大叔,看见没?你要抓螃蟹就得这样,先分散它注意力,再从后面拿下。”王秋荷一边说,一边将螃蟹放进桶里,“虽然这螃蟹不大,但煮点汤增鲜也是不错的。”
“有道理,我得学着点。”大叔兴致勃勃地加入到翻螃蟹窝的行动中。他沿着礁石缝,留意是否有沙子被翻动的痕迹,或者有没有小泡冒出。渔家有句老话:螃蟹爱躲暗处,要仔细翻海草和泥沙。果然,没多会儿大叔就发现一块海草下面有微微鼓起的沙包,伸手一探,果然逮到一只略大一些的螃蟹!
“耶!我抓到啦!”大叔像个孩子似的开心,“秋荷,快看,这家伙还挺肥。”
“厉害!”王秋荷给他竖起大拇指,“您这算是正式开张了,螃蟹跟鱼的组合,可是赶海里最常见也最惊喜的搭配。”
两人边翻边逮,不一会儿桶里就多了三四只大小不一的螃蟹,虽然没有特别大的,但也足够让人满足。期间还抓到几只小虾,透亮透亮的,在阳光下泛着青灰色的光。大叔将小虾攥在手里,问:“这些小虾能不能煮啊?我看它们好像还没我手指头大。”
“当然能吃,体型虽小,但虾肉鲜甜,可以煮汤、炒鸡蛋,甚至可以晒成虾干。如果量多的话,炒一盘虾酱也行。不过今天就这么几只,可以跟螃蟹一起下锅,加点姜片,煮个海鲜汤,美得很。”王秋荷边说边把小虾捧进桶里,“不过这种小虾跳得厉害,您小心别让它们蹦出来啦。”
大叔赶紧用手捂住桶口,笑呵呵地说:“回头我在桶上面盖上网兜,省得它们逃跑。”
又忙活了一阵,桶里渐渐装满了鱼虾蟹,真是满载而归。看着时间差不多,王秋荷招呼大叔:“大叔,咱们再收几网就差不多可以打道回府了。要再久一点,等潮再涨上来,想收网就困难了。”
大叔想想也是,毕竟海水涨潮快,要是呆得太久,也得小心自己以及收网。他笑着回答:“行,那就最后再来几下,看看还有没有好运。”
两人回到刚才撒网的海滩边,趁着退潮尚未完全结束,又撒了几网。虽然再没有之前那条大鲈鱼那么让人惊喜的收获,但依旧有几条巴掌大小的海鱼进了桶里。再看看战利品,桶里塞得满满当当,个头小的鱼还在一簇一簇地扎堆。大叔满心欢喜:“这下家里肯定热闹了,我得赶紧回去备菜啊。”
王秋荷将渔网收好,揉了揉有些发酸的臂膀:“大叔,今儿真不错,收获的品种也挺多。您一会儿要不要跟我到渔村那边处理处理?有免费的水管,清洗鱼和螃蟹更方便一点。”
“那感情好,我这儿就怕自己处理不干净。正好,走,咱们先去渔村。”大叔点点头,抬眼看向远处,“走的时候别忘了拍几张照给你嫂子瞧瞧,让她羡慕羡慕。”
“哈哈,好嘞。”王秋荷笑着从口袋里掏出手机,简单拍了几张大叔与桶的合影,大叔摆出各种高兴的姿势,还不忘提着那条大鲈鱼,好像拿了奖杯似的展示给镜头。
拍拍照、收拾好工具后,两人朝着不远处的渔村走去。一路上,海风拂面,脚踩在松软的沙地上,能听到海浪的哗哗声与海鸟的鸣叫。大叔满眼新奇,一路问东问西:“那边有个小小的海滩,是做什么用的?”“你们平时去哪儿卖鱼?”“村里鱼市热闹不热闹?”王秋荷也耐心解答,告诉他渔村的生活日常,还说起早市如何交易各种海鲜。
快到渔村时,远远就能闻到一股海货混合海风的咸鲜味。村子里人来人往,有些摊贩摆着今日打上来的鱼、虾、螃蟹,吆喝声不绝于耳。大叔看看自己那桶收获,笑得更加灿烂:“我这不去摊上卖了,留着全部带回去自己吃。嘿,这份小海鲜可真让人满足啊。”
王秋荷指了指村口的一处公共洗鱼区:“大叔,这里有自来水龙头,我们在这儿把鱼和螃蟹先冲冲洗洗。这样带回去的时候就省得弄脏路,回家再做二次处理也方便。”
两人拎着桶到水龙头边,先把大鱼一条条拿出来,用水冲干净黏附的泥沙和海草,小螃蟹们也在水里张牙舞爪,洗得哗啦作响。大叔收拾得仔细,还忍不住又跟旁边几个洗鱼的村民聊起来:“大哥,你们这儿赶海可真方便。看看我今儿的收获,不错吧?”
旁边的村民笑说:“可以啊,这么多品种,看来你们是去对了地方。现在天色还没暗,这时候最适合回家好好做一顿。”
收拾妥当,两人提着已经清洗干净的海鲜往村外走。大叔想起家里还有一位惦记着好吃的嫂子,脚步加快了些:“秋荷,我家也不远,就在镇东头那边。要不你跟我一起回家,我做炸鱼给你尝尝我的手艺?”
王秋荷笑笑,刚想答应,又想到自己还要把网和装备拿回家:“我也想去,不过我得先回家放下网具,不然我妈还以为我丢东西了呢。大叔,您先回去准备,我处理完之后就过去,到时候咱们边吃边聊。”
“好!那就这么定了!”大叔喜滋滋地跟王秋荷挥手道别,提着一桶鲜活的海货,大步流星往家走去。
路上,他心里美滋滋,越想越激动:这趟赶海太值了,收获满满不说,还跟王秋荷学到不少赶海的技巧,以后可以常来。这海边的风光、潮汐的韵律,还有那种抓到鱼瞬间的惊喜,让他仿佛找到了年轻时的新鲜感。等过两天跟着秋荷再去那礁石多的地方,说不定又是一次大丰收。
“哼着小曲儿回家咯!”大叔哼起了一段家乡小调,嗅着海风中的咸香味道,对晚餐的种种做法已经在脑海里翻滚开花:先来一锅清蒸鲈鱼,配上姜葱;再炸一些小鱼段,外面焦脆里面鲜嫩;还可以弄点螃蟹汤,扔进去那些小虾,一起翻滚炖煮……他想着想着,差点儿加快步伐小跑起来。
——
没过多久,夕阳西下,一缕金色的光散落在镇东头那条小巷里。大叔已在家里忙碌起来,将鱼开膛、去鳞,螃蟹简单刷洗干净,摆满了一整张大桌子。果然,嫂子看得惊喜不已:“哎呀,你今儿这是去哪儿发的财?怎么搞到这么多好鱼好虾?”
大叔笑嘻嘻地卖关子:“嘿,我有高人指点,不光有鱼还有螃蟹,等秋荷来咱家再说。现在我先炸几条鱼,你去把姜葱蒜切好,咱们联手搞一桌好菜!”
嫂子开心地点头,跟着忙碌起来。厨房里的锅铲声、油炸声此起彼伏,不一会儿就飘出了诱人的香气。大叔尝了一块刚炸出来的小鱼,外皮金黄酥脆,一口咬下去,满嘴留香。他乐得对嫂子说:“还别说,这赶海新鲜货,炸出来比以前吃的冻鱼可强多了。”
正说着,门外传来敲门声,隐约还能听到一个熟悉的声音:“大叔,我来了!我把我妈也带来了,她听说咱们抓到不少海货,也想过来凑个热闹。”
大叔赶紧应声:“快进来,快进来,菜马上就好。”说着,他跑到门口,看到王秋荷跟她妈手里还提着一些青菜、鸡蛋,“哟,还带这些来干啥?”
“我妈说要做个青菜虾皮汤,多放点蒜苗,配着你的炸小鱼吃。”王秋荷笑嘻嘻,“大叔,今天可让我尝尝你的手艺。”
“没问题,你们先坐,咱们边聊边做!”大叔赶紧把人请进来,厨房里就此变得更加热闹。大家围着灶台,你一句我一句地聊着今天赶海的乐趣。嫂子还羡慕地说:“秋荷,你们年轻人真行,一天功夫就给我们带回来这么多口福。”
王秋荷谦虚地笑:“是大叔自己也挺厉害,看他投网也很有两把刷子呢。说实话,赶海是个细致活,讲究观察和经验。等大叔多来几次,就绝对能上手。”
“就是就是。等过两天秋荷说要带我去更远一点的海边,那边礁石多,海货也多。”大叔一边翻炒刚下锅的葱姜蒜,一边回头大声说,“到时候一定再去抓一篮子螃蟹回来,给家里人都解解馋。”
不一会儿,一盘盘热气腾腾、香味扑鼻的海鲜菜端上桌:金黄的炸小鱼段、红润的酱爆螃蟹、清蒸鲈鱼以及鲜嫩的虾汤,再加上王秋荷妈带来的青菜虾皮汤,桌子都快摆不下了。大叔招呼大家赶紧落座,嘴里还不停嘱咐:“来来来,先尝尝我这清蒸鲈鱼,我放了点花雕酒,去腥提鲜!”
嫂子夹了一块鱼肉,蘸点酱油入口,眼睛都亮了:“哎呦,这肉质真嫩,一点都不腥。太好吃了!”
王秋荷也尝了一条炸小鱼,感叹道:“大叔,你火候把握得真好,外面酥的,里面还是嫩的,没有炸老。咬下去那鲜味儿炸出来了,又留住了鱼肉本身的水分。”
大叔被夸得心花怒放,不停地招呼大家:“多吃点,多吃点!螃蟹你们别客气,我特地加了香辣酱,这个味道也不错。”
一时间,家里洋溢着笑声与香气。窗外夜色渐浓,可屋内却热火朝天。几个小时之前,还在海边和渔网、螃蟹搏斗,如今这一盆盆新鲜的海货已变成了丰盛的家常菜,让人吃得津津有味。大叔吃着、笑着,看着桌上满满当当的菜,心里满是满足与成就感。
“今天这趟赶海,可真是让我开了眼界。”他举起碗,表示要敬大家,“谢谢秋荷的带领,也谢谢家里人一起享用。以后我们多搞点活动,一起吃,一起乐呵。”
“好哇,没问题!”王秋荷也乐得与他碰碗,“等下次再抓多点其他品种的海货,再换新做法。就这么说定啦!”“大叔您别着急收拾,咱再往那边走两步试试。”王秋荷瞄了一眼不远处,看着海水轻轻拍打着岸边,水线位置似乎还有些鱼群在浅滩处翻动,“那边浪花翻得挺勤快,说不定又有惊喜。”
“好咧,我现在还兴奋着呢,可不能就此收手。”大叔捋了捋袖子,动作里满是干劲。他顺手提起竹篓,把刚才收获的几条小鱼放进去,然后甩了甩手上的海水,朝目标地小跑过去。
王秋荷扯了扯撒网的绳子,示意大叔再帮忙抻平网绳:“大叔,您先抓住那头,我这边把网铺开,等一会儿我们俩一起往浅水区撒。”
“得嘞!”大叔一只脚已经踩进了还没完全退下的水里,他先把网的一端固定在岸边一块大石头上,自己的手上则抓紧另一端,“我数一、二、三,咱们同时往外扔。”
喜欢赶海:海岛小渔女每天万斤大海货请大家收藏:(m.motiedushu.com)赶海:海岛小渔女每天万斤大海货磨铁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