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半的假期很快结束,陶七海还没尽兴呢,就得背着小书箱去学堂了。不过,他有一个天大的好消息需要分享给芸宝和宋二郎听。于是,也顾不得心里小小的郁郁不乐,快快地奔去学堂。
陶七海是第一个来的。
大概是因为他家离学堂很近?
又或者是身体记忆。在前一世的时候,他总是很早就去学校了的,有时候天还黑着,他就跑到同学家里叫上同学一起去学校,到学校时天还黑着。
也不知道为什么起那么早。
没法,陶七海只好从小书箱里拿出《千字文》,背诵起来。林先生说,学完这本书之后,要全文背诵的。
对于九年义务教育阶段从来只是背诵某个片段的他来说,如同晴天霹雳。哪怕是背诵《赤壁赋》《出师表》也没这老多呀。
更可怕的是,他私下请教过林先生大周进士考都考哪些。主要就是帖经、墨义、诗赋、策论。陶七海一听就头大,不说策论可以胡诌,诗赋可以乱写,但帖经、墨义就需要死记硬背了。
真的是死记硬背的那种。
所以,背《千字文》已经算是基础的基础了。后面还要背《论语》《孝经》《礼记》……听着林先生说出来的一大串,陶七海头都麻了。
是谁造谣说穿越到古代就能轻轻松松考上状元,吊打这帮老祖宗的?
后悔不迭的陶七海只能哭着也要把科举这条道走到黑了。总不能考试的时候考小田田作弊吧?
他可不是这样的人。
所以他大声地朗读着《千字文》,稚嫩的声音又尖又利,称不上声如洪钟,但可刺破洪钟。
被刺得耳膜生疼的林先生从后院走出来,拧着眉头看着他,忍不住问道:“七海啊,你咋啦了?是不是昨天吃野兔肉变狂野了?”
陶七海就记起昨天说过的逮到野兔就通知林先生的事,一脸尴尬,正想说“没有没有”,转念就改口道:“先生,你怎么知道我们吃兔肉了?”
“你们家真的把那两只野兔吃了?”林先生瞪大眼睛。
“没有没有。没吃呢。”陶七海解释,“那两只野兔怀孕了,我们就养起来了。先生想吃的话,只能等下一次了。我爹已经答应我,这两天就上山上去看看。”
林先生这才镇定下来,“没有就好,没有就好。”
“先生怎么知道我爹逮了两只兔子?”陶七海好奇地问。
“我看到了。”林先生摸摸胡子,笑说。
笑话!他能告诉他昨天特意躲在山脚下等陶老爹吗?他能告诉他当他看到陶老爹逮着两只野兔时心里的兴奋吗?
不过他眼尖,一眼就看出其中一只野兔怀有身孕了。
所以只好回后院自己煮点白菜讲究一顿了。为了这顿冬笋炒兔肉,他可是早早就拒绝了宋老爷安排的晚食的。
而且,他没有阻止陶老爹,就是赌陶七海的善良。果然,他赌对了,欣慰地摸着陶七海的脑袋。
陶七海其实很烦被人摸他的头,他来陶家村两个多月了吧?头被摸的次数估计比他来到这儿的天数还多。
但他只能承受着,谁让他是个才8岁的孩童呢。
“先生,我已经会背整本的《千字文》了,我背给您听听?”虽然林先生只教到“遐迩一体,率宾归王”这句,但陶七海背的时候是连着后面部分都背的。
林先生眼神一愣,随后就笑道:“好啊。”
于是,陶七海就开始一句一句地背起来,很快讲堂里就到处都是陶七海的背书声。后面进来的学生看到这一幕,也不敢高声打扰,悄悄地找到自己的位置坐好,认真地听陶七海背书。
要不说,这古代的启蒙教材就是朗朗上口,就算不认识字,也没说过,但听着别人字正腔圆、节奏明朗地背着,身体也不自然地摇头晃脑起来。
可谓是:真上头。
随着陶七海最后一个声音的落下,林先生忍不住激动起来,眼睛里全是光芒。
“这后面的字,你都认识?”林先生问道。
“认识。”陶七海很骄傲。
按说,他一个三十五岁意识的人是应该藏得住狐狸尾巴的,但身体却不受控制地骄傲起来。
“那,是谁教你认这些字的?”林先生又温和地问道。
轰!陶七海只感觉五雷轰顶,刚才只顾着显摆,忘记这茬了,他才上学十天呢,就能把千字文的字全认识了?这不是天才是什么?而且还是绝不可能的天才!
他得找一个垫背的,哦不,一个合理的理由。此时,芸宝已经不适合拿来当借口了,毕竟林先生不是傻子。
陶七海脑子转得飞快,都快冒烟了,突然,“叮”,灵光一闪,他在记忆中翻出了一个他认识的人,但不确定林先生认不认识,于是他决定赌一把。
陶七海不好意思道:“是县城书院的周先生教我的,我去卖竹玩意时,他教我的。”
林先生点点头,显然不认识周先生,所以,恭喜你,陶七海,你赌对了。
“什么竹玩意?”林先生好奇。
“就是这个!”宋二郎冷不丁地插话,大家都转头看他手里的竹蜻蜓,原来是这个呀,看着很普通嘛,没什么稀奇的。
林先生眼睛又亮,“这竹蜻蜓是七海做的?”
“不是,是山伯做的,我让他帮我做的。”陶七海解释说,他可不敢贪功。
林先生更是惊喜,接过宋二郎的竹蜻蜓,手轻轻一搓,竹蜻蜓就旋转着飞起来,然后降落。
大家的眼珠子就随着竹蜻蜓起来又降落,嘴巴却忍不住发出“哇”的惊叹声,也想下课后去蹭宋二郎的竹蜻蜓玩一玩。
做,他们是不会的,要是需要买,他们也买不起。
趁着学生惊叹,林先生就给大家讲解“竹”“蜻蜓”这三个字的写法,然后就着这个竹蜻蜓给大家讲解了一趟关于“力”和“气”的课:“为什么竹蜻蜓会飞?为什么树叶遇到大风就会翻着跟头往上飘?为什么夏天的蒲扇斜着扇时风力大,而扇面对准自己扇时却感觉不到多少的风?”
等学生们都明白过来,也知道竹蜻蜓的制作原理时,陶七海都惊讶不已,眼前这个不怎么老的老头有点东西啊!
陶七海忍不住问小田田:“你说,林先生该不会也有系统吧?”
小田田直接否定:“不可能。为了避免系统利益相争,联盟绝对不允许两个系统同时出现在一个时代里。不过,林先生是真的知识渊博,他所讲的内容,都是来自《考工记》《墨经》和《淮南子》,而且还讲得深入浅出。”
陶七海毫不犹豫地点头。
喜欢逍遥大司农请大家收藏:(m.motiedushu.com)逍遥大司农磨铁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